旁逸斜出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正在体会知春亭畔孩子们的“多”和“充满活力”。这时班长举手发言了:“我觉得这些孩子有些无知。”他的发言,立刻使得其他同学如我一样,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我甚至觉得他的发言跟现在的课堂氛围太不和谐了,要知道冰心是在赞美这些孩子的呀!但我沉住了气,并没有马上轻易否定他的观点,而是显出一副愿听其详的神情。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无知”这个词,我这时从其他学生的眼神中发觉,在他们眼里这两个词是那么“突兀”。“说说你为什么会觉得他们无知?”“因为知春亭是用来喝茶、休息的,我觉得他们应该在亭里喝喝茶,赏赏景,而不应该这么叽叽呱呱,吵吵鬧闹。”他可真是班长当惯了,看问题总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但他的话听起来也不无道理,最起码也能自圆其说吧。
  我立刻看到了好几只手举了起来,显然,他们是不吐不快了! “我觉得知春亭不一定是用来喝茶赏景的,在那儿也可以玩呀!”“就算可以玩,可亭里还有休息的大人呀,比如作家冰心,那他们不是影响大人休息了?”班长没经过我的示意就接过话茬,我能感觉到此时他正进入一种状态,已顾不得这些“礼数”了。好几只手在晃动示意要发言。“玩是孩子的天性,你也是孩子,难道不爱玩吗?”说得多好,此时的他正在捍卫这一“天性”,容不得别人剥夺。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天性”两个字,并示意其坐下。此时的班长一时接不上话,继续有人要求发言:“我看冰心也并没有讨厌玩闹的孩子,因为文中写着‘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我觉得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其实,这位同学说的‘无知’也是孩子的一种天性,确切的说它应该叫‘单纯’或‘童真’吧,这正是冰心所喜欢并歌颂的,她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着这些孩子们的,让我们一起来读知春亭畔冰心眼中的这些孩子们吧。” “女孩子,男孩子……一面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学生们是那么自然地投入地读着。读完了,有个学生示意还有话要说:“老师,读到后面,我突然想到他们有可能会唱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不禁为她鼓掌:“你真的是在用心读书!来,我们一起唱起这首歌吧!”“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真的如冰心一样感受到了这些孩子们身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了!
  【案例反思】一说上公开课,条件反射就是紧张,紧接着是“充分”的准备,充分到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连接语都详实周到,充分到某个问题叫哪个学生回答都深思熟虑,充分到初读要读几分钟都推算准确。因此上课时战战兢兢,惟恐课堂进程脱了轨。
  这样的课堂,因为怕学生“节外生枝”,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必是一环紧扣一环,没有留白,没有给予学生迸发思想火花的余地。一旦开始上课,学生就如走入羊肠小道,只有亦步亦趋的份了。试想,这样的课堂能有“旁逸斜出”的美吗?能唱响美妙的课堂“变奏曲”吗?
  某些公开课上,为了体现“平等、民主”的理念,设计了一些颇具发散性的问题。但当学生的回答不中下怀时,避之不及,何其难堪!比如前不久有位老师上《金色的草地》,在初步感知后老师提了个问题:“读了课文,你想说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学生或说“快乐”,或说“神秘”,老师微笑着将之一一板书,忽然一学生起立说:“老师,我觉得这是一片麻脸的草地。”此时听课老师一片哗然,大家都对如此“奇怪”的答案充满了好奇。令人叹惋的是那位老师虽然将“麻脸”板书,却至下课也未再触及该词。枉费了那学生欲畅言一番的激情。究其原因,恐怕也是因为“麻脸”大大出乎执教者的意料,为了让公开课“顺利”到达彼岸,而不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乱了局面,执教者选择了清清醒醒按部就班,而将“不和谐的声音”弃置不顾。这样,学生“初读后畅谈感受”也就成了虚设,最终又进入教师预设的轨道。
  “公开课”,似乎给“预设生成”这一美妙音符上了一把锁,学生要进来?必先输入教师心目中的“密码”。其实,课堂上的“旁逸斜出”,相逢何必曾相识!平时课堂上,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样板课”,而是“处女课”,教师反倒能抓住瞬间机遇,让精彩闪亮登场。还记得我教学《金色的草地》,在学习“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这部分时,我采用了表演的形式。我请两个学生上来,刚想问:“你们谁演哥哥,谁演弟弟?”有一个学生在下面说:“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呀?”当时我灵光一闪,与其直接询问小演员,不如让观众在观看表演时猜猜谁是谁。于是我马上接话:“边看表演边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表演结束,学生表现异乎积极,有的说:“课文写弟弟回过头来,他表演了,所以他是弟弟。”有的说:“课文写了哥哥在喊:‘谢廖沙’,所以他肯定是哥哥。”……学生从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入手,把小演员的表演和文本的语言相结合,讲得丝丝入扣。真感谢自己当时没有匆忙地问,而是抓住学生的无心一说,既向学生提出了观看表演的要求,又让文本和表演进行了再结合,使表演真正为文本服务。
  课堂上,学生的困惑就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就是我们教师的机遇。抓住它,才能生成一份美丽,收获一份别样的惊喜。课堂上,清醒于自己的世界不如醉心于孩子的天地!
其他文献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威威非常喜欢这篇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是那么地爱不释手。他抬起头,扑闪着一双大眼睛问我:“老师,您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啊,这篇课文很美,有许多美妙的词。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些词啊?”教室里顿时热闹了:“害羞、遮遮掩掩、嫩芽……”我接过话题:“是啊,有了这些词,就有了这篇很美很美的课文,它像一首很美很美的诗!”“诗?”同学们似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与核心,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成为研讨和实践的热点,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策略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活动。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共同协作、共享信息、提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交流倾听,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组际竞争,让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期刊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乡、与亲人团聚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时下,木兰的形象以各种形式搬上了舞台和屏幕。我本认为学生是喜欢她的,但我调查了所教的103名学生后发现,不喜欢花木兰的人数竟高达67人。我在震惊之余,又多了一份担忧,中国古典文化正逐渐被现代人所轻视。为了让木兰形象“深入人心”,我设计了以下
期刊
每学期,班主任都会拟定详细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主题班会不可或缺地罗列在计划之中。主题班会属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习惯,从而形成班风正、学风浓、极具凝聚力的班集体。学生也能在班会课内更广泛的交流,增强自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角落,。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它的到来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又能拓展师生交流的范围,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水平。但网络带给学生的有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也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为上网而离家
期刊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七颗钻石》《丑小鸭》《巨人的花园》等,故事《西门豹》、《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等;还有一些小说、诗歌、神话传说等。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因此阅读课堂表演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期刊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句话阐明了(字)词、句、章、篇的关系。可见字词是构成句段篇的要素。语言是要品的,在品中才能得其真味;那么如何细品语言,也许应该从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词语开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鉴词语就像领着学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些曲折,但是自然纯美,风景怡人,慢慢走,慢慢欣赏,定能通向文本的曼妙之处,“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不仅要求小学生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
期刊
摘要:课堂需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文字、感悟作品、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生成过程更要求教师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活动状态。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留下未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有事可做,促进课后的继续探究。  关键词:感受 理解 思考 准备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向阅读素养方面转变。所以语文课程应该重视群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