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与超越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20063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丽·希嘉,本名胡大丽,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浙江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长于西方史,喜爱绘画。母亲是音乐教师,曾经做过何香凝先生的画童,外婆也学美术专业,曾留学日本。在达丽童年时代,对她绘画产生影响的有学习艺术的哥哥、姐姐、以及从小一起长大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成为著名邮票设计家的表姐。大家庭中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美术人才辈出。
  哥哥是小达丽拿起画笔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七岁那年,达丽开始向隔壁邻居父亲的同事兼好友,世界著名的哲学教授NIANQu0NG学习书法。严先生深厚的书法和国画造诣,使童蒙时期的达丽受到中国艺术的熏陶,随着年岁增长,达丽眼界渐渐开阔,领略到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书画同源的旨趣。这些从小浸润的东方的审美情趣和书法功力,几十年后在达丽的油画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其构图的简练意赅,笔触的遒劲收敛,色调的绚丽冲和,无不透露出东方艺术哲学的神韵,形成了达丽油画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
  17岁那年,达丽成了上山下乡的知青。由于学有所长,她被分配在县城的一所中学,担任多种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自己酷爱的美术。在课余时间,达丽倾情而忘我地为当地民众画像,以至于出现农民排队等候的现象。社会是个大课堂,乡亲们对美术的热忱,滋润了她艺术的心田;火红的知情年代,造就了她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豁达开朗的个性。
  70年代末,达丽及时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同时获得了在省级外贸企业就职的机会。她在回顾这一段人生经历时说,“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经过那场拨乱反正的洗礼,我的心智更加成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扎实,为今后改革开放时抓住各种契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给达丽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她移居海南,驰骋在百业待兴的海南经济特区中。达丽回忆说,“当时我白手起家,可真够勇敢的,身边没有钱,只有勇气和信心,对他人的坦诚和守信,和已经奠定的业务基础”她凭着聪明才智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私营药业外贸公司,出口创汇名列海南省前茅,随后又创办了药品生产企业和地产业,在中国海南这片热土上辛勤地耕耘着。
  事业成功了,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达丽又要超越了。可是这一次超越,却是以放下身边的万贯资产和得心应手的事业为代价!她为了迈向那森罗万象的艺术殿堂,实现童年的梦想,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放弃所有既得利益,另外闯出一条艺术之路,又谈何容易?茫茫世界,何处以求?坚韧的达丽毕竟也有面临孤独彷徨的时刻,但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性灵向她召唤;是她的才智和毅力的潜能发挥了作用,是对着艺术这一永恒魅力,义无反顾的追求。
  于是,达丽毅然决然地放下眼前的荣华富贵,只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艺术虔诚的向往,只身前往巴黎。在那里,有她挚爱的绘画艺术;在那里,有她做一个职业艺术家的梦想。
  在巴黎,达丽租住在一个公寓里,街对面就是卢浮宫。她每天都要到这座艺术的殿堂里向大师们学习。比如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1796~1875)、保罗·塞尚(1839~1906)、克劳德·莫奈(1840~1926)、埃德加·德加(1834~1917)、爱德华·维亚尔(1868~1940)、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文森特·凡·高(1853~1890)等都是她师从的对象。观摩之余,达丽走遍欧洲各大艺术博物馆,向艺术家请教,与同行切磋技艺,给自己创造多种实践机会,探索艺术不同流派,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
  两年后,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丽又开始了新的旅程。这一次是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艺术追求上的知音布赖恩·希嘉,并与之结婚。希嘉是一位音乐家,为人务实而情感丰富。他深爱着妻子,营造着一个温馨的家庭,供妻子和家人们栖息。对面对妻子的画作,更有他作为音乐家独到的眼光和解读:“色彩具有多种功能。它具有与人们沟通情感;富有诗意和韵律,渲染特有的气氛。掌握色彩理论当然重要,但毕竟是作者个人的品味和对色彩的取合奠定了作品的艺术风格”。美术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使达丽作画时,心神浸润在美的遐想、悠扬的音乐之中。她的调色板显得更变幻莫测、色彩斑斓,充满了美的灵动。”
  达丽的油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作品是在灵感涌动之时泼洒出来的。达丽说:“可能我的某部作品会让人感觉进入完美世界,但我还是希望他们在看了我的作品后,充满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和激情。”她还补充说,“我曾经花了多年时间让我的感觉变得敏锐起来。希望我的画作能达到视觉和心灵交流的境界。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在创作的不同阶段,在绘画的过程中,我通常会有不同的设想;还会时不时地被困扰这,尤其是绘画快要结束时,我内心矛盾、挣扎得更厉害。”
  达丽的绘画旅途才刚刚开始,她的艺术才华方兴未艾。她的画作多次获得大奖,引起了许多绘画同行关注,和世界著名艺术收藏家们的浓厚兴趣。在这艺术的旅程中,她非常希望和读者和艺术家一起分享快乐。正如Dan Mc Caw所说:“如果你以开放的心灵开始旅程,这将是自我发现的旅程,到达心灵深处的旅程,真正的艺术之旅开始了,这是永无止境的旅程,只要你不停止自己的追求。”
其他文献
1    隔壁荒滩上有座荒城,城西侧有湾湖水,水边耸立着黄土高台,上有几株高大的杨树和别的什么树木。深秋的一个午后,我走进了这片绿阴,清凉中充溢着异样的神秘与庄严。  驱车几百里,积雪的天山群峰一直在南方天际遥遥注视着。清冽的渠水就是从那冰川与雪峰上流下,穿过大漠、穿过荒滩,穿过没有丝绸的古道,注入了那小块绿洲——不说塔里木,那延绵的砾石滩、漠漠旷野就显示了这里生存环境的严酷。  走在曾经有驼铃叮
期刊
踏着夕阳脉脉含情的余辉,再次走进了陶瓦村,村口田野里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蜂蝶飞舞其中,眷念着这遍地清香。  陶瓦村位于云南巡检司镇东北边,是彝族阿哲人聚居的一个小村庄。一年前在这里采风的时候,结识了一位英俊的阿哲人小伙,他和他的朋友曾很热心地帮助我们。那次采风归去,陶瓦村山清水秀的风景,连同阿哲人骨子里的快乐,一直萦绕在记忆里,每每念起,总是倍感亲切。  几天前,当初结识的那位小伙特意邀我再访。杂
期刊
开始旅游的理由居然是:去看艺术展览!  抛弃传统旅行路线。参加文化展览、探访创意中心!深入大小街巷寻找各具风格的博物物馆、文化沙龙、艺术博览会,体验艺术家们的心灵世界!    五月 盛会    五月,这个以司管春天和生命女神玛雅为名的月份,是我最钟爱的时令。因为那是春夏交替之际,大地万物从含蓄的春,一下子进入热烈的夏。五月经过冬的严寒,春的含蓄,所有潜藏的美生机,一下子暴发出来。  记得小时候,我
期刊
11月28日,王世襄先生驾鹤西去,回归道山。虽知这一天早晚会来到,但看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噩耗,仍独自发呆,半天没愣过神来。  王世襄先生已95高龄,福建人,但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走在街上就是一个北京老头。一直到前些年,老爷子走到哪儿都爱拎着一个自己编织的提篮,任谁也看不出他是大学者,完全一副老北京的派头。  王先生出身望族,父母两系皆为权门。前些年社会都很穷的时候,他嘴里常常冒出让我听着都瞠目结舌的
期刊
人在小的时候,其实是很具创造性的,虽然对于形体的把握及用笔的力度不及成人精准和恰到好处,但是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形态上都个体化的解放了所谓科学的理性认识,释放了自身真实的情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亦创造性的表现了自己眼中的世界。儿童绘画作为一种非教化的原初语言方式,在很多儿童的童年里扮演了一个时期的重要角色,有的甚至影响了今后的发展。我就和很多习画的同龄人一样,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绘画生涯。当
期刊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可分为“师于人——师于物——师于心”这三个层次、三种品位,那么,宋玉麟的创作确乎已进入“师心”之境。  他运用得之于传统的笔墨,平心静气地营造着胸中丘壑,构筑着心理空间。观其作品,无不散发着超然脱俗的气息,为当代普遍紧张浮躁的心灵,提供了一份高雅、清新、明丽、静谧的审美享受。丘壑跌宕而一尘不染,笔墨澄净而一丝不苟;既充溢着传统山水精品的神韵和书卷气,又蕴含了异于前人的灵性和现代感
期刊
浓烈、厚重,悲情、创伤,宗教、哲学,我被他作品内容强烈地震撼,他的作品中体现了生命的沧桑感,并不像是出自于一位中青年画家之手。  约翰·麦克,从小受家庭的艺术氛围熏陶,将自己的人生及生命的体验,以现代的绘画语言及主观的感受,与艺术自然的融合,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浓郁厚重色彩并以简单抽象的艺术,来体现他将对繁复的大干世界的理解。  约翰的作品代表着西方现代画派的流行趋势,代表着西方中年艺术家
期刊
真正的书法家无不在其笔墨点画中融入生命的性灵,由此,才使同样的汉字在不同的书家笔下幻化出千种姿色万般风容。这也正如古人所谓:  “书如其人”。  读宁书纶先生的书作,如见蔼然长者娓娓论道,来龙去脉,点画章法,皆交待得清清楚楚。其正楷端庄清劲,行草潇洒蕴藉,显得不愠不火,不浮不躁。寓苍劲于秀润,融奇谲人平和。他所临孙过庭《书谱》,笔笔渊源有自,不失法度,但细细品味,却发现宁公所写的完全是自家面目。学
期刊
很多人感觉你近几年来光批评了,这些年你有没有画画?  陈:我一直在画画。可是媒体会重新塑造人:李银河一天到晚谈性,王朔一天到晚骂知识分子,然后我一天到晚骂教育。只要我愤怒一回,我就得为公众24小时板着个脸。  你个人仍在寂静之中绘画创作,这些作品为什么不拿出来?  陈:为什么要把“寂静”拿出来?  你辞职离开清华时说:“单是盆栽也得有人好生供养着,体制怎能轻易改!”那种落寞……  陈:没有呀,我写
期刊
潘天寿先生曾说:“题跋也是一门学问”。读了钟鸣天先生所著《中国画诗文题跋》一书,更得到具体的印证,题跋的艺术确大有学问。  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绘画,像中国画这样,具有如此之大的包容度,把诗、书、画、印冶于一炉,成为审美内涵极为丰富、表现手段极为自由的综合性艺术。这是因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念,要求突破二度空间、三度空间的局限,把画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扩展到无限空间。所以画之不足,复辅之以诗文、书法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