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教学观 推动教师全面发展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不想,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表现和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不断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关键取决于每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所付出的实际行动。因此,我们既要用正确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又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付出具体的行动。那么,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应该坚持哪些教学观?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如下的教学观:
  1 良好的师德观
  作为教师,首先就应该做到模范遵守师德规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自学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爱岗敬业,立足本职、乐于奉献、忠于事业、勤于上进;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讲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情操高尚,心胸宽广,团结协作,关心集体;拥有良好的教学风格和诱人的师德魅力,努力成为学生喜爱、亲近、信赖、敬佩的良师益友。
  2 科学的人生观
  人生观就是教师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和支配下所进行的。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的活动起积极、推动的作用,落后的、错误的人生观对人的活动起消极、阻碍的作用。笔者认为,人活着就要做事,就要多做应该做的事,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是本份,那就理应在工作岗位上想方设法把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干好干实,多干工作,干好工作。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这样想并坚持这样去做的话,那么,自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便没有了懒散无聊,没有了无所事事,没有了打牌赌博,没有了沉溺网游。平日里,有的以获得玩乐享受,课外挣了不少外快,打牌赢了钱,电脑游戏涨了积分而感到快乐,有的则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上了一堂满意的课,发表了一篇论文,锻炼了身体而感到愉悦。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认识呢?显然是各位教师具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然。良好的师德观、科学的人生观不仅是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而且也是每位教师首先就应该具备的教学观念。
  3 正确的育人观
  教书育人是内在的统一体,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因此,每位教师在教给学生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应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具备良好的情感,树立科学的“三观”,坚定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育人是一项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教师综合运用个人的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风格、教学魅力去培养和感染学生,并用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去进行正确的说明和辅证,避免假大空式的说教,避免有的老师和家长的那种长者式的训斥,如此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也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4 扎实的教学观
  要想把教育教学工作干好并取得优异成绩,重在一个“实”字。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情,容不得半点浮夸和虚飘,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教哪个学科,缺乏踏实、肯干精神是肯定不行的。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扎实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沉下心来,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业绩,也才能成为一名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
  5 勤奋的教研观
  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除了上述的“实”之外,还须一个“巧”字。“实”是注重实干,强调“踏实”,“肯干”的精神,这是干好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巧”则是指干工作的方式、方法、技巧的问题,强调在实干的基础之上,要更加重视能干、巧干和会干。“巧”如何得来,“巧”从“研”中来。常言道,熟能生巧,“巧”需要研究探讨、需要总结归纳。教育科研是一项非常辛苦、又非常具有吸引力,且十分具有成就感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把教学与教研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之目的。
  6 持续的学习观
  在当今的形势之下,教师需要学习,必须学习的紧迫性有目共睹,教师坚持学习,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道理清楚明显,谁都明白理解,勿需多言。关键是教师要把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的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不重视学习、不愿意学习的老师,当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只会平庸、只会无所见树,从而成为落后者、落伍者甚至成为被淘汰者。因此,教师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严格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充分挖掘课余时间,运用多种学习形式,巩固深化拓展专业知识,多方了解掌握现代知识,努力用知识来丰富完善自己,做一个知识型、学者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教师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才能符合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要求,才能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
  总之,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一定要坚持正确教学观的指导,一定要在正确教学观的指导下发扬成绩,修正不足,克难奋进,努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把自己打造成素质高、能力强、勤上进、乐奉献的新一代名师优师。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它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之中。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育,终究是要发展心智能力与感受性。”数学教学中对于每一项新知识的讲授要从问题引入开始。问题提的好,就可以建立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还能开启他们的心智,从而创设出新的学习情境以便更好的提高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
期刊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8年以来,听了很多精彩的语文课,也有幸听过多节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课。如今我从一个青年步入中年,感觉无论是新课程改革前,还是改革后,纵观十多年的所经历的这些课堂,我认为语文教学有四点始终不能变。  1 “读悟结合”不能变  语文课倡导书声琅琅。以读代讲,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悟结合,促进情感熏陶和能力发展的统一的例子随处可见。如董琼老师的《草原》,一节课内容只学习一个自然段,
期刊
无数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情感,其本身就是进行教育的很好的“催化剂”与“润滑剂”。它可以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教师情感的特殊效应即亲和效应、推动效应、迁移效应、理解效应。  1 教师情感的亲合效应  教师情感的亲合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亲切之爱,对学生情感施于影响的效能。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依恋性,使得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产生情感共鸣。  在德育中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同时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针对他们和这一年龄特点和
期刊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不少
期刊
【摘 要】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一般要求,以阅读语篇为基本形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英语语篇阅读技巧的同时,“使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国家教育部,2001:2)。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在这个充满个性的年代,我们不仅仅需要和时间赛跑,还
期刊
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它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各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使大家共同提高。  但是,目前一些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还没有走上正轨,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这主要表现在:①集中研讨前只有中心发言人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系到祖国未来建设。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以
期刊
学校教育包括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两方面,在智育方面,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抓的也比较紧,而德育教育,因为没有硬指标,教育效果不好评价,很多学校把它放在了次要位置,变得可有可无,造成学校的育人功能缺失。有的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致使学生“成才”了,但未必“成人”。  1 研究学生思想和行为  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学生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
期刊
校长即是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办的好坏,很大成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能力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为校长应如何把握现代教育的发展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位校长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要促进学校稳定发展,校长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 校长的创新能力是学校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