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里的青铜时代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闪回,去年某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王小波墓前。
  在我一篇业已夭折的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清清嗓子,开始了——):
  没有鲜花,我和H像祭品一样躺在王小波的墓前。午后的太阳从对面的山顶上射过来,明亮地泻在我们身上。水泥台子的坚硬冰冷透过薄毛衫直抵肌肤。我们躺着眯了一会儿,便在暖暖的阳光下晃悠悠地坐起来。
  就是这么一个时期,你我都熟悉它,却无法命名它。那年我27岁,几乎是因为王小波,我遇到了H。27岁的我和H并肩坐在王小波的墓前。随着太阳光摇摆的节奏,晃着垂下的两条腿,我又一次满怀深情地谈起自己最爱的《青铜时代》:“也许是因为《青铜时代》,我爱上了唐朝。因为《寻找无双》,我爱上了长安城。”“S,你又开始吟诗了。”“别打岔,人家正对着小波抒情呢!嗯,《寻找无双》,多有趣!把唐长安写得!城墙,街道,下水道……有个段子我记得最清楚,是说长安城的城墙很厚很坚实,因为掺了童子屙的屎进去…….我为啥老记得这段子呢?说不清楚。就像提起《黄金时代》,就想到‘敦——伟——大——友——谊——’几个字。”我把最后这几个字拉得很长。然后,我们就讨论起昨天敦伟大友谊的事情。H说:“S,若传扬出去,我算是没脸了。”后来这事儿当真传扬了出去。那是在许多年之后,在我那不靠谱老公——此刻已是前夫——的怂恿下,我脑袋发热写了小说。我没料到的是,H竟读了这书,然后给我打电话说:“S,我晚节不保!”
  在那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深秋,回忆中满是温暖的颜色。我和H换了几班地铁,到京城北边一个车站坐上了开往昌平县的公交车。在窄小的公车里,跟塞满了要溢出来的人们挤了约莫一个钟头,到没有站牌也已记不得名字的某站(只有我俩)下车,又步行了半个钟头,才到了佛山陵园。
  陵园大门坐北朝南,进门东边的小山上即是墓群。远远看到西边一个有“漏窗”的砖房子,认准了那是厕所,箭步奔进去。H认真地给陵园厕所拍照。细细看来,这厕所立面竟是好看,比例协调,朴拙天成,唯一的缺点是洗手池的龙头出不了水。“H,扭头!”我忍不住叫了起来。“王小波之墓”几个字赫然出现在眼前,刻在东边小山一块儿平坦的大石上。
  陵园中部和西部一马平川,再往西、往北有几座山,呈环抱之势。坐在小波墓前,视野开阔舒畅。这并非什么节日,方圆之内再未见有他人来扫墓,只听得守园子的人在山脚下晒太阳的声音。我和H东拉西扯地聊了好多,也有好多没有聊。我们一直坐到微风吹紧,太阳下山。
  回程的路上,太阳在西边的群山后面时隐时现,像一个内心炽热而面容羞涩的女孩。“H,你看!”我兴奋地指着太阳,“多美!” “S,你说太阳,让我想起一件事儿。”H缓缓道:“高中的时候,我跟大猫和一个女生一起到校外参加物理竞赛。晚上,我们仨走着回宿舍,那条路特安静,月亮在头顶很大很大。突然,我脑袋抽风地说:‘我闻到了月亮的味道。’然后,那俩人就没心肝地大笑不止。.哎,那是我小时候最糗的事儿之一啦。” “他们不懂你!换做我,肯定直直地望着你,然后痴痴地说:‘H,你是个诗人!’ ”说这话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神态语气应该像极了妖妖,就像她惊讶又激动地说,“陈辉,你是个诗人呢!”
  哎,少女情怀总是诗啊!我竟然还能够忆起那个在北京挤公交车的日子,那个长满了金黄树叶的日子,那个有着如德国般安闲的河流和树木的日子,那个H第一次见到北方的山的日子......
  以上这些胎死腹中的文字,到现在,却成了一个佐证,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王小波对青春期的我的影响。
  我读大学的时候,准确地说应该是更早些的时候,有这样的说法:“男生必读王小波,女生必读周国平”。这样算来,我真的是男生了。一本《青铜时代》在枕边,翻开哪页就从哪页看,有些段落看了不知多少遍,而肯定有些篇章压根儿没看到,于是我的脑袋里满是蒙太奇式的《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有趣的是,这本《青铜时代》却也不是我的。
  讲一个小故事,肖兄和徐姐在2007年访小波墓的事情。那时候,正赶上小波十周年祭,他俩第一次到了小波墓前,像我和H一样。不同的是,他们路遇了其他吊唁者,一男一女两个在北京读书的学生。大家本是陌路人,因为同为小波“门下走狗”,便聊了起来。肖兄和徐姐觉得这男生女生都不错,挺般配,就开始极力撮合他们。在离开小波墓的时候,这俩人还果真一道走了。至于后事,不得而知。无所谓,已经是一个好故事。
  客观地说,若论文学造诣这个事情,小波大概排不到一个怎样的位置,但是,少有作家可以这样真诚地走进读者的心里,我想。也少有作家可以如此深刻地影响到自己的读者,我想。
  H说,想要开车载我一起横穿美国,像王小波和李银河那样。如若真实现了,我是不是该写一部《在路上》?然后,再回到小波墓前,虽然不知道他是否在外地神游,却可以坐下跟他说说,我们的经历。
其他文献
一名女性,多年前在上大学时交了一个男友,交往不久便发现两人性格不合适,于是提出分手。男孩纠缠不休,还四处散布谣言意图毁坏她的名声。她很恐惧也很痛苦,于是休学一学期回家躲避。可是当她带着一颗脆弱和受伤的心走进家门后,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发雷霆:“失恋算什么事,又要多花一学期的学费,你看看别人家的女儿早就挣钱给家里了,我们还得倒贴……”母亲也在一旁喋喋不休地附和着父亲的话。  在面对前男友无耻纠缠时没
期刊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可爱的许三多反复表达一个意思:人“要好好活”,而他理解的好好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  “好好活”是民间的白话,历史久远。它不仅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受人尊重,而且常常安康长寿。  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形成了“全德保形”思想,即道德良好,可保健康。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其实,在此之前《礼记?中庸》引孔子:“故大德……必得
期刊
《身份的焦虑》  作者:阿兰?德波顿  翻译:陈广兴 南治国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时间:2009年4月  定价:27.00元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前仆后继地走在追求名利的路上,甚至不惜付出欢乐、青春、健康直至生命?  阿兰?德波顿说,他们是为了获得“上层身份”。“获得上层身份令人惊喜。由于会得到别人的邀请、奉承、捧场的笑脸、与众不同的待遇和注目……一种受人关注、富有价值的感觉。”  换言之
期刊
如果知道未来,你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生活……  人们都喜欢用各种方法预测自己的未来,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无非是对当下不如意的担忧。但生活不是双向选择题,不会呈现非黑即白、非东即西的单纯,当生活出现岔路,所有的预想与假设都变得毫无意义。  所谓的崎岖或者顺遂,都不过是人生下一秒钟的铺垫。就如失马塞翁,祸福相倚,他与故事的开头巧遇,却猜不中故事的结尾。就像那个得到王位的李煜,雕栏玉砌、后宫粉黛这些凡人梦中
期刊
在心理咨询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我的心理问题能不能解决?做咨询是否有效果?是否会让我得到更好的改变?我很想换一份工作,但万一新工作还不如现在的工作好怎么办?我们已经恋爱好多年了,我要不要和这个人结婚?我总是觉得他不够爱我,万一结婚后他对我不好怎么办?我该不该和她离婚?离婚了孩子怎么办?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会不会心理不健康?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一个问题:对可能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让当事人感到无法果断地
期刊
春节的时候,和我的叔叔一起吃饭。这个叔叔是我父亲那辈最有出息的,年纪不大就在一家军转民的企业里做到了车间主任。  好景不长,90年代末期,企业效益日下。那些调皮捣蛋的、技术不好的都离开了工厂到外面闯荡。几年光景,有些人已经在外面开了自己的工厂,混得有模有样。他们回来找我叔叔,说你懂管理,技术又好,跟我们出来干吧。叔叔当时没下决心,舍不得已是鸡肋的工作,就在半死不活的厂里继续熬着。到了2007年,工
期刊
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真有发光的金子摆在面前,也并非所有的人都识得。置身其间,犹如云山雾罩,所以有当局者迷之说。突然生出这番感叹,只因听一场励志演讲,某成功人士讲了一个笑翻全场的财富寓言,触动了内心的那根弦。  从前有个穷人发家致富心切,在家里供着一尊财神爷,早敬晚拜。财神爷被他的真诚打动,决心现身,当面满足他发家的心愿。这天夜里,财神爷站在穷人面前,他惊骇不已,赶紧跑路。财神爷哭笑不得,但
期刊
朋友两依藏在伦敦举办了一个西方各类盒子展览,说是秋天展览还要去北京,知道我去伦敦,让我先睹为快。细雨濛濛中,我们走进近两百年历史的金匠礼堂(GOLDSMITHS SALL)。  这是一座豪华建筑,1835年落成,那一年正是英国国势上升,中国国势下降的节点。英国古老的手工业金匠早在1339年就成立了一个类似协会的组织,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了市场。那之后的岁月里,凡是在英国销售的金银器都要在这个协会盖
期刊
还记得《大话西游》里那个啰嗦的唐僧吗?他曾令悟空一度陷入崩溃,原因就在于这个慈悲为怀的师父,时时刻刻都在喋喋不休他所谓的各种大道理来教化人,而职场上,恰恰有这么一些领导,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唐僧,他们会为一点小事就对下属耳提面命,烦个没完没了。有些员工面对这样无休止的唠叨跟悟空同感,恨不得当场吐血身亡,有些员工也会选择用强大的内心来隐忍这种无奈。那么,当12星座不幸遭遇了唐僧式上司,又该何去何从呢?今
期刊
纽约时报载:从莱伦斯理工学院毕业的瓦特?加仑,手持烈性炸药添加剂发明专利前往某些军工企业和炸药混制企业求职,屡遭碰壁。如此两年,女友见其无所作为,与之分手。事业无望,爱情受挫,瓦特?加仑对人生绝望,认为社会亏欠了自己,这个本性善良的年轻人心生恶念,决定报复那些拒绝他的企业,以此弥补内心的落寞,赚得心理平衡。瓦特?加仑首当其冲针对的是著名军工企业奥斯洛普,那是两周前他壮着胆子求职的最后一家企业,意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