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子“格物致知”与“知行”关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y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任继愈曾说,朱子的哲学体系以“格物”作为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作为内圣外王的起点。朱子本人也曾提出大学的用力之处在“致知”和“格物”。但是“格物”和“致知”仍停留在“穷理”的层面,真知的体认和推及还需要落实到“行”之中。本文通过梳理《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格物致知”思想,结合《朱子语类》分析其中的抽象义理与具体内涵,浅析朱子的“格物致知”与“知”“行”的关系。
  【关键词】 朱子;格物;致知;知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6-0042-02
  一、格物致知
  (一)“格物致知”的抽象义理
  《大学章句》开篇,朱子总结出大人之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有其修习的次序,“格物”为首,其次是“致知”,而后有“诚意”等。在《朱子语类》中,朱子更是认为“大学首三句说一个体统,用力处却在致知、格物”。① 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朱子对“格物”和“致知”的解释是: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②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③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④
  朱子认为“格物”就是探求事物之中蕴藏的事理;“致知”就是推极知识的范围,达到无所不知。这里可以捕捉到几个信号:第一,朱子认为万事万物的背后有个“理”在,“格物”的内容就是事物之理,这是理学的重要特征。第二,朱子所理解的“知”,是“心”的感知对象,知识就是“心”所能把握到的东西,“致知”的目的在于使得“心”能把握无穷无尽的事物之理。第三,朱子特别喜欢强调“极”,事物之理要“极”、吾之知识要“极”,“极”在这里描述的是最精微最广大的状态。在单个事物的理上,“极”表现为穷尽的程度极深,对该事物了解非常透彻;在众多事物的理上,“极”表现为覆盖面广泛,能够洞悉各事各物。在对《大学》第五章“格物”“致知”的具体解释中,朱子认为该章有所阙文,于是“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道: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⑤
  从阙文补充可以看出,“格物”的步骤变得明晰,从“至”到“即”,距离似乎被拉近,并且“格物”的对象并不受制于“已知之理”。在朱子看来,普通学人尚未有圣贤的智慧水平,为了更加精进工夫,应在“已知之理”的基础上“益穷之”,达到“其极”。并且,“格物”需在时间上有所持续,才能产生从量变到质变,贯通一切事物表里精粗,心体在此刻通明灵透,照应万物。
  (二)“格物致知”的具体实现
  那么,“格物”具体实行起来应该如何,朱子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读书而求其义,处事而求其当,接物存心察其是非、邪正,皆是也。” ⑥ 在朱子看来,“眼前凡所应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 ⑦,“格物”的范围无处不在,读书要深刻领会背后其义理精髓,为人处事要符合应有的礼节仪式,接触事物应留心体察背后体现的是非邪正,增益自己所知。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格物”的程度标准:“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⑧可见“格物”最为关键的就是“穷理”,而朱子对“穷理”的标准也是十分严苛,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穷理”不够究竟、程度不深,就会出现行为和内心的分离,用他的话说就是“若穷不至,则所见不真,外面虽为善,而内实为恶,是两个人做事了!外面为善是一个人,里面又有一个人说道:‘我不好。’如今须胜得那一个不好的人去方是。” ⑨而真正“穷理”到极致的人,就能做到圆融通透,接应万物之时就知道如何作为,“穷得到後,遇事触物皆撞著这道理:事君便遇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 ⑩
  关于“致知”,朱子在《中庸章句》第二十七章中对“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一句的注解中,提出“尊德性”的功夫在“存心”,“道问学”的功夫在“致知”。在他看来,“致知”包含“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遵其所未谨” ? ,前面说到“致知”的前一步骤是“格物”,也就是“即”物之理、“至”物之理、“尽”物之理,在“致知”这一步中,就是即物之后的“析理”,并进一步将所知推到行的层面——处事。值得注意的是,在朱子看来,“存心”和“致知”是二者缺一不可的,“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 ?,“存心”是在极乎导体之大上而言,“致知”是尽乎道体之细而言的,学者向道应该既广大又精微。那么“致知”的“致”与“格物”之后的“知至”中的“至”是否一样?朱子的回答是“上一‘致’字,是推致,方为也。下一‘至’字,是已至。先著‘至’字,旁著‘人’字,为‘致’。是人从旁推至。” ?由此,可以理解“格物”后的“知至”是一种静态的收获知识后的状态,而“致知”是在“知至”后触类旁通,将知识进一步加工、处理、发挥的过程。
  二、知行关系
  朱子在讨论“格物致知”时,与“行”的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朱子强调“知行”的相互依存。当一个人不去把所知,落实到行动上时,是不能真切地体会其中的内涵的,也就是“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学本身就包括“知”和“行”两个部分,朱子在注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一句时,就将“学、问、思、辨”归为“学而知”的范畴之中,“笃行”则归为“利而行”的范畴,又引用程子的话“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阐明自己的本意,也就是知行并重。在和林子渊的对话中,朱子也曾提到“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废。如人两足相先後行,便会渐渐行得到。若一边软了,便一步也进不得。” ? “知”与“行”就如互不可少的雙足般,互相作用、互相增强彼此。“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朱子用脚和眼睛的例子论证,“知”就好比眼睛,没有眼睛脚不知道去往何处,“行”就好比脚,没有脚眼睛只能看而不能行走。   另外,在“知”和“行”的先后顺序上,朱子主张“知”先“行”后,在“知”和“行”的轻重问题上,主张以“行”为重。“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如程子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分明自作两脚说,但只要分先後轻重。论先後,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 ?在回答林子渊的问题时,他说道:“须先知得,方行得。所以大学先说致知,中庸说知先於仁、勇,而孔子先说‘知及之’。然学问、慎思、明辨、力行,皆不可阙一。” ? 只有先了解事物义理,才能在行动中做到,朱熹认为《中庸》中的三达德“知、仁、勇”也是有先后次序,“知”是最先,然后落实在行动中做到“仁”,持久保持下去就是“勇”。因此,在面对汪德辅提问为什么要是“先知而后行”时,朱子说道:“不成未明理,便都不持守了!且如曾点与曾子,便是两个样子:曾点便是理会得底,而行有不掩;曾子便是合下持守,旋旋明理,到一唯處。”
  最后,朱子认为“行”是检验“知”的标准。朱子反对知而不做的人,认为那样的人并未达到真知的境界。“言知祸而不知辟,以况能择而不能守,皆不得为知也。”  说自己明白中庸之道却一个月都不能保持,是不能称之为“知”的,也就是说,朱子用行动来判断和检验一个人“知”的层次。“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当行动没有跟上所知时,证明所知并未完全内化,这是没有做到的情况。另有一种情况是,做的过了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真知的境界能够做到,就要持中待物,过之和不及是一样的。因此,“行”的程度是检验真知与否的现实标准。
  注释:
  ①?? 《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一·经上。
  ②③④《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页。
  ⑤《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页。
  ⑥⑦⑧⑨⑩?《朱子语类》卷十五·大学二·经下。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6页。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页。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页。
  ??         《朱子语类》卷九·学三·论知行。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页。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页。
  作者简介:
  张笠楠(1995-),女,汉族,辽宁凌源人,硕士研究生,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 继池莉、方方后,湖北文学界涌现出了一大批女性作家。谢络绎作为湖北“70后”女性作家群体中的一员,在小说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从女性切身的城市体验出发,描写社会变动带来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后的困惑、反抗,以及她们突破传统经验过程中的伤痛,向我们展示了当今女性都市生存的困境和女性意识觉醒后无路可走得艰难。  【关键词】 谢络绎;小说;女性;生存境遇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
期刊
【摘要】 通过对刘三姐旅游文化进行全面、深度挖掘的基础上,致力于设计出优质刘三姐旅游文化IP,结合本地旅游特色,推进刘三姐旅游文化IP的品牌建设。“跨界融合”是当下文创产业的关键词和热点词,侧重于打破文化和产业的界限,实现文化价值与产业优势的最大化。本研究在保护与传承广西刘三姐旅游文化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地方旅游业的文化、商业价值,打造兼具差异性、文化性、商业性的现代旅游模式。  【关键词】 IP设
期刊
【摘要】 作为北宋文学史上的领军人物,苏轼的信仰十分复杂,人们认为杂糅了儒、佛、道三家。本文分析了这三家在苏轼身上影响的真相,从而得出结论:苏轼是一位兢兢业业、恪守职道的儒家官员,对道家的炼丹和长生不老寻求得没有结果,对佛教的西天世界也并不坚信。他的信仰是一种杂糅混合的文化体现。  【关键词】 信仰;儒教;道教;佛教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人类想象力边界的不断拓宽,科幻小说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文学范畴,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大众关注的文化现象。面对都市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幻图景中,中国科幻小说表现了广阔的宇宙时空和思维疆域,无论是钱莉芳的历史重构,还是刘慈欣的星辰大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表达,以及对于科幻未来的中国式思考,使得中国科幻小说呈现出了具有“中国味道
期刊
【摘要】 文章基于非物质文化背景下,提出现代产品创意设计“以人为本”主导设计思想,和“回归自然”设计表达。认为:非遗文化背景下现代产品创意设计的创意设计要切实满足用户的需求,要注重灵活性,还需要一定的奇特和创新性。在坚持设计创意与用户需求统一的同时,要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注意产品细节,提高用户情感愉悦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产品;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J5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现阶段,中华文化的传播任务紧迫而艰巨,传播途径的选择和传播方法的使用极其重要,将影响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在不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人眼中,传统文化中与其三观不相符之处便会被放大,甚至被作为反对中华文化的借口。因此,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精神分析中华文化便是重要的突破口之一。本文将以《论语》为例,具体分析如何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国家解读儒家文化精神,从而增大中华文化精神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 中
期刊
【摘要】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一个极具特色的显性话语,广泛存在于以伦理教化为旨归的古典戏曲、小说的创作及评点当中,历来颇受研究者瞩目。其“惩恶劝善”的褒贬大义与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选择、叙事策略及艺术构思等方面均产生着深远影响。在明清两代的文人戏曲当中,存在着大量借用春秋笔法进行创作的例子,孔尚任的《桃花扇》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春秋笔法在《桃花扇》中具体体现为笔削手段
期刊
【摘要】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其中跟“月”相关的诗歌更能体现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翻译是一个语义转换的过程,其中难免会造成文化因素的流失,而有的流失是不可挽回的,有的流失可以通过对意象进行重构来进行弥补。本文旨在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月”诗的翻译,探寻其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与重构。  【关键词】 李白;“月”诗;文化流失;文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I207 【
期刊
【摘要】 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堕落》明显受到了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地下室手记》的影响,包括在反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地下室手记》和《堕落》主人公都缺乏传统的英雄品格、自我不稳定且精神分裂、困境之中自暴自弃式的反抗堕入了更深的深渊,他们属于反英雄人物形象,虽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却有很多相同之处,而又不完全相同,本文对两篇小说中的两个反英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期刊
名家简介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20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上榜学者。1983年兰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分配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87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3年提升为教授。1997年起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1997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东方和西方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