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ak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曾说:文章“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可见,古人在强调文章开头要生动,主体要饱满的同时,要求结尾要有力。结尾好,不仅能深化主题,而且使读者有回味的余地。好的结尾犹如撞钟,虽然已经戛然而止,但文章那美好的意境,感人的细节,别致的写法,优美的语言,却深深印入读者的脑海中,令他们回味无穷,真可谓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应如何做才能使文章的结尾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技巧入手:
  一、画龙点睛式。即文章的结尾揭示主题,或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如当代著名作家张洁的《挖荠菜》结尾:“想想你们妈妈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就是告诉人们要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又如一篇满分作文《我心中永远的“风景”》开头是这样的:恍惚中,我似乎又看到了这样一片风景:寒风中,站着一位孤独的老人,他依旧穿着那件伴了他不知多少年的旧棉袄,戴着那顶不知过了几十个年头的灰边帽子,苍老的脸上皱纹挤成一团。他大声喊着:“快来,爷爷背你去买糖。”枯树般的手不停地招呼着不远处那正在玩耍的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
  那个老人就是我的爷爷,那个小姑娘就是我。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泪眼朦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爷爷的身影,那棵老树下,那吹着凉飕飕的风的地方,有着爷爷给我的此生永恒不变的“风景”。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结尾既照应了标题,又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结尾能帮助读者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
  二、含蓄表达式。这种结尾的特点是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心境及文章中心。如著名作家杨朔的《荔枝蜜》一文的结尾:“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就含蓄地表达作者要像蜜蜂一样为人民酿造新生活之蜜的思想感情。
  三、照应开头式。即结尾照应开篇的伏笔。如著名作家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的结尾写道:“风,更猛了。雪,更大了……”照应开篇:工作很紧张,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又如习作《从爱到爱的距离》开头写到:“其实,从爱到爱的距离并不遥远,只是我们不曾走进对方的心,以至我们发现太晚、明白太少……”结尾照应到:“沟通,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当你打开心扉,走进他人的心扉,从爱到爱的距离就变短了。相信吧,用心灵去发现爱的真谛!”这种“首尾呼应式”结尾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四、深化主题式。即文章的结尾使主题深化,反映的问题更带有普遍性。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因为结尾是留给读者最后的印象,而这最后的印象又往往是对整篇文章最后的回顾。一个好的结尾,不仅仅是收束全文,而且能够深化主题,给人以豁然开朗、心中一亮的审美快感,令人回味无穷。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结尾写道:“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就不只是歌颂自己的母亲,感情也由爱母亲升华到爱党和爱人民。又如满分作文《大师的画》的结尾:莫大师捋须笑道:“这幅画确实很差,它是我小孙子胡乱画的。”不久,第四个人成为了大师的衣钵传人。大师说:“艺术是要远离虚伪的。只有真人,才会有真的生活,才会有真的思想。”文章在连续三层的蓄势之后,第四人石破天惊,一反前三人的溢美之词,直陈画作之拙劣。结尾,大师一语道破个中原委,也道出了艺术的真谛,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让人恍然大悟,回味久远。
  五、结尾抒情式。即文章写到结尾,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必须有如出闸之水一下子喷发出来。例如作家齐志文的《九百个日日夜夜》一文的结尾:“哦,母亲——祖国,是你用乳汁哺育了共和国战士,我们时代的精英,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把自己对战士们的爱和对祖国的爱一下子表达出来。
  由上可见,作文中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六、问题式结尾。即文章的结尾蕴含着发人深思的问题,需要读者凭借生活的经验和阅历去寻求答案。例如优秀作文《简单与不简单》,文章前面在列举了种种“简单与不简单”的现象,分析了“简单与不简单”的辩证关系之后,结尾时,作者写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有着简单和不简单,问题是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朋友,你说呢?”在这里,作者巧妙地提出了“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的重大命题,引发了读者深沉的思考,启示着人们做出正确的抉择,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作者尽管没有明说,但引人深思,催人警醒。
  七、名言警句式结尾。这种结尾主要是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如满分作文《选择——让生命发光》的结尾:“惠特曼说:‘把我的眼睛献给从未见过光明的孩子,把我的心脏献给在车祸中不幸丧生的人!’这段朴实而感人的话,让我看到了这位伟大诗人崇高的灵魂与无私的品质。生命,只有在不断付出和给予的过程中,才能绽放出无比灿烂和迷人的光彩!我们不一定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不一定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才算为社会作了贡献,正如曾获过诺贝尔和平奖的德兰修女所说,‘我们都不是伟人,但可以用平凡的手做一些平凡的事’。这也是一种伟大!”这个结尾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惠特曼和德兰修女的名言,告诫我们:付出生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让生命发光,而尽心做好一些平凡的事同样可以让生命发光。的确很能打动人心。
  八、点明背景式结尾。这种结尾的特点是在文章的结尾时交代写作的背景。例如冰心的《樱花赞》结尾:“深夜回忆,暖意盈怀,欣然提笔,作樱花赞。”这简单的一句话,交代了本文写作的缘由。这种结尾的好处是能帮助读者更透彻地理解主题,同时也能给读者以真实感和亲切感。
  九、自然结尾式。什么是自然结尾呢?即文章的内容已表达清楚了,按全文的意思,顺理成章地收笔。苏轼作文讲究“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意思是说,该放开笔墨的地方就放开笔墨,尽情抒写;该结尾收束的地方就结尾收束,不要画蛇添足。有一次,有人问苏轼写文章如何结尾的问题。他说:“灯尽油干。”那人不明白这与结尾有什么关系,苏轼说:当灯点着后,光焰璀璨,炫人眼目,待到油尽了,火焰就自自然然地熄灭了……那人听后,拍手叫绝,真是道出了自然结尾的真谛。自然结尾的方法概括地说,就是把事情概述完,或者把要讲的道理讲完,把要说明的事物说清楚就自然结束。简洁明了,决不拖泥带水。例如吴伯箫《菜园小记》的结尾:“……我们还把通红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晒干了,挂在窑洞的窗户旁边,一直挂到过新年。”又如优秀习作《一堂有趣的科学课》是这样结尾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式结尾的好处是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好的结尾,能使读者在文章提供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味,去发掘,去展开联想。所以作文的结尾不要草率成“蛇尾”,而要苦心修成“豹尾”,使之紧扣题意,照应前文;或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或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新颖、奇特之感。
其他文献
考点1:癌细胞的特征  例1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的遗传物质与正常细胞有所不同  B 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C 细胞癌变后.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D 细胞癌变是完全不可逆转的,所以癌症是不治之症
期刊
李普曼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845年8月16日出生于卢森堡。他的父母都在卢森堡的贵族官府里当家庭教师,生活是优裕的。但是他们深感自己是法国人,理应使儿子在祖国的怀抱里教养成人。在李普曼3岁时,尽管主人再三挽留,他的父母还是辞职离开了卢森堡,回到法国,在巴黎文化气氛最浓厚的拉丁区安了家。  李普曼生在这样一个书香之家,父母又都是踏踏實實、谦虚谨慎、有教养的人。他们对待学问的态度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期刊
非谓语动词是语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中频频出现。然而许多同学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不好非谓语动词,遇到了便无从下手,甚至把它和句子的谓语混为一谈。其实只要理解并掌握非谓语动词各种形式的特点,做起题来就会很轻松。下面对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变化形式作一个简要分析。
期刊
分析2010年安徽高考政治试卷不难看出,试卷总体难度不大,无偏题怪题,题型题量与考试说明吻合,如单项选择题:“投资理财”“中华文化特征”“收入分配”“民族团结”“国家利益”“民主决策”“文化遗产”。再如第39题“上海世博发展低碳经济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一主题,贴近学生的认识水平,所有这些均属热门话题,应在学生掌握之列。但题目出得很活,且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学生作答时很难答准、
期刊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试题解读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化气息足  相比于2009年动感十足的“弯道超越”,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
期刊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怎么省察呢?必是独处省察。能够安静地与自己交流,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我们需要这种与自己的对话,这让你明白人生道路前进的方向。而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我们往往会迷失自己的航标。这时,我们需要停下来,需要从与别人的交往和繁杂的事物中抽身出来,独自面对自己,我们不可能依靠别人来帮自己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周围平曾说过:“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
期刊
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到白发苍苍,一个国家从刚刚兴建到发展鼎盛,要说其间没有任何失败,绝无可能!有位名人曾说过,成功的秘诀就是提高失败的速度。失败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使一些人沉入谷底,永不翻身,同时它也激发了另一些人的潜能,使其取得更大的成功。失败又像一根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面对失败,敢说“不”,是一种考验;面对失败,永不言弃,更是一种气魄。  “我没有失败,只是离成功更近一点”是爱迪生找到钨丝
期刊
文章的开头巧设悬念,别开生面。前三个自然段,作者先是别具匠心地绕圈子,环环相扣,层层衬托,而后始拨云见日,柳暗花明:黄山松——山上的松——山上名松——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通过这种烘云托月手法,彰显了黄山绝壁松的个性和光彩,自然令读者眼前一亮,急于读下去。  本文内容立意深刻,形象感人。作者挥毫泼墨,细致地描述黄山绝壁松险恶的生存环境、不屈的拼搏精神,其形其神,撼人心魄。全文始终扣住一个“绝”
期刊
近几年高考中多次出现与磁悬浮相关的试题。那么磁悬浮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它是靠什么悬浮的轨道上?既是悬浮在轨道上。又靠什么驱动的呢?高考试题怎么考查的呢?
期刊
☆种子是孕育花朵的胚胎,花朵是孕育果实的胚胎;生活是孕育理想的胚胎,理想是孕育诗篇的胚胎。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二(5)班 马冬阳)  ☆如果你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千万不要把彩虹当做桥梁。  (安徽省砀山中学高一(8)班周益臣)  ☆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奋斗中获得的。  (山东省定陶一中春蕾文学社 曹紫薇)  ☆奋斗是前进的桥梁,谅解是友谊的种子。  (安徽省太和一中高二(31)班徐晓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