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工具和基于思维可视化原理的理念应用到教育领域以来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思维导图是一种终极性的思维工具,运用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并可以增加人的记忆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地理教学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心智图,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Buzan)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他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帮助学习者像局外人一样看见自己头脑脑里的“思想的地图”,将学习者的思维过程通过图画的方式再现出来。
  一、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课堂笔记
  学生传统笔记形式多以直线形式写下来,即所谓的线性笔记形式,笔记中多以汉字为主,关键词在笔记中并不明显,由于受速度的影响,笔记写的也不够完整。思维导图和传统的记录方式完全不同,它把要点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像树杈似的向四周发散开来,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理清知识结构。
  传统记笔记的方法,更多的是关注概念的独立关系,对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就很难直观变现出来,而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笔记,便可用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各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它不仅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表示,让学习者在大量的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而且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
  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最大特色,在于充分利用各种有助于记忆和想象的视觉元素(图画、符号、颜色),它与学生听觉得到的信息相互印证,相互综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更好的复习。
  二、利用思维导图复习区域地理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很多学生感到杂乱无章,翻开书本好像都会,但合上课本什么也想不起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没有构建知识网络。今年来高考试卷中,区域地理内容越来越突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考试形式多以区域综合分析为主。因此在复习一个区域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理顺区域各地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区域知识结构,抓住影响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如复习世界地理时可采用如下思维导图(图1)
  图1 世界区域地理思维导图
  三、利用思维导图解题
  思维导图是用图像和联想进行思维的工具,它用文字将人的想法“画出来”。 常言道:“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将知识和思想通过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可以大大增强人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一种思维工具,依据结构化的网络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地理问题的时候更好的理清思维。当然,必须以良好的基础知识为前提。下面以地理简答题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答案:乙河航运低。原因:该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不稳定;流域内经济落后,运输量的需求量不大。
  这个问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此类问题,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审题和组织作答,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老师不用急于给出答案并进行评讲,让学生边审题边绘思维导图,绘完思维导图后组织学生交流,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再通过老师的评讲达到进一步的完善。上图是用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从思维导图中我们理清了解题的思路,可见,借助思维导图解答问题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答而不漏。
  1、指出与莱茵河相比乙河航运价值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四、结论
  思维导图按照人类的非线性发散性思维特点,挖掘大脑的潜力。在地理学习中通过构建、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详细的知识思维体系。由于它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整个导图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一个焦点引申出一系列的知识点。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面对繁重的课程,面对大量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让学习更为高效,更赋创新力是学校、教师、学生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将大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有利于教學中更快、更有效的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齐伟. 与黎加厚老师谈概念图[J]. 信息技术教育. 2003,(9):34-36
  [2]赵国庆 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04,(8):
  [3]托尼.巴赞(英国)著,李斯译(1999).思维导图[M] 北京:作家出版社.39-58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47
  [5]刘识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网络财富。2009,2:179-18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小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针对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期刊
摘要: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幼儿园在培养幼儿主动探索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立足于当前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的研究。通过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促进幼儿主动探索的活动策略,这些策略有效促进了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 科学活动 主动探索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主动探索精神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在幼儿阶段所形成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倡: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它即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 培养 小学数学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以自我学习为主
期刊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说教或者单纯的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学生已经逐渐厌倦。教师要想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果,就需要针对自身工作进行深人反思,找准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期刊
摘要:小学蒙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蒙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阅读 鉴赏 兴趣  小学蒙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
期刊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但在导入新课这一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有些教师却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足。不少教师把导入新课的功效局限于激励、唤醒、鼓舞,实际操作时只注意发挥它由课间活动导入到课堂教学的过渡作用,多以教师的主体活动如朗读激情、实验激趣、故事明理、悬念设奇等作为载体。其间虽然也有学生的部分活动,但往往只是作为上挂下联的必要手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心态多处于被
期刊
近几年中考作文多是写记叙文,记叙文必须做到中心明确,主次分明,把故事讲清楚,写文章时,边写边问自己有关人和事“怎么样了”,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变化的前因后果,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步步追问清楚,这应该是应试作文最起码的要求。然而,要让学生作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要多下点功夫,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掘亮点。  亮点之一:题目拒绝熟眼,寻求新奇  好的题目最容易令人“一见钟情”。在话题作文中,文章题目也如同悬于篇
期刊
摘要:合理而又巧妙的安排学生的座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安排座位成为班主任比较头疼的问题。安排好学生座位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既要公平,民主,又要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又要体现集体凝聚力;既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要有良好的竞争氛围。  关键词:学生 座位 安排 误区 合理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每家就一个孩子,娇生惯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有很高,所以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很高,
期刊
摘要: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兴趣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工作。”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学生各种活动成功的重要心理准备,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桥梁。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学得主动、投入。因此,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欢乐,并在欢乐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