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考 单元整合 活动推进

来源 :语文建设·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目前推进到二年级下册,小学第一学段教材的整体面貌已得到呈现。这种呈现保证了低段教学研究的完整l生,使得教师能够在这个学段“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教学实践中还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来适当组合,没有必要划分得那样界限分明。”可见,教师能够在实践中融合各个板块,是教材编写的“初心”。如何融合,融合到什么程度,怎么实施,是一线教师需要面对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将以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为例展开探讨。
  一、基于系统梳理教材的整体思考
  统编本教材在第一学段共编写了六个识字单元,其中一年级上下册各两个,二年级上下册各一个。列表如上。
  根据对四册教材识字单元的梳理,从汉字学的视角看,基本按照象形、会意、形声的序列安排识字内容。比如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教材把物象、古文字、现代汉字同时呈现,在图画与文字之间建立联系,每—个字就是一幅画,无论是从汉字的起源,还是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而言,这种编排无疑都是经得起学理推敲的;会意字则是通过《日月明》这首儿童喜闻乐见的韵文,把偏旁连语和品字结构的会意字呈现出来;形声字的呈现方式比较丰富,可以从声符的角度切入,比如《小青蛙》就是“青”为声符的字族歌,《动物儿歌》《树之歌》是以“虫”和“木”为义符的字族歌;《场景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神州谣》《传统节日》等以韵文的形式提供识字情境,包含了各类型的汉字;《中国美食》是通过看图识词,从而识字;《“贝”的故事》对汉字的偏旁表义作了理性归纳,为偏旁学习提供了范本。
  从偏旁的编写来看,一年级“识字一”学习了《金木水火土》,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识字加油站》又以“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构字,作了偏旁积累。这种螺旋式上升,从感性的字料积累到理性的表义偏旁归纳,符合儿童识字的基本规律。关于偏旁积累,教材主要在一年级上下册安排了64个常用偏旁,在课后认字表上以提取变红的方式呈现。在梳理过程中发现,有些偏旁跟汉字的表义性关联紧密,有些则不太紧密,对于汉字形义联系的阐释不够。比如,在“叶”字中学习“口”(一上《秋天》),就不如在“呀”“吧”(一上《小蜗牛》)中学习“口”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并归纳偏旁表义的特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作(人)、朋(月)、点(灬)、到(刂)、得(彳)、快(忄)、席(广)、净(冫)奇(大)等,很显然,字的选择不具备典型性,不利于类推。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围绕目标作适当调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数量上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要会写,在识字能力和态度上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有其独特的规律性,首先受汉字规律本身的影响,其次受识字主体认知规律的影响,最后还受与书面阅读互动的影响。对识字主体而言,“任何一种符号的把握都要达到整体系统认知之后,才能应用自如,所以个体字符要依赖整体系统,而系统内在联系又必须在个体字符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能显现”。“小学生学习汉字,既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积累,在积累中逐渐了解汉字构形系统的特点,又要在整体了解汉字构形特点的前提下,再去一个个或一串串地积累汉字。”而就与书面语互动的规律而言,“汉字应在语境中认识,而语境的表达又是由汉字组成的……由汉字构成的言语作品的用字却不能依照汉字难易程度来安排”。由此可见教材编排的两难困境——遵循阅读规律,就会违背汉字规律;遵循汉字规律,又会违背阅读规律。而这两种规律都可以作用于识字:在阅读中可以获得字的精准意义,在字形与意义之间建立稳固持久的联系;在汉字构形系统中可以获得造字的基本规律,以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概括的意义信息,以帮助类推识字,把握汉字系统的规律性和汉字文化的基本属性。
  基于此,教材的编排一般都会平衡取中,根据“课文一识字一课文一识字”的基本逻辑来编排。课文编排符合阅读规律,识字编排则是为了总结汉字的基本规律,帮助学生利用规律继续类推识字,从而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以此来审视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在教材编写中,识字部分应当呈现更多规律性的内容,在使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进行整理和类推。
  二、以识字单元为例的整体设计思路呈现与阐释
  在上述教材系统梳理之后,下面以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为例,探讨在教材系统下的单元整合应如何呈现并作简单阐释。
  本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个板块构成。《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课文都与中华文明密切相关;口语交际主题是“长大以后做什么”;《语文园地》设计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等板块。
  《神州谣》和《传统节日》都是童谣,前者歌颂了神州大地的美景和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隋谊;后者写了我国传统节日及相应的习俗。《“贝”的故事》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介绍了“贝”的字形演变、贝类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其表示的意义和与“贝”有关的字,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整理汉字部首的范本。《中国美食》是看图识词,进而识字。教材为常见的菜名配上美食图片,在物和词之间建立联系,通过识物来识词、识字。《语文园地》中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童话,通过两棵树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要全面看事情。
  从1~4册教材的整体编排来看,本单元属于第一学段最后一个识字单元,承担着对识字方法和内容的整理归纳的教学任务;且本单元内部的整體编排,涉及二十多个教学的散点,这些教学点之间的联系有的紧密,有的松散,有的无关,因此,从“用好教材”的角度出发,可对整册教材及单元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重组单元。   以“字里中华——讲述或者书写部首故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为重要目的之一,把识字与祖国灿烂的文化相结合,与活动、阅读和生活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对单元内课文顺序作了调整,并将其他单元的相关内容移到本单元学习。调整后,本单元的学习以课文学习为主线,串起每一个跟“字里中华”相关的零散材料。课文的学习顺序调整为:《“贝”的故事》《中国美食》《传统节日》《神州谣》。单元整体框架如图所示:
  以《“贝”的故事》课后“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作为一个前置学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活动作铺垫;引入《“贝”的故事》,在随文学习中了解故事的讲述方式,为学生提供“金”“玉”作为部首字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讲述“金”“玉”的故事。以搜集中国美食作为前置活动,请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美食,导入《中国美食》;通过识物识字,集中到本课中的“火”部字,引导讲述“火”的故事。以《传统节日》为线索,串起“示”部字的学习、二十四节气歌(见《语文园地·七》)的学习,以及“冫”部字的学习,引导学生讲述“示”“冫”的故事。以《神州谣》为线索,学习地图上的汉字,集中在“氵”部字的学习。最后,利用积累的汉字部首故事,整合口语交际活动“长大以后做什么”,帮助学生明白每一个部首字内涵丰富,一个部首就是一个专业领域,这些领域可以提供丰富的职业和理想。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的认知方式,并且实现了利用本单元的学习材料整理部首字,感受汉字文化魅力的目标。
  重组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确定为——
  1.以“字里中华——讲述或者书写部首故事”为主题,整合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内容,通过“钱币里的汉字”“美食中的汉字”“节日、节气里的汉字”“地图上的汉字”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汉字部首的起源意义、字形演变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掌握识字方法。
  2.以“汉字部首”为线,整合单元教学,从财物、美食、节日、节气、地图等角度学习相关中华文化并了解所涉及的相关汉字部首知识。
  3.识读《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课文中的必识生字,共62个。
  4.会写四篇课文中必会写的生字,共36个。
  5.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积累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6.通过学习《神州谣》《传统节日》,感悟韵文的语言特点,并背诵。
  三、指向儿童独立识字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设计
  识字是在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建立联系,通过一个要素联想另外两个要素,看见字形,能够知道意义并读出字音;看到读音,能够联系一系列同音字形,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筛选;看到字义,能够联系一系列同义或近义字形,能够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筛选。识字的核心是意义的把握,关键是字形的感知。关于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吴忠豪教授有如下表述:“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大致包括如下要求,其一,掌握识字的三套工具。即掌握汉语拼音,能运用汉字结构规则分析字形和学会使用字典。其二,能运用识字工具独立识字,遇见生字,能通过拼音读准字音,能自我正音;能用比较简捷的方法记忆字形;能联系上下文或通过查字典理解意思,形成富有个人特点的识字程序和方法。其三,有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良好的独立识字习惯。”
  独立识字能力是通过一节节课培养出来的,具体到一个单元一节课,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能力呢?仍以本单元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结构规则分析字形”的能力。
  在本单元中,《“贝”的故事》是一篇很好的关于汉字部首说明的文章,讲了独体汉字的来历,还讲了作为部首的意义属性及其对部内汉字的统领作用。因此,整个单元都可以此文为范本,引导学生学习对汉字部首的整理。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已经接触到了64个常用部首,这些部首都可以作类似说明。本节课共设计一个前置学习、三个学习活动。
  前置学习:课前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请学生翻阅1~3册语文课本,从里面找出从“钅”“玉”的字,如一年级上册有“钟、错、铅、锄、镜、链”等。通过翻阅学习过的教材,回忆学过的课文和生字,为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供材料。
  活动一是本课重点活动,用时20~25分钟。《“贝”的故事》是一篇随文识字的短文,根据课后字表,学生需要掌握“贝壳、甲骨、贝类、漂亮、珍贵、饰品、随身、容易、损坏、钱币”等词,以及从“贝”的“财、赚、赔、购、贫、货”等字,其中有些字词也是阅读中的理解难点。活动要以读书贯穿始终,读准、读通、读好,在读准中解决字音问题,在读通和读好中解决理解的难点。对本课字词可以稍作归类:“贝壳、甲骨、钱币”可作图示;贝类可结合鸟类、人类等类推学习;“漂亮、珍贵、饰品”可通过一件贝壳制作的饰品来体会,同时理解贝壳的珍贵性;通过“随身、容易、损坏”理解贝壳耐磨的特点,因为珍贵、耐磨,所以可作为钱币使用;其他字通过组词等方式说说即可。读懂课文后,要学习这种说明方式:部首的来历、部首所指事物的特点和功用,以及该部的字列举,为活动二提供支持。
  活动二,学生展示“前置学习”收集到的生字,老师提供金、玉部首的来历,并跟学生讨论其所指事物的特点和功能;提供一些素材,请同桌之间选择一个字,合作说一说金、玉的故事。
  活动三,在作业纸上写下部首的故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运用汉字结构规则分析字形”的能力,落点是能够写出部首字的故事。为了写出这个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故事范本,同时提供足够的关于要写部首字的材料,使学生能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模仿范本说话,然后把说的内容转为写的内容。按照这个逻辑,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学习并理解范本,提供部首字材料,根据范本说话,然后转写所说的话。三个活动,前面活动的结果是后面活动的资源,最后形成班级的共同学习成果。
  总之,要想做好对教材各个板块的融合,必须对全册教材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对学生在本学段学习该内容的能力要求须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整合单元内部的各个散点,形成块狀结构,为本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服务。同时,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而非教师的活动为中心,因此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和时间,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2011年9月起,我到某农村学校支教,接手一个语文基础差的毕业班,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为此,我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制《自主预习卡》——我的预习,我做主  自主学习当从“预习”开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这三个动物,知道了它们是好朋友。那么它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二)全班交流  师:你记住了哪个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给大家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交流中学习,教师只是在学生说不出、理解得不到位时才给予点拨、指导,并且总结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小燕
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文章,通过多元解读,可以把握文章的核心价值取向,感受文章的魅力。  一、品析对话,感受林肯演讲的智慧  1.坦诚相待,蓄势待发  在自学课文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林肯与议员的对话,感受林肯说的第一段话,抓住“一定”三个“永远”品词析句,体验林肯遭受议员侮辱时的心情,充分联系当时的
决定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但真正优秀的语文课,首先必须以教学文本为凭借,不遗余力地带领学生沉入语词,以“语文的方式”从感知而理解,从咀嚼而品味,从积累而运用……课堂的触角始终紧贴着文本的“地面”——语词,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摆脱不出“关于语文”“泛语文”甚至“非语文”的泥淖。其次,这些“语文的方式”绝不应以所谓“训练”的机械生硬的面孔呈现出来,而应采用引生入胜的方式铺展开来,使整个课堂以文本固
有幸现场聆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感觉她的课又给人一种全新的境界。窦老师这节课简约却处处显丰厚,大气而不失精致,有章有法但愈见灵动。窦老师的课,总是给人耳目一新、横空出世之感,对一线老师而言,它起到一种教学方向的引领作用。  听课之余,笔者沉思默想,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表述自己的点滴思考。  一、“场”的营造  窦桂梅老师很“疯狂”,用她自己在讲座中的话来说,“我是一个不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准有效的整合
【读书课开设思路】  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据说,犹太民族有一个古老而富有传奇的习俗:当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年轻的父亲就会把书蘸上蜂蜜,让孩子去舔,为的是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一个难忘的信念——书是甜的。我们的老师应当成为斯蒂文森的《点灯的人》中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人,把一篇篇精彩的美文,把一本本有趣或耐人寻味的好书,带到孩子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很多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字、词、句的落实上,始终采用“读-译-抄-背”这一死板传统而又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这种如同生产流水线一样过分技术化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厌烦;尤其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过多注重背诵的精准,更使学生失去了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同时,对文言字句解释、翻译的过分看重,也容易让学生忽视文言文本身作为文学作品,其在整体构思、布局和行文手法上的独特美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改的特色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与文本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文本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理解文本、体验情感、激发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重组中普遍存在着“舍本求源”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本”有两层意思:一为文本,二为生本,即以
“文包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文体,是苏教版教材的创新和特色。特别是低年段的“文包诗”,是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角度考虑的,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课文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直接地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终受到美的熏陶。  “文包诗”的教学是应该重诗还是重文?有人认为,文包诗的教学应侧重文的学习。因为文为诗展现了广阔的时代背景,描绘了诗中蕴含的场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