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语文,回到语文的“地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定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但真正优秀的语文课,首先必须以教学文本为凭借,不遗余力地带领学生沉入语词,以“语文的方式”从感知而理解,从咀嚼而品味,从积累而运用……课堂的触角始终紧贴着文本的“地面”——语词,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摆脱不出“关于语文”“泛语文”甚至“非语文”的泥淖。其次,这些“语文的方式”绝不应以所谓“训练”的机械生硬的面孔呈现出来,而应采用引生入胜的方式铺展开来,使整个课堂以文本固有的人文基调为背景,充盈着生长的动力、艺术的张力和生命的魅力。因此,笔者想结合一次优课展示活动中的课例来谈由语词切入文本的教学。
  
  高屋建瓴,整体观照,点染语词的亮度
  
  杨老师执教的《掌声》一课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的教学之所以能打动人,便是因为自始至终以“掌声”为主线,整个课堂在一个整体框架的观照下,显得层次清晰,重点凸出。她的教学从看似无心的课前谈话开始,而给听课教师的掌声、给学生自己的掌声、给上课教师的掌声次第响起,这三次掌声不但为教学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更在无形之中为本课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轻轻的一句发问引发了学生对掌声的关注,继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新课伊始,教者又把描写掌声的词语单独列出,引导辨析。在进入课文内容的品味和探究时,更是紧扣掌声,引导探究掌声给小英带来的变化,感悟掌声背后的内涵,结课更是以一首优美的小诗,揭示出掌声对自己、对他人的非凡意义:掌声是啄走孤独的小鸟/掌声是照亮黑暗的阳光/掌声是滋润心田的雨露/掌声是吹散烦恼的春风……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学有了整体的观照,并建立在一个相对高度的人文视角之上,使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感悟,对角色心理的揣摩、体验有了一个生长的“根基”,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红线。于是,整个课堂语言实践行为显得那么集中、饱满、熠熠生辉。
  
  咬文嚼字,潜心涵泳,触摸语词的温度
  
  教学往往由语词引入,在语词上展开,并在品词析句上下足工夫。在《雾凇》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将文中描写雾凇奇观的词语分组列出,并辅以图片、音乐,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潜心涵泳,加深感受。这整齐排列的四组词语,如一首诗,如一幅画,极具感染力。在引导学生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时,学生寻找、圈画出“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等关键词语,体会雾凇形成缓慢的特点。在辨析了“慢慢地”与“轻轻地”之间细微的差别后,学生品味出由于空气流动速度慢、雾气缭绕,雾凇凝结时轻柔、舒缓的神韵,这样便更进一步地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出语词的温度。这种教学的敏锐,这种强烈的“语文意识”不能不让人惊叹。
  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懂得文字表面的“意”,更要让学生凭借着“言”得到更深层次的“意”。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培养学生读透“文心”的能力吗?这种敏感、这种能力,唯有通过长此以往“咬文嚼字”、“悉心涵泳”才能习得。
  
  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彰显语词的效度
  
  我一直认为,教学绝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平均用力,而要有所取舍。
  仲老师执教的《船长》一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取舍的智慧,感受到了“泼墨如雨”与“惜墨如金”的错落有致,感受到“密不透风”与“疏可走马”的艺术张力。课伊始,仲老师直奔重点,于是我们才在课堂上看到了紧紧围绕船长与船员对话的品味,才看到了学生对“够了”二字的深刻体悟,才看到了学生对大副会不会开枪的精彩思辨,更看到了因留下宝贵的时间让学生角色体验后的动情告白。试想,一个结构松散、拖沓的课堂,怎能精彩?学生又怎么有效地沉入语词?
  
  一唱三叹,回环复沓,开掘语词的深度
  
  “回环复沓”手法在众多领域早被广泛使用,如作曲中的“复调”,建筑中的“重峦叠嶂”等等。本次优课展示活动的“回环复沓”,为课堂增添了一抹又一抹亮色。
  在《掌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则采用分组角色假想的方法,让学生分别为船员和船长“代言”,随着“船长,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回家……”的声声呼唤和“朋友们,不是我不想回家……”的真情告白,这一问一答、此起彼伏的回环结构中,船员对船长的敬佩、依恋、不舍以及船长的毅然、坚定和博大的胸怀、伟大的人格,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种回环的结构中,学生真正走进了“物我两忘”的理想境界,课堂也便成了学生心灵中难以遏止的“情感之旅”,从而让学生对语词的体验走向深刻。
  回环复沓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在逐层推进的回环中,理解得以深化,感受得以深入,情感得以升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开掘出语词的深度,从而形成了一唱三叹的课堂艺术效果。或许这正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的一个有力注脚吧。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书名:中华传统文化与健康心理学  作者:熊韦锐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030489951  定价:58元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心理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当今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隐形杀手”。基于此,心理学研究的热度持续增加,衍生出的以健康心理学为导向的多元化心理学研究课题更是不胜枚举。学者们也渐渐发现,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健康心理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慢慢的“悟”、细细的“研”,是激发学生语言智慧的有效途径。    一、品析关键词句——激发语言智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语言优美。文字凝练,特别是一些起“点睛之笔”的关键词句意义丰富、表现力强。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些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揣摩,以此激发学生的语
汉字,这挟裹了几千年传统文化基因、凝聚了无数代智慧文人书写经验和性情体验的创造物,曾经以灵动或沉静的风格折射历史,以飘逸或稳健的形体再现人的心灵,而今却在整齐划一的字库中排列,在手指与键盘的敲击中被动呈现。她的美在小学语文课堂里,也深陷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强势包围之中,隔着斑驳的显示屏,在不断升级的电脑硬件和软件中,她气息微弱。形与神脱节,汉字成了笔画和笔顺的机械组合,失去了与人的精神的深度关联,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泓清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师生最熟知的领域,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找准契合点,动态、适时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一、文本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地域文化的情感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
读完《咬文嚼字透纸背,入木三分悟母爱——于永正老师教学片断欣赏》一文之后,我对于老师研读教材的细致入微产生由衷的敬佩。于老师精选了一系列映射着母爱光辉的动人细节,一步步地引领着学生走进文字的深处,走进人物的内心。这些看似平凡的文字,这些看似普通的细节,最终在大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感悟中被铸造成伟大的母爱。惊叹于名家不同凡响思维的同时,我也在反思着自己的教学:是应该多多地沉潜到文字的深处,去体味一下潜藏
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任务。然而,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抄写,而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仍居高不下。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在快乐中激发识字兴趣  新教材的识字量大增,而识字本身又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他们很快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不断被
现状    在低段小学的字词教学中,由于新课程教材识字量较大,一篇课文要认识十多个生字。教学伊始,教师总是将本课的生字词一一出示出来,先引导学生朗读正音。这样的字音教学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接下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就颇令人费解了。在学生们基本上能正确地朗读生字词后,教师总爱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一番。接下来,教师又总是千篇一律地引导学生怎样记住生字,虽然也用了多种方法记,如分析字形,编顺口溜,猜字谜,编故事
自主学习,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2011年9月起,我到某农村学校支教,接手一个语文基础差的毕业班,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为此,我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制《自主预习卡》——我的预习,我做主  自主学习当从“预习”开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这三个动物,知道了它们是好朋友。那么它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二)全班交流  师:你记住了哪个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给大家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交流中学习,教师只是在学生说不出、理解得不到位时才给予点拨、指导,并且总结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小燕
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文章,通过多元解读,可以把握文章的核心价值取向,感受文章的魅力。  一、品析对话,感受林肯演讲的智慧  1.坦诚相待,蓄势待发  在自学课文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林肯与议员的对话,感受林肯说的第一段话,抓住“一定”三个“永远”品词析句,体验林肯遭受议员侮辱时的心情,充分联系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