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学习动机激发的有效策略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j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的状态,使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大量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认知失调是学习动机激发的一种有效策略。
  认知失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并形成的一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心理平衡是人类的需要,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经历着种种打破人们心理平衡的事件。于是人们的心灵永远处在平衡的打破和平衡化的矛盾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潜能因为寻求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而被激发。当个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来减少这种失调。
  在学习活动中,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例如在学习“负数”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向学生提问:“昨天的气温是摄氏5度,今晨寒潮来临,气温下降7度,今晨的气温是多少度?”此时学生头脑中就产生了认知失调:怎么从小数中减去大数呢?为了保持平衡,消除认知失调引起的心理压力,学生就会产生认知动机,努力求知,通过收集信息和探索行为来降低不和谐,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体系。一旦学生的问题得到解答,或者说,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展,能包含可以解释当前现象的原理,那么新旧知识保持了平衡一致,不互相矛盾。此时,认知失调引起的心理压力得以消除,学生会由此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对认知动机起到了一种强化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认知失调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认知失调激发学习动机,主要有两种途径:
  
  1.提供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信息
  
  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与他们已有知识体系相矛盾的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有位物理教师在讲阿基米德定律时,首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把一块木头和一块铁都放在水里,结果木头漂在水面上,铁沉到水底。接着,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木头轻,铁块重。”接着,教师在天平上称了同样重量的一块木头和一块铁,再把它们都放入水中。木头仍然漂在水面上,铁块仍然沉到水底。为什么一样重的东西,一个漂在水面上,而另一个却沉到水底了呢?此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想探究其中的原因,教师这时来讲授新课内容,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
  
  2.通过发展不完全的认知体系
  
  当学生的见解还不充分时,再举一个反例,引起他们认知的失调。认知学派认为,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可以说,正规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通过发展不完全的认知体系引起兴趣,而个体将试图使它完全起来。例如,教师告诉学生植物生长必须依靠光合作用,并让他们观察实例。当他们了解这一道理之后,再举一些天麻等不需要阳光与叶绿素发生光合作用的植物。这样学生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产生了对植物生长和种类的兴趣。教师如能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失调,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激发的状态。
  运用认知失调激发学习动机的注意点:
  
  1.要善于灵活巧妙地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失调
  
  教材要靠教师的加工处理,才能使学生产生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教师熟悉教材的标志不在于熟记教材的内容,而在于掌握教材的结构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学生哪些知识,设置怎样的问题情境,怎样发展学生的智力……诸如此类,教师都必须考虑得清清楚楚。教材处理得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要及时妥帖地帮助学生达到心理平衡
  
  教师必须明确,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材中的问题能否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达到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桃子”的效果,同时又要适时“搭梯子”,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问题设置过于困难,学生经过艰苦努力还不能成功,会降低学生的抱负水平与自信心。只有对那些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东西,学生才最感兴趣。
  总之,认知失调作为学习动机激发的一种有效策略是有着充足的心理学依据的,只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去尝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区。十多年来,在北京市、区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结合区情,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⒈成立“中心”,对全区实行宏观管理  由于我区是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一些学校起步较早。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宏观管理和领导,1996年9月,朝阳区教委率先在全市成立了“朝阳区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下称咨询中心),在当
期刊
【编者按】王珍妮,一个被病魔折磨了近五年、一个一次次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小女孩,如今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命运对她来说太不公平了,但她并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更没有消极悲观。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从亲人、医生、老师及许许多多关心爱护她的人身上,体会到了特别的爱,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并学会了与病魔抗争。她顽强学习,从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中吸取养料,从而一步步建立起坚强的生活信念,在艰辛曲折的生活道路上,在与病
期刊
随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学校越来越需要了解学生心理、能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指导与帮助的教师。国内外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纷纷举办各类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三期国内、三期国外心理教育机构主办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后者是由美国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主办,由美国著名心理辅导专家、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教授张宝蕊博士授课。在培训中,我体验到与国内侧重“讲座式”培训不同,美国教育机械
期刊
【设计理念】  将团体辅导应用于教师群体,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状态、缓解心理压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进而更好地充当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活动目标】  提高教师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会情绪管理,促进自身的成长。初步感受、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程序,为发挥广大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  【参加者】本校全体班主任,共20人。  【活动时间】周六、周日共两天一夜。    
期刊
【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欣喜地看到,不但教育界人士勇挑重担,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而且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也都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地努力着。  第三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已经揭晓了,有很多单位获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这里
期刊
【活动意图】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只有珍惜学生创新的巨大潜能,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感到创新是自己能做到的、能做好的事情,使创新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动力和快乐的源泉。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教学”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这种方法充分解放学生的思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
期刊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加强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于2004年四月间,运用MHT(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标准量表)对1106名高中学生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并召集了80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30名无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7.31%,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
期刊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受许多挫折。受到挫折后要学会冷静分析受挫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变挫折为激励。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完善、增长才干和取得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班主任,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在挫折面前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有的学生能忍受所遭受的挫折,坚忍不拔;有的学生稍遇挫折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因此,在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中
期刊
【编者按】天津市是教育部确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批实验区之一。在开展实验过程中,建立了由市、区、校三级网络构成的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成立了由市教委主任、相关处室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大力抓了教师培训,截止2003年年底,每所学校都有1—3名心理教师拿到了天津市教委颁发的上岗合格证。  .  近日。本刊记者就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内容及经验采访了中共天
期刊
【德】N·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主要内容      【德】N·佩塞施基安是积极心理治疗学派代表人物,他的积极心理治疗理念以跨文化为基础,以冲突为中心,运用故事作为治疗者与病人之间媒介,启发患者运用直觉和想像,在不与病人的观念直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由心理治疗师引导用通俗易懂助人的语言,而不是用许多艰深的科学术语,使病人最终放弃自己的片面看法,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他的积极心理治疗学说在梦的分析、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