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孩子心中的太阳(上)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angis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加强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于2004年四月间,运用MHT(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标准量表)对1106名高中学生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并召集了80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30名无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7.31%,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5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恐怖倾向(占总人数的7.37%)、冲动倾向(占总人数的4.05%)、身体症状倾向(占总人数的3.87%);学习焦虑(占总人数的3.31%)、对人焦虑(占总人数的2.76%)、自责倾向(占总人数的2.76%)、过敏倾向(占总人数的2.03%)、孤独倾向(占总人数的0.74%)。从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来看,除了极少数与遗传素质的影响有关外,绝大多数与家长和教师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当,同学之间的交往冲突与矛盾以及他人和意外事件的伤害有关,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中学生恐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⒈问题情境
  小翠,16岁,高一年级住校生。长得十分文静,平时学习很努力,不爱说话,很少与同学来往,学习成绩在班里中等。一天晚上自习课结束后,大多数学生都离开教室回宿舍去了,而她仍准备继续看一会儿书,正在她看得入神时,一名学生轻轻地走到她身后,和她开玩笑,冷不防地大叫一声:“回去!”她被吓了一大跳,很长时间都回不过神来,目瞪口呆地坐着说不出话,在同学的反复推搡劝说之后,才慢慢收起书包回宿舍了。从此以后,小翠总是不大情愿到教室去,每当走进教室时,就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与害怕,想赶快离开教室;每到晚自习课结束时,她总是会慌忙收拾书包匆匆跑出教室。
  小翠的这种表现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恐怖倾向。
  恐怖倾向是指对一些场合或客体感到恐怖,明知不合理、不必要,但仍无法控制,并对恐怖对象产生回避行为。
  ⒉恐怖倾向的表现
  (1)广场或场所恐怖倾向。恐怖的对象主要是某些特定的环境。如广场、高处、人群密集的场所(飞机、公共汽车、火车)等,其特征是极力回避这些场所,害怕不能及时离开。
  (2)社交恐怖倾向。恐怖对象是社交场合及人际交往接触等。其特征是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笨拙、迟钝和局促不安,从而影响了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因此极力回避与人交往的场合。如不敢在公共场所讲话、见人脸红等。
  (3)单纯恐怖倾向。恐怖的对象是一些特定的物体或情景,如某些动物、黑暗、雷雨、流血场面等。其特征是极力回避这些场景。
  ⒊恐怖倾向的形成原因
  (1)缺乏生活经历。遇到未曾经验过的场面,不论是谁都会感到害怕和焦虑。比如,幼儿害怕黑暗的地方和很大的声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此种焦虑会逐渐减少。
  (2)过去创伤经历的影响。有一些恐怖倾向是源于过去的创伤经历。由于某些创伤的恐怖体验发生在某些场合,与这些创伤经验相伴的场景及人或事,以及类似的场景与人或事,都容易条件反射似地促发某种恐怖的感受。比如,一个曾经受到父亲严厉惩罚的孩子,长大后就很可能对领导产生恐怖倾向。
  (3)依赖性格。从小娇生惯养、受到大人过度保护的孩子常缺乏独立性,并容易形成依赖的性格。这种孩子由于缺乏独立应对生活的能力,只要是一个人就会感到焦虑,很怕黑暗地方,为人处事总是带有孩子气。
  (4)缺少关爱与自尊。一些缺少关爱与自尊的孩子也容易产生恐怖倾向。他们的恐怖表现的实质是为了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与重视。
  ⒋恐怖倾向的防治对策
  关于恐怖倾向的防治,重在作好预防。作为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永远都是他自身的成长,因此,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在教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减少对孩子的过分保护,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2)对于孩子缺乏经历而产生的恐怖倾向,要鼓励孩子去大胆尝试,多参加集体活动,要不断拓展生活的空间,对于孩子勇敢的行为要给予充分的表扬与肯定。
  (3)对于因创伤经历所导致的恐怖倾向,要帮助孩子找到第一次恐怖的经历与事件,然后进行分析,帮助其确立正确的应对态度与策略。
  (4)鼓励孩子从创伤中走出来,并勇敢地面对以前所恐怖的对象,超越自我、战胜自我。
  (5)对于因缺少关爱与自尊而导致恐怖倾向的孩子,要给予足够的关爱与尊重。要多询问并了解他们的需要,对于他们的优点要给予充分的表扬与肯定。
  
  二、中学生冲动倾向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⒈问题情境
  小军,男,16岁,初二学生。爱发脾气,极易兴奋和冲动,经常为一点点小事就与同学争吵,大声吼叫,时常不顾后果地打架,直至自己和别人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因此同学关系十分糟糕;在课堂上,小军常常接嘴抢话,老师批评他时,他往往会低头撅嘴,甚至会生气地将书扔到地上。在家里经常顶撞父母、扔东西;心情好时,也很听话,学习成绩时好时坏。
  小军的这种表现,其实是一种冲动倾向的表现。
  冲动倾向是指易在某种强烈情绪的驱使下出现带有暴发性或攻击性的话语或行为。
  ⒉冲动倾向的表现
  (1)情感不稳定或反应性过强。情绪易摇摆不定,起伏大,易激惹和焦虑。
  (2)不顾后果的冲动行事的倾向,行为易对他人造成伤害。如过度狂欢、随意扔东西、轻率的性行为、抽烟、酗酒、行窃、暴饮暴食、打人、骂人等。
  (3)缺乏对挫折的耐受力,遇到挫折时,难以控制愤怒的情绪,易大发脾气或爆发攻击性行为。
  (4)缺乏对问题的预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易急躁而出现冲动性行为。
  ⒊冲动倾向的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些人的冲动倾向,往往起因于生来具有的情绪易变性和激情性。这种冲动倾向与其生物学的神经类型有关。对于冲动倾向特别强烈的人,就必须考虑到其是否属于先天的冲动性和情绪易变性。
  (2)被强烈的焦虑所驱使。比如,在坐立不安无法静止下来时,冲动倾向就会增强。有一些孩子由于反复的人际关系冲突,出现了反复的情感危机,为了避免被遗弃,他们极力与人建立情感关系,而采取了过度的交往方式,使言行带有较强的冲动性。还有一些孩子自我心像(对自己的看法)、个人偏好及目的性不清楚或紊乱,不知如何与人相处,长期感到空虚,并伴有不踏实的焦虑感,因此,也容易有冲动性的行为。
  (3)后天的学习与模仿。有一些具有冲动倾向的孩子,其父亲或母亲的言行也有较强的冲动性。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孩子不自觉地学习和模仿了父母的言行。
  (4)冲动行为的不当强化。有一些孩子在起初出现冲动性言行后,没有受到及时的制止与惩戒,反而得到了某种奖励,因而冲动性行为得到强化,并发展起来。比如,孩子想要某种东西没有如愿,于是,他发脾气扔东西,结果父母不但没有惩罚他的不良行为,反而满足了他的要求。从此,孩子就会习惯于用冲动性行为来达成自己的愿望。
  ⒋冲动倾向的防治对策
  (1)设定清楚的界限。师长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出现冲动性行为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在设定清楚的界限后,老师和家长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任何时候都要传递正确的教育信息,绝不姑息“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对待孩子的良好的行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
  (2)指导孩子与人交往的方法。要指导孩子与人交往的策略,比如,指导孩子如何赞美他人,如何处理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如何有礼貌地忍让,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才能赢得他人的帮助等等。还要帮助孩子掌握克服冲动的方法和对待冲动的正确态度。例如,学会转移注意、转换心情、控制感情等。
  (3)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要直率地与孩子交流,给予其良好的评价,尤其是要看到他好的方面,并明确告诉他:“你是一个好孩子,只要你改变一些不当的行为,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定立明确可行的、具体的学习与交往的目标。
  
   三、中学生身体症状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⒈问题情境
  小贵,男,17岁,高二学生。长得很瘦弱,性格内向,数学老师反映他在课堂上总是时不时地发出“咯、咯、咯”的声音,似乎是喉咙不舒服,干扰了老师上课,老师批评他后,他会暂停下来,可过不到几分种又会控制不住自己。起初同学们感到好笑,时间久了,同学们也很反感他。班主任以为他是在捣乱,找他谈话没有效果,找来家长批评教育也无济于事。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得知小贵只有在数学课上才会有这种现象,而上其他课时则很正常。我们经仔细探寻后发现,这种现象是在一次数学考试之后发生的,那次数学他考得不好,数学老师在评卷时批评了他,并当堂要他站起来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由于紧张,他没能回答上来。老师又批评了他,并说:“以后,每堂课都会提问你。”从此后,小贵每当上数学课时,就会紧张,并感到喉咙不舒服,控制不住地发出“咯、咯、咯”的声音。
  小贵的这种表现,其实是心理问题所引发的身体症状。
  身体症状是指感觉到身体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不适,并因此而感到焦虑。最常见的是胃肠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皮肤异常的感觉(如瘙痒、烧灼感、酸痛、刺痛、麻木感、蚁走感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头痛、头重、失眠、心悸、出汗、脸红、皮肤苍白、血压不稳、胸闷、紧束感等)以及尿频、便频、排尿困难、吞气、眼睛疲劳、身体疲劳、肌无力、对声音和光线过敏等。
  ⒉身体症状的分类及形成原因
  身体症状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真正的病痛”。这种身体症状是“真正的病”,导致自我感觉不适并同时伴有焦虑反应,有一些生来就病弱或体质过敏的人很容易因为一点点小的毛病出现身体症状。
  二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这种身体症状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与焦虑,并不是真正的病,它是心理上的问题所引发的感觉不适。焦虑与担心是其真正起作用的原因。这种身体症状往往是许多症状同时出现。不论是哪一种身体症状,都有可能表现为强烈的焦虑和生理反应,也有可能表现为慢性的焦虑和轻微的生理反应。
  ⒊化解身体症状的对策
  对于“真正的病痛”所导致的身体症状,有效的对策是:首先要到医院检查出器质性病变所在,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医学治疗。同时要给予支持性解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要帮助其认识到这种焦虑是主观上的“烦恼”与“闷闷不乐”状态。这往往是从幼儿时期持续下来的反应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神经质型的性格。这种身体症状 通常是和其他焦虑倾向同时存在的,因此,对身体症状直接进行治疗是没有用的,必须解决其真正的心理原因,焦虑症状才会消失。尤其是,如果身体症状表现得很强烈,那一定是某种心理焦虑受到了压抑,当事人在感到痛苦时启动了自我心理防御机制,以疾病(身体症状)来进行转换与逃避。这时,必须通过游戏疗法和充满信赖感的个人面谈,帮助当事人找出心理创伤所在,确认其焦虑反应的真正的原因,理智对待期望受阻的现实,拿出正视焦虑、解决焦虑的勇气,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获得信心,化解焦虑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对待“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不能因为是心理问题导致的症状反应就不接受对方的主诉,相反,在做心理辅导之前,第一步,要承认对方的疼痛与痛苦,并支持其进行系统的评估,排除真正的躯体疾病,从而让对方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理解和同情;第二步,从积极的角度向其解释身体症状,让其明白自身不是真正有病;第三步,进行心理会谈,引导其回顾成长经历,分析创伤事件,提高认识水平,端正认识态度,从而减轻焦虑;第四步,帮助其掌握一些应对身体症状的策略。比如,做紧张与放松交替训练、深呼吸锻炼、自我催眠、生物反馈训练等。
  
  四、中学生学习焦虑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⒈问题情境
  刘明,男,18岁,高三学生。近些天来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食欲下降,并有恶心、呕吐,学习效率极低,经多家医院内科检查,血常规、B超及胃肠道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体温就是不下降,维持在38oC左右,医生也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在心理咨询分析中我们得知,刘明平素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不明原因的发热与恶心感间隙发作已有半年余。半年前的一次月考,因准备不充分和粗心大意而考得很不理想,受到家长的指责,此后,每到月考前一天就感到恶心和身体发热,当晚睡眠不好,但不经任何冶疗待次日月考结束后,一切自然恢复正常,但最近一次月考结束后,其症状并未自然消失,而且越来越重,深究原因方知,因高考临近,其内心的紧张与焦虑越来越严重,生怕考不好,前途无望。这种内心的焦虑超过了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因而出现了机体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了各种身体反应。经二次心理咨询和催眠放松治疗后恢复正常。
   其实,刘明的症状是学习(考试)焦虑的反应。
   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或考试前后感到紧张焦虑,同时伴有一定的身心反应症状,以至于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与考试。
   ⒉学习焦虑的主要表现
  学生在学习时或考试前后的一段时间里:
   (1)感到紧张焦虑,心慌不安;
   (2)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效率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3)想逃避学习或考试;
  (4)为了掩盖学习自卑感和考试焦虑,有的学生会虚张声势采取粗暴行为;
  (5)担心明天的考试;
  (6)出现头痛、失眠、食欲下降、腹泻、肢体无力等身体症状。
   担心考试本来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只要为消除这种学习焦虑而努力学习,就会得到好的结果。但是,如果学习焦虑情绪过强,变得讨厌学习,事情就麻烦了。
   ⒊学习焦虑的常见原因
  (1)过去考试失败所带来的心理创伤。
  (2)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指责成为一种心理刺激。学习焦虑在开始时通常都是怕学习成绩不好受到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别人瞧不起。
  (3)多次经受考试失败,缺少成功的体验,形成了学业上的自卑感。大多数学习焦虑与学业上的自卑感同时存在。
  (4)不良的认知。不能正确看待考试结果,不能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考试结果和他人的批评,因而以偏概全地以为己不如人,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学习与考试。
  (5)学业准备不足。由于平时努力不够,知识准备不足,对考试结果没有把握。
  ⒋学习焦虑的防治对策
  (1)进行心理分析,回顾自己的学习成长历程,找到过去考试失败的经历,尤其是第一次失败的经历,在心中告诉自己:“我的学习焦虑是因为那次失败造成的,从今天开始,我要彻底告别过去,认真努力,轻松自然地应对学习与考试!”
  (2)父母和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考试结果,要少批评指责,多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和制定下一步的成功对策,多鼓励学生设定易达成的目标并采取切实的行动。
  (3)在学校教育中,考试题不要出得太难。要增加学生取得好的分数的机会(关键是学生自身感到是“好的分数”),一般来说,10次中有六、七次是成功的,就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已经有学习焦虑的学生,要有意地给予一些容易的测验,使其取得“好的成绩”,以消除他们过度的焦虑感。
  (4)指导学生改变不良认知,正确看待考试结果。要用动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来待考试结果和他人的批评。比如,考得不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它也帮助自己找到了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5)加强考试前的准备。如果平时努力不够、知识准备不足,到考试时心中没有把握,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相反,如果能在平时就加强学习,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迎考,到考试时,就会胸有成竹、情绪稳定。
  (6)对于学习焦虑严重的学生,可建议其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必要时接受催眠治疗、意向改变治疗等更专业的心理治疗。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
其他文献
广西在过去多年的工作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组织参加了由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主办的“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连续三届的“健康杯”活动,给广大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实践探索、学术交流的平台。今天在这里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同行们作一下汇报,希望通过交流,得到更多的信息,以便推动今后的工作,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让
期刊
编者按:一位因病辍学达六年的18岁少年,难以泯灭心中的“求学梦”,眼看开学的日子临近,他急切地发出绝望的呼唤——我要上学!然而上学的路虽不长,可对他来说却难于上青天。因为医生说,要上学必须配一个“胰岛素泵”,这样才能保证在学校里准时打针而不致晕迷。而一个“胰岛素泵”要3万元左右,这对一个承载十年重症患者已严重透支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我们呼吁社会的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     江苏省邳州市邳城
期刊
【活动目的】青少年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但他们年龄小,涉世不深。在这阳光灿烂的社会中仍有阴暗的一面,年幼的他们很难辨别是非,学校和家长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的处事方式。本节活动课旨在通过多种游戏活动体验,引导和帮助低年级同学,防范不法侵害,减少危险,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活动形式】游戏、角色扮演。    【活动过程】    游戏一:小兔子乖乖  游戏目的: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并
期刊
【编者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数十年来在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把全部的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心理学事业。他从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出发,把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作为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敬业、乐业、勤业;把“师爱”当作师德的灵魂,将“爱”作为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他还将“师廉”纳入新时
期刊
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区。十多年来,在北京市、区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结合区情,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⒈成立“中心”,对全区实行宏观管理  由于我区是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一些学校起步较早。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宏观管理和领导,1996年9月,朝阳区教委率先在全市成立了“朝阳区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下称咨询中心),在当
期刊
【编者按】王珍妮,一个被病魔折磨了近五年、一个一次次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小女孩,如今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命运对她来说太不公平了,但她并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更没有消极悲观。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从亲人、医生、老师及许许多多关心爱护她的人身上,体会到了特别的爱,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并学会了与病魔抗争。她顽强学习,从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中吸取养料,从而一步步建立起坚强的生活信念,在艰辛曲折的生活道路上,在与病
期刊
随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学校越来越需要了解学生心理、能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指导与帮助的教师。国内外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纷纷举办各类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三期国内、三期国外心理教育机构主办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后者是由美国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主办,由美国著名心理辅导专家、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教授张宝蕊博士授课。在培训中,我体验到与国内侧重“讲座式”培训不同,美国教育机械
期刊
【设计理念】  将团体辅导应用于教师群体,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状态、缓解心理压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进而更好地充当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活动目标】  提高教师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会情绪管理,促进自身的成长。初步感受、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程序,为发挥广大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  【参加者】本校全体班主任,共20人。  【活动时间】周六、周日共两天一夜。    
期刊
【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欣喜地看到,不但教育界人士勇挑重担,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而且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也都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地努力着。  第三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已经揭晓了,有很多单位获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这里
期刊
【活动意图】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只有珍惜学生创新的巨大潜能,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感到创新是自己能做到的、能做好的事情,使创新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动力和快乐的源泉。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教学”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这种方法充分解放学生的思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