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人为本的英语阅读中升华核心素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d1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文化教育中发挥其育人功能,必须强调学习者情感的表现。围绕情感要素展开教学工作,才能在根源上解决教学矛盾问题。但从当前的教学活动来看,情感缺失、淡薄正是影响教学工作推进的主要问题。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活动,在对教学指导任务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如何借助情感教育升华学生核心素养,增进英语阅读教学效益。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英语;文学阅读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互对立,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指导体系的完整结构。与认知教育相比,情感教育立足于学习者的情感表现,强调受教育人的情感意识、创作意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表达。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情感教育更加生动,更加贴近于个体。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活动中,情感正在成为指导教师参与阅读,改变教师阅读兴趣的重要元素,如何借助情感教育完成文学阅读指导工作,使学生实现语言技能、文化意识的同步提升,这是伴随初中英语新阅读活动演化而来的全新问题。
   一、激发学生情感,落实教学
   情感教育是基于个体的感性认知演化而来的教育指导理念。在情感教育的推动下,学习者能够获得表现情感、依靠情感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相较于以理论灌输为主导模式的教学机制,情感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选择。要将情感教育带入到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活动当中,教师必须强调情感教育的作用:围绕学习者的情感讲教学,先解决“想要学什么”的问题,再深入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可借助情感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从课内文本向课外文学延伸,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寻找文学文本开展阅读活动。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This is me》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围绕基础be动词“is”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be动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表现形式。由于尚未学习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等语法知识,学生对于be动词的认知停留在“is”“am”“are”的层次,强调主语的单复数关系。教师可向学生展出was、were两大形式,说明其含义:其释义与is、are相同,都是表示“是”。此时,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兴趣转移到be动词当中,教师可将英语文学文本带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感受be动词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特点。可选择经典文学文本《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针对文中出现的对话、旁白开展教学,如“He was a disgraceful madman,Not now”“They were a young man twenty years ago”,在两个句子中,“was”“were”依旧表示“是”,但其时态发生了变化,结合“not now”“twenty years ago”等表述,学生能够理解到时态对于be动词的影响,进而继续阅读文本,感受文学文本中的英语知识。借助基础单词感受不同的文学表达手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情感上接受文学文本阅读。
   二、传递教师情感,共同进步
   情感教育理念强调情感的互相传播与协同作用,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丰富的情感能够在学习之间互相影响。当教师对某材料投入高度关注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被教师所吸引,从而实现阅读、表达等技能的稳步提升,提高学生的阅读创作水平。
   以译林版英语《Finding your way》的教学为例,在文本中,“way”可理解为道路、路径,也可翻译为方法、方式,不同的翻译方法还会引发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使其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论述。教师可借助“汉语翻译”与学生开展文学阅读活动,尊重学生的情感意识,开展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文学文本表现手法复杂,高级词汇应用频繁,其很难直接对文本材料进行解读。但在教师的大力推荐下,学生能够找到文本中的切入点与兴趣点,完成阅读任务。以经典文学作品《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为例,文章中的经典语句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材料,如“get busy dying,get busy living(要么好好活,要么赶紧死)”“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强者拯救自己,圣人救赎他人)”这些语句利用简单的基础词汇互相组合,便构成了含义完全不同的句子,句中的“strong”“great”等词汇与“Finding your way”中的“way”都使用了词汇的引申含义。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切入点,围绕“单词释义”这一核心开展教学指导工作,理解单词知识的文化内涵。教师对文本中的经典语句进行解读,将文本材料与课文知识联系起来,在认同文学文本的同时,能够将这种情感上的认同传递给学生,使其围绕情感参与文学阅读活动。
   三、培养文化情感,接受课程
   相较于课内教材,英语文学文本中所涉及到的词汇知识、表达手法更加复杂。要帮助学生完成文本阅读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对文化感兴趣、对语言知识感兴趣的良好意识。但受到本土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文本材料缺乏关注,在教学指导活动中,其依靠汉语中的语言现象去解释英语,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上的差异会破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阻碍英语文学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Past and present》的教学为例,文本中给出了两种时态,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对语言知识进行了分析整理。教师可结合时态知识导入英语文学文本《A true story》,作为马克·吐温的经典作品,其从文化、美国现实等角度展开描绘,生动勾勒了母亲伟大的爱。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结合你在《Past and present》所学习到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文中哪些语句用到了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要求学生对“ago”“ever”等关键词进行标注。在英语中,表示时态的关键词能够展现有关语句的时间范围,这是一种具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在完成文本阅读之后,教师可从文本细节入手,带领学生继续分析文本的表达技巧:true与real都可表示“真实”,为何文本要用“true”来代替“real”?文章中多次出现的“老太太”为何要用“older lady”进行表述,而不是更加简洁的“old lady”?从语言现象角度对文学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能够将学生对于词匯、句式的关注转化为对语言文化的关注。对于英语来说,“true”与“real”虽然都有真实的含义,但“true”的表述比real更加正规;old与older虽然都表示年长,但old带有年老、衰弱的含义,情感偏向于贬义,不适合用来形容文中的“lady”。解读文化现象,重新分析文本,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    四、升华教学情感,互动探究
   教学情感是学生对教学活动、对教师所产生的情感,强调教学情感的表现,主动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知识,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与英语文学阅读的有机融合。教师应尝试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教学情感,借由学生的情感表现,培养学生对教学知识感兴趣、对文本材料感兴趣的良好意识,使其情感根植于英语课堂当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技能。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colour》的教学为例,在教学环节,colour仅作为形容颜色的语言知识来使用。但对于西方英语国家来说,不同的“colour”还可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情感态度。教师可借助文学大师契科夫的经典文本《变色龙》开展文学阅读指导活动,在作品中,作者的谄媚借由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但在英译本中,其表述似乎与原文中的“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并不相关,“He is blue”“Black Monday”等带有颜色的句式出现的频率较高。这种变化的表述方式会使得学生产生认知上的疑惑:在文本中,颜色表示怎样的含义?是否可以用来代替汉语中的语言结构?在了解到“Black Monday”所代表的“害群之马”之后,学生会尝试将颜色与情感联系起来,将文学文本中的颜色视为表现情感的材料。教师可对语言知识进行讲解:在英语中,颜色不仅能够表示颜色的本身含义,还可带有情感色彩,如black,其被英语国家视为不祥的代名词,有神秘、危害的意味,故Black Monday可翻译为害群之马;对于表示和平、友好的白色,其應用一般以褒义为主,如white sale——大减价等。将多元语言知识带入到课堂当中,鼓励学生从语言现象角度解读英语知识,升华学生的教学情感,能够为其开展文学阅读活动提供更多的兴趣。
   总之,文学文本阅读是指导学生深入解读英语文本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活动中,对于文本的理解越透彻,学生的阅读能力越出色。教师可借助情感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从语言文化、用语技巧等角度分析文学文本,感受语言上、文化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调动学生的英语表达欲望,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嘉春.探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华夏教师,2019(33):46.
   [2]王敏.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2):54-55.
   [3]孙建军.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246.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的影响,处于初中的学生,正是身心健康发展特殊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快速的成长并且身体和心灵都在发生着十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未来生活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此外,身心的快速发展会在很大的程度上,让学生们产生心理的不平衡现象,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如果没有对其进行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以常州市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为例,在阐述常州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现状和进一步融合的举措进行分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学特色;艺术教育   一、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常州市金坛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学生课堂疑问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不同阶段的不同阅读教学体验,说明教学理念的不断嬗变中会引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的不断变化,旨在将《水浒传》中塑造的李逵、鲁智深的形象与《史记》中塑造的樊哙形象进行群文比较阅读勾连,突出樊哙忠、勇、忍、智的形象特点,感受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史记》;《水浒传》;比较阅读;人物形象   《史记·项羽本纪》记述了项羽一生的经历及其成
期刊
[案例背景]   与老师交往是初中学生主要的人际交往内容,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随着自我意识增强,思维能力发展,初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既注重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又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表现为,有些学生不能体谅老师的辛劳,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不能正确理解老师的情感表达,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交流沟通,不擅长主动增进与老师感情,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老师原本是学生成长的见证者和陪伴者,一不小
期刊
【摘 要】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一般因人而异,每位父母都有其自己的教育方式,大数据显示占有三分之二的父母很自然地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迫使孩子在很多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和作为。教育不是培养满足自己期待的工具!因此,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南风效应;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南风效应”也可比作“温
期刊
【摘 要】语言交流能力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要求幼儿教师需对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本文首先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绘本的作用加以阐述,其次针对绘本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提出几点策略,借此可切实提高幼儿语言交流能力,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言培养;绘本;幼儿园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即为绘本阅读活动,即指0-6岁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借助文字、图像、
期刊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一般探究活动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几个基本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也常称为“实验小结”或“汇报交流”。笔者在自已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多次观摩过的课堂上发现,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处理前面几个环节一般都比较注重以学生为本,从生活出发这些基本理念。但到探究活动的最后环节“小结反馈”,一般为了便于教学过程的组织,确保能得出比较统一比较接近科学真实的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的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反映了知识的综合运用。显而易见,“活动性”是它的特征之一,要想活动成为教育的载体,就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有效指导,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闹中取静”,让学生的快乐不止步于浅层的活动,而直达思维深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相互辅助,可实践中师生只是单纯模仿那些高分作文的写作模式,重视对作文技巧的日常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感悟与积累,缺乏对课外书籍的大量阅读和感受。写作是练出来的,更是需要感悟的,与初中生的阅读与文本的感悟是紧密相关的。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希望能为
期刊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结合语文工具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主动阅读大量语文材料,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项目化学习(PBL)是借助接触核心概念的问题驱动,由学生进行探究和知识建构的调查,最终将所学运用于解决实际情景中的问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