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价值导向新变化

来源 :语文建设·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性工具,语文教材是随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深化、知识概念的更新不断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为达到准确引领鲜活生动的教学实践的目的,在总体平稳中经历了几次较大修订。
  2001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新大纲”教材大量更新选文内容,尝试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呈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作为独立板块与阅读单元并列,已体现出课程整合和注重实践的重大突破。同年稍后的“新课标”语文教材除更新选文内容,大量选用外国文学作品和时文以外,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贯穿全套的设计,加强了语文课程跨界整合的力度,并以“名著导读”强调对课外阅读的重视。2007年,语文教材在单元内部进行了零星的篇目调整,使之与单元主题更匹配。2008年,语文教材对“名著导读”作了适当删减。2013年,语文教材采用篇目更新与单元调整并举的方式,在安排阅读内容方面体现切合实际的“生本意识”,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也都有显著变化,但都局限于上册,只有对综合性学习的修订贯穿全套。
  2016年秋,统编本语文教材正式启用,它以“守正创新”为总体思路,运用“三位一体”(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双线组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设计来创新编排体系、更新内容,并汲取新课改经验弥补教材不足,以“生本意识”为核心细致落实“语文素养”,在阅读板块、单元导语、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方面都有显著变化。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于诸多生动变化中呈现出的语文教育价值导向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凸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自信
  世纪之交前后,各国母语课程都走上了一条追求規范化、现代化、多元化、民族化、生活化的发展之路。我国语文教材在多元化追求中实现本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对接,以开放的姿态对待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既体现出民族文化魅力又具有异域文化风采。仅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新课标教材为例,所选外国作品多达17篇,涉及印度、奥地利、希腊、丹麦、英国、俄国、法国、美国等8个国家,文体有小说、演说辞、说明文、童话、寓言、诗歌、散文(诗)等。这与2001年语文教材只选法国、美国、希腊、丹麦4个国家的8篇选文相比,变化惊人。新课标七年级语文教材之所以如此,无非是要着眼全局选取外国作品来开拓中学生的文化视野。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英雄名家辈出,思想文化财富堆山积海,语文教材须在加强学生民族文化积淀方面,多撷取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内容,以利于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在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统编语文教材与时俱进,在中外文本选择比例上有所变化。以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外国选文由原来的17篇压缩为12篇,选文范围没有多大变化,只少选了英国的作品,但数量减少5篇,并且在内容选择上变化显著,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可见,被删除和替换掉的外国选文篇目多达7篇,所占比例近半。其中有2篇新选的,有2篇直接被删除,有3篇用我国选文替换。七年级下册“群星闪耀”单元与旧版“名人风采”单元教育目的一致,都是感知学习名人精神风采和思想智慧。旧版选文有2篇涉及国外名人,3篇涉及中国名人。而“群星闪耀”涉及的全是中国古今名人,不仅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取代莫泊桑的作品,表现贝多芬的选文也没有保留。
  语文教材不仅要扎根民族历史,更要关注伟大时代的建设成就。统编本教材合并上册“科学世界”与下册“探险传奇”单元为“科幻探险”单元,只保留了《河中石兽》《伟大的悲剧》这两篇,而用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和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代替另外两篇外国选文《在沙漠中心》《真正的英雄》和郭超人的《登上地球之巅》。此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去掉最后一篇不仅让选文更贴近时代发展,且选用“航空英雄”选文与中国科幻小说家的作品,更有利于激发和体现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科学精神”虽说由西方传入,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并不是非西方文本莫属,《河中石兽》作为清代民间故事依然包含着科学探索所需的正确观念和质疑态度。这样编排既能达成单元学习要求,也能体现出我国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而且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也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认为“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能让我国文化与各国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统编本教材的修订使母语教育不仅带有来自民族文化本身的自豪感,更体现出真正的民族精神。统编本教材无疑在多元文化追求的背景下坚守了民族文化的主流。
  二、强调人格修养的社会普泛价值
  统编本教材通过单元主题努力实现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内容几乎涉及现实生活的所有方面,旨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现实境遇,形成健全人格。在三条线索下,统编本七年级语文各单元主题的具体分布如表2。
  “人与社会’’单元主题学习内容占单元总数的41.7%,内容、篇幅超过了“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单元。分析其原因,一是社会生活内容本身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二是因为语文教育的定位在于社会本体,语文课程培养目标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发生变化,强调“人与自我”的完善与和谐发展,也是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发展。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和适应社会规范,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初中生正处在品德修养形成的关键可塑时期,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感,并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及文化有高度认同感的人,是语文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语文课程已不是单纯的功利性课程,而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明确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为此,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调整单元顺序并重组单元主题,明确落实课标的要求,具体如表3。   “生命感悟”和“人生之舟”表面看似接近,实则差异极大。前者多是着眼于个人生活经历的心灵感悟,玄想色彩明显;后者却是将“生命之舟”航行在坚实的现实生活之中,体现出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纪念白求恩》和《植树的牧羊人》强调的都是主人公在本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诫子书》则是在成就现实人生价值的背景下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个人修养的意义。
  下册以“群星闪耀”里邓稼先等名人的事迹和“祖国之恋”里的经典篇章对学生进行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教育。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第一次选编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苦与最乐》,与《驿路梨花》《爱莲说》等文本组合成“修身正己”单元,取代“文化艺术”单元,足见對品德修养的重视。此外还将目光投向平凡的现实人生,将八年级的“凡人小事”单元稍作修改提前安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成长为善良正直、宽厚仁爱之人。无论如何平凡渺小,即便如阿长和老王,也应该善良正直充满爱心;无论如何失意落寞,即便如《台阶》里的“父亲”,也应该活得有尊严有价值。“修身正己”单元虽然强调的是个人品德修养,却无不密切联系当下对学生进行的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驿路梨花》朴实民风里的助人为乐不应只是一种简单的人性美德,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应有的公德意识的表现;《最苦与最乐》对“背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的辩证认识可以启迪我们直面现实人生,勇担责任,超越小我实现大我。《陋室铭》《爱莲说》强调君子具有高尚品德和美好情操能使“陋室不陋”,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个人的正直清白、德行高尚不应成为用来与社会和他人对立的资本。《陋室铭》中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自我评价,《爱莲说》里有“同予者何人”的感叹和身处污浊之世的感受,“君子”具有美好情操同时又自视甚高,成为超拔于世的非凡者,这样的“德馨”于普通人和现实社会的意义不大!因此,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君子”的普遍性,“君子”应该是德行美好而于他人和社会有益的普通人,突出人格修养的社会普泛价值的目的明显。
  三、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综合育人效应
  阅读教学是各国母语课程的“重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要进行“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但相应的语文教材里却难以见到此类阅读材料。统编本教材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弥补了阅读训练方面存在的明显缺陷。在六次“综合性学习”中呈现了“少年正是读书时”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两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其中有坐标图、调查问卷、图画、片段文字等不同材料的组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它首先能表现对母语课程阅读训练的彻底重视,其次能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两大特性,即综合性与实践性。它能灵活多样地涉及生活中常见的文本形式,比如图表、广告、说明书、凭证、地图、目录、索引、公告、标识、海报等,并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它所涉及的多种材料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各种材料的实践中形成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文字运用等多方面的素养也能得到扎实训练。一个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引入并体现出母语教育“随在性”的课标,无疑是一个具有先进性和重要历史意义的课标,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明确体现于实践训练中的统编本教材,它的先进性和历史进步显而易见,这样的阅读训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作用不言自明。
  四、回归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
  由于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课程认识存在偏差,人们一度将传统语文教学实践过度重视烦琐、机械训练的弊端归因于语文知识的存在。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导致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采用重心后移方式来淡化语文知识教学,使语文知识边缘化。教学实践的“去知识化”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及相关技能的掌握令人担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删除上述规定,并在“教学建议”部分新增教授“语法修辞知识”的具体建议,在“教材编写建议”里去掉“语文知识要精而少”的表述,据此,2013年修订教材的语文知识编排出现了些微改观。然而,关于对语文知识编排的困惑远没有消除,所以,统编本教材欲将课改经验和课程理念全面落实,“语文知识”就成为无法忽略的板块内容。
  通过对统编本教材与2013年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的梳理比较,可以发现,新编教材在回归语文素养的基础性方面有新变化。在回归语文课程基础——语文知识方面,统编本教材囊括了旧版教材绝大部分知识内容,还新增大量的语文知识点,提升了语文知识呈现的密度,体现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高度重视,改善了语文知识在教材中的边缘化地位。一门完善的课程必然建立在完善的基础知识之上,统编本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是要将于学生素养形成有用的知识还给课程。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是合理的、有用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必是符合课标理念和学生学习需要的。
  在回归学生自主发展基础——语文能力方面,统编本语文教材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坚实基础”,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语文理念如果没有知识的支撑,终将成为空中楼阁。统编本教材将知识学习与学生阅读能力、文字运用水平和语文素养形成密切联系起来,以教材编写引领师生纠正“去知识化”的教学弊端。统编本教材用来替换旧版教材中语文知识的多是更具体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因为语文知识不仅是知识本身,还是“语言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广泛的科学总结”。在编写知识短文时,不从概念入手而从现象、事例入手,语言浅显生动,这样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也可避免语文教学中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走出“知识立意”的循环怪圈,便于将“素养立意”的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要:税昌锡先生《事件过程与存现构式中的“了”和“着”》(载《语言科学》2011年第3期)一文以构式语法为基础,将一个完整的事件分为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来考察存现构式中“了”和“着”的使用情况,其中有几例税先生认为不能带“着”(如“按、喷”)或不能带“了”(如“漂、悬挂、耸立”)构成存现句的动词在CCL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用例,本文试图以语义特征、构式语法以及动词的过程结构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CCL
阅读教学对话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中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话语系统,教师、学生都可以介入与其进行交流。但因为受教育水平、知識储备、阅历、认知思维等的差异,学生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有所差异,这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在同一层面就文本进行对话。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参与,而不是教师将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并与教师进行对话沟通,二者共同完
说到文艺评论,当前社会上最遭人诟病的是“圈子评论”“红包评论”“人情评论”,一些评论人习惯用的是“表扬为主”“建议为辅”“缺点全无”。不久前,在四川省达州市举办的“川派评论:文艺理论与实践系列学术研讨会之川东论坛”上,中国评协副主席、四川省评协主席李明泉教授提出的川派评论的“明砍”风格,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认为这是一个颇具美学意义的“四川表达”。  “明砍”,源于四川歇后语“月亮坝里耍弯刀一一
“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是大型艺术类公益讲坛,讲坛邀请省内、国内知名文艺家,每月举办一次,本着“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原则,通过打造文艺的百花园,推出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艺人才,同时为文艺工作者以及文艺爱好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加强艺术教育,为人民群众搭建一个与艺术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的桥梁。  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传承发展  常用笔名李鉴踪,研究馆员。1964年出生于重庆长寿,1985年毕
木雕 32cm×74cm×18cm 2015年  2011年作者李先海被选定参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中华医学》为创作题材。从2011年至2015年,作品费时五年终于完成,由19个人物,12件作品组成为一整套系列(作品原稿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小稿现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造型手法以榫卯结构组合而成。头,手、足写实,包括道具,身子采取国画大写意手法。平板而虚实相间,写实又抽象,在造
成都作为中国书画重镇,艺术氛围自古深厚浓郁。早在公元938年,雅好丹青的后蜀主孟昶就在成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皇家画院“翰林图画院”,而出自于后蜀以黄筌、黄居棠父子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院体画更是盛行了百余年。如今,成都已然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但传统艺术本固枝荣,高楼林立中,棋布星陈的画院、画廊、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散落在城市各处,欣欣向荣的书画生态环境令整个城市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办于1920年的诗
从盘庚为搬迁所作的三次演讲开始,此后各朝各代都有可圈可点的演讲家,例如,汉代的王充、唐代的魏征、明代的王守仁、清代的颜元等。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五四”前后,随着新思想的出现,演讲活动便被推向一个高潮。清末民国时期,语文独立设科,语体从文言转为白话,白话文演讲知识也经历了从萌芽到独立再到成熟的演变,探究这个时期演讲知识演变的阶段及特点,对补充完善当下小学课程演讲知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清末民
曾剑   1984年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西华大学。自幼喜欢绘画,十多岁至今一直随老师胡真来学习传统中国画技法,牢固打下了工笔画基础。曾多次参加各级大赛,2016年荣获成都市国资委“美丽成都国企党员在行动”职工书画展一等奖、二等奖;2017年荣获四川省首屆国企干部书画展三等奖;2018年荣获成都市工笔画协会“一带一路美丽天府”工笔画大展一等奖;2019年获得建工集团“匠心书画卷,筑梦新征程——纪念
汉字字数众多、系统复杂,在构形构意上体现了理性精神,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世界的过程。识字教学要在尊重汉字思维的基础上依理据进行。“理据”有三层意思:一是造字的理据。汉字无论如何演变依旧保持着构形特点,保留着原初造字时的意图,这种被人们所公认的意图就是“构意”(也称“造意”),它使汉字具有了可分析性,也就是造字理据。二是汉字构形理据。汉字字形与字义关系密切——寓义于形、构形有据、据有明理、形理相通。三是
摘要:张大千的艺术创作受到以老庄哲学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巨大影响,道家“得其环中,超以象外”思想影响了张大千晚年的艺术实践。张大千将老庄哲学精髓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创造了令人惊艳的艺术样式——“泼墨泼彩山水画”。  关键词:老庄哲学 张大千 泼墨泼彩山水画 艺术风格  20世纪大画家张大千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屹立于中西画坛。他在其艺术生涯后期开创的泼墨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