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湿化剂量对痰液黏稠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un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同剂量的湿化液对痰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13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根据痰液黏稠度的不同将痰液分为I度、II度、III度三组,每组按不同气道湿化剂量分为三个亚组。观察气道湿化的变化。结果 不同的湿化剂量利于吸痰操作,气道黏膜无损伤,能减少患者肺部发生感染。结论 不同的湿化剂量对痰液黏稠度造成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气管切开;气道湿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79-0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1]。此类患者由于呼吸道解剖结构的改变,生理功能也随之改变,损失了上呼吸道对气流所做的加温与加湿作用。笔者根据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痰液黏稠度,给予不同的气道湿化量,分析不同湿化剂量对于痰液黏稠度影响,从而对不同黏稠度的痰液选择适宜的湿化剂量,以减少呼吸道水分丢失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避免气道黏膜损伤,同时方便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以及优化吸痰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12月气管切开术后、无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或已脱机,不伴有基础和现存胸部疾病的患者135例。男79例,女56例,平均年龄52.15±2.56岁。
  1.2 方法
  1.2.1 痰液黏稠度的判断 痰液黏稠度分级标准[1]:I度(稀痰)状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玻璃管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湿化过度;II度(中度痰液)痰液如稀米糊,吸痰后玻璃管内少量滞留,但被水易冲洗干净,提示气道湿化满意;III度(重度痰液)痰液外观黏稠呈坨,常呈黄色,吸痰后玻璃管内大量滞留,不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气道湿化不足。
  1.2.2 分组 135例次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根据痰液黏稠度不同分为I度、II度、III度三组,每组45例次。第1组为I度痰液黏稠患者随机分为100ml/24h(A)组,150ml/24h(B)组,200ml/24h(C)组3种量进行气道湿化,每种湿化方法10例次;第2组为II度痰液黏稠患者随机分为200ml/24h(D)组,250ml/24h(E)组,300ml/24h(F)组3种量进行气道湿化,每种湿化方法10例次;第三组为III度痰液黏稠患者随机分为300ml/24h(G)组,350ml/24h(H)组,400ml/24h(I)组3种量进行气道湿化,每种湿化方法15例次。
  1.2.3 气道湿化操作方法 应用50ml注射器,抽取0.45%氯化钠溶液,去掉针头,按试验所需剂量滴入气道。
  1.2.4 湿化效果判断 分别于12h、24h由不了解此试验的人员进行吸痰操作,并对吸痰效果及所吸出痰液黏稠度即性状进行评估评价,并于12h观察气道湿化变化趋势,24h根据痰液黏稠度分级标准判断湿化影响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I度痰液不同湿化剂量的影响比较 B组在12h时可以看到痰液转化为II度的增多,且在24h有80%的患者痰液都转为II度,由此可见150ml的湿化剂量可使I度的痰液转化为II度而达到良好的湿化状态;A组予以100ml/24h可看到前12h轉向II度痰明显增多,而到最后的24h出现III度痰液的占到了53.3%,可以看出湿化不足导致痰液更加黏稠;而C组中12h就有73.3%的患者处于I度痰到24h后还有40%仍处于I度,但有53.3%处于II度痰液,表明用200ml/24h的湿化剂量稍大。3组患者12h、24h后湿化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II度痰液不同湿化剂量的影响比较 E组很明显的看出在12h和24h所占II度痰液比例是最高的分别为80%、76.7%,表明予以250ml的湿化剂量可使II痰液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湿化状态;而D组和F组和之前A组和C组出现类似的结果,且在D组在24h后仅有33.3%的患者痰液为II度,III度的痰液高达76.7%说明湿化明显不足;F组虽然24h有53.3%保持良好的湿化状态,但已有40.0%的患者转向I度痰,也表明湿化稍过容易出现湿化过度。3组患者12h、24h后湿化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III度痰液不同湿化剂量的影响比较 H组在12h出现II度痰的开始增多,在24h后有73.3%的患者出现II度痰,可以看出350ml的湿化剂量可使原本湿化不足黏稠度较高的痰液逐渐转化为II度痰液且达到一个较好的湿化状态;参考之前的比较方法和结果,不难看出G组和I组会出湿化不足和湿化过量的情况。3组患者12h、24h后湿化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由于气管切开改变了原有气道的结构,空气进入肺脏的呼吸模式改变亦使肺脏产生了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损失了上呼吸道对气流所做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同时置入下呼吸道的气管导管截断了呼吸道黏液向咽部推移的路径,是痰液容易存积在气管导管下端。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发生率的提高,形成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以及肺部感染等问题。正常呼吸道水分丢失在200ml/d,气管切开后可达800ml/d.因此减少呼吸道水分丢失与加强湿化是首要问题。通过不同的湿化剂量对不同黏稠度的痰液的影响效果的观察与分析,可以了解到对气道进行湿化可改变患者痰液的黏稠度,以便选择适宜的吸痰负压,做到同时控制SPO2的下降幅度和吸痰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的损伤。
  4 小 结
  由此可见,呼吸道只有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适当的黏稠度,才能保持呼吸道黏液-纤毛运动系统的正常生理和防御功能,气道始终都能处于湿化状态,痰液黏稠度降低,痰液稀薄,患者还能够自行将痰液咳出,从而减少吸痰次数,避免黏膜损伤,减少并发症,所以针对不同黏稠度的痰液进行正确剂量的湿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沈梅芬,张海英.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适宜吸痰负压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16(5):694-695.
  [2] 冒太银.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1):1002.
  [3] 卢卫宁,吴有琳.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09,31(9):1378-137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SCF)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因可疑冠心病在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病例84例。采用TIMI血流计帧法,将冠状动脉平均帧数>27帧者归为SCF,将患者分为SCF组(n=36)和对照组(n=48).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
期刊
【摘要】 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教育不断发展,农村小型私立托幼机构应运而生,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存在多方面食品卫生问题,突发事件时有发生[1]。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查清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爆发的原因,为制定甲肝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①个案调查;②现况调查;③队列对照调查;④检验。结果 刘店村幼儿园10名甲肝患儿发病时间相距41天,未超过1.5倍甲肝的平均潜伏期,园内不供应统一食物;园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12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桡动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疗效高,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与股动脉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人脐血干细胞外周静脉移植术进行治疗,探讨、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2月接受人脐血干细胞外周静脉移植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40例,术后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进行定期观察,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在接受移植治疗后14天,与治疗前相比,肝功能各项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等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VAS
期刊
【摘要】 心电监护是医院应用心电监护仪器对患者心电变化的监测,是及时发现患者心率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心电监护为医院的紧急抢救、危重监控以及手术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可见心电监护在医疗中的重要性。因此在使用心电监护时要提高它的工作数据准确,降低影响心电工作的因素出现。  【关键词】 心电监护;影响因素;电极;处理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23-02  心电监护是医院使用
期刊
【关键词】 上肢约束带;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56-01  血液净化是指利用仪器和设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定程序清除体内某些代谢废物或有毒物质,再将血液引回体内的过程[1]。维持性血液透析(下称血透)是救治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一种长期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血透最关键的是保持血管通路的畅通,确保全过程的顺利,避免反复的动
期刊
【摘要】 目的 预测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探讨肩难产在产程中的助产方法,为临床处理肩难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5200例,其中肩难产45例,分析引起肩难产的高危因素以及肩难产造成的并发症。结果 引起肩难产的高危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巨大儿,占55.6%,其次是妊娠期糖尿病和第二产程延长;肩难产容易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如新生儿颅内出血、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57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针刺伤多发生在护理人员操作中(55.93%);工作量大、紧张繁忙是护士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仅有少数护理人员(4.12%)发生针刺伤后未做处理;工作年限与针刺伤的发生显著性相关(P<0.05),工作年限越低,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越大。结论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几率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红光联合加巴喷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加用红光联合加巴喷汀治疗。治疗14天后临床观察各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差异。结果 红光联合加巴喷汀结合传统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效果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