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探究初中学生的教育现状,首先从家庭教育状况着手。为此,我们曾对校内学生进行了一些调查:家长教育方式调查显示,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求多,说教多,指责多,反思少,示范少,具体指导少;亲子沟通情况调查显示,亲子沟通内容集中在学习成绩上,亲子之间存在较大心理认知偏差,亲子沟通有效性亟待增强;家长教育价值取向调查显示,家长普遍重智育,忽视孩子兴趣、爱好、特长,评价孩子标准单一,只以成绩论好坏;轻德育,极少关心孩子思想发展,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遭冷遇;家长对青春期少年心理特点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许多家长对青春期少年心理特点知之甚少,对有效教育孩子感到力不从心。大多数孩子们表示,在自己犯错时,多数家长的行为模式是:发脾气+说教+指责,甚至是打骂,教育方式简单,缺乏对孩子的有效行为指导。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不喜欢家长的教育方式;根据孩子们的反映,多数家长不会因自己的过错向孩子致歉,甚至不允许孩子指出。
以上是家庭教育的现状,众多弊端束缚着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改变初中教育的现状,提高初中的教学质量呢?这是初中教师共同探究的热点问题。笔者现结合一些学校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与广大同行商榷。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首先让学生走出家庭单一教育的固守,进入学校教育的氛围。由于经济需求的制约,大多数家长忙于挣钱,加之很多家长自身素质低,一般都不真正重视孩子学习。他们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读书只管尽义务”或是“学那么多干哈,只要会写会算就行!”除受此影响外,现今的学生,多数从小生活在蜜罐中,溺爱娇宠普遍存在,所学知识仅仅限于书本知识,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对家长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主要性,同时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像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毫无用处,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现象很普遍,家庭观念、社会影响、生活理念等等都在制约着学生学习。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开拓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学生。初中学生都是一群十三、四岁的青春少年,他们感情细腻而丰富,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教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份关爱。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自然而然他们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2.创造情境。很多知识是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会感觉无味,教师可千方百计创造课堂的轻松愉悦环境,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有趣的、令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但现在这一传统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教师不是讲授者、领导者,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1.重视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原型通过归纳浓缩成经典的理论,最终又还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因此,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在课本的例课和应用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去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知识,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让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果,促进教学。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完美地的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阅读开始。在初步养成看书习惯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难易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3.教学手段现代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情景的设计,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能运用好多媒体对所教学科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4.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教师。要让学生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施以创造性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可利用一题多解,多方面寻求问题的不同解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要改变初中学生教育的现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我们所有战斗在初中教学前沿的同仁们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初中教学的灿烂春天。
以上是家庭教育的现状,众多弊端束缚着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改变初中教育的现状,提高初中的教学质量呢?这是初中教师共同探究的热点问题。笔者现结合一些学校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与广大同行商榷。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首先让学生走出家庭单一教育的固守,进入学校教育的氛围。由于经济需求的制约,大多数家长忙于挣钱,加之很多家长自身素质低,一般都不真正重视孩子学习。他们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读书只管尽义务”或是“学那么多干哈,只要会写会算就行!”除受此影响外,现今的学生,多数从小生活在蜜罐中,溺爱娇宠普遍存在,所学知识仅仅限于书本知识,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对家长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主要性,同时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像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毫无用处,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现象很普遍,家庭观念、社会影响、生活理念等等都在制约着学生学习。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开拓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学生。初中学生都是一群十三、四岁的青春少年,他们感情细腻而丰富,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教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份关爱。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自然而然他们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2.创造情境。很多知识是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会感觉无味,教师可千方百计创造课堂的轻松愉悦环境,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有趣的、令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但现在这一传统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教师不是讲授者、领导者,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1.重视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原型通过归纳浓缩成经典的理论,最终又还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因此,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在课本的例课和应用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去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知识,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让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果,促进教学。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完美地的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阅读开始。在初步养成看书习惯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难易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3.教学手段现代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情景的设计,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能运用好多媒体对所教学科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4.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教师。要让学生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施以创造性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可利用一题多解,多方面寻求问题的不同解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要改变初中学生教育的现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我们所有战斗在初中教学前沿的同仁们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初中教学的灿烂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