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營地大街上的遠來餅家擁有八十四年歷史,1920年至1984年為大型茶樓,為當時眾多大型茶樓之一;後改為經營傳統餅食,原址於1994年被售出並已拆卸,現於原址對面繼續經營。第一次走進餅家,老闆很樂意接受記者的訪問,不過老闆告知記者遠來的另一位老闆在遠來資歷最深,這位老人家自幼便在遠來打工,直到今天成為這裡的老闆之一。
這位老先生名叫李釗球,今年已經八十七歲,但精神依然不錯,回答記者問題時聲聲有力、字字鏗鏘。李先生的一生都貢獻在遠來餅家,對於澳門過去的種種事跡,他如數家珍,說起遠來過去的歷史,他時常將一句話掛在嘴邊:“我入遠來的時候是九歲,我今年就八十七……”,李先生的奮鬥歷程可以說是與遠來餅家的歷史緊緊相連。當年李先生家庭環境一般,家裡沒辦法讓他繼續上學,於是當年只讀了幾年書的他就要早早外出打工幫補家計。憶述起當時第一次來到遠來見工的情景,他仍記憶猶新,“那時候我的名字只有兩個字,當時的第一任老闆鄭樹忠替我在名字中間加了一個釗字。”李先生入職打工時是一名學徒,遠來仍未轉型成為餅店,在當時是一家茶居,只有幾圍檯。作為學徒的他月薪只有九元,包食宿,但在那個年代經濟環境不好,吃的是粗茶淡飯,對於雞鴨魚肉,李先生搖搖手地歎息,“想都不敢想。”
茶樓轉型為餅家之初,只是從雞仔餅、杏仁餅此類硬餅做起,再後來漸漸增加各種款式的唐餅,如老公餅、老婆餅、白糖光酥餅和黃糖光酥餅等等。回憶當初學做餅的時候,李先生直言“捱到金睛火眼”,在過去的年代沒有機器,全靠人手造餅,每日製造上百個糕餅。後來生意額逐漸上升,每日造餅的需求量已達到上千個,此時除了零售以外還要應付批發的需求,需要用機器造餅才能應付每日的供應量。時至今日,遠來餅家的所有糕餅都是在黑沙環的工場製造,每天在清早運送到總店和另一家分店。
問到李先生遠來餅家的必食推薦,他毫不猶豫地向我們推薦了白糖光酥餅和黃糖光酥餅,是遊客街坊都會一再回購的,還是沿用以前的舊包裝保留著懷舊的風味。臨近中秋,店舖內也開始堆放了不少月餅包裝,店內的一名員工表示,店裡月餅的銷量一直很好,一個中秋季可以賣出十幾萬盒月餅。遠來成為餅家之後生意一直很好,幾乎沒有生意清淡的時候,尤其是回歸之後開放了自由行,遊客帶旺了不少生意,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頭客。
店內格局裝修都很嶄新,裝修也基本是現代風格。不過在店內有一古典的拱門上,掛著遠來的招牌。李先生告訴記者,這塊來自上海的雙面招牌有著很長的歷史,上面的字是用黃金漆就而成,一面寫著“遠來”兩個字,另外一面是壽星公捧著月餅――因為遠來的月餅是全澳最出名的。數十年的老字號, 數十年堅持售買中式餅食的餅家,在面對澳門品牌手信連鎖店林立,李先生卻表示毫不擔心,店舖有自身的市場,並且他堅信自家老字號的出品數十年如一日,如同那塊金漆招牌一樣是信心和品質的保證。晶記餅家同樣坐落於紅街市旁邊的桃花崗,與鳳凰餅家毗鄰,也是經營了四十多年。店舖的面積也不是很大,幾個裝著糕餅的大玻璃瓶、黑漆漆的陳年焗爐,似在訴說著晶記餅家數十年的歷史,晶記有另一分店位於盧九街,也有近三十年的歷史。老店只有兩名老員工,一位負責造餅,一位負責收銀,而這次接受我們採訪的便是在這裡工作多年的鄭師傅。
鄭師傅在這裡做了三十多年,從舊時的年輕小夥做到現在已開始白髮斑斑,記者來到時,他正忙碌著整雞仔餅,通常一日裡面鄭師傅都要這樣一直忙得不可開交,每日都要在長按上搓餅,切鹹切酥。晶記一向講求新鮮出爐,而且店內每日的銷售情況一直都很好,儘管是一家小店,只有一臺黑漆漆的焗爐,但是熟客回頭客都很多,記者進行採訪時人客還未算太多,但是下午時候又是店舖的客流高峰期,所以正午時候就要做好一批餅以應付下午的供應量,連飯也顧不上吃。生意稍微有影響的那時候就是沙士時期,當時人人害怕上街,遊客更加一下子銳減,當時算是一個小小的低潮,之後就再沒有受過什麼大影響。
在六、七十年代桃花崗是工廠區,每到下午茶的時段,工廠妹以及附近工作的工人都會來這邊飲茶食餅,到後來附近買菜的街坊都會來這裡幫襯,由於品質和口碑都很好,大部分都成為了回頭客,開放了自由行之後遊客多了,便又有了新的一批客源。鄭師傅在這一行從學徒做起,就算後來成為了師傅都是辛苦勞碌,對此他卻沒有過多的抱怨,在這行幹了三十多年對做餅還是有著深厚的感情,每日起早做餅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只要還有心有力,就會一直堅持做下去。
記者在訪問的間隙,鄭師傅從罐內拿出了一個合桃酥送給記者品嘗,晶記的合桃酥與外間不同的是厚薄沒有機器製造的那麼均勻,看得出真的是純手工製作,咬下去口感香酥,比一般的桃酥要濕潤一些,油味比較重。其他的品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杏仁餅,除了傳統的純綠豆粉、杏仁餅和原粒杏仁餅之外,還有別處較少見的蛋黃杏仁餅,夾雜著鹹蛋黃的鹹香和杏仁的清香。店內的大部分餅類大都是散裝買賣,比較受歡迎的幾個品種都有精美的紙盒作外包裝,方便遊客帶回去。中秋節的月餅則在盧九街分店製造,那邊的地方比這裡要寬敞得多,有三、四個本地工人現場做餅,月餅也都是手工製作,全部都是真材實料,絕無額外添加。
雖然現在手信業藉助旅遊業迎來了第二個春天,但是現在晶記已經無意再擴張,目前只是希望維持好兩家店的生意。晶記餅家見證著一代人的記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它曾是那代人閒暇休憩時的美味回憶,雖經歷低潮,但在旅遊業帶動之下晶記餅家又迎來另一個新高潮,儘管現代的食品加工越來越發達,但晶記餅家堅持全手工製作的堅持,那份讓人懷念的味道卻永不變。
這位老先生名叫李釗球,今年已經八十七歲,但精神依然不錯,回答記者問題時聲聲有力、字字鏗鏘。李先生的一生都貢獻在遠來餅家,對於澳門過去的種種事跡,他如數家珍,說起遠來過去的歷史,他時常將一句話掛在嘴邊:“我入遠來的時候是九歲,我今年就八十七……”,李先生的奮鬥歷程可以說是與遠來餅家的歷史緊緊相連。當年李先生家庭環境一般,家裡沒辦法讓他繼續上學,於是當年只讀了幾年書的他就要早早外出打工幫補家計。憶述起當時第一次來到遠來見工的情景,他仍記憶猶新,“那時候我的名字只有兩個字,當時的第一任老闆鄭樹忠替我在名字中間加了一個釗字。”李先生入職打工時是一名學徒,遠來仍未轉型成為餅店,在當時是一家茶居,只有幾圍檯。作為學徒的他月薪只有九元,包食宿,但在那個年代經濟環境不好,吃的是粗茶淡飯,對於雞鴨魚肉,李先生搖搖手地歎息,“想都不敢想。”
茶樓轉型為餅家之初,只是從雞仔餅、杏仁餅此類硬餅做起,再後來漸漸增加各種款式的唐餅,如老公餅、老婆餅、白糖光酥餅和黃糖光酥餅等等。回憶當初學做餅的時候,李先生直言“捱到金睛火眼”,在過去的年代沒有機器,全靠人手造餅,每日製造上百個糕餅。後來生意額逐漸上升,每日造餅的需求量已達到上千個,此時除了零售以外還要應付批發的需求,需要用機器造餅才能應付每日的供應量。時至今日,遠來餅家的所有糕餅都是在黑沙環的工場製造,每天在清早運送到總店和另一家分店。
問到李先生遠來餅家的必食推薦,他毫不猶豫地向我們推薦了白糖光酥餅和黃糖光酥餅,是遊客街坊都會一再回購的,還是沿用以前的舊包裝保留著懷舊的風味。臨近中秋,店舖內也開始堆放了不少月餅包裝,店內的一名員工表示,店裡月餅的銷量一直很好,一個中秋季可以賣出十幾萬盒月餅。遠來成為餅家之後生意一直很好,幾乎沒有生意清淡的時候,尤其是回歸之後開放了自由行,遊客帶旺了不少生意,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頭客。
店內格局裝修都很嶄新,裝修也基本是現代風格。不過在店內有一古典的拱門上,掛著遠來的招牌。李先生告訴記者,這塊來自上海的雙面招牌有著很長的歷史,上面的字是用黃金漆就而成,一面寫著“遠來”兩個字,另外一面是壽星公捧著月餅――因為遠來的月餅是全澳最出名的。數十年的老字號, 數十年堅持售買中式餅食的餅家,在面對澳門品牌手信連鎖店林立,李先生卻表示毫不擔心,店舖有自身的市場,並且他堅信自家老字號的出品數十年如一日,如同那塊金漆招牌一樣是信心和品質的保證。晶記餅家同樣坐落於紅街市旁邊的桃花崗,與鳳凰餅家毗鄰,也是經營了四十多年。店舖的面積也不是很大,幾個裝著糕餅的大玻璃瓶、黑漆漆的陳年焗爐,似在訴說著晶記餅家數十年的歷史,晶記有另一分店位於盧九街,也有近三十年的歷史。老店只有兩名老員工,一位負責造餅,一位負責收銀,而這次接受我們採訪的便是在這裡工作多年的鄭師傅。
鄭師傅在這裡做了三十多年,從舊時的年輕小夥做到現在已開始白髮斑斑,記者來到時,他正忙碌著整雞仔餅,通常一日裡面鄭師傅都要這樣一直忙得不可開交,每日都要在長按上搓餅,切鹹切酥。晶記一向講求新鮮出爐,而且店內每日的銷售情況一直都很好,儘管是一家小店,只有一臺黑漆漆的焗爐,但是熟客回頭客都很多,記者進行採訪時人客還未算太多,但是下午時候又是店舖的客流高峰期,所以正午時候就要做好一批餅以應付下午的供應量,連飯也顧不上吃。生意稍微有影響的那時候就是沙士時期,當時人人害怕上街,遊客更加一下子銳減,當時算是一個小小的低潮,之後就再沒有受過什麼大影響。
在六、七十年代桃花崗是工廠區,每到下午茶的時段,工廠妹以及附近工作的工人都會來這邊飲茶食餅,到後來附近買菜的街坊都會來這裡幫襯,由於品質和口碑都很好,大部分都成為了回頭客,開放了自由行之後遊客多了,便又有了新的一批客源。鄭師傅在這一行從學徒做起,就算後來成為了師傅都是辛苦勞碌,對此他卻沒有過多的抱怨,在這行幹了三十多年對做餅還是有著深厚的感情,每日起早做餅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只要還有心有力,就會一直堅持做下去。
記者在訪問的間隙,鄭師傅從罐內拿出了一個合桃酥送給記者品嘗,晶記的合桃酥與外間不同的是厚薄沒有機器製造的那麼均勻,看得出真的是純手工製作,咬下去口感香酥,比一般的桃酥要濕潤一些,油味比較重。其他的品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杏仁餅,除了傳統的純綠豆粉、杏仁餅和原粒杏仁餅之外,還有別處較少見的蛋黃杏仁餅,夾雜著鹹蛋黃的鹹香和杏仁的清香。店內的大部分餅類大都是散裝買賣,比較受歡迎的幾個品種都有精美的紙盒作外包裝,方便遊客帶回去。中秋節的月餅則在盧九街分店製造,那邊的地方比這裡要寬敞得多,有三、四個本地工人現場做餅,月餅也都是手工製作,全部都是真材實料,絕無額外添加。
雖然現在手信業藉助旅遊業迎來了第二個春天,但是現在晶記已經無意再擴張,目前只是希望維持好兩家店的生意。晶記餅家見證著一代人的記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它曾是那代人閒暇休憩時的美味回憶,雖經歷低潮,但在旅遊業帶動之下晶記餅家又迎來另一個新高潮,儘管現代的食品加工越來越發達,但晶記餅家堅持全手工製作的堅持,那份讓人懷念的味道卻永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