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呈现”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英语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在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认识到:一节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呈现环节中与学生认知过程协调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协调,使学生有效地感知、理解所呈现的内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呈现要自然,要合情合理
  
  我忘不了第一次走进小学英语课堂的情景,既紧张又兴奋。第一节课的内容虽简单,主要是教会学生说:“Hi”,“Good morning!”,“I am…”,能听懂教师的问候“How are you?”并能回答“I’m fine,”但要第一节课就要鼓励学生让他们大胆开口的勇气,引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所以我在呈现新内容时从语言所表达的功能和意念出发,创设与之相一致的情景。微笑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武器,一个甜甜的微笑会让学生很快地喜欢你,当我走进教室时。我大声地向他们打招呼:“Hello,boys and grils!”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但只有个别学生用“Hello”来回应我。我并不着急,装着很难过的样子,很沮丧地假装往外走去开门,“哦,你们都不喜欢我,都不和我打招呼,我好难过,那我走。”“别走,老师,我们喜欢你。给我们上课吧!”学生大声地喊道。“既然你们喜欢我,那我说‘Hello’时,你们为什么不理我呢。只有少数同学说‘Hello’和我打招呼。”“Hello”,没想到还没等我把话说完班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说话声。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我用手指着自己告诉他们“‘I am Miss Zhu’,你们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告诉老师并和老师交朋友吗?”顿时,课桌上举起了一只只手,学生大胆地介绍自己“I am…”,他们特别想让老师记住自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个开心极了。在这样的情境中使其既明白了句子的意思,又学会了怎样使用,使教学更具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确切地感知、理解、掌握教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语言的音义形、视听说要紧密结合
  
  语言的音、义、形是一个整体,在呈现中不可将其截然割裂开来。新版三年级英语第二单元主要是学习学习用品,重在听、说、读“This is…”句型。我在课堂收集了学生的学习用品,学生很快清楚了我们学什么,然后我再出示一个个学习用品,一边出示一边读,让学生眼、耳并用,集中精力,把新的语言材料听得清清楚楚。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模仿、跟读,迅速上口。再把单词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将新语言材料的音、义、形对号。与之建立联系。当学生已经完全能听、说、认读这些单词时,我让学生来认领自己的学习用品,同时呈现句型“This is my…”,继而让学生操练这个句型,学生准确复述后,我将其书写形式展示给他们,以留下整体印象,最后用彩色粉笔突出字母“T”要大写,使学生对新知识从音、义、形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正确的概念,再利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呈现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循序渐进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逐步深入的渐进过程。根据这一原则。新内容的呈现不宜过分集中。一次呈现的新内容如果过多,学生听过之后就不知所云,或听懂了前面的内容,由于未及时上口而被后面的内容冲断,造成吃“夹生饭”的不良后果,形成“欲速则不达”的局面。所以我在新版六年级英语第三单元Lessonl4方位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座位询问“Where do you sit?”时先让两位学生站在我的左右两边,接着介绍“on my right(the left)side”,学生理解、操练之后,再利用学生座次呈现“in front of,behind,in the middle of,next to”帮助学生理解、操练,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已能用以上短语准确表达不同的地点,把多年来多数教师认为比较头痛的教学变得简单起来。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新内容较为集中、篇幅较长的语言学习材料,教师要巧妙编排、重新整合、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同一语言应在不同情景中多次呈现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在个性心理、思维方式上对同一事物做出的反应是不一致的,所以同一语言应在不同情景中多次呈现。在新版四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第二课中有这样两个句子:“There are three kites and a big clock on the wall,”和“There is a big cake on the table,”学生在表达“There be”要使用到on表示的介词短语,但学生在使用时老犯一些错误。为了使其明on表示在某一平面上的含义及用法,我指着桌上的粉笔盒说:“The box is on the desk,”这时,学生可能理解为“盒子在桌子上”,若盒子放在中间或某一侧,学生还可能理解为“盒子在中间(旁边)”等。所以我指着墙壁和黑板说:“The blackboard is on the wall,”然后在黑板上面一幅画,指着画说:“The picture is on the blackboard,”经过多次呈现,学生也就理解了,学生的造句也就丰富多了。
  
  六、呈现新语言后要及时检查和操练
  
  呈现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理解所介绍的新语言材料。教师所呈现的内容是否“输入”,学生对所“输入”语言材料感知、理解是否正确,要及时反馈才能得知。所以我在每节课呈现完新知识,在学生理解之后立即引导他们复述、模仿。并通过“whole class work,half class work,team work,row work,group work,pair work”等不同的操练形式让学生迅速上口,以形成语感。理解有助于操练,操练又可加深理解,呈现一个操练一个,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根据每堂课的具体要求,避轻就重,适时调动教学镱略,合理地使用上述五点,我相信你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学科。她的美,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她的美,蕴藏在语言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她的美,蕴藏在文与人心灵的瞬间碰撞。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总是能把最真实的事物展现在你的面前,使孩子们的思绪得到放飞、升华。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墩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是更多获取信息最可取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成了“师生难”的问题:教师难于指导,学生也苦于无法作文。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好作文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情盛,调动学生作文兴趣  教师想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热情鼓励、激发学生情感,努力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开始教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少讲写作方面的知识。不要一开始就将作文的条条框框套在学生头上,导致学生作文的格式化,使学生无法自由作文,产
期刊
语文课堂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和谐的,因为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目前,如何让40分钟变得更加充实、和谐、精彩,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下,语文教师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一、在课堂上赏识学生,让其乐学    我认
期刊
背诵,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使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教学层次的顺利深入。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强调背诵,且不说便利教学,也会令学生一生受用无穷。  但是,如此重要的背诵~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广大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学生不肯背诵;二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下面就着重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见解。
期刊
古代文人写诗作文,多喜欢引“经”据“典”。若诗文中的典故运用得当,既能抒情言志,又能丰富内容,增添诗文的感情色彩;若典故运用不当,不但不能抒情言志,反而会损害诗文的内容,使诗文晦涩难懂,给人以“掉书袋”之嫌。古代诗文的典故有的对读者来说比较生辟,不易理解,成为阅读古诗文的障碍。为扫除障碍,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古诗文,不得不探求古诗文典故的来历、出处和内容。对古诗文中运用的典故,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
期刊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古今中外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必须教者得法,学者有方,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任
期刊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正确领会教学大纲,是胜任语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新大纲还强调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打基础。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那
期刊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听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我们时常在寻求小学英语课魅力的解码,其实就是一个字“活”。通过恰当的语言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有声有色、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让学生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更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情景导趣,以趣激学    我们知道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对英语感兴趣
期刊
新课标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这一点上,语文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由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点所决定的。语文不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学生个体生命阅读、表达、交流的基本工具。不论是读、写、听、说,还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
期刊
兴趣对于学好英语的作用不言而喻。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热爱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成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入门向导。作为英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