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q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人文性,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本文将从小学英语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途径和意义进行探讨,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整合
  一、课题背景
  自从2003年广东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小学课程体系以来,我区教研室不断地引领我们教师在各种课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在我们小学教学的常态工作中全面铺开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等其他课程都无法取代的课程特点。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以及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等,旨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来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英语课程的性质作如下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的人文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挖掘所学内容,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认知习惯和身心特点等前提下,适时适当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以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英语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合作精神的形成。
  二、小学英语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途径
  (一)挖掘教材内容,设立研究课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结合英语教材内容,立足于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实际情况,挖掘教材中适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学习的内容,引导孩子设立好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例如:在学完节日单元后,我让学生进行以重要节假日、中外节日及习俗、中外礼仪差异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学完食物和饮料单元后,我让学生开展主题为不同国家饮食英语及文化异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带着疑问和极大的兴趣解决了在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困惑,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英语、学会英语、使用英语,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实现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于活动的设计和定位,我们在选题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自主性原则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学生认识社会和扩大知识面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过程。它将研究性、知识性与综合能力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自由地想、做、说的条件,并充分重视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2. 开放性原则
  选题最好是能和学生的课本有联系的;活动的目的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外延;活动内容应不拘于教材,应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生活是英语教学的源头活水,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界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活动,使活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3. 实践性原则
  选题必须要能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必须要贴近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而且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策划和设计他们的活动方案。因为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耳,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又把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二)指导学生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兴趣,学生因为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表现自我。因此,我们要指导、激励他们自己策划、设计活动方案、收集材料、处理信息、实验比较、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地主动进行实践,并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从而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音像、广播、社会、父母等资源,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的融合的英语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充足、尽量真实的语言素材,真正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如阅读英文故事、观看英文电影、天气小广播、收集与剪贴、自编英文歌、访问与调查等,拓宽英语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英语、用英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小学英语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学生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提高了,了解到了更多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在实际运用中也能灵活处理两种文化的冲突,达到提高英语语用能力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环境,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主动探究、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英语知识、英语应用知识和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认识学习探索的方法,掌握治学求知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习层次和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英语新课标指出:“活动不应该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寓德育于教学中。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体验运用语言的喜悦感,大大地提高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遵循着“实践性”的原则,它是一种尝试、体验的教育,是要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获得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认知习惯和身心特点等前提下,整合英语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2]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年级的课文中,开始出现常识性的说明文体,说明文旨在介绍一种事物或认识一种现象,故并没有生动的情节发展,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比较枯燥。小学语文课应该是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也让说明文有趣起来呢?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摘 要】“阳光评价”是一种全方位评价策略,对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它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细节或“闪光点”为基础,横向拓宽评价基础,让学生自身的价值得到开发。“阳光评价”的特点就是多元化,主要反映了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差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建立。  【关键词】阳光评价;初中英语;学习质量;提升策略  一、阳光评价背景
校本教材开发是新课标背景下重要的课改任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校本教材开发已提到日程上来。如何“以校本教材开发为平台,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校本教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机互补,共同前行,是新课标背景下值得探索的师资队伍建设之路。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带着开发任务,教师会更加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会更加投入教学实践,会更多反思教学过程,以及积累后的再提高和提高后的再反思。技能——实践——反思——再
作为一名从事了十八年教育的工作者,在班里总会遇见几个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他们有的经常违规、跟同学打闹;有的爱搞小动作,在课堂上讲话;还有的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给班级造成不良的影响。后进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问题,他往往给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带来阻力,甚至会把班主任以往的教育成效统统抵消掉,所以对待后进生切不可疏忽大意。  最近,我换
【摘 要】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明确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齐参与教学活动,再加以及时的引导、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都可以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目标;兴趣;引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
【摘 要】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教师要组织学生有效率地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形成能力,让课堂回归数学本质,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数学课堂;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
【摘 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引入;理解;体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
【摘 要】本文就中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衔接进行了简单的探析,从小学英语不同年级的写作要求进行引导和写作训练,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写作训练;模仿;运用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实施,
【摘 要】通过近几年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但在此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教育思想观念、学校自身体育资源、教师自身能力、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关注等问题,值得学界进一步探究解决。  【关键词】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问题;建议  一、研究背景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摘 要】如何让家庭这个“天然的基层细胞”发挥作用,是当今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借助家校互动,挖掘合育力量和合理运用家长资源,可以将家庭这个“天然的基层细胞”所散发的幽香,共同渗透到学校的德育建设中来,使家内开花校内香、校内育果家内尝这种和谐的教育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助推剂。  【关键词】家校互动;家校共育;教育策略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