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策略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师生关系紧张和学生伤害现象的上升趋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甚至有人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那么,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
  
  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调查反映,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卑心态严重、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嫉妒情绪明显、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
  严肃的科学研究充分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二.教师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对复杂。究其根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落差,形成冲突
  社会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教师常常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而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教师产生内心的角色冲突,造成心理失衡。
  2.工作繁重,压力过大
  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大精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正因为做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难度大、要求高,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重与压力,势必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一般人群要严重得多。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报道: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的人对社会适应能力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不易与人相处。无疑,这些问题都是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
  在我国,教师工作繁重、压力过大、心理状况不佳的现象,更有其特殊的背景: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虽然“科教兴国”已成为基本国策,但政府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经费来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面临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这与教师原有的认知结构、业务能力、身心素质发生尖锐的矛盾,在如此重压之下,我们的教师心理负担过重。据中国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调查,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加剧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
  3.“自我强度”不够,心理素质欠佳
  据调查,教师抗焦虑的能力普遍较差,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不少教师时时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表现出许多躯体症状。相当数量教师强迫症状明显,常常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行为,表现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和苛求自己等症状。尤其是由于社会的偏见,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常常被现实所挫伤,所以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消极的自我意象,扮演“红烛”角色,照亮别人,牺牲自己,他们没有自我,不要索取,只有无私奉献,久而久之,必然严重地损害自身的心理健康。
  4.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在当今信息时代,“大教育”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校园内学生伤害教师的事件增多现象,固然有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的结果,但是现有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过于周到的照顾,社会角色错位,当事情不能如己所愿时就采取过激行为,以及甄别力很差的孩子受到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对影视、书籍中的不良情节盲目模仿等也是主要原因。教师成为校园暴力新的受害者,不得不面临道义上育人和法律上平等的两难抉择。教师在理想与现实中游离──不堪重负,心理失调。
  5.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的挑战
  目前,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正进行全面的改革,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新制度的施行,使每位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一些心理承受力较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
  
  三.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营造树立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负荷
  据调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与目标的实现关系颇大,影响深远。因此,全社会都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作为政府领导,应该全面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项目和继续教育内容,开辟教师心理咨询所或开通教师心理咨询热线。
  2.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
  据调查,教师的心理困惑集中在:“当今学生难教”、“工作压力过重”、“学校管理不当”等方面。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教师保持心理平衡,其中包括教师觉悟的提高,帮助教师确立恰当的个人目标,同时在教师成功、失败时引导正确归因等。
  3.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
  学校、社会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措施全面启动毕竟需要一个过程,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则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将教育的负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当务之急不是等社会及学校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是要求教师能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1)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明确教师工作的价值,不依赖于他人的看法和领导的评价,乐观、积极、自尊而不自卑。当教育工作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能进行反思及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又能客观地分析学生、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不至于产生明显的挫折感。
  (2)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教师角色要求教师不能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入课堂,以免传染给学生,并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而一旦走出课堂,则尽可以暂时去掉“教师”这个标签,随意挥洒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如通过与亲朋好友交谈、到户外运动、听听音乐等进行渲泄或转移情绪,还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情绪发生迁移。心理学家认为兴趣爱好是心理保健的维生素,通过它可以解除心理疲劳,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3)乐于交往,融洽人际关系。优秀的教师往往是乐于交往的,他们不仅善于与校园之外的社会交往,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而且还善于与同事、家长,特别是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成功的教师往往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这使他们有了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大大降低了繁重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总之,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成因是多方面的。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事关重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作者联通:713506陕西省彬县永乐中心校)
其他文献
他是一个身矮体瘦的学生,性格内向,我把他安排在讲台前的座位。刚进初一第一个学期中考,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他以7科平均93分的优异成绩鹤立全年级之首,被学校授予“学习之星”,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首战大捷,他充满信心和希望。我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专门开了个主题班会。“同学们,这次中考,我们班出了个大明星,其他同学也考得不错。这是全班同学的光荣,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今后,每个同学以此为动力,充
期刊
不少同学有这样的反映:虽然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看了不少书,但是作文水平仍 然提不高。究竟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才有益于作文呢?我想是否从以下三个方面试试:    一.边阅读边积累    作文时无材料可写,原因之一是课外阅读时疏于积累。阅读也是一种生活积累,不要以为只有自己经历过的才是生活积累。因为书面材料可冲破时间界限,让人看到山南和海北。积累的方法之一是泛读。在课外活动时,或在星期天,可上图书室,
期刊
2008年秋季开始,江西省所有高中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这是建国以来第8次高中课程改革。此次高中新课改,其中有个重大变化,即强调了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也就是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课改前的应试教育,教师不堪重负,学生叫苦不迭。这种“重负”,这种“苦”,不仅仅是课业上的,更重要的还有心理上的。成绩是老师们头上的紧箍咒,为了出成绩,
期刊
关于质疑问难的教学研究,我国自古就有优良的传统。《论语●为政》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人张斌则曰:“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明代张洪等云:“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确,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的质疑过程,是一个积极创新的思维过程。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火焰充分地燃烧呢?凝聚于心的疑团促使我不断地思考,探索,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学设计的物化再现过程,又是一个教学创造性活动过程。教学后记作为完整教学过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对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得与失的分析和总结,是对经验的积累、沉淀和再结晶,是对教与学的反思和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台阶。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来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到底应该写些什么?本文就此谈点体会。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产实际,是从人们生活、生产过程的经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同时日常生活和生产又是数学知识应用的广阔天地。因而数学课程要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把学生引导在数学的领域中,去不断地探索数学的奥秘,寻求其中的真谛。下面就创新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策略提出以下几点看  法。    一.要有扎实的教学基础知识,并对教材能灵活应用,是创新数学教学的前提。    数学本身就具有
期刊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不正确的表扬与批评,则会使学生或是盲目骄傲,或是灰心失望、丧失信心。马克吐温曾经说过:“
期刊
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实践,我认为,要转化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必须要有真诚的师爱。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一.用真诚的师爱唤醒学生    尊重他人是人的美德。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地接受我,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我不是一味地训斥和挖苦,以此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在情与理方面多作疏导工作。在教育个别特殊学生时,我偶尔也搞点心理惩罚,有意识地冷淡一下他,让他尝尝违反纪律
期刊
这学期我把侄子带在身边上学。因为他父母都外出打工了,无人照管,以前是把他“寄养”在私立学校附近专门帮人照看学生的人家,管吃管住保安全。经过一学年后,这孩子身体长高长壮实了,可是学习成绩却一直没有什么起色,还养成了很多坏习惯。  他今年上二年级了,很聪明,就是习惯不好。就连穿衣服这样简单的事情都要我亲自指导才能穿好,只要稍不注意,衣服就会穿反了倒了,要不就是里面的衣服比外面的长,露在外面一圈很难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