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境作文课型”系列化教学研究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作文教学是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唤起学生的态度、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作文教学。本文将从“情境作文课型”的系列化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情境作文课型”的教学建议两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情境作文 课型研究
  
  一、小学“情境作文课型”的系列化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情境作文教学核心在于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挖掘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体验,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针对情境作文的特点和意义,在具体实施中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础阶段
  此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主。
  看图作文(包括观察具体的静物),利用图和实物训练,具有使用简单方便、易于观察和可反复观察的特点;反复进行强化训练(指导、观察、写作、讲评、再指导、再观察、再写作),训练中渗透观察步骤、观察方法(定点观察与散点观察)等特点;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等思维训练的特点。观察对象尤其是学生们喜爱的玩具、文具、校园内的美丽环境等易于调动学生的情感的事物,使学生写起来感兴趣、有内容。
  录像作文(包括自己活动的录像和一些优秀的影视录像)。这种方式比图物观察要复杂一些,但它仍和图物一样可以边观察边指导,写作之后的讲评可以文像比较,在同学互议中讲评修改作文,让学生体会自己使用文字表达认识、思想的水平高低。学生活动的录像让他们自己观察,学生感到新奇,增强了观察时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言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
  (二)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由教师或师生共同设计,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侧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双认识生活、发现作文题材的慧眼。
  小活动作文。教师或学生精心设计3-5分钟的小情境,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一般只用一节课)写出大容量的作文。此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真实的生活情境。
  大活动作文。在小活动作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由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开展大型的综合性活动,如“绿色农家”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木工制作、竹叶贴画、制作竹蜻蜓等手工活动,并评出手工制作优秀的学生。在活动中训练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炼、浓缩、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以及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写出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三)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由创设实际活动的情境改为由文字、音乐、语言等形式创设情境,发挥联想和再造想象,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给学生自由驰骋的天地,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最常规的训练形式,情境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拨动学生的心弦,燃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刺激学生思考,让学生记忆中的珍珠淌出来,穿成一线,展示学生生活的绚丽画卷。
  想象作文。可以用文字材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采用改写、扩写、续写或完全想象等方式进行作文训练,引导学生以观察为基础展开合理想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以上三个阶段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交叉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调整,但整体训练的程序不宜变动太大,宜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扎实有序地进行“情境作文”的指导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情境作文课型”的教学建议
  (一)实效性原则
  情境作文以学生活动为基础,使学生活动成为写作的素材。因此要从作文训练的目的来考虑,活动的目的是写作,不在活动的质量而在作文的质量,一次失败的活动可能会成为学生较好的写作素材。因此要避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要让每一次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效用。
  (二)整体性原则
  作文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对每一个学生也要考虑他的整体素质,活动要避免低级庸俗和无聊,要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因材施教原则
  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诸如对能力低的学生要求充实内容,将文章写丰富,即使出现啰嗦重复也应给予必要的鼓励,保护其写作的兴趣;中等能力的学生要求其在生动、形象、感人上下工夫,学会描写和抒情;写作能力高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其在写作技巧艺术上加以变化,增强文章的艺术色彩。
  (四)鼓励性原则
  修改、指导作文,要以鼓励为主,多肯定,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不以教师的思想、思维代替学生的思想、思维,把修改的权利留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五)愉悦性原则
  针对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状况,教学时要贯彻愉悦性原则,激发、维持、保护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作文由“苦差事”变为“乐差事”,由讨厌变喜欢。
  总之,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更好地表现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数学建模及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对工作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
初中物理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能力提升缓慢,不利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要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逐步提高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能力。
实验用家兔和SD大鼠,氨基甲酸乙酯麻醉。记录膈神经或膈肌放电作为呼吸的指标。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细胞外记录呼吸相关神经元放电,在家兔所记录到的249个RRNs中,吸气神经元118个,呼气神经
Peliosis hepatis(PH) is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and small,blood-filled cysts within the parenchymatous organs. PH is a very rare disease,more common
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IPNB) is a rare bile duct neoplasm mostly found in far eastern nations where hepatolithiasis and clonorchiasis i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已经开始'愁嫁',在这种形势下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党和国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
AIM To develop a Fok -I nested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nalysis (PRA)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hepatitis B virus X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动态过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认真观察与主动思考,总结出一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对在学生技能目标的培养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这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改革实验教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和肌张力记录技术,观察了ET-1对豚鼠乳头肌细胞电生理和机械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ET-1浓度依赖地明显延长PPD和APD90,增加收肌收缩张力;钾通道阻断剂TEA不影响ET-1的生物效应;而L型钙
Superficial non-ampullary duodenal epithelial tumor(SNADET) is defined as a sporadic tumor that is confined to the mucosa or submucosa that does not arise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