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究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时学生的个性体验是关键。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是重点。提倡多种方法的阅读是突破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注重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使之互相促进提高。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探究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一方面开展阅读教学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是写作的基础和根本。因此教师应该始终将阅读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一、阅读时学生的个性体验是关键。
  阅读教学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必须对阅读内容进行必要的把握和筛选。那些内容要重点阅读、要反复阅读、要深入阅读,在教学中进行实施。
  学生的个性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有体现。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人文素养不同,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将呈现不同的阅读效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去思考文章的主旨,进行内心的体验。同样是一本《哈姆雷特》,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有一千个、一万个哈姆雷特形象。同样是一本红楼梦,鲁迅就曾这样评价: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等等。
  还有的学生对不同的文体感兴趣,有的喜欢散文的通俗易懂、有的喜欢小说的故事情节、有的喜欢诗歌的意蕴凝练。因此,学生的感受差异需要教师的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一些问题,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好习惯,将避免漫无目的地阅读,学生的感受也会深刻一些。问题是一定的,但是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阅读的时候,也要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找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是阅读体验的成功点。因此,课堂上不同的看法、见解,是学生个性阅读的最好体现。
  二、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是重点。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文章的人物形象、主题意境、艺术手法等等,都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只有深入到文章当中,才能了解作者的意图、理解作品的主题。怎样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
  首先,必须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在不同的文章中,都流露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的抒发。例如《故乡》中,鲁迅少年时的往事在文章中渗透的很深,闰土的形象就是少年时好伙伴的典型提炼。通过闰土的形象批判了封建思想道德法制对人灵魂的毒害,好端端的一个富有朝气和灵气的少年被毒害成了一个木偶人。
  《木兰辞》中,木兰的形象很感人,能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值得大家学习。既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是对木兰高尚情操的赞扬。
  其次,简要分析人物形象。很多文章中都有不同的人物,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喜怒哀乐、高尚卑微。对于中学生来说,简要的评析一下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对于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汲取文学素养是很必要的。例如《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品格,很鼓舞人。在当时的重庆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小姑娘”的爸爸给那些学生送信,后来“失踪”了,母亲病危,生活艰难,但是她对生活、前景充满信心。这与当下很多学生娇生惯养,不能忍受小挫折,对生活环境怨天尤人,根本不关心、体谅父母的艰辛,担当不起生活的重担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值得大家反思。
  再次,作品的艺术手法值得借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来写:打鼻子,从嗅觉写,咸酸辣,各种滋味;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头晕目眩;打太阳穴,从听觉写,乱嗡嗡昏厥过去。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手法,形象生动,耐人寻味。三拳结束了郑屠的性命、是本篇的精彩所在。教育学生反复体会作者描绘的意图和高超手法。
  三、提倡多种方法的阅读是突破口。
  初中语文的阅读应该注重多种方法的运用。尤其是朗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朗读在教学中经常用到,教师要发挥朗读对于理解课文和训练思维的重要意义。通过学生的朗读,能够体会到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朗读中的语速、轻重读、语调,从而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学的表现力和音乐性。朗读要自然流畅,不要刻意造作。例如在朗读《春》时,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大自然。朗读时要有一种轻松明快欣喜的语气和抑扬顿挫的节奏,体现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默读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在教学中运用默读主要是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文章的框架和主旨应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和段落理解,就需要学生进行默读。一则教室的环境相对安静,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二则默读占用的时间比较短,效率比较高。默读讲究眼到、心到、手到。要看清每个字、集中注意力,边读边笔记。默读运用在课外阅读中,有利于扩大阅读面,增长学生见识。
  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就要大量的阅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类书籍。不要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知识,毕竟阅读面太窄、阅读量太少。要广泛的涉猎文学、历史、科学、经济、文化、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建立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知识体系。在选择书籍上,要有侧重。以语文课本为依托,逐步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要选择名人、名著来读。这样站位就高、起点就高,避免误入歧途。尤其是当今互联网影响深远,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充斥着各个领域。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要擦亮眼睛、自觉筑起维护思想健康的防线。经常读名著,可以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五、注重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使之互相促进提高。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形成一种积累、达到一种熏陶后,学生的阅读将会对写作产生很深的影响,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标。有的学生文思敏捷、提笔就可以成文,得益于自己比较丰厚的文学积累。有的学生提到作文,感到脑子一片空白,作文也是干瘪瘪的、如同嚼蜡,主要还是缺乏文学积累。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熟悉和模仿優秀作品的写作规律和方法。学生读的多了,就会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进而对作品熟悉。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由主到次进行赏析。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作品中包含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就会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在大量模仿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质的飞跃。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肯定和促进。具体从三个方面做起:一、评价内容多元化,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主体;二、评价主体多元化,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
期刊
所谓备课就是一种预先地设计。备课即设计,简单的说,设计就是按一定的“计”来设立有关项目和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在这里看,“课”就是教学,“备”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是“研究教学”。对备课的对象——教学进行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认识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
期刊
摘要: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甚至一度出现了“学生厌,教师难,社会怨”的尴尬局面。由于课时的安排,阅读和写作隔周交替进行,一个学期下来,作文课也就七八次而已。想通过这几节课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需要我们在教学资源这一基本前提下关注教师的讲授与学
期刊
摘要:上好小学信息课,兴趣培养是关键。本文作者针对兴趣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进行了大量的实踐探索,总结了一定经验认识,从五个方面对经验认识作了详实阐述。  关键词:兴趣培养 小学 信息技术 运用  小学阶段的孩子,促使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的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不要忽视语文的情感、意志、动机、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 非智力 因素  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的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不要忽视语文的情感、意志、动机、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和利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开发呢?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非智力因
期刊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下面从七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
期刊
高中语文有别于初中语文,即使面对同一篇课文,高中的教学要求也是不同于初中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怎样解读文本,才符合高中学生的需求呢?  以苏教版教材《老王》一课为例,这篇课文在初中教材中已经出现时,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品读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于“善”;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到了高中阶段,如果教学目标仅限于此,那就把高中语文教学等同于初中的语文教学了。在高中阶段,显然这两个目标,只要
期刊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下面本人仅就阅读方面列举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一、框架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