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树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偌大的军营,有一棵木棉树,并不高大,却在春天的时候开很多花,一朵朵血一般地红。树四周用花岗岩石头砌围得很是玲珑,军营的战士们,老的去新的来,一拨又一拨,但他们都会给这棵树敬一个礼。这棵树,战士们都称它班长树。
  班长,是我的班长。
  班长是湘乡人,一米八的大高个儿,城市兵,却是个说不好普通话的家伙。新兵训练后,我分在了他的班上。
  那是一段特殊的冷战时期。
  阵地上一片沉寂,远处岚气的山腰,迷迷蒙蒙的,好似白内障患者眼睛里的世界。
  早晨刚有点太阳,我要班长带我走走坑道,去晒晒久违的太阳。久蹲在猫儿洞与蛇鼠打交道,真像冬眠了一样。只有一双眼睛盯着那一道山梁上时隐时现的灰黄色军帽时,才觉醒自己是个人,是个军人。
  山坡上的绿色,几乎被三年的战火“推”了个光头。但是,尚有一截齐耳高的被烧灼得龇牙咧嘴的木棉树,像童话中的稻草人。
  班长出来了,没有伸懒腰。在他唯一的部属面前,他永远像一位将军,其实,我只差他一年兵,只不过我身材矮小。
  “喂,细牙粒,过来看这是什么东西?”班长突然侧过身,倚在坑边问我。
  我哈腰走过去看,坑边除了一条裂隙,什么也没有。
  “你看看,一棵鹅苗子!”班长将鼻子凑在地面上,大声嚷起来。
  我挤过去,两个脑袋凑在一起,是的,一棵鹅苗子!
  三年中寸草不生的土地上,什么时候落下的这棵种子?炮弹掀过来的?风吹过来的?还是天空中的小鸟从腹中遗落下来的?
  “把它搬回房门口吧。”班长从来不说洞口,在他的家乡忌讳洞,只有死人才住洞。
  我从腰间取下匕首递给他时提醒道:“当心……”
  他白了我一眼,小心翼翼地掘了那蔸鹅苗子,裹着一大块泥,像捧着个珍宝。“是棵什么鹅苗子呢?草还是树?”班长第一次用这样的口气问我,没等我回答,他又自言自语地说,“可能是花什么之类的。”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一股从来没有过的灵光。
  “那里还有一棵,长叶了,你看!”坑道上真的还有一棵,已经长出两片叶子了,在山风中微微摇曳。
  “刚好两棵,我们一人一棵。”班长将手中的鹅苗子递给我,撑开双脚往上爬。
  我仰脸看著他的头探出坑道一尺多高,右手已抚住了那棵不知名的苗。阳光从东边映照过来,刚好给他的脸镀了一层红晕,刺得人眼花缭乱。
  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从对面山梁上响起,班长“扑通”一声从坑道上掉下来,血开始汩汩地流出……
  我用身边的急救包拼命地堵住班长流出的血,呼喊着他的名字。班长眼睛望着我,说了最后一句话:“带,带回这棵鹅苗子……”
  冷战结束后,我带回这棵鹅苗子。这棵鹅苗子,后来经军团首长之手,种在了军营,一年又一年,长大了,像一杆枪一样。
其他文献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当沛县县令的血溅自己一身的时候,樊哙突然明白了,他的身家性命,跟刘邦牢牢绑在一起了。  还能怎么办呢?樊哙想,只能把脑袋别在腰上,跟着大哥杀出个未来了。  樊哙第一次体会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于是樊哙攻胡陵、破泗水、击秦军、拔宛城,每战登先,直至临咸阳,沛公入主阿房。  樊哙觉得,累了那么久,是时候享受一波富贵了。  然而现实无情地嘲弄了樊哙。站在项羽的军帐前,樊哙觉得
期刊
每次旅行给自己寄张明信片如同寄出一份隔空的记忆。把那张带着情感的画面投进邮筒,便寄出一个期待,那已经属于自己的经历暂时离开,又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像分离的生命回归,重逢带来惊喜,加盖了邮戳的回忆成为人生轨迹的一个个珍藏。  离开S城的那天,我选了一张标志性建筑的明信片,我曾在这古老建筑下驻足良久,吸收着历史融进现实的气息,每一个陌生人的微笑都让我感到温暖而难以忘怀。  可还没有找到邮筒,明信片却不见
期刊
他放下手中的高倍军用望远镜,揉了揉眼睛。瞭望塔外漫长的边境线上,满眼的雪白,刺得眼睛生疼,只有铁丝网和柱桩上还能看到些许黑色。  “报告连长,军区正午时分将有物资抵达。”  他转过身,接过通讯员手里的电报本,签上字,回敬一个军礼。  “这几场暴风雪呀!”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驻守近20年,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几场雪了。运输道路被齐腰深的积雪填埋,推雪机没日没夜地抢挖,等挖到这里,估计要年后了。往年军区都是
期刊
村里人说,曹石头是头犟驴,而我却觉得他很好说话,大局观非常强。  我这么认为是有根据的。  村里搞户户通,道路硬化到每家每户。既然是修路,总会有人利益受损,比如让出尺把宅基地,拆除个破柴房,或者将影响通行的围墙拆了,工作不是一般难做。我们扶贫工作队跟村干部一起,没日没夜地上门入户,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燥,草珊瑚用了好几盒。  曹石头家的猪圈也得拆,不然后头的人家没法通车。  村支书曹
期刊
遠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  东方泛白,晨光熹微,抚河洪水渐退,浑黄的河面上还漂浮着破木板、烂衣、菜叶等脏物。  薄雾中,一只敞篷船正从文昌桥下的肖公庙码头出发,逆流而上,前往浒湾。船头端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束髻裹巾,面容安详,目视远方,若有所思。此人便是陆游,担任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到抚州任所才数月。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切记!”陆游望着河畔墙倒屋塌、泥沙遍地的村庄,大声说道。  “大人,
期刊
张老实给一瓢凉水呛死后,张家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  张家女人就成了张寡妇。  好心人劝她说,还年轻,路长呢,寻思上个人家嫁了吧。又说,崖畔上那个说书艺人叫憨憨儿的就好着呢!  张寡妇抹起眼泪说,先前的男人就是个老实疙瘩,总让人欺负;再寻个外来的都不知道祖宗姓甚的灰汉子,叫人笑死呀。  张寡妇说的憨憨儿其实并不憨,是多年前从陕北逃难过来的。那年河西大旱,一个说书的老艺人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小山村。刚进村
期刊
剿匪的東北民主联军有个法宝——剃头。  东北土匪又叫胡子,头发老长,胡子满脸,拿这个抖威风吓唬人。民主联军即使军装破烂,也剃得利利索索,刮得干干净净。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蛋。  那时候理发,多使刀刮,理发师叫刮头匠。嫩江分区老二团有个半专职刮头匠,管着一千号脑袋。  刮头匠?也就剃头刮脸呗。可别这么说。刮头匠最要沉稳,最经得大浪船摇。杀声炮响,乱不得一根毫毛。划人家一个口子,饭碗就得摔了
期刊
院坝边苕花开了,奶奶脸上也笑开了花。她把绣花架子搬到苕花旁,看着花儿飞针走线。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爬到奶奶脚边,轻轻抚摸她那双怪怪的小尖脚,奶奶一点儿都觉察不到。  后来,村庄长出了城市,苕花被挤到花盆里。每次回家,我总看见奶奶注视着花盆,停下针,摇头叹气。  我出国离家时,苕花开了,奶奶一边看花,一边走针,脸上又开出一朵微笑。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看她,蓦然,奶奶身边闪出了儿时的院坝。  等我归来
期刊
老赵骨汤面是矿区特色美食。  老赵骨汤面不仅面好,汤也好。面是鸡蛋面,白中泛黄,根根细圆,筋道弹牙;汤是猪骨汤,骨头是猪大骨,骨粗髓满,慢火熬制,白如牛奶。这样的骨汤,煮出这样的面,佐以香料,撒上芫荽、绿葱,或拌上半勺红油辣子,色泽诱人,香气氤氲,让人见了,唇齿生津,不由自主地想坐下来吃上一碗,再来一碗。老赵骨汤面,真香。  老赵骨汤面不仅香,而且便宜。煤矿门口的牛肉板面,六块钱一碗。家属区的兰州
期刊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异乡人拎着一个旧皮箱,行色匆匆地来到了这座偏远的小镇。他并没有在街上停留,而是径直走向镇西头的那座古宅。  异乡人掏出钥匙,费了不少工夫,終于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铜锁。  自从异乡人住进古宅后,小镇上的人就从未见他走出来。  第一年,人们路过古宅时,常常会盯着那扇紧闭的、朱漆剥落的大门,心里腾起疑云:他,是谁?从哪里来?以何为生?……  第二年,人们路过古宅时,偶尔还会想起里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