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空前繁荣,各类现代化建筑物纷纷拔地而起。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存在滞后性,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为建筑工程的持续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鉴于此,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原因,全面剖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着数百名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还事关建筑物的总体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建筑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领导层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从领导者层面来说,建筑施工的领导层是施工过程的指挥者,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但是,一些领导人员并没有担当好这一角色。一些领导人员为了赶工期,节省投资,完全忽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并不鲜见,不仅没有及时督促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有的甚至连安全管理人员都未安排。
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来说,管理人员是监督施工安全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自身素质无可辩驳的会影响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都不过关,对施工安全的管理经验也不足,无法及时的发现出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因此,管理者职业素质的低下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施工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够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出来。然而,在现阶段恰恰在这方面缺失严重。其具体表现是,其一,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工程安全管理意识,在实际的施工中没有做好任何安全准备,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其二,安全管理意识的淡薄意识,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甚至没有制定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具体的安管管理工作很难甚至无法开展;其三,很多安管管理人员对施工安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使得这些法律法规无法运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可有可无的角色。总而言之,安全管理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源之一。
3、安管管理責任不明确
首先,虽然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制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安全生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中的安全性有了较大的保障,但是却没有认真的进行落实工作,将安全责任制度变成了摆设而无法发挥作用;其次,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管理机构臃肿,职能重叠,使得安全管理责任不明晰,各部门间相互扯皮,互踢皮球,从而造成管理工作的缺失;最后,安全生产责任没有进行逐级的落实,安全生产指标也没下发到每一个人头,安全生产体系也发挥不了作用,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4、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施工防护措施很不到位
我国的建筑行业目前为止仍旧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多数都在露天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而且施工中高空作业占整个施工的大部分)。纵观国内的建筑施工现场,映入我们眼帘的普遍景象是:各种施工人员和各类施工设备遍布整个施工现场,烟尘弥漫,噪音充斥,很多施工材料随意堆放。尤其是施工机械的安放和施工材料存放杂乱无章,倘若机械操作失误或者材料堆坍塌,就会对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面对这样危险遍布的施工现场,很多工人的安全防护装备却极其简陋,例如在手脚架上高层作业的工人无防坠落套索,喷涂粉刷粉的工人没有防护面罩,甚至一些工人连最基本的安全头盔都没有。这些景象直接地反映出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严重缺失,也彰显出了安全监管人员责任心的缺失。
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些办法
针对目前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混乱状态,施工单位应当理清头绪,从根源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上来,保证建筑施工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1、强化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工人的强大自我保护意识是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想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对涉及到的工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是最基础的步骤之一。也即施工单位要组织涉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班,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同时定期对其的安全知识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进行再培训。与此同时,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也要切实落实下来,其一,施工单位应当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明确各有关单位,以及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对玩忽职守的管理者依法给与惩处;其二,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安全管理职能划分和机构精简,以保证管理工作能够高效率的进行。
2、使用信息化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由于管理设备老化、管理模式僵硬、管理效率低下等原因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以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代替传统模式。首先,施工单位要对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仔细研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其次,根据党的管理方案投入必要的资金采购现代化监管设备,对传统的管理设备进行全面升级,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优化施工环境,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非常有帮助。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首先要为每一位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服以及高空作业条件下的安全套索等;其次对施工原材料的堆放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例如可以划定专门的原材料存放区,并将原材料分类后科学存放,严格控制堆放高度和角度;最后,还要对施工机械进行严格管理,即可以通过划定机械施工区并设置安全标志来实现。此外,施工环境要采用合理的色彩,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减轻眼睛及全身的疲劳。同时,还要减少噪声、粉尘等对施工人员的不利影响,使施工人员在良好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总之,要彻底改变以往施工现场乱、脏、杂的面貌,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搞上去。
4、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
首先,国家安全部门要根据现阶段建筑施工的安全要求,制定出适应本阶段具体情况的安全管理大纲,并下发给施工单位;其次,要委派监理人员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对施工现场作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使施工现场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评定;再者,一旦发现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重大问题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勒令其停工整改或者限期整顿,对屡教不改的施工单位可以吊销其施工许可证;最后,还需要督促施工单位根据下发的总纲制定出安全管理细则,并督促其落实。总之,国家有关部门也要负起责任,着力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三、结语
除此之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国家立法机关也要切身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制定出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郑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24).
[2]李屹穗,周增广,马晨阳,罗耀东.浅谈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以及改进对策[J].门窗,2012,12(7):23-24.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着数百名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还事关建筑物的总体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建筑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领导层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从领导者层面来说,建筑施工的领导层是施工过程的指挥者,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但是,一些领导人员并没有担当好这一角色。一些领导人员为了赶工期,节省投资,完全忽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并不鲜见,不仅没有及时督促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有的甚至连安全管理人员都未安排。
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来说,管理人员是监督施工安全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自身素质无可辩驳的会影响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都不过关,对施工安全的管理经验也不足,无法及时的发现出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因此,管理者职业素质的低下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施工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够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出来。然而,在现阶段恰恰在这方面缺失严重。其具体表现是,其一,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工程安全管理意识,在实际的施工中没有做好任何安全准备,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其二,安全管理意识的淡薄意识,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甚至没有制定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具体的安管管理工作很难甚至无法开展;其三,很多安管管理人员对施工安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使得这些法律法规无法运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可有可无的角色。总而言之,安全管理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源之一。
3、安管管理責任不明确
首先,虽然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制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安全生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中的安全性有了较大的保障,但是却没有认真的进行落实工作,将安全责任制度变成了摆设而无法发挥作用;其次,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管理机构臃肿,职能重叠,使得安全管理责任不明晰,各部门间相互扯皮,互踢皮球,从而造成管理工作的缺失;最后,安全生产责任没有进行逐级的落实,安全生产指标也没下发到每一个人头,安全生产体系也发挥不了作用,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4、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施工防护措施很不到位
我国的建筑行业目前为止仍旧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多数都在露天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而且施工中高空作业占整个施工的大部分)。纵观国内的建筑施工现场,映入我们眼帘的普遍景象是:各种施工人员和各类施工设备遍布整个施工现场,烟尘弥漫,噪音充斥,很多施工材料随意堆放。尤其是施工机械的安放和施工材料存放杂乱无章,倘若机械操作失误或者材料堆坍塌,就会对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面对这样危险遍布的施工现场,很多工人的安全防护装备却极其简陋,例如在手脚架上高层作业的工人无防坠落套索,喷涂粉刷粉的工人没有防护面罩,甚至一些工人连最基本的安全头盔都没有。这些景象直接地反映出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严重缺失,也彰显出了安全监管人员责任心的缺失。
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些办法
针对目前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混乱状态,施工单位应当理清头绪,从根源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上来,保证建筑施工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1、强化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工人的强大自我保护意识是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想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对涉及到的工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是最基础的步骤之一。也即施工单位要组织涉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班,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同时定期对其的安全知识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进行再培训。与此同时,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也要切实落实下来,其一,施工单位应当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明确各有关单位,以及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对玩忽职守的管理者依法给与惩处;其二,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安全管理职能划分和机构精简,以保证管理工作能够高效率的进行。
2、使用信息化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由于管理设备老化、管理模式僵硬、管理效率低下等原因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以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代替传统模式。首先,施工单位要对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仔细研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其次,根据党的管理方案投入必要的资金采购现代化监管设备,对传统的管理设备进行全面升级,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优化施工环境,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非常有帮助。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首先要为每一位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服以及高空作业条件下的安全套索等;其次对施工原材料的堆放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例如可以划定专门的原材料存放区,并将原材料分类后科学存放,严格控制堆放高度和角度;最后,还要对施工机械进行严格管理,即可以通过划定机械施工区并设置安全标志来实现。此外,施工环境要采用合理的色彩,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减轻眼睛及全身的疲劳。同时,还要减少噪声、粉尘等对施工人员的不利影响,使施工人员在良好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总之,要彻底改变以往施工现场乱、脏、杂的面貌,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搞上去。
4、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
首先,国家安全部门要根据现阶段建筑施工的安全要求,制定出适应本阶段具体情况的安全管理大纲,并下发给施工单位;其次,要委派监理人员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对施工现场作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使施工现场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评定;再者,一旦发现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重大问题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勒令其停工整改或者限期整顿,对屡教不改的施工单位可以吊销其施工许可证;最后,还需要督促施工单位根据下发的总纲制定出安全管理细则,并督促其落实。总之,国家有关部门也要负起责任,着力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三、结语
除此之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国家立法机关也要切身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制定出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郑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24).
[2]李屹穗,周增广,马晨阳,罗耀东.浅谈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以及改进对策[J].门窗,2012,12(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