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给排水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优化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作为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按照设计原则,加强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水平。
【关键词】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1.明确道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通常是由沉泥井、雨水井、排水检查井、排水管以及地下排水主干线共同组成。道路给排水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所以无论是哪个单位负责施工,都一定要保证各个井以及管之间的无缝对接,确保水流能够顺利排除。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1直接影响。大量的降雨会直接影响城市道路,严重的可能会直接冲毁路基或者路肩边坡;如果水流进入道路的结构层里面还会浸湿粒料层,导致道路基层强度减弱,使沥青面层产生剥落与松散现象;如果水渗入到路基内部还会由于土基湿软引起路基的冻胀、翻浆甚至边坡塌方;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因为接缝比较多,所以如果水流从接缝处渗入到路面结构中,在行车作用下,会产生动力压力,直接软化接缝周围的细颗粒集料,造成错台或者断裂等。
1.2间接影响。在含水层中的潜水,距离地面比较近,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集中,破坏局部路基,降低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严重的还会引起冻胀或者边坡滑坍的现象。如果水作用于道路的时间比较长,就会大大降低路面的强度,一旦水流进入到封闭性差的道路里面会形成松软土层,容易出现路面沉降等;遇到洪涝季节可能会损毁路基以及周边附属物。
2.加强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协调好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城市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利用。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制定合理的改造和建设计划,以使人居环境更加接近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治污”子系统,“回用”子系统。
2.2做好分阶段的规划。市政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涉及到水源的寻找和调度以及取、排水构筑管道设施和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大工程,因此需要我们按照阶段任务需要来制定合理规划,并且需要预估在每个阶段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坚决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求或趋向平衡,或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白流失的资源。在给水规划中要根据水文水力关系及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源、清除排污口的措施,坚决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的产生。
3.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工艺
3.1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沟底处理工艺。排水管道工程的沟底处理中,管沟开挖完毕后,如遇到不良地质或则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情况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整体要进行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按照相关规定对基底进行处理,应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协商,经检查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以封闭基坑,从而保证沟底的平整性填筑碎石等方法处理。
3.2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沟开挖工艺。管沟开挖前做好施工设计及准备工作,因为管沟开挖是施工的基础。根据管线的地质状况及分布情况,不适用机器施工的采用人工进行挖掘,要拟定好适用的机器设备和人工操作,并且在此过程中要做好相互配合开挖的工作。开挖沟底宽,应比管道构筑物横断面最宽处侧加宽0.5米,人工填土层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出来的土方要及时运走以免影响交通,从而最终来保证管道安装和基础施工有必要的操作空间。
3.3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材安装施工工艺。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材安装施工中,管材进入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孔眼漏洞和无裂缝,发现问题应及时以修补或予调换管材。安装两管结口处时,避免出现流水断面减少的现象,应及时处理因挤压造成的管内接口部位的凸出接缝,否则会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同时要在施工的下管前,仔细检查井位置以及井距的强度等级,还检查管基中心线等数据指标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搅拌要均匀,计量要准确,要保证砂浆的强度及和易性。
3.4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沟回填施工工艺。管道回填宜采用人工回填。一般来说,在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沟回填,管沟回填前槽内不能积水,并且要及时清除槽内遗留的杂物。回填时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将所有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其最佳含水量附近,同时管腔两侧也同时进行。
3.5给排水管道工程的闭水试验。在进行灌水闭水试验前,应先对管接口进行外观检查,如抹带是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以防灌水,发现有问题时及时处理,进行修补从而使整个试验的顺利进行。试验前,操作时要选择合理的场地,当堵头砌好后养护一定的时间段以后方可开始进行灌水试验,并且要在试验中严格检查密封严实。
4.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重点内容
4.1管径排水量设计。在道路给排水工程生活用水综合设计中,生活用水主要包括公共建筑用水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在明确居民生活用水、生活综合用水定额的同时,对最高变化系数进行综合分析。在工业单位生产用水以及生活工作用水中,用水量主要根据生产工业,在明确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的同时,根据车间性质,正确设置用水量。在市政道路排水量设置中,排水量根据污水总流量设计以及生活污水定额,在明确相关公式以及实际数据的同时,正确估算淋浴污水、生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在整合施工工艺以及国家工业用水法律法规的同时,确定雨水强度、汇水面积以及实际径流系数;在明确雨水排水量的同时,根据汇水面积、坡度以及管道布置特点,确定合理的排水管管径量。
4.2管道管材以及施工选择。管道材料作为市政管道建设的重要载体,根据钢管、混凝土管以及插接式铸铁管等不同特点进行管道设计建设。必须根据管材特点,在确保水管管材的同时,保障道路排水工程。由于市政给排水管道材料选择范围广泛,在根据管径大小选择时,在传统排水管道钢筋混凝土管材选择中,根据塑料排水管抗渗能力强、阻力小以及密封性良好等特点,选用塑料管材进行施工设计。当管径高于800mm时,通过选用造价低、抗腐蚀性良好的钢筋混凝土管,在方便安装的同时,保障道路工程给排水管设计。为了保障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在充分展现设计特点的同时,一般将管沟开挖、施工放线、工程测量、条基设置、闭水试验、管材安装以及管沟回填作为施工的重点。在明确施工放线的同时,清除工程设计隐患,根据工程设计流程进行放线、打桩撒灰;在密切联系中心线以及边坡系数的同时,确保管沟开挖更加经济合理。
5.结语
优化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有效途径,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加强设计研究,切实提升给排水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应敏灿.市政道路给排谁管道的设计与施工难点[J].中华建设,2012(13).
[2]李菊紅.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3]罗伟周.浅析中小城市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5).
[4]倪晓伦,赵建伟.浅谈市政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
【关键词】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1.明确道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通常是由沉泥井、雨水井、排水检查井、排水管以及地下排水主干线共同组成。道路给排水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所以无论是哪个单位负责施工,都一定要保证各个井以及管之间的无缝对接,确保水流能够顺利排除。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1直接影响。大量的降雨会直接影响城市道路,严重的可能会直接冲毁路基或者路肩边坡;如果水流进入道路的结构层里面还会浸湿粒料层,导致道路基层强度减弱,使沥青面层产生剥落与松散现象;如果水渗入到路基内部还会由于土基湿软引起路基的冻胀、翻浆甚至边坡塌方;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因为接缝比较多,所以如果水流从接缝处渗入到路面结构中,在行车作用下,会产生动力压力,直接软化接缝周围的细颗粒集料,造成错台或者断裂等。
1.2间接影响。在含水层中的潜水,距离地面比较近,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集中,破坏局部路基,降低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严重的还会引起冻胀或者边坡滑坍的现象。如果水作用于道路的时间比较长,就会大大降低路面的强度,一旦水流进入到封闭性差的道路里面会形成松软土层,容易出现路面沉降等;遇到洪涝季节可能会损毁路基以及周边附属物。
2.加强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协调好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城市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利用。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制定合理的改造和建设计划,以使人居环境更加接近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治污”子系统,“回用”子系统。
2.2做好分阶段的规划。市政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涉及到水源的寻找和调度以及取、排水构筑管道设施和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大工程,因此需要我们按照阶段任务需要来制定合理规划,并且需要预估在每个阶段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坚决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求或趋向平衡,或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白流失的资源。在给水规划中要根据水文水力关系及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源、清除排污口的措施,坚决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的产生。
3.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工艺
3.1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沟底处理工艺。排水管道工程的沟底处理中,管沟开挖完毕后,如遇到不良地质或则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情况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整体要进行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按照相关规定对基底进行处理,应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协商,经检查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以封闭基坑,从而保证沟底的平整性填筑碎石等方法处理。
3.2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沟开挖工艺。管沟开挖前做好施工设计及准备工作,因为管沟开挖是施工的基础。根据管线的地质状况及分布情况,不适用机器施工的采用人工进行挖掘,要拟定好适用的机器设备和人工操作,并且在此过程中要做好相互配合开挖的工作。开挖沟底宽,应比管道构筑物横断面最宽处侧加宽0.5米,人工填土层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出来的土方要及时运走以免影响交通,从而最终来保证管道安装和基础施工有必要的操作空间。
3.3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材安装施工工艺。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材安装施工中,管材进入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孔眼漏洞和无裂缝,发现问题应及时以修补或予调换管材。安装两管结口处时,避免出现流水断面减少的现象,应及时处理因挤压造成的管内接口部位的凸出接缝,否则会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同时要在施工的下管前,仔细检查井位置以及井距的强度等级,还检查管基中心线等数据指标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搅拌要均匀,计量要准确,要保证砂浆的强度及和易性。
3.4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沟回填施工工艺。管道回填宜采用人工回填。一般来说,在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沟回填,管沟回填前槽内不能积水,并且要及时清除槽内遗留的杂物。回填时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将所有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其最佳含水量附近,同时管腔两侧也同时进行。
3.5给排水管道工程的闭水试验。在进行灌水闭水试验前,应先对管接口进行外观检查,如抹带是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以防灌水,发现有问题时及时处理,进行修补从而使整个试验的顺利进行。试验前,操作时要选择合理的场地,当堵头砌好后养护一定的时间段以后方可开始进行灌水试验,并且要在试验中严格检查密封严实。
4.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重点内容
4.1管径排水量设计。在道路给排水工程生活用水综合设计中,生活用水主要包括公共建筑用水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在明确居民生活用水、生活综合用水定额的同时,对最高变化系数进行综合分析。在工业单位生产用水以及生活工作用水中,用水量主要根据生产工业,在明确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的同时,根据车间性质,正确设置用水量。在市政道路排水量设置中,排水量根据污水总流量设计以及生活污水定额,在明确相关公式以及实际数据的同时,正确估算淋浴污水、生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在整合施工工艺以及国家工业用水法律法规的同时,确定雨水强度、汇水面积以及实际径流系数;在明确雨水排水量的同时,根据汇水面积、坡度以及管道布置特点,确定合理的排水管管径量。
4.2管道管材以及施工选择。管道材料作为市政管道建设的重要载体,根据钢管、混凝土管以及插接式铸铁管等不同特点进行管道设计建设。必须根据管材特点,在确保水管管材的同时,保障道路排水工程。由于市政给排水管道材料选择范围广泛,在根据管径大小选择时,在传统排水管道钢筋混凝土管材选择中,根据塑料排水管抗渗能力强、阻力小以及密封性良好等特点,选用塑料管材进行施工设计。当管径高于800mm时,通过选用造价低、抗腐蚀性良好的钢筋混凝土管,在方便安装的同时,保障道路工程给排水管设计。为了保障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在充分展现设计特点的同时,一般将管沟开挖、施工放线、工程测量、条基设置、闭水试验、管材安装以及管沟回填作为施工的重点。在明确施工放线的同时,清除工程设计隐患,根据工程设计流程进行放线、打桩撒灰;在密切联系中心线以及边坡系数的同时,确保管沟开挖更加经济合理。
5.结语
优化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有效途径,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加强设计研究,切实提升给排水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应敏灿.市政道路给排谁管道的设计与施工难点[J].中华建设,2012(13).
[2]李菊紅.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3]罗伟周.浅析中小城市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5).
[4]倪晓伦,赵建伟.浅谈市政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