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文化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助动作用。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因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偏差,导致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文化教学不够重视。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有关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希望能够引起我国一线数学教师的重视,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
一、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缺失的表现
(一)教学目标形式化,缺乏对数学文化目标的准确定位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建立一个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开展方式以及达到的结果进行详细规划,因此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具有激励、控制以及导向等多项功能。但实际上数学也是文化的一种,其也需要被继承,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数学教學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论性教学,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建立相应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数学教师均未认识到教学目标设置的重要性。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并未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甚至只是照搬课本内容,并未追求数学概念、理论的实质。大多数时候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仅仅是做表面功夫,并未认识到其重要性,进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表面化,缺乏对数学本质的揭示
学习数学学科不仅要学习其概念、理论,更要学习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来看,其过于重视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而忽视了数学学科背后的本质、思想以及文化,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科不甚了解,甚至失去学习兴趣。我国义务教务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时也仅仅只是背记公式、背记答题技巧,反而忽视了数学的实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致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还掩盖了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机械化,缺乏数学文化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现阶段在我国教育行业当中提倡要重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一线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内容并不了解,因而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也无从下手。甚至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将数学文化、数学历史划上了等号,因而在数学教学当中生硬地加上了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实际上数学文化是指辩证地看待数学与文化这两大内容,实现二者的合二为一。
二、推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
新课改之后,我国教育部门正式将数学文化纳入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范畴,并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充分了解有关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最终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绝对不是一次两次简单的数学文化讲解便能实现的,而需要长期的培养与熏陶。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注重课堂教学当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此外数学教师在制定课堂及教学目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需要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且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以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杜绝为了渗透数学文化而将数学课堂变成文学课堂的现象发生。第二,确保数学教学目标确立的合理性。在确立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本上所讲述的该章节的内容,杜绝课堂教学形式化的现象出现。第三,确保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准确性。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该目标。
(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
实际上数学文化并未被罗列在教材当中,而是通过教材当中特定的知识点反映出来的。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仍然有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喜欢对着教材照抄照搬,如此一来不仅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还会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辨能力缺失。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正式上课之前,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班内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数学基础情况,对课本上的一些现有内容进行再加工,比如说根据课本所提供的理论、公式加入有关该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关键人物的生平等方面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学生在预习课本之后只是对该方面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并不了解知识点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数学教师只有在课前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并深刻挖掘知识点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并将所学习的知识点连贯起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数学文化同样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近年来我国文化部门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主张全面提升在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在这一背景之下,数学文化也被重新提起。实际上学习数学文化不仅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其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史宁中,等.中学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系列访谈[J].课程·教材·教法,2007(7).
[2]刘咏梅,等. 关于数学文化的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9(2).
[3]张祖贵. 论莫里斯·克莱因的数学哲学思想[J].自然证法通讯,1928(6).
[4]李文林.学一点数学史(续)———谈谈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J].数学通报,2011(5).
[5]蒋明玉.理发师的悖论[J].数学大世界,2013(31).
[6]克莱因.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郭民,史宁中.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11(1).
[8]史宁中,等.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J].课程·教材·教法,2017(4).
[9]郭民. 中国高校创新能力教育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7(10).
一、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缺失的表现
(一)教学目标形式化,缺乏对数学文化目标的准确定位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建立一个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开展方式以及达到的结果进行详细规划,因此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具有激励、控制以及导向等多项功能。但实际上数学也是文化的一种,其也需要被继承,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数学教學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论性教学,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建立相应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数学教师均未认识到教学目标设置的重要性。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并未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甚至只是照搬课本内容,并未追求数学概念、理论的实质。大多数时候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仅仅是做表面功夫,并未认识到其重要性,进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表面化,缺乏对数学本质的揭示
学习数学学科不仅要学习其概念、理论,更要学习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来看,其过于重视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而忽视了数学学科背后的本质、思想以及文化,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科不甚了解,甚至失去学习兴趣。我国义务教务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时也仅仅只是背记公式、背记答题技巧,反而忽视了数学的实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致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还掩盖了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机械化,缺乏数学文化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现阶段在我国教育行业当中提倡要重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一线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内容并不了解,因而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也无从下手。甚至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将数学文化、数学历史划上了等号,因而在数学教学当中生硬地加上了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实际上数学文化是指辩证地看待数学与文化这两大内容,实现二者的合二为一。
二、推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
新课改之后,我国教育部门正式将数学文化纳入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范畴,并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充分了解有关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最终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绝对不是一次两次简单的数学文化讲解便能实现的,而需要长期的培养与熏陶。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注重课堂教学当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此外数学教师在制定课堂及教学目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需要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且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以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杜绝为了渗透数学文化而将数学课堂变成文学课堂的现象发生。第二,确保数学教学目标确立的合理性。在确立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本上所讲述的该章节的内容,杜绝课堂教学形式化的现象出现。第三,确保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准确性。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该目标。
(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
实际上数学文化并未被罗列在教材当中,而是通过教材当中特定的知识点反映出来的。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仍然有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喜欢对着教材照抄照搬,如此一来不仅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还会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辨能力缺失。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正式上课之前,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班内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数学基础情况,对课本上的一些现有内容进行再加工,比如说根据课本所提供的理论、公式加入有关该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关键人物的生平等方面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学生在预习课本之后只是对该方面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并不了解知识点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数学教师只有在课前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并深刻挖掘知识点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并将所学习的知识点连贯起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数学文化同样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近年来我国文化部门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主张全面提升在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在这一背景之下,数学文化也被重新提起。实际上学习数学文化不仅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其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史宁中,等.中学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系列访谈[J].课程·教材·教法,2007(7).
[2]刘咏梅,等. 关于数学文化的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9(2).
[3]张祖贵. 论莫里斯·克莱因的数学哲学思想[J].自然证法通讯,1928(6).
[4]李文林.学一点数学史(续)———谈谈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J].数学通报,2011(5).
[5]蒋明玉.理发师的悖论[J].数学大世界,2013(31).
[6]克莱因.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郭民,史宁中.小学生数感发展规律与特征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11(1).
[8]史宁中,等.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J].课程·教材·教法,2017(4).
[9]郭民. 中国高校创新能力教育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