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sen_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文化。是一个具有多重层次内涵的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的精神文化。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的先进文化是走在时代前列、引导并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种力量能像文化那样,对社会产生持续而广泛、深刻的影响。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消亡,无不以文化的消亡为标志。同样,一个民族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支撑和影响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决定着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影响人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立足现实,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要求,又要有广泛性要求,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在一起。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就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可能。先进性要在广泛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要以先进性为指导。这样,才能使和谐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快和谐文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进程,加快和谐文化的积累过程。建设和谐文化,本身也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也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和谐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的内容,都对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西方文化对个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强调、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对民主法治的追求、对人的价值重视等等内容,也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值得吸收借鉴的。当然,对于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观念,是要坚决抵制的。面对西方文化,妄自菲薄、唯我独尊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有助于我们和谐文化的丰富发展。
  
  三、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
  构建和谐社会,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同我们的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建设和谐文化,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着力把握四个原则
  
  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科学创新
  创新是文化永葆先进、永葆活力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需要提供题材高雅、形式多样、内容新鲜、生动活泼的文化服务。建设和谐文化,重在坚持文化创新。在形式上要坚持多样性与高雅性的统一,多生产鲜活生动的文化产品,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倡导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在内容上,坚持思想理论创新,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坚持文化观念创新,敢于从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坚持文化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当代先进文化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开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新路。
  
  二、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统筹协调
  当前,与经济发展相比,文化发展的步伐相对较慢,体制建设相对滞后,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地域差异、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明显,因此,加快文化发展成了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建设和谐文化,要注重统筹文化发展,重点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重视城市文化繁荣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引导,活跃农村文化氛围;其次要统筹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在更加重视加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兴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积极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加大引导与培育力度,发展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特别是民营文化产业集团。
  
  三、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重心下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工程。应当看到,尽管基层文化在近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总体上讲,发展速度仍然缓慢。尤其与城市文化的日新月异和广大群众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队伍素质、资源总量等方面。因此,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重点建设一批设施齐、功能全、适用性强的基层文化阵地,着力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享受文明成果提供有力保障;积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生产大众化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服务。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人的主体,加强人的教育,切实提高人的素质。当前,要重视加强人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鼓舞人,以崇高的理想培育人、塑造人,以坚强的信念吸引人、凝聚人;重视加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重视加强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载体,加强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视和保障教育公平,增加高质量的教育供给。确保更广泛的人得益受惠。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为增强文化力注入强大动力。要在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中。特别是在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提炼和升华和谐的文化精神。要通过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通过广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并且内化为全民族的自觉意识,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统一,让全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他文献
摘要:金融期刊是传承和发展先进金融文化的重要信息载体,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中承担着智力支持和媒介支撑的特殊作用。本文以我国金融专业期刊的主流和主体——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为考察对象,精辟归纳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的基本历史经验,深刻总结当前区域性金融期刊面临的挑战,分析揭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并具体阐释新形势下构建区域性金融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金融文化;金融期刊;历史经验;核心
期刊
摘要:面对市场经济下的新形势,地区综合性教育期刊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以下困境:内容趋同化,同质竞争;发行量较小,广告上不来;新型媒介的冲击等。地区综合性教育期刊要与时俱进,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的前提下,从准确市场定位、实施市场化运作、尝试多媒体运营等方面入手,克服困难,开拓创新,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区综合性教育期刊;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一    地区综合性教育期刊,顾名思义
期刊
摘要:女性编辑的队伍日益庞大,对这一群体的心理状况的研究甚少。文章通过对女性编辑心理状况的分析,认为女性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女性编辑;心理状况;对策    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进入编辑这一职业领域,并发展到今天在编辑领域的独当一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编辑这一职业,使女性具体地、直接地接触反映话语权的工作,真正在知识层面上与男性比肩工作。面对这一日益庞大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定量化趋势,这种定量化评价趋势对我国社科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定量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探讨了我国社科学术期刊应对期刊评价定量化趋势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社科学术期刊;期刊评价;定量化;影响因子;CSSCI    随着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定量化趋势,近些年来,以CSSCI为代表,我国社
期刊
目前,生活在陈埭的人口有40多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超过35万人。密集的人口,对社会治安、计生管理、环境卫生和劳动纠纷调处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且,部分企业和群众保护环境意识较差,在交通道路甚至沟渠水系直接乱扔、乱倒垃圾现象较为严重,加上陈埭主要是鞋业生产企业,固体废弃物多,各类垃圾产生速度较快,环境卫生维护难度较大。  近年来,陈埭镇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生产生活环境的协调发展,克服人口
期刊
摘要:在文化教育出版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组建“福建学报社”是解决福建省地方高校学报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途径。组建“福建学报社”,从根本上改变办刊模式,刊物更加专业化,整体提高学报质量,可以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时效、增加发行量,广告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有利于集约经营管理,以集团优势应对国内、国际竞争。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发展出路;福建学报社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想说忘记你,也不是很容
期刊
增刊,就是报刊逢纪念日或有某种需要时增加的篇幅或另出的册子。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可以在正常刊期之外出版增刊,每种期刊每年可以出版两期增刊。  在期刊总量控制、新刊审批从紧从严的背景下,对期刊社(或编辑部)而言,增刊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增刊资源,使之发挥应有的效用,值得认真探讨。  《收获》、《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文学期刊,凭借作家作品资源和成本优势,推
期刊
摘要:文章解叙了期刊编辑主体应具备自觉的创造意识,强调积极的参与意识、独立自主的主角意识。  关键词:期刊编辑;主体意识    期刊编辑首先应具备敏锐的时代感和时尚感,其次要有较强的主体创新意识。后者特指期刊编辑超前的意识和创造性意识。近年来期刊业发展很快,期刊的学术活动和交流频繁,对于经营从事期刊的编辑而言,挑战增多了。和国外相比,我国的期刊编辑手段、版式设计等都还存在差距。期刊编辑还应当在文字
期刊
期刊市场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不难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多样性及媒体走向的多元化,让许多期刊在发行、广告等方面面临着重重打击,发展步伐迈得异常迟缓,绝大多数期刊至今还在为生存问题而奔波,这样就迫使他们纷纷利用各种运营手段和媒介战略以巩固阵地。其中,利用期刊自身资源合作出版是近年曝光率极高的字眼。    合作出版的部分原因    我国期刊从20世纪80年代不足3000种发展到
期刊
摘要:网站建设是编辑工作现代化的体现,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作者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编辑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的。因此,高校学报网站建设应当以实用性为原则,尽量不要采用华而不实的技术。网站的实用性功能应该主要体现在线服务功能、教育与培训功能、“交互式”交流功能和资讯服务功能等几个方面,突出其实用性、简洁性的特点。  关键词:高校学报;网站建设;实用性;在线服务;教育与培训    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