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时间利用方面的长期问题仍普遍存在。基于已有关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构成以及教学时间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结合高职课堂教学特点,给出构建的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专注时间分配结构优化模型、有效师生互动行为指标结构分析框架的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步骤,从而提出了高职有效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策略研究的方法和实现路径,为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的增长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时间
0、引言
近年来,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改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方面的长期问题仍普遍存在。国内外学者针对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的研究已经给出了较多成果,然而针对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提出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的实现路径,为该类研究提供参考。
一、高职课堂教学问题现状
目前高职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仍表现出多方面的问题,包括:①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②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低;③学生自主性学习时间与制度化学习时间比例失调;④学生接受学习时间和探究学习时间比例失调;⑤综合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时间比例失调;⑥学生的课堂专注时间量差异较大,等。
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研究现状
教学时间的构成理论主要包含分配时间、专注时间和学科学习时间三个范畴。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时间模型有[1]卡罗尔模型,“掌握学习”模型,哈尼施费格和威利模型和学科学习时间模型。以上理论关于教学时间与学习成绩关系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主要归纳如下[2]:(1)分配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大多只有微弱的正相关。(2)专注时间与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但只有中等显著性。(3)学科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的实现路径
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的实现路径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构建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其次,考虑到“一对多”的课堂教学结构与差异化的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导致的分配时间约束下学科学习时间与专注时间之间的耦合关系,重点研究课堂教学专注时间分配结构的优化;再次,针对师生互动对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具有的关键作用,对基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进行研究。
(一) 构建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的实现路径
目前高职课堂教学时间存在学习效率高低起伏较大、学习效率高时间占比较少。根据教学时间的构成理论,专注时间是分配时间中有效课堂教学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专注时间与学习效果呈中等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课堂观察和录像观察,以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反应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得出“高效”、“有效”、“无效”、“低效”、“负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具体行为指标和特征以及形成机理,从而建立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
(二) 课堂教学专注时间分配策略研究的实现路径
根据学科学习时间模型理论,教师只有帮助学生专注于恰当的学习内容(难度水平适合于特定学生,而且与测验内容相一致)时,“教”的行为才是有效的。根据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学科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根据教学时间的构成理论,学科学习时间是专注时间中对学习效果影响最直接有效的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中专注时间的分配结构对有效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本质上是教和学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幾乎是同时进行的,将这两方面的活动截然分开是不可能的。将教师的“教”的行为简单理解为促进学生的学而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将学生的“学”的行为简单理解为学习者个体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分别从教师“教”的时间和学生“学”的时间这两个不同的维度,分别解构课堂教学专注时间,并在课堂教学总时间的边界约束下,在提高学科学习时间占比的优化目标下,实现课堂教学的专注时间分配结构的优化。
(三)构建师生有效互动行为分析评价框架的研究方法
哈尼施费格和威利模型提出要想让学生学会任何事情,必须以学生主动的学习努力为中介来实现,而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通过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对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关键作用。
首先,理顺师生互动与课堂有效教学,特别是与学科学习时间的关系,其次构建高职工科类专业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师生互动行为指标结构分析框架,再次,运用分析框架观察分析专家型教师的课题教学,找出一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提升高职工科类专业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质量,为提升师生互动行为对增加学科学习时间的积极作用提供策略。
四、小结
构建的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专注时间分配结构优化模型、有效师生互动行为指标结构分析框架,能为高职工科类有效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白益民.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关系模型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6):p1-7.
[2]Kathleen Cotton(2006). Educational Time Factors. from SCHOOLIMPROVEMENT RESEARCH SERIES. http:/www.nwrel.org/scpd/sirs/4/cu8.html. Retrieved: 06-04-23.
基金项目:1.2019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工科类专业有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93458);2.2019年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基于行业资历框架的高职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GX-530)
作者简介:张伟(1983.9-),男,汉族,山东沂水人, 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教学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终身教育、职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时间
0、引言
近年来,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改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方面的长期问题仍普遍存在。国内外学者针对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的研究已经给出了较多成果,然而针对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提出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的实现路径,为该类研究提供参考。
一、高职课堂教学问题现状
目前高职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仍表现出多方面的问题,包括:①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②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低;③学生自主性学习时间与制度化学习时间比例失调;④学生接受学习时间和探究学习时间比例失调;⑤综合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时间比例失调;⑥学生的课堂专注时间量差异较大,等。
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研究现状
教学时间的构成理论主要包含分配时间、专注时间和学科学习时间三个范畴。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时间模型有[1]卡罗尔模型,“掌握学习”模型,哈尼施费格和威利模型和学科学习时间模型。以上理论关于教学时间与学习成绩关系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主要归纳如下[2]:(1)分配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大多只有微弱的正相关。(2)专注时间与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但只有中等显著性。(3)学科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的实现路径
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的实现路径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构建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其次,考虑到“一对多”的课堂教学结构与差异化的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导致的分配时间约束下学科学习时间与专注时间之间的耦合关系,重点研究课堂教学专注时间分配结构的优化;再次,针对师生互动对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具有的关键作用,对基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进行研究。
(一) 构建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的实现路径
目前高职课堂教学时间存在学习效率高低起伏较大、学习效率高时间占比较少。根据教学时间的构成理论,专注时间是分配时间中有效课堂教学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专注时间与学习效果呈中等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课堂观察和录像观察,以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反应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得出“高效”、“有效”、“无效”、“低效”、“负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具体行为指标和特征以及形成机理,从而建立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
(二) 课堂教学专注时间分配策略研究的实现路径
根据学科学习时间模型理论,教师只有帮助学生专注于恰当的学习内容(难度水平适合于特定学生,而且与测验内容相一致)时,“教”的行为才是有效的。根据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学科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根据教学时间的构成理论,学科学习时间是专注时间中对学习效果影响最直接有效的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中专注时间的分配结构对有效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本质上是教和学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幾乎是同时进行的,将这两方面的活动截然分开是不可能的。将教师的“教”的行为简单理解为促进学生的学而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将学生的“学”的行为简单理解为学习者个体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分别从教师“教”的时间和学生“学”的时间这两个不同的维度,分别解构课堂教学专注时间,并在课堂教学总时间的边界约束下,在提高学科学习时间占比的优化目标下,实现课堂教学的专注时间分配结构的优化。
(三)构建师生有效互动行为分析评价框架的研究方法
哈尼施费格和威利模型提出要想让学生学会任何事情,必须以学生主动的学习努力为中介来实现,而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通过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对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关键作用。
首先,理顺师生互动与课堂有效教学,特别是与学科学习时间的关系,其次构建高职工科类专业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师生互动行为指标结构分析框架,再次,运用分析框架观察分析专家型教师的课题教学,找出一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提升高职工科类专业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质量,为提升师生互动行为对增加学科学习时间的积极作用提供策略。
四、小结
构建的课堂教学时间评价体系、专注时间分配结构优化模型、有效师生互动行为指标结构分析框架,能为高职工科类有效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高职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白益民.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关系模型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6):p1-7.
[2]Kathleen Cotton(2006). Educational Time Factors. from SCHOOLIMPROVEMENT RESEARCH SERIES. http:/www.nwrel.org/scpd/sirs/4/cu8.html. Retrieved: 06-04-23.
基金项目:1.2019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工科类专业有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93458);2.2019年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基于行业资历框架的高职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GX-530)
作者简介:张伟(1983.9-),男,汉族,山东沂水人, 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教学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终身教育、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