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金秋,河南省第五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优质课比赛在邓州市举行。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重点扩权县教育部门的带队领导、参赛选手等200余人群贤毕至,使这座有着厚重文化传统的古城再添教坛新韵。随后,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师范教育处处长朱自锋一行又专程来这里调研教师教育工作。调研结束时,刁玉华副厅长说:“邓州的教师教育工作在市教体局的积极推动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你们推出的‘教师点菜,名师下厨,送教上门,训研结合’培训模式很有特色,应进一步发扬……”
  不久前,我们踏上这方热土采访,邓州市教体局主管教师教育工作的副局长程传玺告诉记者:“全方位持续地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正成为我们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教师培训抓铁留痕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邓州市这些年在致力构建本土化的“工作母机”、打造教师教育良好生态系统上是下了本钱的:市政府足额拨付培训经费,每年有500万元的经费进入教师培训专户,满足各类培训的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时间、场地、计算机等培训便利,全市80%的教师装备了电脑,网上学习、远程教育已成为教师学习、工作的时尚。2013年秋开始,邓州市还与北京西城区合作,打造双向交流的培训平台,为邓州教师提供免费、高品质的培训。
  邓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是河南省首批县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被誉为当地教育的“黄埔军校”。在这里,我们看到,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全年的培训规划分门别类、一目了然;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科学全面。正在举办的电脑培训班头一天有几个学员迟到、“翘课”,被指名道姓张榜公布,下面领导意见一栏里,赫然有副局长程传玺的亲笔签名。该通报还以飞信形式发给这些学员所在学校、中心校领导。校长陈国全告诉我们,截至目前,依托市教师进修学校,全市1.5万名教职工中,有1.22万名教师脱产参加了初、中级计算机培训,9700名教师参加了教师教育技术初、中级培训;1.1万名教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班主任脱产培训;1.3万名教师参加了为期10天的新课程改革培训;7000名初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脱产一周的课改推行培训;46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体、音、美、心理咨询师等培训。
  “以前,我们只能进行常规的短期培训,不敢也不能创新。培训大都是一个本子、一张纸、一支粉笔讲到底。”程传玺说,“那样的日子早已成为过去,如今我们的教师培训既有长班又有短班;天天有学员,周周有测验,月月有考试,期期有总结。大家竞相要求外出学习提升。”
  “现在的培训项目可真好,培训老师都是精挑细选的名师,培训的专题内容大都立足于教学实际,不但不交培训费、住宿费,还有免费午餐……”参加邓州市教师培训的湍河二初中教师余天楠,脸上洋溢着笑容。城区四小的刘博老师快人快语:“过去天天上课、讲课,笔头子老上不去,年终写个总结都犯难。这些年市里组织了各种培训,学校也坚持开展了读书、写教学感悟活动。现在,日常的教学体会、感悟一写就是六七页。去年参加师德演讲,半个小时的讲稿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的。”龙堰乡一初中语文教师闻正彬说:“我教学20多年,做了20多年的班主任,拿到了高级职称,原来也觉得自己可以了,不用学习了。但我参加两次‘国培’以后,发现原来的自己是井底之蛙。” 他通过培训,接触了许多新理念,视野被打开,方向更明晰,现在成了市里的学科带头人。
  教师抢着参加培训,这样的现象,如今在邓州市已不少见。据统计,仅2013年,该市参加市级以上培训的教师有4560人,占到全市专任教师人数的29%,其中参加“国培”的教师有1145人,参加“省培”的教师有28人。眼下,全市有特级教师13人,省级教师、教育专家8人,省级名师15人,省级骨干教师116人,省学科带头人90人,市名班主任170人,市名校长100人,30余位教师在省学科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一串闪光的数字,展示出他们教师教育的成果。
  创新模式组拳出击
  培训来不得半点虚头,邓州市始终把教师“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作为培训的第一考量,探索出了“以国培、省培为引导,以市教师进修学校为阵地,以校本培训为抓手”的教师培训模式,提出了把每一位教师都纳入培训管道的“顶层设计”。市教体局师训科科长涂强介绍:针对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分类培训、灵活培训的办法,把为教师量身定做的“教师点菜、名师下厨、送教上门、训研结合”菜单式培训作为“及时雨”,适时送到教师们的身边。
   一是抓好“龙头”培训。对全市教育系统干部特别是中小学校长,按照继续教育条例不间断进行培训。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220名教育行政干部被送往北京、上海、郑州等地高等院校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培训;各中心校及中小学校的德育专干、业务专干、团干、职成教专干、后勤专干、安全专干等,都进行了不少于10天的业务培训;1120名中小学校长则全部参加了国家规定的岗位培训、提高培训和研修培训。
  二是实施教师培训“燎原计划”。坚持把国家、省、市三级培训作为顶端培训,将之作为燎原之火,充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近年来,全市选送470名各级段、各专业的名优教师参加“上三级”培训,并将这些教师打造成为邓州市“教师培训燎原计划”的骨干力量,引领带动全体教师。2013年,市政府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拿出500万元奖励“三名”(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目前,全市210名省、市名师已在各类培训中挑起了大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邓州市名师工作室,通过局域网、手机等平台,为各乡(校)教师教育提供支持。每学期都组织这些名师到基层“送教上门”接地气,每位名师每期送教至少10节。
  三是组建三种讲师团,送教到乡村校。第一种是新课改报告团,组织省、市名师把最前沿的课改理论、高效课堂实践经验及时送至一线教师。第二种是师德教育报告团,遴选师德标兵,每月下乡组织2~3次师德教育报告会。第三种是送健康报告团,选拔太极拳送培教师,到基层学校教教师们练太极拳。目前,全市90%的学校开展了教师阳光大课间活动,广大教师的太极拳展示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是训研一体,狠抓校本培训。开展“读书乐、月月评”活动,让教师多读书,使阅读成为教师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坚持以学校为单位、为阵地,每学期都召开一次校本培训现场会,全面展示交流各乡(校)在读书学习、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方面的成果。从2011年开始,全市各乡(校)为每个教师建立起“成长记录袋”,把每次学习的结业及获奖证书都纳入其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凭证。
  五是创办《邓州师训》报。《邓州师训》报自2011年秋创刊,该报已累计刊发师德师风及教改经验文章800多篇。小小师训报,搭建师训大平台,书写教师成长大文章。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许涛司长看到这张富有地方风味特色的报纸时,欣然挥毫写下“共创教师教育的美好明天”几个大字相赠,表达了对邓州市教师教育工作的肯定与厚望。
  名师引领整体提升
  骆志成,邓州市城区四初中教师。几年来,潜心于语文教学,先后获得市级名师、省级名师称号。2010年春,骆志成等15名省级名师被市教体局聘为全市中小学培训授课教师。在2011年全市中学语文教师学科培训中,骆老师受到了一线教师的追捧。讲一线的事、解一线的惑、帮一线的忙,课上课下,骆老师经常被老师们围得团团转。“给一线教师上课,才知道什么叫教学相长啊!”骆老师对此深有感触。几年来,像骆老师一样被教体局培育出的名师一拨接一拨到全市各乡镇传经送宝,每月数次,从不间断。
  对全市1353所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1.5万名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统计、任教资格审核和培训需求梳理,制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市教体局再把一流的专家请过来任教。每年7月底,当学生们开始享受暑假的快乐时,一批批教师却开始了他们的“新学期”。教体局年年都为教师安排数十场“学科岗位培训”,着重从“师德修养、班级管理、备课上课、课堂改革”等方面,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学科论坛、网络研讨、心理辅导、养生保健等,拓展培训途径,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实现教师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我曾经片面地认为,十天半月的培训不可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2013年秋刚上岗的辛庄小学的郭滕飞老师告诉记者,“入学后才知道是自己浅薄了。对于我们这批新上岗教师,教体局专门量身定做了培训内容。这样的培训真是及时雨啊!全班48人,从没有迟到早退和请假现象,比上大学时还认真!”
  据统计,2003年以来的10年间,邓州市总计培训教师达到9.8万人次。“大学四年,再加上十多年来的寒窗苦读,为什么还不能胜任一个中小学校的教师工作?”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不进行专业培训,真的难保胜任。”涂强科长对此十分肯定,“比方说我们在思想、业务方面对教师有‘十个一’的具体要求,这种教师自我教育工程需要每个教师毫不懈怠地提升自己。”
  “近10年的培训历程,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市中小学师资队伍素质结构。”邓州市教体局局长柳玉朝在谈到教师教育发挥的作用时,不禁感慨,“把提高教学水平的‘宝’押在办复读班,靠猜题、撞题换取所谓的‘高分’上,显然是空中楼阁。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走活了教师培训这盘棋,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也是我们邓州由教育大市走向教育强市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本栏责编 肖 飞)
  (摄 影 海 龙)
其他文献
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大家用着同样的教材,去过同样的地方,欣赏过同样的景物,经历过同样的事情,与同样的人相处,按说会有大致相同的感悟,可为什么有的人能写出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有的人却难以下笔?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不同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更关键的应该是有些人缺乏相应的写作技巧。笔者认为,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后, 能否真正掌握并在作文中适当运用这些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
【摘 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纸质的报纸、杂志。移动端APP的出现和发展给纸质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三联生活周刊》APP“中读”从其内容生产策略、运营策略等方面来说,为纸质杂志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中读APP;纸质期刊;数字化转型;运营策略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日益剧增,尤其是对纸质的报刊和杂志。面对此种困境
为什么您的课总是那么充满魅力?” “因为爱啊!”这样的对话经常出现在肖婷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座谈中,这样的回答也常让肖婷语惊四座。可不是吗?肖婷把爱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里,藏在面对学生犯错时宽容的微笑里,藏在面对学生自卑时鼓励的眼神里,藏在面对学生成功时欣赏的掌声里。因为爱,肖婷经历了成长的艰辛,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2009年,她作为全国模范教师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全国巾帼
学校一楼的楼梯口正上方有一块儿匾额,上书:“训诲童蒙,必尽心力,修脯不计。每曰,天地君亲师,五者并列。童子一师事我,则终身成败荣辱,俱我任之。若不尽心竭力,误人子弟,与庸医杀人等罪。”  再也没有比这更凝重的叮嘱,再也没有比这更沉重的责任。为师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和孩子,该以怎样的姿态共同行走?  我们是照亮彼此的最忠诚的合作者!  这是最忠诚的合作。  孩子,以无限的宽容、无比的耐心、无穷的热情
【摘要】今年的电视荧屏上,数档明星真人秀节目轮番播出,有些取得了傲人的收视率。在这些节目中,多种魅力元素相互配合,而嘉宾起到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本文以收视火爆的《奔跑吧兄弟》为例,从角色选择、节目扩散、忠诚度维持等三个方面,具体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如何运用嘉宾策略,赢得受众青睐。  【关键词】真人秀嘉宾创新扩散  明星真人秀,从字面上看,包含了“明星”和“真人秀”双层语义,“明星”统领着“真人秀”。
认识郑健校长是在三年前。当时,我与郑校长参与了省教育厅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一个资助薄弱学校的图书招标项目,共事了几天。其中有一天,为了完成一个紧急任务,我们一起熬到凌晨四点。从那一天起,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那时,郑校长是柘城县一所乡村中学的副校长,给我的印象是强壮、耐心、责任心极强。去年夏天,郑校长参加了县教体局组织的笔试、面试,竞聘上岗,成为柘城县新建的学苑中学的校长。前不久,再次见面,郑校
你看,桂花开了——”  “有蝴蝶……”  当我正通过大屏幕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景点——“凤山公园” “茶叶大观园” “文庙” “十里诗廊” “大龙湖”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一处景物来写作的时候,坐在靠窗户的两名学生看着窗外、窃窃私语。我停了下来,他们谈话的声音在蓦然安静的教室里显得特别清晰,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他们,也投向我,那目光似乎在等待着,看我怎么处理这两名说话的学生。要是平时我可能会轻轻走到
在现实中,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被承认的心理需求,其中包括“问题学生”。但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不少老师总是把赏识的眼光投向精英学生,而对其他学生的生活、品德和心理需求则不愿过多关注。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会做人”的理念未能得到贯彻,最终导致大部分后进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进而“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给班级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基于此,我在班级中全方位地营造“谁都能成才”的心理氛围,并提出“发
特殊教育学校将残障孩子集中起来施教的办学模式存在种种弊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些孩子不能很好地与主流社会融合。孩子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非常不适应,缺乏社会沟通能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同时,普通人群也不了解他们,不习惯同他们打交道,还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排斥、歧视心理。我觉得健康人同残障人打交道的原则是“适度帮助,人格平等”,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交流太少了。  西方相对来说改革起步较早,比如
《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是龙应台站在女性的角度、妈妈的视角给儿子写的成长手记,但看这本书时,我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阅读和欣赏的,并从中吸取了很多教育智慧。  读着龙应台的文字,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孩子。我强烈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带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秘密,安安(龙应台的儿子)超强的、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说明了这点。由于安安爸爸、妈妈、老师各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所以,耳濡目染的安安竟能灵活地运用四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