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研究复兴中医药文化的理论基础与可能实现路径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fcumt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本位、文化自信、新发展理念等方法论角度和现实需要,并结合其他文献,阐发和研究探寻可能实现复兴中医药文化的路径,首先要还原中医药精粹的本来面目,提出被误解、被歪曲的部分,并运用国内现代技术使中医药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新文化,用中国思想诠释中国文化,增强话语权,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发展的阶段;随后转化发展为新文化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被人们所掌握,并成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思想文化。
  关键词:融合发展;实现路径;指导实践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6-230-02
  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近来虽然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加强,但依然呈现出“治不了疾病,走不出国门”的严峻态势。如何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其广泛被本国人和外国人认可,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医药学子面前的的课题。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汲取思想营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本位、文化自信、新发展理念等方法论角度和现实需要,并结合其他文献,阐发和研究探寻可能实现复兴中医药文化的路径,首先要还原中医药精粹的本来面目,提出被误解、被歪曲的部分,并运用国内现代技术使中医药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新文化,用中国思想诠释中国文化,增强话语权,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发展的阶段;随后转化发展为新文化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被人们所掌握,并成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思想文化。虽然可操作性和方法上有待考查和验证,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促进了中医药复兴工作的研究和开展,这无疑会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状况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文化迎来了发展的“挑戰期”和“复苏期”。“挑战期”指如何将日益式微的中医药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跨越中西文化差异逐渐转化为与西药文化融合,成为让人们逐渐了解和接纳的中医药文化。汉唐以后,许多所谓的名医大家,将《内经》、《伤寒》、《金匮》等经典肢解、歪曲。加之所谓的现代科学的西化,使得中医多年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甚至许多真谛还得“出口转内销”,才能被国人认可。堂堂的中国中药,如今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2%,说明对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复苏期”指现代的网络技术发展及世界崇尚绿色环保,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势,天然植物、动物药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给中医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医药文化只有走出国门,被世界各国认可,我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方能获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理论指导意义
  1. 中医药文化的复兴融入时代背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诞生于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需要新的选择及理念,中国倡导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的理念越来越赢得广泛理解和认可。世界需要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而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回答了时代课题,推动了实践发展。这一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指针,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战略性、前瞻性。中医药文化在此背景下既应结合时代特色,顺应文化融合的大潮,又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医药应该成为一张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智慧的亮丽名片,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使命。
  2.中医药文化“双创”和“传播”工作的实现路径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工作是一个包含有目标、条件、路径、原则、保障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相互协调。实现路径是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是制约“双创”和“传播”能否进行,能否顺利实施和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对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
  而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有成绩也有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机制方面来说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工作各环节、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组成成分之间的协同配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文化主体在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工作中的地位与责任虽各不相同,但应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在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过程中,党和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要做好顶层设计;传统文化工作者是骨干,应发挥好中坚支撑作用;人民群众是主体,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同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还需要协调好文化系统内外的环境因素。
  从实际来看,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社会思想保障、法治保障、主体保障和体制保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发展,这有助于保障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的正确方向和立场。正确传统文化观的确立、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是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对主体的要求。同时,还需坚持法治和全面改革,为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创造有利的条件,以逐步实现不同环节、不同要素的相互高效配合。
  此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指出文化建设、文化自信等相关内容及文化强国战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以人民为根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等关键理论,这为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创”和“传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向。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医药文化研究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激发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内驱力
  我们中医学子的初心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幸福吗?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初心就是让中医药能够更好的惠及大众。在这过程中能做的,并不只是埋头于实验室分析研究中医药的成分,而应该时常周旋于田野,虚心请教于百姓,清楚群众所思所想所需,凝聚民智民心民力,了解中医药传播程度,深刻理解弘扬中医药的客体是人民,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
  现今中医相对西医而言经济效益太低,中医科室的经济效益比较低,相对于西医院来说收入也低。同时西医院的诊断设备比中医院先进,西医的思维方式与中医截然不同。而现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现代医学的一些基本常識,反而较少接触过中医的文化,所以在医院的选择上,大多数患者会选择西医院,从而导致中医的经济效益太低。而有些人或迫于生活的压力,或缺乏奉献精神,或基于对中医药前景的不乐观,致使中医药事业一段时期以来徘徊不前。有了“初心”和“使命”境界自然不同,“拨云见日”,有了目标和方向,激起了研究动力,凝聚了人心,中医药文化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2)文化自信,才是打开中医文化宝库的钥匙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其实,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坚持文化自信。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卓越贡献,这些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强大支撑力量。
  秉持客观、科学、冷静的态度,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运行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发展环境。当前,中医药研究良好风气尚未形成,不少人急于出成果,忽视了中药研究发展的规律和复杂分析方法的本质,导致中医药的阐释和分析工作进展缓慢,中医药在民众中的影响不够强大。这时候,我们要牢记习主席的话: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3)坚持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增强研究中医文化的规律认知
  我国的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协调发展的整体观是中医的最鲜明的特点。中医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后,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建立起以整体思想为基础的整体医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树立整体观,只有进行系统化研究、联合攻关、大数据采集、信息共享、整体施治、规律认同等,中医药才能真正进入现代化的平台,迎来属于中医药的发展的春天。
  (4)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研究观,一体向前推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 一系列改革部署布局更大、起点更高、勇气更强, 全面深化改革呈现新气象,文化也需要革新,古老的中医药行业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加快产、学、研体制机制建设,加速中医人才培养,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建立中医人才激励机制,打破人才流动壁垒,保护知识产权,制定新型的用人制度,研企联合促进成果转化,一体向前推进,就会减少系统性风险,让更多的研究成果普惠人民。
  (5)心怀梦想,又要脚踏实地,中医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中国精神——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为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过去几千年里,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不断发明创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推动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国际话语体系目前中国话语优势不明显,因此,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提出中国主张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健设,研究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传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最终让当代中国的美好形象树立起来和闪亮起来,这些都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于中医药专业人士更需坚持伟大的中医药复兴之梦,既要做好研究,又要做好推广,中医事业的进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既要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努力开拓,实现大发展,又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为后来者铺路,做好传承,只有这样中药瑰宝才会越来越闪耀出独有的光芒,造福世界人民。
  参考文献
  [1]鞠忠美.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徐永红.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霍小光,张晓松,罗争光,胡浩,林晖.风生水起逐浪高——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述评[J].新疆水利,2018(04):18-26+46.
其他文献
摘要:胃癌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胃癌的诊治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胃粘膜上皮内瘤变作为胃癌癌前病变,近年来,与之相关的定义、发病机制、内镜诊疗及随访研究颇多。本文就胃粘膜上皮内瘤变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胃癌;上皮内瘤变;发病机制;诊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6-215-02  胃癌(gastric cance
期刊
气管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急诊,如不能及时处置,可能在短时间即可出现生命危险。  一、导致气管异物原因  1. 儿童喜欢将小东西放在口中吸吮玩耍,遇啼哭、欢笑、惊吓时突然吸气,稍有不慎即可吸入呼吸道。  2. 如果冻、汤圆、瓜子、花生米、豆类、小橡皮盖、塑料管帽套等异物本身光滑,极易吸入气道。  3.不良习惯如边进食边说笑、嬉戏;用口接抛出的食物等。  4.老年人及某些疾病的患者(如脑血管病等)的生理调
期刊
摘要:肺癌作为呼吸系统中一类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难度大,因此很多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针对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主要采用放化疗的方式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控制病情的进展。本文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4.2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正压支持减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按照患者到院治疗的时间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前后分别采用正压支持减重训练、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等。结果 a组的有效人数和有效率要更高一些,且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后,a组的Fugl-Meyer评分与b组差异不大,无
期刊
摘要:目的优化金疮小草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凝胶(简称“金疮小草凝胶”)的基质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凝胶剂的外观、涂展性、均匀性及离心性为考察指标,对基质处方中卡波姆-940、甘油、丙二醇、三乙醇胺的加入量进行考察评估。结果 筛选出最佳基质处方:卡波姆-940加入量为0.4%、甘油加入量为10%、丙二醇加入量为2%、三乙醇胺调至pH为5.5~6.0。结论 正交设计法优选的金疮小草凝胶基质处
期刊
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中占主要比重,临床发生率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其属于一类代谢紊乱性疾病,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慢性高血糖[1]。当前临床中医关于糖尿病的研究较多,中医将糖尿病纳为消渴范畴,显示疾病的特点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从古至今,大量中医学家对这一疾病的因机证治提出不少理论,从《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消渴”这一名称后开始,一直到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提出辨证论治,关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影响有关因素。方法:先取100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均为本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入院,随诊终止时间2020年3月,记录结局时间指标、透析有关指标及死亡事件等。通过非参数分析乘积估计法(Kaplan-Meier)来计算累积生存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累积生存率
期刊
苯巴比妥钠作为临床外科手术的术前镇静用药,可使患者在麻醉中能够情绪稳定,充分合作,应用广泛,其并发症较少见,尤其是全身剥脱性皮炎的发生率更低。本文就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常规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针后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4岁,因左眼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于2017年5月14日急诊入科。全身一般情况好,自诉无药物过敏史。眼部检查:视力 右眼 0.8,
期刊
摘要:目的:使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以及其制备工艺。方法:本研究应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通过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温度三大变量,通过对提取工艺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分析以得到最佳的组合方式,从而达到对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以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的目的。结果:乙醇浓度为67.8%,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8℃为栀子黄色素最佳提取工艺,在该条件下,栀子黄色素吸光值的模型预测值为0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手足口病流行学特征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总结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结果:发病例数中男女比例为1.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3岁以下儿童102例,占51.0%;患儿发病期主要为4—6月份。结论:基于手足口病流行学特征,应广泛宣传,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并注意个人卫生,早诊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