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朗读朗诵语言素质的培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是依据主体的语言驾驭能力使听众获得审美价值。朗读、朗诵不仅仅是单纯的声音流动,而是要保证文字作品内涵的丰富性,使听众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此朗读、朗诵的语言素养十分重要。要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必须突出审美的内省方式,加强艺术修养,不断开拓视野,不断深化内省,在朗诵时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有动于衷。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学生 朗读 朗诵 语言素养 有感而发 一
  如果说20世纪属于广播和电视媒体, 那么进入21世纪,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疾,新的理念如潮水般涌动是不可阻挡的。近年来,全国各类非艺术院校也开办起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样态也直接冲击着校园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培养模式。随着收听、收视率成为电台、电视台的唯一杠杆,各行各业的非专业人士也争相进入播音员、主持人队伍。有声语言传播创作中抗拒文学性的“非诗化”倾向也愈演愈烈,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语言呈现出不讲技巧、不加修饰的“自然化”、“随意化”趋势。甚至,一些电台电视台没有了播音员主持人考核标准,甚至把主持人语音不纯正、词汇不规范成为时髦,语音不标准、音色不够美、感情不真实、意思表达不明确的有声语言创作,竟然成了媒体影音一味追求的“楷模”。播音的“艺术性”也被随意性代替了,日常播音中出现的那些口若悬河、信口开河的现象在节目中屡见不鲜。一些业界的不规范,导致校园里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懈怠了学习专业的积极性,睡懒觉的多了,早起练功的少了,很少听到练朗读朗诵的声音了,练习基本功的不勤了,急功近利的口语速成训练反而多了。说好标准的普通话已不是他们对能否学习或从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一个标准了,缺乏了播音员、主持人对推广普通话引领者和示范者的作用意识。播音语言的特点,除了具有有声语言、艺术语言的共性,当然还应有它自己的个性,就是“播音腔”。“播音腔”包含着播音语言的特殊性、稳定性,一听就能分辨出来,不同于相声、评书、角色语言、日常语言等,有它的褒义内涵。可是,目前却增加了许多贬义内涵,把“播音腔”同“八股腔”、“固定腔调”作为同义语了。那么,“播音腔”是不是过时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国的人民广播电视,是一个年轻的事业,尽管她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很多规律性的问题需要探讨,特别是播音,应该把话筒前、镜头前有声语言的创作作为核心来研究。那些凝聚着前辈先贤心血的、经过实践检验的、仍有现实意义的经验和理论财富,我们要继承下来。
  在传统媒体中,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业务素养已经趋于多元化,即兴组织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现场直播报道的临场发挥应变能力,谈话节目的驾驭控场能力等等,都是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 当下我国广播电视仍然处在一个逐渐成熟的过渡期。相信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逐步提高,欣赏水平也将逐步提升,欣赏习惯也将会随之改变。观众更喜欢的一定会是比自己睿智和才艺高的人。这种播音主持必须体现语音、语态、语势的艺术性以及内在的胆、识、才、力。为此,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因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摈弃“口语随意化”的弊端,把培养学生朗读、朗诵的口语表现力放在第一位。 二
  朗读、朗诵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语言艺术。朗读朗诵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人的诗词除了供歌伎在坊间吟唱之外,在民间都是以吟诵题赠流传的。而如今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朗读、朗诵功底。基本功的训练很明确,是为了汲取语言知识和增强语言能力,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也包括一定的模仿。形成较好的口语、书面语能力,则必须经历语言学家认为的有目标、有步骤的“学得”过程。朗读又赋予书面语没有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声音色彩,可以表现出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同时,朗诵又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语言特质。
  1.朗诵和朗读的区别和联系
  朗诵和朗读有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因使用的范围各不相同,而要求也有不同。朗诵,要求声音清晰、响亮,需要洪亮的嗓音来表达。朗诵比朗读的要求更高一些。朗诵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有理解,要和作者有强烈的共鸣,这是语言再创造的前提。而女生受生理条件制约,要求柔美一些。
  2.朗诵的要求
  朗诵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语言艺术。朗诵要有规范语言的基本功。要求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朗诵要能够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内心品悟的结果要与作品和作者的思绪相似,必须要求内心所想到和看到的内心视像,能够有原始情景的再现。
  朗诵应该就是接近生活的艺术语言,而不要盲目地模仿腔调。朗诵还要求有美感。例如: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来讲解。该词的主题思想是热情赞扬祖国的壮丽河山,说明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作品比较大气,也相对比较好朗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首先要理解作品,然后再加上感觉和处理,朗诵时就可以表现出气势来。理解了以后就可以自己任意的选用各种技巧。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在韵脚“飘”“滔滔”“高”等字上用古韵,前面用现代的朗诵手法,而尾音加上古韵的拖音处理,显得更有意韵。当然,每个人的理解和处理不同,朗诵方法不同。各种诗的朗诵方法也有不同。需要分别对待,分别做细致地分析。首先要看体裁和内容,这些抓住了,然后才决定声调和方式怎样来表达。
  在教学中有目的的指导学生朗读和朗诵,选用朗读、朗诵的作品必须是典范的文字作品。因为,那些准确的词语、精湛的句式、贴切的修辞,总在潜移默化地充填着朗读者的知识宝库。因此,朗读、朗诵的过程,就是广泛汲取名家高手言语表达精华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口语表达的声音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具有感染力。俄国人常常为自己的语言自豪,认为俄语语法最精确;英国人常常为自己的语言自豪,因为英语在世界上最通用;法国人常常为自己的语言自豪,自认为法语语调最优美。我国的汉语普通话同样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普通话的音节界限分明,元音清脆、响亮,声调具有高低抑扬的韵律,富有乐感和张力。音节之间区分鲜明,使语音具有节奏感。词汇的双音节化,词汇的轻重格式的区分以及轻声、儿化音的使用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丰富。   三 播音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素养应该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最核心的内容。而语言素养是语言功底、语言能力、语言魅力的总和,其“灵魂”是“语感”。 语感的本质语感与乐感一样,有先天的要素,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语感包括两个层面:语言的理解力和言语的生成能力,即组织语言的能力。人们在感觉、感受、感知语言作品时,“思维并未侧身其间”,而是“天马行空”,纵横恣肆,直接参与了言语生成运动的创造。“语感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感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需要感觉层面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传统语言教学历来重思维、轻感觉。殊不知,马克思早就说过“感觉是知识之母”,人不仅在思维中实现自我,也在感觉世界中实现自我。
  语感既然客观存在,就应该研究语感在后天获得的途径。正如钱学森说过的“教育科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也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怎样获得的,有什么规律。”从本人多年从事播音主持教学实践经验所得,朗读、朗诵是语感获得的必经之路。
  第一,从朗读学的本体论来看,朗读、朗诵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创造活动。是一个“再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由“干枯的”变成“枝繁叶茂的”、“平面的”变成“立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让文学作品“复生”,赋予文学作品生命力的创造过程。“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于音,音成于外而化于内。”(《吕氏春秋·音初》)这个“成于外而化于内”的运动,用美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朗读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个文本,具有开放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考体验以后,再用声音把它创造出来。这是一个植根于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之上,用语音塑造形象、传达作品思想感情的再创造。
  第二,从朗读、朗诵过程来看,朗读、朗诵是一个多重思维、多重感觉循环往复的动态运动过程。朗读的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感悟自得,灵感思维 参与其中的过程,是一个人“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劝学篇》),形成语感的过程。“目视”的过程是识字,划分语组,组织语意的过程;“心惟”的过程是要把上一阶段感知到的符号转换成画面并映入眼帘,这一过程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交叉互动的过程;“口诵”是要借助画面来读,并要读出语音、语势和语调来。
  第三,朗读、朗诵者对文字作品的分析、理解,必须伴随着对文字作品的感受。文字语言,特别是实词所具有的形象性,是表达思想感情、给人以感染的明显因素。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可谈。我们所说的形象性,必须以作品为依据,从已有的文字语言中去挖掘。如,王摩诘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明了文字语言与绘画艺术的相通。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表明了文字语言与舞蹈艺术的相通,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如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明了文字语言与音乐艺术的相通。文字语言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描绘、刻画变化多端、气象万千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正如“关关雎鸠”“采采苤苡”和“云破月来花弄影”“踏花归去马蹄香”这种形象和境界。文字语言通过朗读、朗诵,可以使受众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也可以知道时间发展、空间移动、事物运动,这也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
  总之,朗读、朗诵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素质,获得语感的必经之路,必须加大力度强化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播音员。即使在今天,朗诵仍然是每个主持人的基本功,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也是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的基础。语言的训练不仅能够拓展学习者的知识面,而且也能丰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当今,朗诵与社会语境有密切联系,信息越来越多,自我选择却越来越弱;“知道”的越来越多,“独立理解”却越来越少;别人“告诉”的越来越多,“自我体验”却越来越少。这都需要我们在朗读、朗诵教学中不断加以引导和纠正。
  【参考文献】
  1.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8.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
  3.张颂:朗读美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830049新疆乌鲁木齐市团结路734号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
其他文献
记叙文是中学生作文的第一道“菜”,记叙文的雏形就是小学生的日记。相对说明文,议论文来说,记叙文是基础,写不好记叙文,恐怕也难以写好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笔者发现,近10年来,由于教育管理模式方面的种种缺陷,中学生的作文水平非但没有上升反呈下降趋势。拿我校来说,以往在半考或期考评卷中每次都会发现不少别开生面的学生作文,现在一场卷阅完,能得到喝彩的学生作文寥寥无几,或者几百考生中竟产生不了一篇令人满意的能
期刊
班风和学风的建设关系到班级管理工作能否成功,能否带来健康的班级秩序,良好的班级行为准则,焕发出崭新的班级工作面貌,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熟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在哪,难在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难在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良好的班风对学生性格和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风和学风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优良班风的形成对班级学风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一旦拥有优
期刊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实验不仅是学好科学课程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其他学科以及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人,教学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从感性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过程。教育又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没有实验参与的教学活动,如同没有活水的
期刊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交际的工具、学习的手段,也是传播人类文明的载体。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重要、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易行的交际。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百分之九十是通过口语交际进行的。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
期刊
一、何谓学校的功能  应该说,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所谓传授知识,应该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更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所谓培养人才,对我们中小学而言,有双重功能,一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二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钱学森生说过:“我们为什么总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这就说明我们学校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至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文化大革命使学校的功能丧失殆尽。那时宣
期刊
一、目前的医患关系太紧张  不久前,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前患者闯入医院,杀死主任医师王云杰,还杀伤两名医生。这样的悲剧也曾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过,上世纪80年代,一名患者杀死了一名姓杨的医生,患者的理由是:医院因缴费不足而停药,所以诱发了杀人的动机。现在的医生成了一个高危职业,如坐在火山口上。尽管钱赚得再多,命都没有了,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据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酿成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医
期刊
在人类进入科技发达的21世纪之时,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在家长、老师的期望下,孩子的学习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却往往被老师和家长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恰恰是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负起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医生”这个重任。  纵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高强度的
期刊
当今时代注重素质教育,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也不像以往那样把老师看做是至高无上的,而是逐步用批判的态度与眼光评价老师,希望与老师建立起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和互助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深入学生中,用自己对学生的关爱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任。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关心
期刊
德育教育已成为一所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一个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那么作为培养学生品德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该如何进行学生的品德培养呢?  一、观念引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观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使行动最终走向正确。所以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观念就成为首要的任务。  首先,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班主任可以请政治老师配合
期刊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