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体育结构化教学探索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笔者以本届活动水平四(8年级)《田径——快速跑与补偿性体能练习》(第2次课)一课为例,谈谈在快速跑教学中实施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依据课程标准制订“结构化”学习目标让学习更有层次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部分要求“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力求避免过于注重单一知识点以及把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割裂开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1]。本课基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主要方面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快速跑4个技术环节为主线,制订“结构化”的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快速跑的多种练习,针对起跑——起跑接加速跑——途中跑——冲刺4个技术环节系统地、连贯地、有层次地、结构化地实施教学,采用抢标志盘的游戏、摆放标志盘定格跑等逐步提高步频,通过加大标志盘间距形成大步幅跑的意识。2.健康行为:主教材部分主要发展下肢力量,“课课练”环节进行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练习,达到上下肢力量均衡发展。3.体育品德: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养成在游戏和比赛中懂得遵守规则、尊重同伴的良好习惯;通过拼图游戏培养“中国版图”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从单一技术学习向“结构化”学习转变让练习循序渐进
  知识的生成和形成,从来不是割裂的,技能的学习也同样如此。课程体系需要结构化,同样一节课也需要结构化。快速跑是由起跑、起跑接加速跑、途中跑、冲刺4个部分组成,专项化的学习要求在原有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项技能。高中学生学习快速跑教材主要是在初中學习快速跑的基础上掌握并提高快速稳定的短跑能力。因此,就需要通过快速跑的整体技术结构的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单一地进行技术学练。
  本次课教师以快速跑的整体技术结构为主线,起跑采用抢标志盘的游戏“看谁反应快”突出起跑快;利用“长江—黄河”游戏让学生体会起跑接加速跑中的快速反应;“定格跑”让学生体会途中跑过程中频率快、步幅大的动作要领;“挑战炸弹”让学生体会途中跑接终点跑的动作技术。最后采用师生对抗比赛和“快速拼地图”游戏将快速跑整体技术环节连贯起来,让学生在比赛中、游戏中巩固提高快速跑的完整动作,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并将所学技能动作完整系统地在比赛中展示,达到了结构化教学的目的。
  三、“结构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部分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遵循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和需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快速跑教材本身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要创设形式多样、气氛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练、赛系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转变。本课通过起跑——起跑接加速跑——途中跑——冲刺4个技术环节的教学实施,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提高学习效率。
  起跑,要求学生反应要快。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当学生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口哨声响起,学生快速反应抢地上随机摆放的标志盘,并高举为胜;接着继续在场地内散点跑,当听到教师口哨声继续抢标志盘,标志盘的个数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逐渐减少,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突出一个“快”字。
  起跑接加速跑,不仅要求学生反应快,还要求学生起动快。从起跑接加速跑动作分析,学生起跑后接加速跑至少应有10~15m的跑动距离,本课采用游戏“长江—黄河”让学生进行反应能力挑战,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快速跑到场地中间相对站立,当听到教师第1声哨响,在标志盘后做原地快速小步跑;听到教师第2声哨响,快速捡起标志盘转身跑到规定标志物处返回并大声喊“到”,通过反应能力挑战环节让学生充分体会起跑接加速跑的过程。
  途中跑,要求学生频率快、步幅大。该环节是本次课的重点环节,组织形式需要循序渐进、结构清晰;同时也是快速跑教学中专项技术动作的学习环节,练习方法需要有趣、有效、有量、安全。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10组,每组4人,以“穿越雷区”游戏为主线,采用定格跑的形式练习步频、步幅。步频练习时,“雷”与“雷”之间距离近(间隔0.75m),要求学生步频要快;步幅练习时,“雷”与“雷”之间距离远(其中男生为1.8m、女生为1.5m),要求学生步幅大。这种练习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步频和步幅的区别,让学生体会快频率、大步幅的跑动练习。
  冲刺,又称终点跑,要求学生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本次课采用“挑战炸弹”的游戏将快速跑起跑、起跑接加速跑、途中跑、冲刺4个阶段串联起来,要求学生采用站立式起跑的方式准备,当听到“3、2、1、GO”的声音后,快速起动、加速跑出,在设置的“炸弹”声响时,必须冲过指定的终点线,否则为挑战失败。整个环节一气呵成,让学生在快速跑动中体会终点跑技术动作,达到结构化教学的目的,增强了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求胜欲得到了满足,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多媒体的使用体现“结构化”教学营造课堂教学气氛
  信息技术带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学习情趣,提高了学生学练主动性与参与意识。本课通过多媒体采用“3、2、1、开始”提示起跑,“5s、4s、3s”缩减时间提示跑速,制作“炸弹”声效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途中跑环节步频练习时(标志盘间距为0.75m),终点线设置为男生挑战16m、女生挑战13m,挑战3次,教师将音乐依次制作成“5s、4s、3s”,练习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快频率;步幅练习时(标志盘间距男生为1.8m、女生为1.5m),终点线设置为男生挑战30m、女生挑战25m,挑战3次,教师将音乐依次制作成“7s、6s、5s”,练习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大步幅。本环节让学生从慢到快不断地挑战更快的速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激情,使教学更直观,让练习更有效。
  终点跑“挑战炸弹”环节,教师通过不同的音乐提示学生准备、开始(起跑),减轻了教师负担,让教师更好地观察、提示、辅导学生的技术动作,教师用音乐制作的“炸弹”声响,更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挑战终点线,即“炸弹”响前跑过终点线为挑战成功,反之为失败。激发了学生的挑战心理,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8min“课课练”环节主要是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教师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在8min内4个小组分别完成4个不同的练习内容。此环节,教师制作了节奏感强的背景音乐,提示学生该项目完成时间是1′50″,时间到立即交换,交换时间10s,并到达下一个练习项目做好准备,当“3、2、1、开始”的提示音发出后,下一次练习开始,依次完成。这样的练习有序、有层次,练习自然流畅,课堂气氛良好,也“解放”了教师,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激励学生的练习,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同时也保证了“课课练”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
  “结构化教学的关联性,呈现出各个知识技能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体现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层次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实践证明,任何体育运动能力的形成都需要经历一个完整有次序、有效果的导、教、学、练的过程。”[2]通过深入的实践过程,可使结构化教学所倡导的技术、战术、规则、知识、素质、体能相互间的关联性、层次性和完整性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郭巍.对结构化教学的理解与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8(7):54-55.
其他文献
在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影响下,学生需要健康相关知识指导居家生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健康知识教育,把健康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健康的生活行为,考验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能力水平。  一、三段贯穿,跟进健康知识教育  1.课前宣讲,了解健康知识  了解健康知识首先要了解
初中生关节活动范围大,韧带松弛,容易拉长,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期之一。教师在室内组织学生进行发展柔韧素质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动静结合,如拉韧带后,立即做一些对抗性的踢腿放松练习,使肌肉既有韧性,又有弹性。  一、练习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二、练习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压腕练习  练习目的:发展腕关节的柔韧性。  主要动作与方法:练习者面对讲台站立,两臂直臂撑在桌上,两手五指并拢,手指向前,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已经发现的肠道病毒达20多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 71)。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症状为口部、手部、足部的小脓包、小溃疡并伴随疼痛等。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在发病一周后便可自行消散,但严重时会引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特别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死亡。目前针对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主要针对
编者按:本期话题研讨是续《案例研析》栏目关于“如何合理制订单元计划”系列第20次专题研讨,围绕主题“‘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以操作性动作技能‘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的教学为例”,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带领一线体育教师共同探讨动作技能单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讨过程中,参与教师基于“用球拍击球对球落点的判断”的教学案例,对进入项目学习之前知识点确定、能否为学习专项技术做好准备、基于知识点的教材
随着智能产业与体育产业日益融合,智能设备有效赋能了体育教学实践,在全国大型的公开教学活动中,课中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系统来实时监测学生练习状态,课后对数据平台采集的运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交流等,都体现了数据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价值所在。本期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体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数据意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对提升体育教师的数据素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小学低段体育课堂中,常常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受到室外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常出现不守规则的行为,引发管理难题;二是教师往往只是口头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存在评价失效、流于形式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笔者梳理了培养小学低段学生“守规则”意识的策略与方法。  一、共规约,播“守规则”之种子  1.教学前,师生合力研规则  学期初,教师可以利用室内体育理论课,引导学生认识守规则的重要性,与学生讨论并共同制订
早在1978年,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等12家单位就联合开展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拉开了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的序幕。时至今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活动仍是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有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  一、构建冰雪运动进校园政策保障体系,做好校园冰雪运动顶层设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曾指出“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把“冰天雪
笔者仔细研读了这篇教学案例后,有所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仔细研读规程,形成案例特色  1.行文符合要求  案例作者在进行比赛前一定认真详细地阅读了《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案例规程》,所以行文符合參赛要求。显然,如若不按照要求进行撰写,这类稿件在一审就会被待定甚至被淘汰。  2.案例结构完整,表述规范  案例背景——本案例的背景清晰地介绍了“踩高跷”为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还简要介绍了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均提出“要加快体育教师结构调整,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多渠道配备好体育教师”[1-2]。《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3]。可见,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天高云淡,春华秋实,正是一年丰收时。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区)现有22所中小学,在校生46600名。合肥经开区政府主管学校的领导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度关注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区社会发展局中心教研室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自2015年大课间体育活动新机制启用以来,不忘全民健身之初心,牢记提升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之使命,紧扣大课间常态化推进的重点和难点,确立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