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战又浮出水面
时间:2009年5月27日。
地点: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国家老剧院门前。
这天中午时分刚过,一阵密集的榴弹炮带着震耳欲聋的呼啸声落在老剧院门前的路上,顿时,一群无辜平民倒在血泊之中。后来证实,七人被夺去了生命。
当地媒体报道说,这些炮弹原本是反政府武装打向总统府的,结果在发射时偏离了预定的目标。作为报复,忠于总统的安全部队用迫击炮进行还击,击中反政府军的一个阵地,炸死一名反军士兵,炸伤三人。还击引来更大的反还击,双方你来我往,整座城市炮声阵阵,浓烟四起……
“所有非州”网站说,这一幕“仅是索马里当下时局的一个缩影,还远远称不上是最近摩加迪沙众多战斗中最为激烈的”。
严格说,索马里内乱已经不是什么重大的国际新闻了,因为自1991年到现在,索马里已乱了18年。前一段时间,索马里海盗猖獗,曾吸引众多人的眼球,现在,那里的海盗依然猖獗,但“热乎劲儿”已被又“浮出水面的”索马里国内乱局所替代,如今索马里已乱到了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首都展开包括大规模猛烈炮击和殊死巷战等在内的大撕杀,这还是颇具新闻价值的。
再看5月22日的战况:索马里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摩加迪沙南部和北部发生的激战中,至少造成45人死亡,其中30人是平民,另有200多人受伤。那一天,一辆载着逃亡平民的车遭炮弹击中。当地居民说:“到处都是尸体,情景太恐怖了,首都简直成了人间地狱!”。而美联社记者拍到的一幅照片显示,持枪武装人员蹲在遭炮火袭击的建筑物废墟旁,不远处就横躺着多具尸体。那天,索马里一家新闻网编辑说,他们的一位资深记者在上班路上被弹片击中头部当场死亡。
对当天的战斗,索马里国防部长指出:“政府军发动进攻,为的是打击和摧毁敌人,以有效保卫我们的人民,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占领了新据点,抢占了反政府武装的地盘,我们将对反政府武装持续展开袭击攻势,直至我们彻底控制全国。”
索马里政府军总司令也发表评论:“交战缘于反政府武装开始袭击政府控制点,但我们有信心击败敌人,任何与政府为敌的人都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不过,素马里新总统艾哈迈德的表态就显得底气不足了。艾哈迈德5月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渡政府需要外界帮助,以击退反政府武装的进攻,保卫索马里的主权、稳定和自由,他吁请国际社会协助索马里过渡政府打击国内的反政府武装。艾哈迈德还强调,一些外国武装分子加入了对政府军的战斗,还有一些国家则在幕后支持,向反政府武装提供资金和武器装备。他说,这些外部势力的目的,是想把索马里变成第二个“阿富汗”和“伊拉克”。
就在总统讲话的同一天,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伊斯兰青年运动”宣布对前一天发生的一起针对安全部队的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负责,并声称要制造更多这样的袭击。同时,反政府的“伊斯兰党”发言人说:“所谓的政府军袭击了我们的基地,其实是被我们击退了,他们又退回到原有驻地当中。”
战斗的场景,在索马里已经司空见惯。试想一个几乎天天都被这样的枪炮声和死亡惨象所笼罩的城市,它的安全形势、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美联社的一篇报道说,一场战斗过后,甚至即使在没有战斗的日子里,摩加迪沙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横躺着的尸体,尸体散发着扑鼻的恶臭,弥漫整座城市的上空,久久挥之不去。与此同时,手提AK-47自动步枪的年轻人到处都是,武装人员乘着装有机枪和火箭炮的敞篷吉普和小型货车,风驰电掣出没在摩加迪沙炎热泥泞的街道……“我想要的,只是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养我的孩子”
’
5月26日,索马里一家网站刊登了一篇属于写实风格的文章,标题是:“我想要的,只是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抚养我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名叫纳斯提赫·奥萨玛的年轻女子的真实故事。
今年4月份,29岁的纳斯提赫·奥萨玛回到了她位于摩加迪沙南部地区的家,在此之前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呆在难民营里,那是她2007年为了躲避由埃塞俄比亚支持的政府军与叛军之间在摩加迪沙展开的新一轮战火而逃亡的难民营。
然而,在摩加迪沙的家还没呆上一个月,奥萨玛又和她的四个孩子逃回到了难民营,四个孩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只有4岁。她的丈夫在她2007年第一次逃难的前几天被当兵的抓走了,打那以后,就再没有见过他。她对记者说;
“(以前),我的孩子们至少还没有饿过肚子,感谢上帝,我们总是能够给他们提供吃的。但是,2007年,当埃塞俄比亚军队到来(要帮助赶走反政府武装)之后,内战更加激烈了,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住的地区变成了双方在摩加迪沙城争夺最激烈的地方之一”。
“我们不能外出打工,也不能干任何事情,只好逃到难民营才安全些。丈夫被抓走后,我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我更不知道该对孩子们说些什么”。
“现在,我和另一个家庭挤在一起生活。这家人非常好,允许我们和他们呆在一块,并允许我们共用他们不多的东西。生活非常艰苦,我们没有足够吃的东西,也没有地方睡觉。我不知道我们的苦啥时候才是个尽头,所有我想要的,只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把我的孩子拉扯大。”
这个似乎很平淡的故事,向人们折射出:在索马里,像纳斯提赫·奥萨玛这样的女子还有多少?类似她们境况的家庭还有几许?还有多少个“丈夫”遭遇和纳斯提赫-奧萨玛丈夫一样下落不明、生死两茫茫的厄运?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事实上,战乱遭殃的主体每每是无辜的普通民众。据统计,18年来的内乱,已经使索马里这个不足1000万人口的国家有大约100万人流离失所,索马里成了不折不扣的难民之国。难民大多逃到邻国,其中逃到与其西北接壤的埃塞俄比亚的约50万人,西南接壤的肯尼亚约30万人,北部邻居吉布提1.5万人,还有7万多人冒着生命危险驾小船北渡亚丁湾逃进阿拉伯半岛的也门等国。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每年公布的“衰败国家”名单中,索马里总是“当仁不让”地位居榜首。
自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今年5月7日与政府军在首都爆发新一轮武装冲突至今,战火又逼迫5万多老百姓舍弃家园,走上逃亡之路。摩加迪沙西南30公里的阿夫戈耶镇,如今已成了索马里国内最大的难民营,聚集着无以计数的流离失所者,他们的境况很糟糕,人道主义形势严峻。法新社的报道说,逃亡的“大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许多家庭断水缺粮,他们只能生活在路边树荫下或草地上,用树叶和破烂的塑料布遮挡阳光和蚊虫的袭扰,“其惨状无不令人唏嘘慨叹,扼腕不已”。
除了战乱,干旱和饥荒的肆虐也使索马里人道灾难不断加剧。
“非洲之角”索马里位于非洲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 洋,西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接壤,西北与吉布提交界。海岸线长320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
据索马里媒体报道,首都摩加迪沙以西400公里有一个名叫法杜恩的小村,常年见不到一滴雨水,村民只能打井度日,可是去年连井水也干枯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骆驼和山羊被活活渴死。最后,那里的居民不得不靠喝自己的尿维持生命,直至尿也没有了,营养不良、骨瘦如柴、体弱多病的孩子也被渴死。全村被迫开始外出逃难。
《纽约时报》在去年12月的一份报道中说,在索马里南部的一个小镇,饥荒到了“袁鸿遍野”的骇人程度,人们整天吃草或咀嚼干枯的玉米杆,家庭主妇煮骆驼皮充饥,每天都有100多人丧生,这个昔日有10万人的城市如夸只剩下一半了。而首都以南100多公里处的拜多阿镇成了可怕的“死亡之城”,那里由于匪徒横行,抢劫掳掠,为非作歹,国际救援粮食根本无法运达,每天都有400多人在嗷嗷待哺中悲惨地死去。
对索马里的儿童来说,有的是不尽的苦难。在过去的18年战乱中,战争破坏了索马里的医疗、学校等基础设施,以致于索马里的新生儿、儿童和产妇死亡率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而该国儿童入学率又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索马里有超过14万儿童中度或者严重营养不良,其中5万人面临着生命危险。
一位在索马里从事国际紧急救援工作的护士忧心忡忡地说:“在索马里,儿童在幼小时就目睹了发生在他们周围的枪战、烧杀、抢劫、强奸等,这给他们的心灵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各方角力的必然结果
今年1月底,艾哈迈德当选总统,组建了过渡性质的民族团结政府,但遭到“伊斯兰青年运动”和“伊斯兰党”等武装组织的坚决拒绝和强烈反对,他们不断制造针对政府官员和安全部队士兵的袭击事件,索马里国内的局势乱上加乱。索马里自1991年就开始战乱的原因,概而言之,既有本国复杂的民族、部落矛盾,也有殖民主义统治形成的诸如索马里与邻国边界划分等历史问题,更有外部势力染指和介入的推波助澜。
从国内的民族矛盾看,索马里独立后,根深蒂固的部族矛盾远未消弭,在经历了西亚德长达21年的独裁统治之后,民族、部落等矛盾空前尖锐,成了国家陷入灾难的主要内部原因。
从殖民统治的角度来看,索马里从19世纪下半叶起,开始分别被英国、法国、意大利入侵、占领和瓜分,形成了历史上的英属、意属和法属索马里(今日的吉布提)三块殖民地,此外还有今天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和肯尼亚的北方省(肯尼亚现在称其为东北省)。索马里独立后,历届政府都要求统一上述“五部分领土”,并为此不惜与邻国多次发生边界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值得一提的是,西亚德政府奉行的“大索马里兰”政策,使索马里与其周边三国——埃塞饿比亚、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一度交恶,现在虽有缓和,但明争暗斗的格局依旧,并存在着爆发冲突的可能性。
大国势力的介入,使索马里局势更加微妙复杂,动荡不堪。非洲媒体发表评论认为,索马里的乱象与地区国家和其他外部势力脱不了干系。西方国家和一些地区国家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支持不同派别和不同的领导人。
而阿拉伯著名的“阿拉伯人”网站近日撰文指出,索马里问题的背后,有一双美国的“幕后之手”。索马里曾经是令美国伤心的地方,“黑鹰折翅”的可怕经历至今仍是美国不少政客心中的隐痛。美国一直认为索马里是包括“基地”组织在内恐怖分子活跃的温床和天堂,如果伊斯兰力量不断得势,索马里将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和“阿富汗”,遂通过埃塞俄比亚出兵索马里,在那里展开所谓的反恐战争,从而为染指索马里事务找到了契机和切入口。而埃塞俄比亚因不堪重负从索马里撤出后,仅有3500人的非洲联盟维和部队力单势薄,独木难支,索马里的安全几乎成了“真空”。
另有非洲媒体报道说,现在充当反政府主力的“伊斯兰青年运动”、“伊斯兰党”,以及原来的“伊斯兰法院联盟”等,实际上并非孤军作战,它们的支持者包括埃塞俄比亚的宿敌厄立特里亚、一些激进的伊斯兰势力以及“基地”组织在北非的分支机构等。各种力量犬牙交错,各支一派,使索马里这个风景秀丽的国家在痛苦中不断呻吟。绵延不息的内乱,何日才是个尽头?
索马里内战由来: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公元13世纪时曾建立过封建帝国。1840年,英国侵入北部沿海地区。1887年,北部淪为英国保护地,称英属索马里。1925年,南部沦为意大利殖民地,称意属索马里。1960年6月26日,北部地区独立。同年7月1日,南部地区独立,同日南、北两部分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1969年,索马里国民军司令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发动政变上台,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91年1月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索马里陷入内战,处于军阀武装割据、四分五裂的无政府状态。
1992年,索马里内战升级,美国主导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索马里,不过不但没有结束索马里冲突,反而遭到军阀武装和索马里人民的抵抗。美军的黑鹰战斗机被击落,美国大兵暴尸摩加迪沙街头,维和行动使美军在全世界面前大失颜面。1994年,美军黯然撤出索马里,维和行动宣告失败。
2004年,“伊斯兰法院联盟”作为一支新的军事、政治力量迅速在索马里崛起,两年后赶走盘踞首都的军阀联盟,控制索马里大片地区。这一年索马里过渡政府成立,虽然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但由于实力不济,加之内讧不断,难以与“伊斯兰法院联盟”等反政府武装抗衡。
2006年12,在美国主导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725号决议,授权非盟组建部队进人索马里执行维和任务,支持过渡政府的埃塞俄比亚也由幕后走向前台,直接出兵索马里,救过渡政府于危难之中。
今年1月31日,索马里过渡议会经反复磋商与协调,选出谢赫艾哈迈德为索马里新一任过渡总统。目前,索马里过渡政府实际控制区仅剩下首都摩加迪沙。然而,就在首都地区,“伊斯兰青年运动”和“伊斯兰党”等反政府武装组织也坚决拒绝和强烈反对过渡政府,他们不断制造针对政府官员和安全部队士兵的袭击事件。
时间:2009年5月27日。
地点: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国家老剧院门前。
这天中午时分刚过,一阵密集的榴弹炮带着震耳欲聋的呼啸声落在老剧院门前的路上,顿时,一群无辜平民倒在血泊之中。后来证实,七人被夺去了生命。
当地媒体报道说,这些炮弹原本是反政府武装打向总统府的,结果在发射时偏离了预定的目标。作为报复,忠于总统的安全部队用迫击炮进行还击,击中反政府军的一个阵地,炸死一名反军士兵,炸伤三人。还击引来更大的反还击,双方你来我往,整座城市炮声阵阵,浓烟四起……
“所有非州”网站说,这一幕“仅是索马里当下时局的一个缩影,还远远称不上是最近摩加迪沙众多战斗中最为激烈的”。
严格说,索马里内乱已经不是什么重大的国际新闻了,因为自1991年到现在,索马里已乱了18年。前一段时间,索马里海盗猖獗,曾吸引众多人的眼球,现在,那里的海盗依然猖獗,但“热乎劲儿”已被又“浮出水面的”索马里国内乱局所替代,如今索马里已乱到了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首都展开包括大规模猛烈炮击和殊死巷战等在内的大撕杀,这还是颇具新闻价值的。
再看5月22日的战况:索马里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摩加迪沙南部和北部发生的激战中,至少造成45人死亡,其中30人是平民,另有200多人受伤。那一天,一辆载着逃亡平民的车遭炮弹击中。当地居民说:“到处都是尸体,情景太恐怖了,首都简直成了人间地狱!”。而美联社记者拍到的一幅照片显示,持枪武装人员蹲在遭炮火袭击的建筑物废墟旁,不远处就横躺着多具尸体。那天,索马里一家新闻网编辑说,他们的一位资深记者在上班路上被弹片击中头部当场死亡。
对当天的战斗,索马里国防部长指出:“政府军发动进攻,为的是打击和摧毁敌人,以有效保卫我们的人民,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占领了新据点,抢占了反政府武装的地盘,我们将对反政府武装持续展开袭击攻势,直至我们彻底控制全国。”
索马里政府军总司令也发表评论:“交战缘于反政府武装开始袭击政府控制点,但我们有信心击败敌人,任何与政府为敌的人都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不过,素马里新总统艾哈迈德的表态就显得底气不足了。艾哈迈德5月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渡政府需要外界帮助,以击退反政府武装的进攻,保卫索马里的主权、稳定和自由,他吁请国际社会协助索马里过渡政府打击国内的反政府武装。艾哈迈德还强调,一些外国武装分子加入了对政府军的战斗,还有一些国家则在幕后支持,向反政府武装提供资金和武器装备。他说,这些外部势力的目的,是想把索马里变成第二个“阿富汗”和“伊拉克”。
就在总统讲话的同一天,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伊斯兰青年运动”宣布对前一天发生的一起针对安全部队的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负责,并声称要制造更多这样的袭击。同时,反政府的“伊斯兰党”发言人说:“所谓的政府军袭击了我们的基地,其实是被我们击退了,他们又退回到原有驻地当中。”
战斗的场景,在索马里已经司空见惯。试想一个几乎天天都被这样的枪炮声和死亡惨象所笼罩的城市,它的安全形势、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美联社的一篇报道说,一场战斗过后,甚至即使在没有战斗的日子里,摩加迪沙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横躺着的尸体,尸体散发着扑鼻的恶臭,弥漫整座城市的上空,久久挥之不去。与此同时,手提AK-47自动步枪的年轻人到处都是,武装人员乘着装有机枪和火箭炮的敞篷吉普和小型货车,风驰电掣出没在摩加迪沙炎热泥泞的街道……“我想要的,只是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养我的孩子”
’
5月26日,索马里一家网站刊登了一篇属于写实风格的文章,标题是:“我想要的,只是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抚养我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名叫纳斯提赫·奥萨玛的年轻女子的真实故事。
今年4月份,29岁的纳斯提赫·奥萨玛回到了她位于摩加迪沙南部地区的家,在此之前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呆在难民营里,那是她2007年为了躲避由埃塞俄比亚支持的政府军与叛军之间在摩加迪沙展开的新一轮战火而逃亡的难民营。
然而,在摩加迪沙的家还没呆上一个月,奥萨玛又和她的四个孩子逃回到了难民营,四个孩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只有4岁。她的丈夫在她2007年第一次逃难的前几天被当兵的抓走了,打那以后,就再没有见过他。她对记者说;
“(以前),我的孩子们至少还没有饿过肚子,感谢上帝,我们总是能够给他们提供吃的。但是,2007年,当埃塞俄比亚军队到来(要帮助赶走反政府武装)之后,内战更加激烈了,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住的地区变成了双方在摩加迪沙城争夺最激烈的地方之一”。
“我们不能外出打工,也不能干任何事情,只好逃到难民营才安全些。丈夫被抓走后,我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我更不知道该对孩子们说些什么”。
“现在,我和另一个家庭挤在一起生活。这家人非常好,允许我们和他们呆在一块,并允许我们共用他们不多的东西。生活非常艰苦,我们没有足够吃的东西,也没有地方睡觉。我不知道我们的苦啥时候才是个尽头,所有我想要的,只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把我的孩子拉扯大。”
这个似乎很平淡的故事,向人们折射出:在索马里,像纳斯提赫·奥萨玛这样的女子还有多少?类似她们境况的家庭还有几许?还有多少个“丈夫”遭遇和纳斯提赫-奧萨玛丈夫一样下落不明、生死两茫茫的厄运?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事实上,战乱遭殃的主体每每是无辜的普通民众。据统计,18年来的内乱,已经使索马里这个不足1000万人口的国家有大约100万人流离失所,索马里成了不折不扣的难民之国。难民大多逃到邻国,其中逃到与其西北接壤的埃塞俄比亚的约50万人,西南接壤的肯尼亚约30万人,北部邻居吉布提1.5万人,还有7万多人冒着生命危险驾小船北渡亚丁湾逃进阿拉伯半岛的也门等国。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每年公布的“衰败国家”名单中,索马里总是“当仁不让”地位居榜首。
自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今年5月7日与政府军在首都爆发新一轮武装冲突至今,战火又逼迫5万多老百姓舍弃家园,走上逃亡之路。摩加迪沙西南30公里的阿夫戈耶镇,如今已成了索马里国内最大的难民营,聚集着无以计数的流离失所者,他们的境况很糟糕,人道主义形势严峻。法新社的报道说,逃亡的“大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许多家庭断水缺粮,他们只能生活在路边树荫下或草地上,用树叶和破烂的塑料布遮挡阳光和蚊虫的袭扰,“其惨状无不令人唏嘘慨叹,扼腕不已”。
除了战乱,干旱和饥荒的肆虐也使索马里人道灾难不断加剧。
“非洲之角”索马里位于非洲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 洋,西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接壤,西北与吉布提交界。海岸线长320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
据索马里媒体报道,首都摩加迪沙以西400公里有一个名叫法杜恩的小村,常年见不到一滴雨水,村民只能打井度日,可是去年连井水也干枯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骆驼和山羊被活活渴死。最后,那里的居民不得不靠喝自己的尿维持生命,直至尿也没有了,营养不良、骨瘦如柴、体弱多病的孩子也被渴死。全村被迫开始外出逃难。
《纽约时报》在去年12月的一份报道中说,在索马里南部的一个小镇,饥荒到了“袁鸿遍野”的骇人程度,人们整天吃草或咀嚼干枯的玉米杆,家庭主妇煮骆驼皮充饥,每天都有100多人丧生,这个昔日有10万人的城市如夸只剩下一半了。而首都以南100多公里处的拜多阿镇成了可怕的“死亡之城”,那里由于匪徒横行,抢劫掳掠,为非作歹,国际救援粮食根本无法运达,每天都有400多人在嗷嗷待哺中悲惨地死去。
对索马里的儿童来说,有的是不尽的苦难。在过去的18年战乱中,战争破坏了索马里的医疗、学校等基础设施,以致于索马里的新生儿、儿童和产妇死亡率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而该国儿童入学率又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索马里有超过14万儿童中度或者严重营养不良,其中5万人面临着生命危险。
一位在索马里从事国际紧急救援工作的护士忧心忡忡地说:“在索马里,儿童在幼小时就目睹了发生在他们周围的枪战、烧杀、抢劫、强奸等,这给他们的心灵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各方角力的必然结果
今年1月底,艾哈迈德当选总统,组建了过渡性质的民族团结政府,但遭到“伊斯兰青年运动”和“伊斯兰党”等武装组织的坚决拒绝和强烈反对,他们不断制造针对政府官员和安全部队士兵的袭击事件,索马里国内的局势乱上加乱。索马里自1991年就开始战乱的原因,概而言之,既有本国复杂的民族、部落矛盾,也有殖民主义统治形成的诸如索马里与邻国边界划分等历史问题,更有外部势力染指和介入的推波助澜。
从国内的民族矛盾看,索马里独立后,根深蒂固的部族矛盾远未消弭,在经历了西亚德长达21年的独裁统治之后,民族、部落等矛盾空前尖锐,成了国家陷入灾难的主要内部原因。
从殖民统治的角度来看,索马里从19世纪下半叶起,开始分别被英国、法国、意大利入侵、占领和瓜分,形成了历史上的英属、意属和法属索马里(今日的吉布提)三块殖民地,此外还有今天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和肯尼亚的北方省(肯尼亚现在称其为东北省)。索马里独立后,历届政府都要求统一上述“五部分领土”,并为此不惜与邻国多次发生边界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值得一提的是,西亚德政府奉行的“大索马里兰”政策,使索马里与其周边三国——埃塞饿比亚、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一度交恶,现在虽有缓和,但明争暗斗的格局依旧,并存在着爆发冲突的可能性。
大国势力的介入,使索马里局势更加微妙复杂,动荡不堪。非洲媒体发表评论认为,索马里的乱象与地区国家和其他外部势力脱不了干系。西方国家和一些地区国家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支持不同派别和不同的领导人。
而阿拉伯著名的“阿拉伯人”网站近日撰文指出,索马里问题的背后,有一双美国的“幕后之手”。索马里曾经是令美国伤心的地方,“黑鹰折翅”的可怕经历至今仍是美国不少政客心中的隐痛。美国一直认为索马里是包括“基地”组织在内恐怖分子活跃的温床和天堂,如果伊斯兰力量不断得势,索马里将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和“阿富汗”,遂通过埃塞俄比亚出兵索马里,在那里展开所谓的反恐战争,从而为染指索马里事务找到了契机和切入口。而埃塞俄比亚因不堪重负从索马里撤出后,仅有3500人的非洲联盟维和部队力单势薄,独木难支,索马里的安全几乎成了“真空”。
另有非洲媒体报道说,现在充当反政府主力的“伊斯兰青年运动”、“伊斯兰党”,以及原来的“伊斯兰法院联盟”等,实际上并非孤军作战,它们的支持者包括埃塞俄比亚的宿敌厄立特里亚、一些激进的伊斯兰势力以及“基地”组织在北非的分支机构等。各种力量犬牙交错,各支一派,使索马里这个风景秀丽的国家在痛苦中不断呻吟。绵延不息的内乱,何日才是个尽头?
索马里内战由来: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公元13世纪时曾建立过封建帝国。1840年,英国侵入北部沿海地区。1887年,北部淪为英国保护地,称英属索马里。1925年,南部沦为意大利殖民地,称意属索马里。1960年6月26日,北部地区独立。同年7月1日,南部地区独立,同日南、北两部分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1969年,索马里国民军司令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发动政变上台,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91年1月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索马里陷入内战,处于军阀武装割据、四分五裂的无政府状态。
1992年,索马里内战升级,美国主导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索马里,不过不但没有结束索马里冲突,反而遭到军阀武装和索马里人民的抵抗。美军的黑鹰战斗机被击落,美国大兵暴尸摩加迪沙街头,维和行动使美军在全世界面前大失颜面。1994年,美军黯然撤出索马里,维和行动宣告失败。
2004年,“伊斯兰法院联盟”作为一支新的军事、政治力量迅速在索马里崛起,两年后赶走盘踞首都的军阀联盟,控制索马里大片地区。这一年索马里过渡政府成立,虽然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但由于实力不济,加之内讧不断,难以与“伊斯兰法院联盟”等反政府武装抗衡。
2006年12,在美国主导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725号决议,授权非盟组建部队进人索马里执行维和任务,支持过渡政府的埃塞俄比亚也由幕后走向前台,直接出兵索马里,救过渡政府于危难之中。
今年1月31日,索马里过渡议会经反复磋商与协调,选出谢赫艾哈迈德为索马里新一任过渡总统。目前,索马里过渡政府实际控制区仅剩下首都摩加迪沙。然而,就在首都地区,“伊斯兰青年运动”和“伊斯兰党”等反政府武装组织也坚决拒绝和强烈反对过渡政府,他们不断制造针对政府官员和安全部队士兵的袭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