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范读应贯穿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b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读课文了。现在想想那位老教师的全情投入,摇头晃脑,音调或婉转,或铿锵,如痴如醉的朗读,还是那样记忆深刻。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后,确实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鼠标取代了粉笔,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录音代替了教师的范读……
  朗读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无不在告诉我们朗读的重要性。其实,传统教学的精华,我们还应将它发扬光大,就拿教师的范读来说,在语文课堂中,有诸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一文中回忆了她中学时代的古文老师和白话文老师。她在文中这样写道: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有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刘国正先生对他的私塾先生陈小溪的回忆中写道:“他给我们讲解《咏怀》《北征》《秋兴》等,在简要的讲解词语之后,他开始朗读或朗吟,读一声‘妙啊——嗯!’他并不说出妙在何处,但从他那眉飞色舞的神态,从他那喝彩般神情的语气,知道他的心境已经化入诗中,深深地受到感动。此时的我,也无须追问妙在何处,感情同老师一起交融在诗中了。”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他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是点燃学生朗读的火焰,是激发学生文学兴趣的歌声。
  二.范读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优美的诗词、散文,最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教师的范读,有时像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淌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纤浓美;有时如大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才思滚滚,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有时似高山流水,错落跌宕,层层推进,飞流直下,给学生一种多姿多态的飞动美。如特级教师韩军教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他有一段感人至深的范读,直把听课的成百上千的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之所以有如此效果,根本原因是韩老师设身处地地走进了艾青的心灵深处,俨然化身为艾青,与作者一体,用韩老师的话说是:“我在朗诵时,我的心目中,的确历历在目地幻化出乳母大堰河的形象,我(艾青)坐在狱中,漫天飞雪,我(艾青)思念大堰河,思念妈妈一样的大堰河。”在这里,韩老师的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对学生的感情朗读做了很好的范例。总之,教师的范读,能使不同的内容,通过完美的语言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学习成绩也自然会得到提高。
  三.有效的范读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对内容的感悟。强烈丰富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课文的特点,发挥文章的感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去提高阅读感悟能力。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很好的语感训练。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感染力,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七年级下册的课文《秋天》,我在教学这首诗歌时,对于处理“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一句的朗读就深有体会。“游戏”怎么读才妙?应读出怎样的情味?学生最初自己朗读时“游戏”一词时就是用一种很平缓的语气去读,声音没有延长,面部表情也不够丰富。为什么?因为他们对于“游戏”一词的体会感悟只停留在这个词基本的意思的理解上。老师在范读这句诗时,把渔夫那悠闲自得、逍遥自在的心情都通过“游戏”传达给了学生。自然学生对于“游戏”一词的理解会比以前更丰富、深刻。
  四.教师的范读能增强课堂渗透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 38%语调 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济南的冬天》一文,济南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教师如果能把济南小山的秀气,济南冬天的慈善温暖,把济南人们脸上含笑的神韵都通过朗读传达给学生,那么学生对于作者对于济南的热爱之情就不难把握了。
  当然,是不是所有的范读都是适宜的呢?我认为不是的。教师的范读要注意适时、适用。范读要真正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如果教师范读之后,学生不能从中学到什么或者感受到什么帮助理解和感悟,那么这样的范读就有些画蛇添足了。总之,我认为教师的范读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只有谙熟其道,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
  我们应该让教师范读永驻语文课堂!
  高瑜,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其他文献
初读《爱如茉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同时也让人心生疑惑——爱怎么会像那平淡无奇的茉莉花呢?“爱如茉莉”是从妈妈口中说出来的,这个回答也让女儿差点笑出声来:
新课改以弘扬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它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发挥自主参与
在现行数学教材的每一章开篇部分,都有一副鲜活的生动画面:画面的下方或上方配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数学图形,右页有一段简洁的说明性文字。这些章头图和章头引言像一道绚丽的风
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有关单位统计,目前我国公共场所与居民住宅发生火灾的比例大体为1:5,可见做好家庭火灾的预防,对降低火灾的发
第一次读大部头的英文小说,总觉得那些词句间流露着异域的陌生与神秘。西式的时而冷峻时而细腻的表述,一个个尚不熟悉的词语的巧妙组合,渲染出一段被薄纱掩映着的朦胧而梦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朱雀桥②边野草花③,乌衣巷口夕阳斜④。旧时王谢⑤堂前燕,飞入寻常⑥百姓家。注释:①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岸边。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居住在 Suzaku Bridge ②
一、引言一个企业只有根据由本国的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和技术选择,才能在竞争市场中具有自生能力(林毅夫,1999)。自生能力是指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正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为教材的文本具有确定性的解读取向:教科书的提示预示着编者的价值判断;教参的教材分析就是文本解读的指南;教学就是教教材……这样,文本丰富的意义被单一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