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梅树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村子里的这棵老梅树,生长在村东的陡坡上,那里也就叫“盖机子则务”(意为梅树的地方)。从那里俯瞰,可见一条古道进入村子。儿时,每当阿妈赶街的日子,我们就在老梅树上爬上爬下张望,等着阿妈回来,一见到阿妈的身影出现在古道上,就跑下去偎依在阿妈的身旁,牵着阿妈回家。阿妈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了,我也走南闯北几十年,但心里还是时常思念阿妈;一旦思念阿妈,心里也总念叨着那棵老梅树!
  近来,老家有要事需要回去,拜谒老梅树也是其中的一件事了。
  这是初冬的一天,我坐了长途车后步行三公里乡村公路,傍晚到了村西头。这里,记忆中的两棵又高又大的柿子树,眼下只活着一棵,活的也很不自在,上身斜靠在电杆头上,像老人拄着拐杖一般,如果没有这点支撑,它也跟旁边那棵一样,只剩个那个巨大的桩桩了。见这般情景,免不了担忧我心中的老梅树!
  第二天一早,约了退休在家的赵大哥一同前往看老梅树。我们走过村里的古道,抬头张望,当年的荒坡已经变了模样。那里有两所新建的房子,房子中间有丛萧疏的树木,想必老梅树还在,一高兴,见路就上,一口气爬上去,却走错了地方,走到房子后面深深的夹缝里了,可一抬头,看见老梅树还活着呢。它还是我记忆中的那模样,树根还是那么粗,树干还是那么大,树桠罩住了天空。但想象不到的是:记忆中的土坡却是石头山,新房子的地基从老梅树的根部直劈下来,裸露出高到屋檐的乱石壁,老梅树蹲在石壁头上,几条粗根还从乱石中垂下来。看到这般模样,我又喜又悲,喜的是老树还活着,悲的是老梅好像髦耋老人受到折磨,让人心疼。这时很想挨着它抚摩一下,可石壁又高又陡,近在咫尺,上不去。
  我们走出夹缝,另寻道路,回到原来的坡脚,再绕一个大圈子,到上面那家的院子里。眼前见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坐在藤椅上,闭着眼睛在台阶上养神,似乎没有发觉我们的到来。赵大哥说:“他是炳芳叔,今年已经九十一岁了。”又把我的小名告诉给老人。老人睁开眼睛,看着我,迟缓地“嗯嗯”附和着,老人对我还有记忆。之后,我们搀扶着老人,拉开柴扉,走过菜地,到老梅树旁,几个人一面看着老梅树,一面攀谈起来。
  儿时只知在上面好玩,没有细看,现在抚摸着它,见它的根部跟一般树不一样,由于下面是石头,树根伸不下去,在地表上形成宽大的块根,跟地面吻合在一起,如果不扒土细看,很难分辨出哪是地,哪是根。从块根往上,虬龙般巨大的躯干斜着向前伸去,全身长满毛茸茸的青苔,青苔间有许多大大小小窟窿,似乎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却在能长新枝的地方长出许多枝桠。枝桠粗粗细细,密密匝匝,铺天盖地。在这万物干枯的初冬,不论你抚摸哪一枝,树皮都润气,可以感觉到里面里充满活力,上面的隆起的点点小疙瘩好像都在等待着隆冬的到来,准备迎着风雪绽放漫天的花朵。到那时,不论哪一枝花,有遒劲的躯干衬托,都是一幅幅艳丽中有风骨、风骨中有清香的抒情画。
  赵大哥是细心人,他带来了皮尺,跟一位朋友忙上忙下,丈量着老梅树根部的周长。忽然间,听见他低声而带惊讶的口气说:“三米二!”我回过头,见他的双手还掐在三米二处呢。粗略一算,直径可超过一米啊!这么粗,这么大的老梅树,世上还能有几棵!我曾见过昆明黑龙潭的唐梅,相比之下,那只能算个小弟弟。
  炳芳叔在一旁看我们这样认真,动作迟缓地指指点点,嘴里时断时续地说:“你们哪,来的不是时候,要是开花的时候来,一树都是花,多好看呀!”
  是啊,来的不是时候,但我更关心老梅树的年纪。炳芳叔却没有正面回答,说:“这棵老梅树呀,我小时候就是这么粗大了。”
  我又问:“老辈子有什么传说吗?”
  炳芳叔说:“阿爷巴吴波也说过,他小时候看见就这么粗大了。老人家还嘱咐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哟!”巴吴波是绰号,意思是大胡子,真名叫赵学宽,是村里有胆有识的一位文化奇士,1948年去世,享年八十有八。
  从我们这一辈上溯到九十一岁的炳芳叔,再上溯到八十八岁的阿爷巴吴波,小时候的印象都是一样,这棵老梅树起码两百年来都是这么粗大,那这棵老梅树该有多大的树龄啊?简直不可想象!它又怎么落脚这荒僻之地?怎么能活到现在?有谁能揭开这个谜?我们试问炳芳叔,他摇头说:“不知道喽。”
  我们都陷入了沉思,我脑子在搜索着模糊的一切可能的记忆。梅树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历代文人雅士把它视为“松、竹、梅、兰”四君子之一,也把它跟松、竹一起作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以梅励志,咏梅诗词,赏梅书画,世代不绝。它那“梅花先自苦寒来”的人生哲理,“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尚品德,“铁骨虬枝傲霜雪”的坚强意志,激励人们奋斗不息。要知道这棵古梅的来历,也许从这里的文化中可以回答一二。
  我们这个村子在剑川县的西部,是个古老的白族村子,村名是白语音译的“羊岑”(意思是松树村,今称新松)。从民国到新中国建立初期,乡政府设在这里,明清方志中有它的记载,因为它是从大理和丽江两个方向路经剑川前往兰坪的第一个驿站。兰坪,自古是滇西产盐、产银、产汞的之地,那时的这些特产如同今天石油和钢铁一般,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实力的象征。这样的古道驿站,南来北往的马帮、商贾常在这里驻脚,古民居前还留有一个接一个的古铺台,古道的石板上还留着马帮坑坑洼洼的马蹄印。大凡古道经过的地方,总有先进文化的传播,这个村子也不例外,耕读之风世代相传。当年我曾见过:村里耕读世家大门上悬有诸如“进士”一类的匾额,村后佛寺门头有清末江苏南通状元张謇书刻的“松泉寺”三个大字,省图书馆藏本村学子诗集上有清末云南“状元”袁嘉谷亲笔题跋,民国初年云南《实业报》上有记述本村风土的《松村图记》;还见过村中刻有云南近代书法大家陈荣昌手笔的对联、文化名人赵藩编篡《云南丛书》中选有本村两代学子的诗作。看来,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有文化象征的梅树生长,不是什么奇事了,有的农家庭院里也有梅树,人们图的不是什么梅的果子,而是梅树的气质、梅花的气韵。
  这样想,这梅树已有了四五百年历史,可看它古老的模样,何止这么个岁数。这时让人自然联想到《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徐氏在十四、十七两天日记中三次提到这个村子的名字。如十七日,他在沙腿(今沙溪)时,石宝山之主僧“欲留余观钟山(今石钟寺),且言:‘从此西四十里,过蕨菜坪(今石龙村),即通杨村……’”这里的“杨”与“羊”同音,指的是羊岑。按常理,主僧给徐氏指点方位不奇怪,但又一想,似乎无意中还透露出其他信息。石钟寺是唐宋时期开筑的石窟,它与沙登箐石刻、石宝山宝相寺组成上、中、下三个一组胜地,说石钟寺何以说到羊岑呢?这名气还与胜地有关呢。村子的南山叫“塞埃诺”(寺山),是因山背与石宝山的宝相寺相连;村民叫石宝山的石钟寺是“弯塞子”(中山),是因该寺位居这组胜地之中间,保留明代李元阳题词沿袭“中山”的古称。尤其,而这一片区村庄之中惟独这个村子是单一的石匠村,石雕名播遐迩,石文化源远流长,与三个称“石”关系密切。石宝山建造于唐宋时期,工程浩大,附近村民当然是主力军,羊岑也不会例外,都为建造石窟,石龛、石像、石狮、石栏等出过力,同时也造就了传统石雕工艺,今天村子周围的山上还有许多古代遗留的精美石刻,可以看到与胜地石刻一脉相承的影子。羊岑处在古代佛法、王道、土俗文化底蕴深厚之地,也许老天看中这的个宝山福地,唐宋时就有意将梅籽广播到这里,任其生长,看它们能活到多久?
  想不到吧,天有意,人有情,老梅树活到今天。可是州县古树档案名目中没有这棵老梅的名字。说怪也不怪,五十年前,大跃进时修筑剑川到兰坪的公路,只顾及老君山“大战钢铁”和砍伐森林,不走古道捷径,多绕道十多公里山路,甩掉古村,还把乡政府连同乡名“羊岑”搬到公路沿线的别处。于是,真正的“羊岑”成了偏僻的死角,没有人关注这里故事了。虽然如此,老梅树还是在这里默默地生长着,它跟本村和旁村的古柏、古桃、古梨、古栗、古栎、古山楂、古柿等许多古树一起,犹如置身世嚣尘外的世外桃源,不问今是何世,自然构成一个古树王国,为小坝子平添了一派古香古色的古朴风光。老辈子村民也许没有风光意识,只知道阿爷说了呵护的家训,呵护着这里的古树。老梅树可称为古树王国的代表,任随风云变幻,牢牢地扎根在薄土包裹的石头山上,不负村民的心愿,今天还让我们这一代庆幸一睹它的千古风采!
  老梅树啊老梅树!你站在这古道旁的石山上,饱受雨雪风霜,阅尽人间沧桑,古老的容颜,显示着生命的顽强,神态的安祥。你还给我童年温馨的亲情,给我老年漫天的遐想,还给我一生不了的牵挂,天底下还有几棵像你一样又粗又大又富有情感的古梅啊!
其他文献
一    离开大理  又去大理  我坐在飞机上  脑中始终盘旋一个问题  大理的魅力与日俱增  大理的魅力无与伦比  大理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此时  飞机的隆隆声  似乎已不复存在  我好像一直徜徉在银苍玉洱  那“皇家寺院”的钟声  又在耳边响起    二    有人从金庸的小说了解大理  有人因“风花雪月”迷恋大理  是啊  下关的风  上关的花  苍山的雪  洱海的月  如诗如画尽收眼底  
期刊
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罗素    很多的时候,我常常站在窗前,久久地张望我脚下的这条母亲河——黑潓江。  在久远的年代里,大理一直是云南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地。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滇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就在大理交汇。“茶马古道”从大理往北,上丽江,过迪庆,进西藏,马帮源源不断将茶叶、布匹等商品运往藏区。从大理往西,另一条古道经由漾濞通往永昌,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进入了国
期刊
随心所欲,这是读完张明曾的散文集《那时的洱海》后的感觉。这是一种有别于阅读其它散文集子的感觉。不知是有心,或是无意,张明曾似乎在努力摆脱散文的常规写法,或者说不按眼下散文的样子来写散文,根本不在乎写出的东西是否像散文。这就使得他这本散文集反而以一种新鲜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读《那时的洱海》,我突然便想起了散文界有些人主张的“散文原生态写作”,我认为明曾的写作正是一种原生态的写作,他凭着自己的真实记
期刊
读书看报,常常会遇到“菩提”二字。我看到这两个字就像看到一片风景,绿树红花掩映着辉煌的殿宇,灿烂的阳光溢满了天地。我感到奇怪,仅仅是书报上的两个字而已,怎么会让我生出如此的幻象?我把这种幻象描述给朋友,朋友说在大理州府以北的鹤庆县境内,有一处景观和我描述的极为相似。  起初我并不太相信,可后来却相信了。大理这地方自古就很神奇,许多风景都像梦中的风景,有几处还不为人知那也是极有可能的。想来朋友说的那
期刊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虽然百废待兴、强敌觊觎,但在毛泽东主席的倡议下,仅仅数年时间,宗旨为“敬老崇文”的文史馆在各省相继成立,可见新政府对老一辈文人的重视。云南文史馆成立于1954年,一批德高望重的文化人被聘为馆员,如周钟岳这样的耆宿。在被聘为云南文史馆馆员的人员中,有一位年已91岁的白族老先生特别引人注目,他姓杨,名继元,字亮丞,号慕陶,是剑川县金华陈家冲人。他虽和同乡赵藩、赵式铭
期刊
新年,人们常常想到的是爆竹和贺辞。声声爆竹,句句贺辞营造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新年气象,而我在这时候常会想到的是又见梅花了,总觉得梅花应该是新年带给我们的最好最美的礼物。在我的心里梅花不仅仅是一种花,它更是一种充满激励的精神,在新岁伊始的时候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雪是静静飘落的,带着温柔的寒冷,刻骨的美丽;风是席地而起的,冷冷地卷过大地,没有放过树上最后的一片残叶。严寒让一切生机都瑟缩了,大地是一片沉寂
期刊
在乡间的路边房角、荒坡野地,常见一种野生植物:茎上长着四条带状窄叶,使它的茎干看起来像四棱形;在茎干的叶腋间又长出一些分枝,每到春天,枝头就会开着白色的小花;这种植物的叶呈椭圆形,叶面有一层油状分泌物,有点沾手,触摸后嗅到一股淡淡的臭味,所以叫臭灵丹。  臭灵丹是一种草药,有清热消炎之效。咽峡红肿、眼鼻发炎,上腭干燥……总之,中医所说的“上焦火燥”引发的热症,只要煮上一剂服下,管保见效。平常,也可
期刊
在对待外来民族文化方面,白族是开放而宽容的。白族文化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形式,都是通过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之后形成的。而且,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时,白族不是生吞活剥,而是将其有机地和本民族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和谐、统一的新文化形式。白族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和宽容,集中体现在本主崇拜中。民族宗教作为深层次的民族文化。通常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而在白族的本主崇拜中,形式多样,并还有不少是外民族的。  本
期刊
我爷爷是我们这一带出了名的养蜂人,爷爷不但在家里养蜂,还把家蜂养到了大山上。  白族人家爱种花,爷爷种的比别人家更多,有兰花、杜鹃和山茶,还有一大院子的苹果、石榴和酸木瓜。爱花的人家爱养蜂,花间树下爷爷摆了好多蜂桶,有圆有方大大小小几大排。  所谓蜂桶,其实是把一大截原木桶子掏空了,两边各做两个盖子,留一个孔儿让蜜蜂进进出出。蜂桶最讲究保暖通风,养蜂人都用牛屎糊泥糊蜂桶,可保蜂窝不受蚂蚁与小虫子的
期刊
地白酒是一种匍匐生长的小野果,不留意你还真难发现它的存在。它的叶片、根须、模样、个头都与草莓相似,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野草莓”。上小学时,一条临水沟的田埂首先进入了我们这群馋小孩的视线,兴许是水分充足的缘故,田埂两侧一簇簇的地白酒生长得极为茂盛,它的根须深深扎进了黝黑的泥土里,脉红的粗壮根茎将水分和养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叶片和洁白色的小花上,使得油绿的叶片大而饱满,娇艳欲滴的白花开败后,一粒粒硕大的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