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体验特征分析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_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注学生对学校教育服务满意度和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是教育主管部门及高职院校对学生质量主体地位的重视。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的“学生反馈表”项,在统计分析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教育满意度和在校活动参与度数据基础上,深入探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学生在校体验,大一、大二学生在校体验,全国思政育人满意度、专业课教学满意度、教书育人满意度及管理与服务工作满意度等,进而以差异性、发展性、局限性三个属性切入,总结学生在校体验地区差异凸显、教学改革成效初显及全面教育服务有待提高的特征。学生是具有多重角色的教育主体,通过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关注学生评价权、发挥学生自主性投入等举措,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在校体验;特征分析;学生满意度;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全面质量管理在高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项目编号:182093);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委托项目“基于教学诊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XJWT008)
  作者简介:陈中耀,男,副处长,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和质量管理;宋璐瑶,女,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刘仲全,男,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和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3-0028-10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已连续发布9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和优化,呈现出引导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强化第三方评价监测功能,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质量的特点。[1]《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增加了“学生反馈表”,关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和活动参与度。学生是高职教育的消费者与参与者,也是高职教育诊改工作的重要层面,学生对教学服务的满意度和在校参与度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诊断教学服务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上报的《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的学生反馈表进行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探究全国高职院校在学生体验方面的特征,提出改进和提升学生体验的措施,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改进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是高职院校全方面展示教育质量、接受社会监督评价的重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对比学习、不断提升质量的重要途径。《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新增“学生反馈表”,这是强化和重视教育主体满意度的体现。本文聚焦于“学生反馈表”,以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①的高职院校为研究单位,以学生反馈表为研究对象,以大一大二在校学生满意度和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体验为研究内容,具体指标点结构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数理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以质量年报所包含的学生反馈表为研究样本,对省市间、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学生满意度和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差异,大一大二学生在校体验差异,教书育人、课堂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满意度数据差异,以及在校活动参与度分布差异等分别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在客观数据分析与呈现的基础之上,通过归纳与分析,概括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体验总体表现,总结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和活动参与度的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
  二、2019年質量年报学生体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一)各省份学生在校体验数据比较
  学生在校体验包括学生满意度与学生社团参与度,其中,学生满意度=(教书育人满意度+课堂教学满意度+管理与学生工作满意度)/N(各项与学生满意度相关的满意度项目总数),学生社团参与度=参与社团学生数量/全校在校生总人数。通过数据统计,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学生总体体验数据如表2所示。
  1.学生满意度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山东、上海、浙江、吉林、黑龙江学生满意度较高,山东以96.06%居全国第一;云南、海南、四川、甘肃与广东学生满意度较低,广东仅78.88%,居全国最后一名。全国学生平均满意度为91.66%,其中,17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学生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10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学生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学生活动参与度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在校生志愿者活动时间较少,浙江省几乎“一枝独秀”。这表明,在高职院校中可能存在学校对学生志愿者活动不重视,或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类活动积极性较弱的问题。
  由表2可以看出,浙江、山东、江苏、甘肃、云南学生社团参与度较高,其中,浙江以169.73%居全国第一,表明浙江高职院校在校生同时参与多个社团现象最为显著;山西、河南、黑龙江、新疆、海南学生社团参与度较低,其中,海南仅34.88%,居全国最后一名。全国学生社团参与度为68.02%,其中,仅9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学生社团参与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18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学生社团参与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东、中、西部高职学生在校体验数据比较
  学生在校体验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区域高职教育是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在教育氛围内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情感诉求。由表3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在学生满意度(包括教书育人、课堂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方面均居第一,东部地区在学生满意度方面排第二,西部地区排第三。其中,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平均学生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满意度,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满意度。总的来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学生满意程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志愿者活动是学生拓展素质训练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志愿者活动时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的运行情况。根据东部、中部及西部学生满意度及学生社团参与度表显示,全国平均学生志愿者时间为89日/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志愿者时间为155日/人,中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志愿者时间为62日/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志愿者时间为12日/人。总的来说,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引导力度,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在学生社团参与度方面,东部地区以平均83.11%遥遥领先,西部地区以74.95%排名第二,中部地区仅为53.12%,低于全国平均参与度68.02%。这或许可以推断出经济发达、办学条件优越、教育资源丰厚的职业教育区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社团活动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社团活动机会。
  (三)大一、大二在校生在校体验数据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大一在校生满意度(教书育人、课堂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略高于大二在校生满意度,但相差无几。由此可推断,高职教育在为不同年级的在校生提供教育服务时,保持了相对稳定性,较好地实现了不同年级在校生的满意与需求。
  在学生在校活动参与方面,大一在校生活动参与度与活跃度远高于大二在校生,大一在校生在志愿者、社团活动方面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积极性。该现象的出现或许源于大一在校生学业、实习与就业压力较小,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满足个性化需求,而大二在校生对职业规划更为明晰,或許将更多的精力放于职业能力培养之上。
  (四)重要指标数据比较
  1.思政育人满意度比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高校思政工作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职院校也是思政育人主阵地,思政育人满意度应该成为学生在校体验调查中的重要指标。
  (1)全国大一大二在校生思政育人满意度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大一在校生思政育人平均满意度高于大二在校生思政育人平均满意度。“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政工作作出的重要讲话,高职院校普遍进行思政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探索,将思政育人融入大学生学习全过程与全方面,思政育人氛围浓厚,思政育人效果凸显,也逐渐形成了大学生对高职院校所提供的思政课满意度呈增长的趋势。
  (2)思政育人满意度省份排名比较。由表6可以看出,山东省在思政育人满意度调查中,以97.32%高居榜首;经济大省广东在思政育人满意度调查中,仅仅达到79.61%,位居最后;东部地区思政育人满意度高于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在校生思政育人满意度差距不大,且高于90%,可以推断出思政育人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一定育人效果。
  2.专业课教学满意度
  (1)全国大一大二在校生专业课教学满意度比较。由表7可以看出,大一在校生专业课教学满意度略高于大二在校生专业课教学满意度。大一大二在校生专业课满意度差距较小,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能够为大一大二在校生提供较稳定的专业课教学服务。通过与表5进行对比,发现全国在校生专业课教学满意度高于思政育人满意度,由此可以推断出大一大二在校生对高职院校提供的专业课教学服务与效果更为满意。
  (2)专业课教学满意度省份排名比较。由表8可以看出,①吉林省在专业课教学满意度调查中,以97.55%高居榜首,广东省在专业课教学满意度调查中,仅为84.71%,位居最后;②满意度最高五个省均来自东部地区,满意度最低五个省,除广东之外,均来自西部地区;③绝大部分省份在校生思政育人满意度差距不大,且高于90%,可以推断出绝大部分地区的高职在校生认为其在校期间受到了良好的专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学质量表示满意。
  3. 课内外育人满意度比较
  (1)全国大一大二在校生课内外育人满意度比较。由表9可以看出,在校生课内育人满意度高于课外育人满意度,反映出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更多地关注课内育人环境,对课外育人有所忽视;大一在校生课内外育人满意度高于大二在校生课内外育人满意度,表明大一在校生对教书育人的认同感普遍优于大二在校生。
  (2)教书育人(课内外育人)满意度省份排名比较。由表10可以看出,山东省在教书育人满意度调查中,以97.26%高居榜首,广东省在教书育人满意度调查中,仅仅达到78.84%,位居最后;满意度前五名的省份均来自东部地区,满意度后五名的省份,除广东与山西,均来自西部地区。
  4.管理与服务工作满意度比较
  由表11可以看出:(1)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教学管理满意度最高,表明学生对高职院校所提供的教学服务和质量更为满意,也折射出高职院校或许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教学质量上;(2)后勤管理满意度最低,且不足90%,表明学生在面对学校所提供的后勤管理服务时,未表现出对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相同的认同感,高职院校可能存在对学生生活、食宿服务等关注欠缺的问题。
  三、学生在校体验特征分析
  (一)差异性:地区差异凸显
  学生在校体验差异不仅体现为直观数据上的差别,更折射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职院校教育服务质量的差距。通过对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学生体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在校体验依然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与地区内部差异性并存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区域间差异明显
  中部地区学生满意度最高,东部地区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排第一。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满意度排名前五省除黑龙江以外,均来自东部地区;人均志愿者活动时间排名前五省,除湖北与贵州外,均来自东部地区,且浙江省以高达1 315日/人的数量高居榜首;社团参与度排名前五省除甘肃、云南两省,均来自东部地区,且浙江、山东两省学生社团参与度均超过100%。东部地区学生在校体验数据的领先离不开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和优越的办学条件、教育环境和丰富的活动平台。   2.区域内差异明显
  学生在校体验数据不仅反映在东、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存在显著差距,即使在相同区域内,学生在校体验依然存在显著差异,且该现象普遍存在于东、中、西部地区。例如,东部地区的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均居全国前列,然而广东省、海南省学生满意度与学生社团参与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广东省在教书育人、课堂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统计中,均排在全国最后一名;上海市学生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二,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却较低,省市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各省学生满意度与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差异显著。中部各省在学生满意度调查中,除山西省以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黑龙江、吉林两省居全国前列。然而,除湖北省学生志愿者活动时间高之外,中部地区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存在普遍较低的问题。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学生满意度和社团参与度差异也非常明显。重庆、陕西、内蒙古学生满意度较高;贵州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较高;甘肃、云南学生社团参与度较高。尽管学生在校体验(学生满意度、社团参与度)数据差异成因复杂,但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状况、职业教育资源情况与学生在校体验呈正相关。
  (二)发展性:教学改革成效初显
  1.思政育人初见成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逐渐成为高职教育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主导思想,职业院校普遍实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的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普遍进行了以“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并行”等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通过2019年质量年报的学生反馈表,可以发现思政改革初取成效,绝大部分省份在校生思政育人满意度较高,且高于90%,可看出思政育人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得到重视。同时,大一在校生思政育人满意度普遍高于大二在校生。思政课程通过系列改革正逐渐获得广大在校生的认可与接纳,思政精神逐渐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
  2.专业课改革成效大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3]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专业及专业课程改革。专业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生命线,专业课程直接关系着学生是否掌握专业技能,能否适应时代发展及岗位要求。通过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专业课程诊改等措施,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并以学生满意度的形式体现于质量年报中。首先,专业课程满意度在各类课程满意度调查中所获分值最高,表明职业院校坚持以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将专业课程改革置于各类课程改革核心位置,取得率先发展优势;其次,大一大二在校生专业课程满意度较稳定,表明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改革基于对时代、区域发展和学生本身的关注,不断实施改革与诊断改进,能够为大一大二在校生提供较稳定和优质的专业课教学服务。
  (三)局限性:全面教育服务有待提高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理念,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追求全面性和系统性,满意的教育服务应该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全方面。然而,2019年质量年报通过对学生在校体验的调查,却反映出当前高职教育依然存在教育质量局限性的问题,即教育服务集中于课堂教学和与教学相关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对能够推动学生能力提升、素质发展的其他因素关注不够。
  1.课外育人环境易受忽视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书育人满意度调查中反映出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课外育人条件和资源满意程度不如课内育人,也反映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课外育人易受忽视的问题。课外育人是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固定、规律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只有关注课内育人与课外育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才能使教育影响达到连贯性和长久性。
  2.后勤管理满意度过低
  学生是高职教育的直接消费者,通过支付学费,换取在校学习与生活的机会。随着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和提高,高职学生越来越希望高职教育能提供令其满意的教育服务质量,这种诉求不仅来自于对知识、能力、发展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希望学校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周到的生活环境,如食宿条件合理、居住环境适宜、后勤保障到位等,因此,后勤管理满意度直接关系学生在校生活体验。通过对2019年质量年报中学生在校体验的分析发现,无论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无论大一还是大二在校生,管理与服务满意度均低于教书育人和课堂教学满意度,后勤管理在管理服务满意度中则低于学生工作与教学管理满意度。将教学服务重心放在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上,忽视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环境的后勤管理服务,是否能提供令学生满意的教育质量,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3.学生社团参与活跃度较低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内充满生机和潜能的、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团体,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校园质量文化的彰显,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2019年质量年报却揭示了当下全国职业院校中,除少数几省外,绝大部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学生社团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社团参与人数计算方式为多次计算同一名学生参与不同社团的次数,因此实际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数量更少)。抛开学生主观意识上不愿参加的因素,更多的原因或许在于高职院校资源与条件有限,未建立能够支撑更多学生参与社团的平台;或者学校方认为过多的社团经历会使学生疏忽专业学习,因而未营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氛围。
  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体验提升的思考
  学生作为承担教育成本、支付学习费用的消費者,有权根据学校口碑、人才培养质量等因素选择学校,并在享受学校教学服务后,有权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教学、管理、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满意度发表意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度直接影响其知识内化程度、能力掌握程度与素质提升程度,进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根本遵循。高职教育不仅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更要服务于学生的需求与意愿。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体验既需要从国家及省市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西部地区补齐短板,还需要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服务、管理服务以及第二课堂等全过程满意度。   (一)关注学生体验地区差异性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学生在校体验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征,造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差异,进而影响社会对该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根据不同区域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体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地发展,需要从国家、省市政策及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两个层面协同发力。就国家、省市政策层面而言,一是进一步发挥教育年报制度的督导评价作用,引导财政投入不足地区政府履行职责,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加大东西部院校对口支援、项目专项等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缩小高职院校发展差距,为提升学生在校体验奠定基础;三是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提升教育经费配置效率和分配倾斜,对标分析本区域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体验的差距,优先支持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需要从管理理念、内涵建设方面补齐短板。一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客观审视不同区域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体验差异,反思对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学习需求、活动参与性的重视程度,全力改善教学服务、后勤服务、第二课堂等满意度;二是继续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构建高职院校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引领,强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生满意度评价主体性
  学生是购买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作为与学校联系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学生享受教育服务、接受教学质量、参与学校管理,有权利对高职教育服务是否能满足其要求和期望的能力进行评价,甚至有学生团体理性地认为应该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共同创造者。[4]在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观点,尽量把教育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学生满意度评价具有导向性与针对性,能够反映当前高职院校在提供教育服务时的倾斜与局限。高职院校应持续、动态、多元关注学生满意度,健全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组织机制,参与基于“五纵五横”的全过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评价,使学校的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更具方向性、针对性、聚焦性。[5]
  (三)重视学生在校参与全面性
  随着高职教育质量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培养质量的理解逐渐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体验的关注。学生是教育服务的直接体验者,教学质量的创造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学习投入。然而,学生体验不仅局限于课堂内、课程中,全面质量观下的学生参与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面。高职教育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服务,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等教育活动形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静态性、局限性、单一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与成就感,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注释:
  1 本研究选择国家统计局(2011年)根据我国的经济区域而划分的区域范围,即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具体为: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个省。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辽宁、宁夏、广西、西藏数据缺失,因此排除在外,共计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参考文献:
  [1] 刘红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制度形成历程与发展状况——《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5-10.
  [2]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4] CHERI. Study into student engagement [EB/OL] .(2008-06-11)[2012-10-28]. http://www.open.ac.uk/cheri/pages/CHERI-ProjectsHEFCEstudentengagement.shtml.
  [5] 陈中耀,宋璐瑶,刘仲全.论学生的质量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发挥——基于高职院校质量诊改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9(2):40-46.
  Abstract: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school education service and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activities reflects that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ents' quality. Based on the "student feedback form" in the 2019 annual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students'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activ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study started with the three attributes of difference, development and limit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chool experience, the initial effect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ervice wit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chool experience of students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the school experience of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the n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atisfac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satisfaction, teaching and education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etc. Students are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with multiple roles. Measures such as gradually narrow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right of evaluation,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students' autonomy a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nual report on quality; school experience;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students' satisfaction;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activities
  [責任编辑    贺文瑾]
其他文献
摘 要: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的一种精神,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价值观,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发展理念,一种传承品质。因此,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是时代之需、学前教育发展之需,也是中职学生专业发展乃至终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德国的工匠精神培育,源于其“双元制”的特色课程建设,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经验,对于贵州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 要: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断代失传、工艺创新瓶颈等传承危机。职业教育作为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式,在传承观念、传承主体、传承机制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学徒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如注重默会学习、充满人文关怀、学艺必精等。为此,梳理了传统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从师生关系、课程开发、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发掘其对于职业院校传承非遗文化独特的养分与滋养。  关键词: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
期刊
摘 要: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学生评教系统中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数据及教师背景性因素的探索,发现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整体较好,教师能够投入热情积极备课,教学态度认真负责,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受学历、职称、企业经验、骨干教师、专兼职、任教课程等因素影响,教学效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内在要求,也是外部条件。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新的要求,下企业实践,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都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必要途径。针对目前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保障企业生产能效、规范学校管理和协同校企发展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师企业实践服务;校企协同发展  
期刊
摘 要:现代化专业群的建设对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但是实现现代化中职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中职学校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形成的基石。因此,就201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视导(盐城四所中职学校)的所见、所闻与所感,从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视导中所见成效、存在的问题及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路径思考三个方面,对中职学校加强专业群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现代化专业群;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全民化、学习终身化思想的普及和完善,我国社区教育日益壮大,并正在向全面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作为直接执行者,社区教育工作者必然要担负起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任,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将成为影响社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他们的专业成长之路必成为社区教育质量提升之路。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与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低水平严重制约
期刊
摘 要:“可及性学习型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种状态,在这样一种社会里,公民能够便捷地享受社会中各类合适的学习资源,平等地参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出这一概念,是因为它体现了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理念内在契合,并且是当代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策略。对可及性学习型社会的测评,可以从地点便捷度、资源丰富度、服务可用度及成本承受度四个维度进行。  关键词:遥不可及;触手
期刊
摘 要:创客教育是一种“造物”为特征的工程教育,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一种体验式教育。创客教育能促进学生学本领、立大志,提升每个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心灵更阳光。创客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德育,发挥创客教育的德育价值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职业学校将创客教育融入德育工作,践行了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是运用积极职业教育策略的校本化行动。  关键词:创客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创客教育
期刊
摘 要:利用2004年—2016年民族地区的省际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难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与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能够显著提高地区经济回报,且加大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人口数量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利于民族地区提高经济回报,而受制于相对封
期刊
摘 要: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学校适应呈现一年级“憧憬”、二年级“迷茫”、三年级“消沉”与“觉醒”并存的年级特征;自然科学类学生学习适应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等经历有助于提升学生学校适应。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学校适应的年级特征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方案,加强人際关系指导和身心健康教育,增加学生深度参与教学及各项校园活动的机会,提升学生学校适应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