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鸦:人们整天把讲真话挂在嘴边,可我实话实说反而招致别人的呵斥。
   鹦鹉:人们写文批评学舌者,可我人云亦云,却受到他们的称赞。
   驴子:累死累活为人出了一辈子的力,到死食我肉,卖我皮……还落一个“蠢”的名声。
   雞:真不明白,教训猴子,干嘛拿我们做祭献品?
其他文献
这几天,十岁女孩缪可馨坠楼身亡的新闻刺痛了很多人的心——那个年幼的生命再也不会绽放了。   据媒体报道,6月4日,江苏省常州市小学生缪可馨,从教室跑出后翻越栏杆坠楼身亡。八天后,当地联合调查组称,未发现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但其家属爆料称,当时刚上完作文课,她的作文被老师评价要“传递正能量”。   我不想纠结课堂中发生的情况与其跳楼是否有因果关系,也不想探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让人心痛的
期刊
最近,云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学生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参加某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引发社会关注。赛事组委会调查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销该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当事人的父亲、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某研究员也承认在项目申报过程中
期刊
著名诗人、杂文家,《诗刊》前副总编邵燕祥8月1日去世的消息,引发很多作家、诗人、读者悼念。戏剧家、作家魏明伦听闻消息“非常感慨”,并向封面新闻记者讲述了他与邵燕祥交往的往事,“我很早就读到邵燕祥的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的诗非常走红,算是那个时代的诗歌明星。他的很多白话诗作, 我当时都能背下来。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不光白话新诗写得好,同时旧体诗写得也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邵燕祥的写作从诗歌扩展到
期刊
一天上午,我去一个小区办事,途径一家名叫“长思废旧物品回收公司”的门口时,看到一位老人拉着一架子车“破烂儿”要进去。车转辘正好轧在一块砖头上,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于是,我停下车,帮老人把车推进院内。  嗬!院内堆满了废旧物品,三四个员工刚送走两位拾荒者,回身立刻热情地帮老人卸车,开始清点。  一位穿着工装的年轻人一边看着地上的破烂儿,一边不时对正在清点的员工说:  “杨姐,那些铝皮和铁皮的易拉罐分开
期刊
在云南丽江华坪县的大山里,有这样一所极为特殊的中学。学生们都是县里贫困山区的女孩子,她们不仅免费在这里上学,有的人还能领到生活费补贴。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有一个矮小瘦弱的身影拿着喇叭在校园里喊学生们起床,催促她们上课。那是校长兼创始人,更是学生们的“妈妈”——张桂梅。  张桂梅一生无儿无女无财产,身患重病的她把大半生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坎坷命运  张桂梅的老家在辽宁,从小丧母的她和姐姐相依
期刊
桐城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李某人,一个县级市的正科级,是个“小官”吧,可是却受贿了一百零九万。而这李局长的一百万,又不是一口气笑纳的,那可是分三百多次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呀——桐城有那么七八个小老板,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每逢节日,便向李局长塞个红包,每次也就两三千元,不料十年下来,竟“小额、多次、长期”地给了李局长八十余万现金和二十多万购物卡、烟酒卡、消费卡等等。  也有网友说李局长真“可怜”,两千
期刊
《雜文选刊》2020年8月精彩推荐
期刊
著名诗人、作家邵燕祥于2020年8月1日在睡梦中离世,享年八十七岁,他的离世引发了知识界的集体悼念。   邵燕祥青年时期以新诗闻名。1980年代起,他“重获新生”后,发表大量感时忧世的杂文随笔,从热烈天真的追随者,转变为清醒的探求者。九十年代以后,邵燕祥以历次运动中留下来的个人档案为据,编写了《沉船》《人生败笔》《找灵魂》等书,又出版了回忆录《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以个人视角深刻反思自我经历
期刊
说是奇闻,其实不是奇闻。这“四百零八份”之多的“文件”,不是出自廟堂之高,也不是发自督抚州府,而是出于一个科级的镇党委——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2018年一年,累计下发文件四百零八份、简报一百一十八期,平均每个工作日要下达两个“红头”,不免令人叹为观止。  河阴镇的四百零八份文件,近日已经受到纪委通报,说它“制造工作做得多、做得实、做得好的假象”,似乎有点道理。其实这种“假象”,普天之下,又何止河阴
期刊
8月1日,八十七岁的邵燕祥在睡梦中安然去世。这位诗人、作家,在梦里离开了这个世界,仿佛他那从浪漫主义跨越到现实主义的文学人生的一帧剪影。  邵燕祥,1933年生于北京。诗人的才情在少年时已崭露头角。早在1946年的春天,他就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题为《由口舌说起》的杂文。在十三四岁的年纪,他在《新民报》副刊已发表过四十多篇随笔小品。  1947年,十四岁的邵燕祥完成了政治上的“成人礼”,怀着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