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碑志、杂记、笔记文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碑志
  碑志包括碑铭和墓志文。碑铭的运用范围很广,有封禅和纪功的刻文,如秦始皇的《泰山刻文》,韩愈的《平淮西碑》等;有寺观、桥梁等建筑物的刻文,如韩愈的《南海神庙碑》等。墓志文则是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最后有韵文,称作铭。
  在封建时代,人们的身份地位不同,死后的墓碑形制和名称也不同,分别称为墓碑、墓碣、墓表。官阶高的官员,墓碑是竖立在墓道上的,称为神道,所以又叫“神道碑”;官阶低的官员,则竖“墓碣”;“墓表”则不论死者生前入仕与否都可竖立,也称为“神道表”。墓志铭是墓志文的一种,前有志(散文),后有铭(韵文),内容主要是为死者歌功颂德。
  1.明晓“三情”
  碑志文一般采用高度概括的手法记述死者生平事迹,人物身份不同,记述的角度就不一样。对高官显爵多述其政绩,对平民百姓多赞其人品。死者与作者的关系不同,记述重点也不一样,为友人作碑志多述其友情和交往,为父母作碑志多记恩泽。阅读碑志文,要结合注释和历史知识,明晓人物身世、历史环境以及死者与作者关系等。只有迅速明晓这些情况,阅读文章、感知人物才有基础,才能较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2.关注“三式”
  优秀的碑记文其实就是优秀的散文,它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述事议人、抒情论理,收到情理并重、文质兼美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文章,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将叙述、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境界。阅读这样的文章,必须抓住叙述、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看清文章所述何事、所抒何情、所议何理,分析叙述如何为抒情和议论张本,抒情和议论如何揭示叙述的意义,从而较好地理解文章。
  二、杂记
  杂记类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兴起较晚,内容也较为驳杂。记人记物,记亭台名胜,记游山玩水等,都属于“记”的范围。
  1.辨识类别
  相对于传记文学而言,杂记类文章对写作技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表现内容也更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所以,阅读杂记类作品,要先明确其类别,进而依据其特征揣摩文旨。叙事性质的杂记,要先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件、原因何在、结果如何,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事理性杂记,要明白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借助哪些材料进行印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等。
  2.探明文意
  杂记属于散文,内容复杂,写法灵活,但作为散文,“形散神聚”是其基本特征。阅读杂记考生必须通过其形把握其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苏洵的《木假山记》,作者先从木假山的形成过程写起,第一段介绍树木成材之不易,第二段以复叠的手法证明前段观点,第三段写作者之所以爱家中所藏的三峰木假山,不只是因为它可供人赏玩,更因其意气端重,左右二峰庄栗刻削,凛然不可犯。通过阅读全文,我们明白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木假山形成之难,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不满,借对家中木假山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做人应具有的品德和气节。
  三、笔记文
  笔记自汉魏六朝形成体裁,至唐宋以附庸而蔚為大观,流于明清。其数量之多,难以统计,几乎文人学者凡有著述,均作笔记,以见闻经历、随想心得笔录而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典章制度、历史经济、文学艺术、民情风俗、医卜星相乃至神鬼怪异,各门学科无所不包。笔记文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历史琐闻、考证实录和笔记小说,如《桃花源记》《项脊轩志》《梅花岭记》以及《世说新语》《聊斋志异》,都属这类作品。其特点是记事为主,强调“亲历”“亲见”“亲闻”;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短的则百余字;文章手法灵活,构思巧妙,形式多样。
  1.理清情节
  笔记文多为叙事作品,其中以笔记小说最为典型。笔记小说与现代小说有很大不同,作者都是知识分子或官吏,内容是经典传闻、杂说或民间故事,创作手法多用夸张、比喻,形式大都是残丛小语,尺寸短书。但是,笔记小说又具有一般小说的共性特征,即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我们要理解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要阐发的主题,也必须从情节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概括故事情节,这既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点,也是阅读笔记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2.把握形象
   理清情节是手段,把握形象是目的。比如,《聊斋》里的《叶生》,其主人公叶生学问很高,但几次落榜未能考取功名,丁知县的儿子拜叶生为师,很快由秀才考到进士,当上主政官,而叶生一年后才考取举人。可衣锦还乡时家人拒不相认,言其早死,视之,棺木赫然。理清了这样的情节,进而认识到叶生是一个可怜的读书人,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作者通过叶生的传奇故事,揭露了仕途难攀的不平,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虚伪。
其他文献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谈及文章立意时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主脑既得,则制动以静,治繁以简,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如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可见,“意,犹帅也”。对于考场作文,考生立意的高下决定着作文分值的高低。  一、提炼  “提炼”,即刘熙载所说的“约”。作文立意的过程,就是对文题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概括过程。考生
期刊
我的学校坐落在中原地区的一个小县城里。  所谓中原地区,是只要一看二十四节气,就知道时下气候的地方。我的家乡,地处淮河之北,黄河之南,东不见大海,西不见高山。一旦立春,便是池塘春草,杨柳吐绿;到立秋之时,又是高粱结籽,黍米泛红。松软的黄土上,是一望无垠的农田,农田簇拥着无数的村庄与城镇,各色车辆在村庄与城镇之间来往穿梭。这个地方,虽然是一座小县城,却人口稠密,现代化气息十分浓郁。白天,车辆川流不息
期刊
2019年,一批清华大学、北京大學应届毕业生到深圳的中小学任教,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在2020年1月8日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教育界分组讨论现场,这一话题也受到热议。多名委员表示,从优秀师范生都难以招聘到,到如今吸引大量清北生任教,这是深圳教育界的好现象。同时也有委员担忧:这些清北毕业生是否真正用心、且适合基础教育?他们任教中小学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方面,深圳
期刊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正在加紧制定。劳动教育要培养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培养吃苦精神、奋斗精神,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实实在在地干活,实实在在地出力流汗。  恩格斯认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劳动创造了人,也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可以创造社会价值,也能培养人,因此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不可能离开
期刊
【引言】   疫情之下,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让我们颇感荣光,温暖的故事和英勇的行为让我们热血澎湃,由此暴露的社会问题和人道危机让我们忧心不已……“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是2020年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必然会成为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下面选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作文命题,进行多角度解析,以便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把握高考作文命题方向,领悟题目内涵,掌握审题技法,拓宽写作思路
期刊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已拉开,当我們搭乘飞机、动车、高铁准备回家时,有一趟穿越大凉山腹地、最低票价只需2元的成昆慢火车也满载着乘客向目的地驶去。这趟神奇的慢车车次为5633次,始自普雄,经喜德、西昌到攀枝花,全程353公里,停靠26个站,历时9小时7分,是成昆线上四川境内的两列慢车之一。自成昆线1970年7月通车算起,这对“慢火车”已运营50年。  在我们走进“快时代”,纷纷乘坐高铁、飞机、动车等交通
期刊
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与黄河的水得到色彩与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地放在那黄色地图的边儿上。在这里,可以遇见真的雾,轻轻地在花林中流转,愁人的雾笛仿佛像一种特有的鹃声。在这里,北方的狂风还可以袭入,激起的却是浪花;南风一到,就要下些小雨了。在这里,春来得很迟,别处已是端阳,这里刚好成为锦绣的乐园,到处都是春花。这里的夏天根本用不着说,
期刊
看到学校新发的教材里有《雷雨》,我心中那种兴奋的感觉,真如“宝黛初见”。  很久以前,我曾在外公的书房读过这个故事,可惜当时我还太小,连文中的人物关系都理不清楚,只是感觉读后有些伤感。我把《雷雨》这篇课文读了几遍,觉得还不尽兴,又买来原著反反复复读了几遍,竟然不能自拔。上课之前,老师还组织我们观看了《雷雨》这部电影,这就算是我对作品另一种形式的观摩吧。  在这部作品里,人性的丑恶、资本的血腥、阶级
期刊
我总觉得相遇是件神奇的事,用句俗话说,那便是“缘分”。相遇的发生,都是毫无缘由的,就像你不经意间遇到一只流浪狗,然后将它带回家;或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你措手不及,生活的节奏在这一瞬间被打乱。所以说,“遇”也是“缘”。  生活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遇到一个知你、懂你、信你、爱你的人,这个人可以是父亲或母亲,可以是玩伴,还可以是相濡一生的爱人。《情书》中美丽乖巧的“藤井树”遇
期刊
材料一:  当前,我国数字化教学仍然以PPT演示、网络资源搜索、在线讨论测试等形式为主。教师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教学、操作设备、组织课堂活动、批改作业、进行网络互动等,这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别不大。师生间以及同学间缺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观念并无转变。智慧教学是数字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教学环境需要由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转型,教学观念也要从“标准化生产”向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