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线条

来源 :家居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c_0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进门,厨房即为布景:乔装打扮成木质衣橱的厨房,恐怕连LeCorbusier 和 Charlotte Perriand也都会为这个神来之笔点赞,何况这个空间仅有区区5平方米。全不锈钢厨房隐藏在橡木板条壁柜后面。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岛台,包括工作台面和橱柜,形成了通往客厅的通道。
  “ 这些都是我崇拜的大师! ”Alexis Lamesta兴奋地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现代主义运动信徒。“ 我更天马行空一些。”Charlotte  Albert插嘴道,她热衷于陶瓷和意大利设计,从意大利设计先驱Carlo Scarpa到Gae Aulenti都是她的所爱。这种混搭融合正是由他们两位共同创立的Necchi Architecture事务所最鲜明的特色。而这一命名也能让人立即联想到Villa Necchi—由建筑师Piero Portalppi于上世纪30年代在米兰设计的一栋别墅。“这是我们两人一起参观的第一座建筑师的房子,我们对它简直就是一见钟情!”这对夫妻回想起了早年时光。7年前,他们在l’Ecole Bleue求学时初相识,此后分别在业内知名事务所打磨成长—Alexis曾在Jean-Louis Deniot手下任职,Charlotte则在Maison Sarah Lavoine事务所工作,目前她仍为其接手项目。
  因此,在这片独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设计出他们自己梦寐以求的风格,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这里最初的样子和现在相差十万八千里,” Charlotte吐槽道,“墙面原来是玫瑰粉色,到处都铺着化纤地毯,厕所建在厨房里,必须走又窄又陡的楼梯才能进入卧室和浴室。”
  经过大手笔改造之后,如今这个复式套间真正的魅力是什么呢?整个房间流动着充沛的光线,客厅拥有恰到好处的空间,为建筑内其他部分奠定了核心。石板岩地板上,白色地毯成为点睛之笔,突出了空间感。储物单元吊装于卧室上方,仿若一个船舱,同时让浴室与客厅相互串联,成为后者的延伸部分。“我们想打破巴黎公寓的中产阶级准则,”Alexis补充说道。在这个家里,他们使用石板而不是镶木地板;客厅和餐厅没有边界,摆着一张“日式风格、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大直径桌子,以便适应不同的用途;雕塑般的纤维灰浆质地楼梯通过米色地毯的装点有所柔化,取代了过去又窄又陡的楼梯。
  通过设计在狭小的浴室里实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一面墙的正面安装有Andrée Putman设计的不锈钢水盆,背面则是意大利式淋浴间。卧室既讲求美观优雅,同时又践行功能主义原则,两侧都设计了储物空间,看似一个船舱,床头则是铺有日本麦秆贴面的厢式收纳柜。
  无论是楼梯上的复古家具,还是雕塑基座,每个楼层都能看到各式曲线。正是通过对角度的圆润修饰,巧妙地调和了风格迥异的艺术感。客厅里,特别定制的大尺寸梣木桌的圆融弧度,与复古天鹅绒沙发的柔美曲线相得益彰,再配以珠绒织物饼形坐垫的80年代细线造型椅……这一切让人情不自禁发出由衷的赞叹:曲线,永远的神!








雕塑般的纤维灰浆质地楼梯通过米色地毯(Vorwerk)的装点有所柔化,取代过去又窄又陡的楼梯。窗下,经典散热器盖的位置上是酒椰纤维装镶板(CMO),突出了Fran?ois Pompon 的白熊复刻品(Atelier Lorenzi)。左手边是一把20 世纪初的埃塞俄比亚木雕椅子(Chevalier Antiquités),和来自Sejnane 的搪瓷陶罐(Rock the Kasbah)。


1.在狭小的浴室里實现一箭双雕的设计目的。墙面正面安装有Andrée Putman 设计的不锈钢水盆。墙的背面是意大利式淋浴间。壁灯(Artemide),水龙头(Dornbracht)和复古镜子。Roger Talon 设计的折叠凳上,摆放着矾石(BULY 1803)、孔雀石和复古丹麦烛台。墙面刷有矿物涂层(Mercadier)。


2.灵感小屋,向现代主义运动和Corbusier 喜欢去的法国南部度假小木屋“Cabanon”风格致敬。平台左边通往卧室,右边通过一扇细木工木门进入更衣室。Michael Schouflikir 的丙烯油画(Antoine Rauffet 画廊),50 年代壁灯,“图书馆”椅子,柚木和藤条材质,1959-1960,由Pierre Jeanneret 设计。


3.践行功能主义。卧室两侧是储物空间,看似一个船舱。床头是铺有日本麦秆(Nobilis)贴面的厢式收纳柜,摆有一系列雕塑作品(Limousin Sculpteur)和一张David Bowie的照片(Artcurial)。亚麻床单和毛毯(Society Limonta),羊绒花呢毯(Alonpià la Galerie JAG)。Roger Capron 设计的陶瓷矮桌。
其他文献
林化所位于锁金村,毗邻南京林业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的住宅多作为职工宿舍使用,到今天,仍有不少退休教师与职工在此居住。也许是专长林业的缘故,这一片居民区树木茂盛,绿荫锦簇。40年里,人来人往,居民渐渐老龄化,而这些植被树木卻愈发有生命力。吴状与付仕玉选中的“16号住宅”,与林业大学一墙之隔。由于当年分配的职工宿舍楼不够用,于是就利用小区和林业大学围墙的夹角又造了一栋三层高的小楼。这栋特殊的建筑
期刊
以下为ELLEDECO(E)与 SUPERIMPOSE創始人之一博乐文Ruben Bergambagt(RB)的对话:  ELLE DECO:Y-Loft City住宅项目是如何开启的?你们同业主之间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RB:我们在机缘巧合中接到了来自山西长治的轴承厂片区的翻新委托,计划将其一部分重建为全新的住宅公寓,一部分活化老建筑为文创园区 。发展商、客户及当地政府都抱着开放的态度支持这个
期刊
“历史会否重演,答案是肯定的。”此言出于世卫组织2018年的一份关于预防21世纪大流行病的指南。如今看来,一语成谶。但在遥远的四年前,生存的问题仿佛与日常的生活保持着固定距离,无端叩响,反而显得杞人忧天。  如果从生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每一种创造,建筑史也许最直观地对应着险恶与安逸的环境变化。从莫斯科深不见底的防空洞,到里约热内卢臭名昭著的棚户区,建筑可以形而上地被作为艺术讨论,也可以形而下地被理解
期刊
长租公寓“泊寓”的前身位于广州市中心的城中村。旧建筑面朝城市干道,将一线都市的车水马龙收入眼底,背后却时间回溯般仿若来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城中村内唯一的菜肉市场和周边的五金杂货商铺维续着居民的基本生活;原住民和租户上班族混居在这座火柴盒式的通廊建筑里,原本的中庭被大量搭建、空调机体和管线占据,环境杂乱,存在鼠患,楼内公共空间早已失去了原本功用。接手项目后,间筑设计的建筑师们希望通过改造,
期刊
1.隔而不斷的空间,光线轻巧穿过。2.水洗石铺就素朴的自然感知。3.混凝土的横梁处理,与周边的细腻形成对比。4.钢丝网格桥面同时解决空间的分隔与通联。5.大空间里的“小房子”,造就出奇妙的空间尺度。  用手艺活的细致,打磨一项住宅改造工程,以朴素且拙的心态,去还原居住者对空间形态的尊重与生活诉求。在造建筑工作室的设计师采用许多非常规的呈现手段,突破传统意义上精雕细琢的室内装修概念,在北京一栋砖混建
期刊
“贈阳庵”受日本建筑师藤森照信作品“高过庵”的启发,以后者位于乡野的茶室为意向,建造了位于北京市区的一方乐土。对页:1.落座于茶室,仰望圆弧屋顶,四扇造型各异的窗户以洞穴出口的意向引领着人们的思绪。2.从客厅看过去,阳台、凳子和阳台门洞形成严谨而洁净的对称。3.“赠阳庵”采用了弧形的屋顶,外加一个老虎窗,既留下坡屋顶的魅力,也兼顾空间使用效率。4.绘造社将吊顶的材料延伸到墙面,墙面的材料延伸到地板
期刊
张佩如站在家中玄关处。身后分别装饰着艺术家加藤泉和Bernard Frize 的艺术品,中央是Liaigre 的phocée 餐桌,右后方摆放着经典的Nagato 边桌。THE OWNER  张佩如(Vanessa)出生于中国台湾,14岁考入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学习单簧管和钢琴,后获演奏家文凭以及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曾多次参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现定居上海,从事金融投资行业,也涉猎艺术品、珠
期刊
原有结构中回收利用的梁柱被粉刷成“阿富汗红”(Ressource),用以分隔餐厅空间,先前的烟囱管被改造成书架,餐厅中放置着由木匠为房间量身定制的家庭餐桌。Folke P?lsson 设计的彩绘山毛榉木“J77”椅,于1940 年代重新发行(Hay),还有“Almsta” 藤条椅(Ikea)。由Bea Mombaers 设计的“Black Shell”羊毛地毯、陶器、玻璃杯和水壶(le tout,
期刊
宽敞的客厅空间囊括了三个功能区域:用餐,交谈与阅读。在Studio dell'Uva设计的桌子上,陈列着由Cassina和Hoffmann 设计、Bieffeplast 生产的防溅板。图中其他产品:“Costes 1985”椅子,由P.Starck设计、Driade 生产;Astep 2065型吊灯;Sanders组合沙发,来自意大利品牌Ditre Italiao壁炉采用黑白根大理石和黑色花岗岩制
期刊
地处阳澄湖半岛之中的新重元寺,重建于2007 年,建筑落成后,被誉为国内最高的水上观音阁,于是便成了陽澄湖上一道奇幻的景致。俯视观音阁如一朵白莲绽放,以应指寓,连接观音阁的十九孔桥“普济桥”两侧也种植上了成片的白莲,随着四季变迁,白莲或盛而衰,使自然变迁与佛学道法交相呼应。1.位于三元坊附近的沧浪亭,是苏州现存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沧浪亭的妙,在于它造园设景的“伏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