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交往的增多,对外汉语教学也有着较大的发展,如何提升汉语教学质量,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以跨文化意识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概念梳理、教学策略探索等研究方法,以期能够推动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增强学生汉语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汉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语言的传播也有着较大的发展,据相关数据表明,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目前已经超过5000万,在当前全球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汉语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如何更高效、快速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有效地推动并促进中国的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使得汉语能够真正地走向世界,这就需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语言传播是与文化意识有着紧密关系的,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以跨文化意识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概念梳理、教学策略探索等研究方法,以期能够推动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增强学生汉语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从而进一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跨文化意识
所谓的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在跨文化的双向交流过程中,交际双方针对彼此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以及处理的自觉性。具体而言,指的是教师在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把跨文化意识贯彻于汉语和汉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形成跨文化教学意识,并且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此一来,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二、跨文化意识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样化教学
多样化教学指的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所谓的教学手段,指的是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可以把照片、多媒体、电视、电影、幻灯、录像等网络资源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汉语的语音、语调、语速以及交际策略,从而增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所谓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演讲、辩论、小品、短剧等等,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的文化意义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语用规范,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汉语交际能力。
(二)对比性教学
对比性教学作为跨文化交际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方法,指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全面的传授汉语言文化,而且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习惯和差异,有意识地将学习者母语文化与汉语言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加大文化比较的信息量,克服学生的文化定势,摒弃学生的文化偏见,从而真正实现得体的交际。
(三)时代性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而且需要去了解这些新的文化知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其一,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加自身文化的积累。课外阅读实质上是课堂內容的延伸,它的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先进、文笔风趣,不仅可以调动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扩充学习者的知识面,同时还能够让学习者了解中国目前的社会动态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得体汉语的交流与沟通。其二,通过视听媒体和互联网来掌握丰富的课外知识。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传播能力强、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特性,所以汉语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找新的知识和资料。如此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开发式教学
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尤其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对汉语学习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书本中呆板空洞的知识,而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探索和尝试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帮助学生进行汉语学习。如带领学生观看一些课外书、影像作品等相关文化资料,再如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中华才艺表演、传统体育比赛等相关文化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举办一些文化名家讲座、名胜古迹演讲等相关文化活动。如此一来,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汉语文化与自身母语文化的差异,树立起跨文化意识,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充实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使学生可以根据语境来正确的使用汉语。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效地在国际上推广汉语,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树立全新的跨文化教学意识,要以“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要以“文化教学”为基础,要以“培养跨文化意识”为方式,以期帮助汉语学习者进行得体的交际。具体而言,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并不属于泛文化教学的范畴,所以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必须围绕着“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而进行;其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过程应该摒弃低级趣味的糟粕部分,弘扬真善美的精华部分;其三,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的文化思维特征和认知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3]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编辑:刘 影)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汉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语言的传播也有着较大的发展,据相关数据表明,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目前已经超过5000万,在当前全球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汉语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如何更高效、快速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有效地推动并促进中国的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使得汉语能够真正地走向世界,这就需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语言传播是与文化意识有着紧密关系的,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以跨文化意识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概念梳理、教学策略探索等研究方法,以期能够推动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增强学生汉语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从而进一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跨文化意识
所谓的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在跨文化的双向交流过程中,交际双方针对彼此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所具有的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以及处理的自觉性。具体而言,指的是教师在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把跨文化意识贯彻于汉语和汉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形成跨文化教学意识,并且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此一来,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二、跨文化意识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样化教学
多样化教学指的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所谓的教学手段,指的是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可以把照片、多媒体、电视、电影、幻灯、录像等网络资源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汉语的语音、语调、语速以及交际策略,从而增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所谓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演讲、辩论、小品、短剧等等,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的文化意义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语用规范,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汉语交际能力。
(二)对比性教学
对比性教学作为跨文化交际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方法,指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全面的传授汉语言文化,而且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习惯和差异,有意识地将学习者母语文化与汉语言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加大文化比较的信息量,克服学生的文化定势,摒弃学生的文化偏见,从而真正实现得体的交际。
(三)时代性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而且需要去了解这些新的文化知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其一,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加自身文化的积累。课外阅读实质上是课堂內容的延伸,它的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先进、文笔风趣,不仅可以调动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扩充学习者的知识面,同时还能够让学习者了解中国目前的社会动态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得体汉语的交流与沟通。其二,通过视听媒体和互联网来掌握丰富的课外知识。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传播能力强、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特性,所以汉语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找新的知识和资料。如此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开发式教学
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尤其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对汉语学习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书本中呆板空洞的知识,而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探索和尝试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帮助学生进行汉语学习。如带领学生观看一些课外书、影像作品等相关文化资料,再如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中华才艺表演、传统体育比赛等相关文化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举办一些文化名家讲座、名胜古迹演讲等相关文化活动。如此一来,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汉语文化与自身母语文化的差异,树立起跨文化意识,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充实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使学生可以根据语境来正确的使用汉语。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效地在国际上推广汉语,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树立全新的跨文化教学意识,要以“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要以“文化教学”为基础,要以“培养跨文化意识”为方式,以期帮助汉语学习者进行得体的交际。具体而言,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并不属于泛文化教学的范畴,所以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必须围绕着“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而进行;其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过程应该摒弃低级趣味的糟粕部分,弘扬真善美的精华部分;其三,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的文化思维特征和认知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3]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编辑: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