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故事情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kit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位教师都知道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创设故事情境,也都懂得故事情境对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性。为此,就如何创设故事情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定的探索与尝试。现以山东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播种友情》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根据课标的要求,通过学习本课,应使学生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因此,我们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
  能力目标: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与沟通;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懂得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本课的学习分导入新课、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学以致用、拓展升华等5个环节。在共同探究环节,笔者创设了一个前后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情境。为使故事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笔者与备课组一起,四易其稿来精心锤炼故事情境。
  【第一稿】
  围绕《小英的困惑》,分五部分展开。
  故事情境第一稿的创编思路是:第一,优质高效的课堂需要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为此,教师应该在锤炼教学情境上狠下功夫。第二,故事情境要生动有趣,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第二稿】
  通过集体研讨,大家发现第一稿存在如下问题:其一,价值导向不够正确。整个故事的基调是“困惑”,这就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认为交友困惑太多,因此有可能导致学生不愿交往。如果结果是这样,那就与本课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了。如《小英的困惑》(二)的故事情境是损友影响学习,需要学生学会处理学习与交友的关系。这不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友情有助于学习。《小英的困惑》(四)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幸福和欢乐,但故事情境却是友情带来气恼,因此也很难实现设计意图。其二,第五部分是以小英来信的形式出现的。通过信件的形式叙述故事虽然比较新颖,但是感觉这样的故事表述不够连贯,形式也不够协调,因此有必要修改。
  为此,在第二稿中,我们把故事题目由《小英的困惑》改为《小英交友的故事》,由突出“困惑”改为突出“交友”,使标题导向更明确。同时,为每个故事设计了小标题:交友的渴望、交友的甜蜜、交友的苦恼、交友的误区、交友的幸福。
  创编第二稿的经过启示我们:第一,故事有没有小标题,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创编故事时设置清晰简洁的小标题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第二,对于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应该反复斟酌,特别注意词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第三,精心锤炼故事内容,使其趋于合理、科学。
  【第三稿】
  集体研讨认为,这个故事的小标题用词如“苦恼”“误区”有些生硬,不够生活化、口语化,并且“交友的甜蜜”和“交友的幸福”在形式上也有所重复,因此第三稿把小标题改为:(一)我这是怎么了;(二)我尝到了甜头;(三)我获得了快乐;(四)我留下了悔恨;(五)我成了“阳光女孩”。
  第三稿还有一个大的变动,就是把第二稿第三部分“交友的苦恼”改为“我获得了快乐”。在这里增加了以下内容:
  “有一次,我参加演讲比赛,预选时成绩平平,只是勉强进入决赛。我打算放弃,小梅却说,只要充分准备,你肯定能行。在她的鼓励下,我在决赛中终于取得了好名次。”
  增加这一内容,对于学生认识友情的作用将大有帮助;在这里还删去了“我感到太苦恼了!我有困难,好朋友不但不帮忙,还批评教训我,真是岂有此理”,而增加了“多亏小梅的帮助,使我及时改正了错误。我应该谢谢小梅,她使我获得了交友的快乐”。这样一加一减,大大强化了故事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
  创编故事情境第三稿的经过启示我们:第一,故事仅有清晰简洁的小标题还是不够的,应该使小标题更通俗易懂、更贴近学生、更具有情感冲击力。第二,应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意识,不能认为所创编的故事已经尽善尽美、无懈可击了。在故事基本定型后,还应该反思故事的合理性问题。
  【定稿】
  定稿最大的变动就是删去了第三稿第三部分中的“小梅却说,只要充分准备,你肯定能行”,还删去了“她不但没有告诉我,还批评我不诚信、自欺欺人,并且说我近期学习有些浮躁,骄傲自满”。删去这两句话的意图是将其作为新增设问的答案——随着故事内容的变动,在此增加设问:“猜一猜:小梅是怎样鼓励小英的?想一想:小梅是怎样帮助小英改正错误的?”这样使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定稿的经过启示我们:把故事叙述得十分圆满并非理想的境界,故意给故事“留白”,故意不把故事叙述完整,而是把完善故事的机会留给学生,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空间,不但会增强故事的吸引力,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的繁华地段中山路,有一座红砖白墙的学校,她就是厦门实验小学。2009年1月,她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这是该校的至高荣誉。  这样的一所学校,她的当家人究竟是怎样的呢?眼前的尤颖超校长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他从1998年2月起担任厦门实验小学校长至今,在这所学校掌舵13年。在他的经营下,这所有着厚重传统的名校焕发出了新的光芒,在高平台上实现了新跨越。交流中,可以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讨论——这种课堂教学主要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所采用。但如何发挥课堂讨论应有的作用,实现课堂的有效讨论,就必须分析现状,寻求对策。惟其如此,课堂讨论才能从被动的形式应付升华为主动的价值趋同,学生才能在课堂讨论中得到激发、提升和滋养,使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合理分组分工是开展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目前,多数学校班级都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和身高,适
在连续两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后,中央电视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终于关注到学生“幸福”这个主题,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且形成固定模式的“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都集中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或伦理道德教育上,今年大谈特谈“幸福”,虽然仍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但已经不是以往那种爱国爱校爱师的“宏大叙事”,而是触动人生真谛与心灵深处的“日常生活”。所以,今天上午特地通过网络收看了“2
余玲芝:德育对话——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余玲芝在《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对话精神的社会,学校德育对话是对话精神在学校德育领域的回应,它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德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德育模式。德育对话通过对话来解决,即建立在对话双方平等基础上的交谈,基于合作达成共识并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是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德育对话作为一种理念
幸福无法用语言完美诠释,但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拥有孩子们真诚的爱,无疑便拥有了心灵的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对于教师来说,能否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很多教师都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  首先,我认为,选择了教师
魏慈瑛:不提倡在危情下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关于维护园安全的问题,浙江省少先队总辅导员魏慈瑛的建议是,除了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家长和老师还要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教育,进行自护知识学习和自护技能训练。此外,也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重要的是,未成年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魏慈瑛指出,自我保护的第一步:在学校里碰上歹徒,要先护住自己的要害,如果背着书包,就赶紧用书包挡住头和胸;第二步:瞅准机会,赶紧逃跑,假
随着教学辅助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如多媒体教室、网络电视、电子白板软件等已被广泛运用到日常教学,它们在开拓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传统的课堂关系。在品德教学中,引入平板电脑(IPAD),借助强大的互联网资源,可以实现资源开发的即时性,而且IPAD特有的交互性给予学生自主操作、表达观点、展示作品的机会,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点对点”的传授方式,让品德课堂更加开放,实现了课堂中
设计理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除了学习,就是人际关系。很多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表达不当,从而引发冲突,导致自己人际关系紧张。分析原因:有些学生不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问题,有些学生没有真正体会过换位思考。  为此,本设计从学生自身体验入手,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脑力激荡,呈现学生对人对事表达的“原生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宽以待人、欣赏他人的积极心态,掌握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数字    40.65%的小学生上网以学习为目的    新华网2009年12月22日消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和武汉的1200名小学生中,使用过互联网的人数为1079人,小学生上网的目的重在娱乐,以学习为目的的也达到四成。   报告显示,被访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多项选择中,将近一半(49.85%)的被访小学生选择了“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为其上
2011年12月30日,本刊记者走进了金太史巷4号,原清知府吴云故居旁的一座小楼。这里古朴而清幽,是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所在地。这个安静的所在却有着不一般的影响力。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等殊荣,网站日均访问量达3万多人次、遍及全国所有省份并覆盖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切,都无疑验证了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