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tr12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新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2018年)》也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历史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充分说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必然要求。

二、教会学生基本的历史学科思维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


  让学生具备历史思维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素养最重要的基础,基本的历史学科思维方法主要有几种:分析历史的“三分法”、“背景分析法”、“历史结果分析法”。
  分析历史的“三分法”,就是提历史事件基本是由“背景”、“过程”、“结果”三部分组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三分法”,是进行思考和分析历史的基本前提。
  “背景分析法”是教会学生分析历史背景的基本方法,历史背景的基本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出历史背景分析的“公式”: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每当分析历史背景就让学生按照这个思维去分析。
  “影响分析法”必须要求学生要有一分为二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必须思考: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胜利原因和失败原因)?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事件本身,对当时,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以上這些方法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历史思维方法,从而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打下重要的基础。

三、利用历史大事年表提高学生历史时空观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知识多如牛毛,复杂异常,大部分学生反映历史知识越学就越混乱,不知道如何把知识串联起来,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时间”是唯一能够把所有历史知识串连起来的线索,把握住“时间”就等于把握住历史的基本线索,再复杂,再多的历史知识在“时间”这一坐标下都可以一一找到它的位置,形成清晰的线索和脉络。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形成精确的历史时空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构建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定的历史情景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让学生编写历史大事年表来强化学生的历史时间空观,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以时间轴为核心,把所发生的历史大事一一在时间轴列出来,从而强化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四、利用通史教学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历史学科素养


  现在的高中历史书是以专题史来进行编写,必修1是政治史,必修2是经济史,必修3是思想文化史。这样的编写就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人为的断裂开来,使学生缺乏对过去历史的整体了解,难以形成完整历史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必须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利用通史的教学方法去推进课堂教学,以使学生从整体中感知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相互关联。比如,在讲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中,在分析启蒙运动的发生的原因时:我列出了17、18 世纪,法国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已经大大解放人们的思想;科学上牛顿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等史料,让学生明白正是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从而促使启蒙运动在法国的发生,这就使学生明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是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五、善于运用史料实证法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是一门严密论证的人文学科,对历史的探究主要是以史料为依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比如,我在讲述必修2第13课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我就给学生播放是“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并把歌词通过PPT投影出来,并就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然后提出问题“你从中可以获取那些历史信息,对这些信息判断的依据在哪里?”这样一来既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
  总的来说,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提升我们的教学艺术,才能增强历史课堂的活力,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历史课堂,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其他文献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108个三八国际妇女节。  有一首诗这样说:“因为有了阳光,世界变得温暖;因为有了鲜花,生活变得浪漫;因为有了女性,一切变得丰富多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妇女正逐步与男性一样享有平等工作、自由生活的权利。现代的女性已经摆脱了对男性的依赖走向了人格的独立;摆脱了家庭妇女的狭隘走向了心胸博大;摆脱了只求安逸的自我束缚走向了不断进取的自我觉醒;她们以
期刊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支点。感恩是一份美好的感情,是一种动力,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們得到的回馈是宁静而甜蜜的心灵,这便是获得人生成功与幸福的真谛。人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懂得爱的意义,生命也会因此得到滋润,更加美好。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许多人值得我们去感谢:父母,老师,朋友,同事,给你帮助的人,身边默默奉献的人,无数的其他人,此外,我们还要感谢生活
期刊
1912年,当腐朽的清政府摇摇欲坠,当帝国主义列强横行无忌,当中华民族、华夏大地笼罩在黑暗与恐怖中时,一个少年在祖国的北方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  2012年,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列强瓜分,政府孱弱,民族贫穷的国度。这一年,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
期刊
一、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1.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  部分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他们觉得政治教学以灌输课本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靠机械记忆,使政治教学的目的严重脱离,并且对学生政治积极性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2.师生不重视政治课  教师和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应有的重视,政治课在考试中占的比重较小,并且考试前突击就可以取得有效的成绩,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只重视考
期刊
从教十年以来,我一直都在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发现当前中学生写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个人觉得首先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看法:一、引导学生从身边寻找作文材料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大多数学生发出的感慨。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是不高兴。即使勉强交的作文,也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内
期刊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思想教育渗透的方法  思想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塑造人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奠定作用。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些教育者意识到了此点,所以将思想教育融入到了语文课堂中,但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重视。因为一些语文老师具有扎实语文知识功底,但却缺乏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概念,特别是一些
期刊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美育在古代时期就一直被应用在人们的
期刊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一个学段都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阶段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实际,谈
期刊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能力,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倡导从师生互动交流细节入手,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形成师生的有效交流。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敏锐“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师生互动交流中的“亮点”,关注这类细节,使课堂生成别样的精彩。一、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住师生交流中的关键词  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交流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