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兽场与十字架:罗马帝国由盛到衰的象征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我以个人身份参加组团作了一次欧洲九国游。除天上往返飞行36小时外,整整17天在欧洲土地上乘车达5400公里,穿过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德国、瑞士、法国、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从欧洲西南部、中部再到北部)。一路所见, 除车窗外匆匆掠过的如诗如画的广袤原野外,就是这些国家保护完好的名胜古迹、历史建筑,诸如教堂、皇宫、城堡、广场、古街、古巷、博物馆、展览馆、名人故居,以及得以保持原貌的废墟、遗址等。
  这条以历史发展脉络安排的旅游线路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著名的罗马文学、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都发生在沿途的一些城市。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大画家、大雕塑家、大建筑家、大音乐家都在这里留下令后人叹为观止的伟大杰作。
  尽管行色匆匆,只能走马观花,但众多景点所释放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仍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从成都出发,历经18小时飞行(在阿联酋转机),就到了意大利西北部城市米兰。参观约三小时后,我们被催促上车(此行专车)赶赴罗马。
  提起罗马,总觉得它的知名度超过意大利。早在公元前509年,这里就建立了贵族专制的共和国。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的版图已横跨欧、亚、非三洲,国力达到顶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欧的崩溃。从此西欧大部分地区被法兰克王朝控制。到公元843年,这里又分裂为三块,一为法兰西,一为德意志,一为意大利,也就是说意大利的知名晚于罗马1300多年。但现在罗马是意大利首都。意大利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万,是欧洲大国之一。
  客车离开米兰,进入意大利中部波河平原往南行驶。窗外匆匆掠过的景色令人陶醉。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原野像一块块大调色板,或嫩绿、或金黄、或淡红、或蔚蓝,园林化的农村看不到一个农民。一问导游,才知意大利农村已实现专业化大片种植。那各色板块是葡萄园、油菜园、各色花卉园,有的种植还出口他国。
  蓝天白云下的班斓色彩被阳光折射入车厢,使游客容光焕发。春日的和风送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兴奋不已,竟忘记已二十几小时未睡觉了。
  晚上9时许到达罗马郊区,因为客车排量过大不准进城,只好在郊外小镇宾馆过夜,直至翌日凌晨,方得一睹罗马风采。
  作为世上独一无二永恒之城的罗马,被喻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其2500年的伟大历史留下堪称无价之宝的艺术遗产,沉淀了太多文明的延续与传承,给人无限的期待。我们乘坐公交车去参观的主要景点就是古罗马市集废墟和斗兽场遗址。这些古迹都在古城中心。和其它欧洲古城一样,越往里走,街道越窄,楼房越低,现代化建筑被远远甩到城郊。那古老的哥特式尖顶教堂、华丽的罗马式神殿、桃核窗户的长方形钟楼、广场上的青铜骑士以及风格各异红顶黄墙三角形别墅都缓缓地从车窗外掠过。青石板铺成的宁静窄街小巷延伸到古街深处,仿佛在向人叙说着古城往日的沧桑。
  随着导游的指点,什么皇家废墟、恺撒废墟、奥古斯都废墟都从眼前一晃而过。没时间下去参观,更无法一一考察;但可以想象,这些废墟的兴衰衍变,折射出的是古罗马沉甸甸的一段历史。在欧洲,据说早就立法,凡古城周围500米内禁止拆迁、重建房屋,一切按原貌保存或维修。比如巴贝里尼广场和宫殿,就是古罗马大贵族、当时第一豪门巴贝里尼家族的住所。车过罗马母亲河台伯河(拉丁文字发祥地),转到东面就是象征罗马建筑巅峰的万神殿,这是世界上保持完好的具有2000年历史的建筑,16根大石柱顶着的三角形神殿威严,骄傲地诉说它往日的辉煌。万神殿据说是专门供奉这个国家名人的殿堂,其它欧洲国家都有。不知不觉间,罗马行参观的重点、最大的废墟遗址——古罗马斗兽场到了。
  踩着两千年前的青石板路,我们进入破败不堪的广场,但见君士坦丁凯旋门旁杂草丛生,不远处有一幢断壁颓垣的黝黑圆形建筑,无疑,这就是古罗马文明荣耀的象征——圆形斗兽场了。多年前,我读过19世纪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的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思》。小说以公元前73年罗马帝国中部卡普亚城中70多名角斗士起义为原型,歌颂了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思的英雄壮举。10万士兵苦战两年最终全军覆没,但其影响是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书中角斗士们血腥斗殴的惨烈情景让人惊心动魄。身居罗马的作者,想必是从斗兽场遗址采集素材。
  前几年又看了美国电影《角斗士》,其中人与人,人与狮的角斗,残酷惊险,让人震撼。
  我在想,骄横自负的罗马帝国君臣们为何不从此次起义吸取教训,反而在97年后动用数万人、用了八年时间修建了这座可容纳9万观众的巨形斗兽场?这可能与其强大国力有关。公元72年,罗马帝国日益强盛起来,成为世界古代历史上最庞大的国家之一。罗马皇帝韦帕芗为纪念他征服耶路撒冷的赫赫功绩而修建这座宏伟建筑,以示荣耀。
  巨大斗兽场占地2万多平方米。整体呈椭圆形,长188米,宽156米,高57米,全部用石头砌成。
  从外围看,整个建筑分四层。底部三层由环形拱廊组成,每一层都有石柱作为支撑和装饰,最高的第四层是顶阁,装饰精美。环形拱廊共有80多个出口,数万观众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疏散。这种科学、精巧的设计,被现代许多场馆建筑沿用。
  斗兽场的看台分四个区,最下面是贵宾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层给富人使用,第四层由普通公民使用。场内储水设备完善,有时将水引进赛场,让角斗者在水中混战、决杀,其惨烈场面自可想见。
  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可以用来遮阳、避暑、避雨、防寒。
  站在斗兽场侧门旁,望着残破的看台与荒芜、空旷的场地,似乎听见了当时场内的厮杀声、叫喊声、喝彩声;仿佛看见一个个角斗士、奴隶、囚犯、野兽在拼杀中倒下,鲜血染红了这片场地。
  据说,罗马人跟日尔曼人一样崇尚武力,渴望武力,酷爱武力。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罗马民间就有角斗表演。这种竞技角斗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勇气,可以提高人民的体质和民族自信。角斗获胜一方可以成为明星,享有无限的荣誉;甚至可以摆脱奴隶身份,彻底获得自由。长时间的民间竞技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出罗马人的尚武精神,使其能征善战,百战不殆,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近八百年的世界史上赫然写下了“罗马帝国”四个大字。   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无限扩张,统治者由骄奢淫逸到腐化堕落,逐步将斗兽场的庆凯旋、扬武风、争勇斗胜的表演衍变成以血腥搏杀,专供统治者、贵族、奴隶主们赏玩取乐寻刺激的活动。
  那还是公元101年,被称为罗马“五贤帝”之一的图拉真在征服达西亚、将其变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后,在这里举行了123天的斗兽表演,结果有1万头野兽在此丧生。在后来的表演中出现了人与兽的对战,进而发展到女人、侏儒、军人与野兽一起大混战,甚至水战。无数生命丧失,人兽的鲜血把水染红了。而观众在座位上对角斗者进行赌博。角斗者死了的就不必说了;没死的,只要观众觉得此人斗得无味,把大拇指朝下,也必死无疑。一种尚武精神如果错误引导,其恶果不堪设想。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开始从强盛的高峰陷入全面混乱的危机之中。从公元217年到281年,有9个罗马皇帝被杀,不是敌国所为,而是死于内部杀手——皇帝自己的部下与卫士。当我从沉闷的历史隧道中走回,来到斗兽场入口的大门(正门),排队的长龙提醒我:要进入场内去慢慢欣赏已绝无可能(规定参观时间将到),只好依依不舍地往里一望,忽然眼前一亮,但见一个高大的十字架醒目地竖立在正门场地的荒草中,似乎在诉说着古罗帝国衍变的历史。十字架,最早是古代罗马帝国的残酷刑具,一般只用于处死奴隶和没有罗马公民权的人。圣经故事称,耶稣被罗马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后十字架就成为信仰耶稣基督的标记。设计者在古老残破的斗兽场入口处立十字架,真是匠心独运,让人产生无限遐思。
  前面说过,罗马帝国一直排斥基督教。到公元303年罗马皇帝还下令严禁在罗马传教。但时隔十年,取代他的另一皇帝君士坦丁就颁布《米兰敕令》,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化。据说,这位皇帝早年也曾当过角斗士。一次角斗中他接受了基督教的祝福,从而取得了胜利。尔后他登上皇帝宝座,就开始信奉基督,并宣布其为国教。到公元326年,他正式宣布废除古罗马延续千余年的斗兽表演。这位既开明又开放的君主,当初看到斗兽表演已衍变成供统治者和贵族们赏玩取乐的血腥屠杀,想通过“禁欲”“禁斗”来挽救逐渐垂危的帝国,谁知在否定血腥的“角斗”“决杀”劣风时,却连能使罗马人强健的根基——勇猛刚健的精神和尚武雄风也一起被否定了。
  在基督教成为国教前,人们可以自由地按自己的信仰来生活,可以自由探索各类问题。古希腊时代的科学、哲学使古罗马人富有理想、抱负。当逐步失掉进步性的基督教被引进、推崇,占据统治地位后,原有的自尊、荣耀便都埋进了历史。一切与基督教信仰不合的思想行为都被取缔,拥有其他信仰的人遭迫害,真理被上帝取代。
  如果说此前是生活方式荒淫、堕落、纵欲,但还能保留着民族尊严和雄建的武风,尔后则可谓是“泼掉了洗澡水,也泼掉了孩子”。一个失掉自信的民族是没希望的民族。从此罗马帝国像一个丧失精、气、神的老人逐步走向没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随即进入中世纪欧洲漫长的基督教神学统治时期,直到千年后的文艺复兴运动,再来一次革命……
  从幽幽的历史思绪中回到眼下:斗兽场、十字架、凯旋门依然不无讽刺地、意味深长地屹立在那里,让后人去评说。
  我们果真看到了古罗马帝国由盛到衰的历史吗?那凯旋门是谁的凯旋?那十字架是祷告千年来角斗士的亡灵还是基督教自我炫耀的精神坐标,抑或讽刺罗马暴君的酷刑?西方历史学家说,有斗兽场就有罗马帝国;斗兽场倒塌了,罗马帝国也就灭亡了。你信吗?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其他文献
倪方六先生在题为《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陶渊明和杜甫的房子问题》(载《北京晚报》2012年10月14日第28版)一文的后半部分,就杜甫草堂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杜甫当年盖的并不是普通的房子,而应是豪宅或别墅级建筑。”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一、草堂的建筑背景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又攻陷长安,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
期刊
尊重成都历史文化,认真介绍成都历史文化,对读者,特别是中青年读者负责,文章必须实事求是,言简意赅,以图辅文,便于理解,不生疑义。这样才有利于今天推进文化的发展。但有时报刊文章也未必尽如人意,值得商榷。例如张义奇先生在某报连载的“成都古桥”系列文章中就有些应该明确的问题,为此笔者特逐项提出商榷补正。  《二江七桥今安在》的误导  一、张义奇先生文章中说:今天的锦江像玉带环绕成都市区是晚唐才形成的。之
期刊
四川内江籍爱国大画家张善子,为民族抗战厥功至伟,英年早逝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其人其事及艺术影响,受战事和历史局限,国人知之甚少。关于研究他的专著,几为空白,实为憾事。  2012年11月,被誉为研究“大风堂的推手”、张大千纪念馆原馆长汪毅的又一力作《一门虎痴:张善子、胡爽盦、安云霁》(以下称《一门虎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将这一憾事弥补。此著立意高远,史料翔实,以张善子多彩
期刊
赵长松先生研究“四川狮灯”,从1980年起步,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我还记得《四川日报》1987年5月25日第4版上曾经刊登过一篇通讯《狮灯专家——记民俗研究新秀赵长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赵长松研究四川狮灯的最初历程。1982年四川省绵阳地区文化馆铅印了赵长松编著的《狮灯》一书,8万字,作为内部交流。从那以后,赵长松长期深入四川乡村调查,访问新老艺人,搜集资料,学习研究民间狮灯艺术,不断修订《狮灯
期刊
《成都日报》2013年6月3日发表谢伟《隋唐五代的碧水青柳》。文中有些涉及历史文化的说法,有待商榷。(一些有关的网载文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详见后文。)兹依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著《成都城坊古迹考》(时代出版社,2006版修订本)部分内容(一般不再注明出处)试作校勘。  一、蜀王府的四至  谢文说:明初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蜀王府建在成都城中心(今红照壁到科技馆一带),气势恢弘,有典型皇家风范,人
期刊
笔者最近上网查找资料,在《国学经典·十三经·礼记》里读到一条似是而非的资料:“《礼记》是儒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其中的文章是孔子的学生以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被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被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至隋、唐时期已散逸大半,现仅留传3
期刊
序  36年前,当我乘长江江轮通过长江三峡瞿塘峡后,被沿岸的景色震惊了。进入一道高耸入云的夔门后大约十里,就看见左岸十多丈高壁立如墙一般的悬崖上面挂着一堆古建筑,船上广播及时向旅客介绍,这便是新莽末,公孙述在此处建筑的白帝城!广播也要求大家平衡地分布在船的两侧,不要聚集看一侧的景色而导致轮船倾覆。连续几个小时的三峡航行,奔湍的江水,冲刷着两岸墨绿色的山崖,留给我深刻的记忆。那时我从未想到,这是我第
期刊
罗新之先生是具有讨论意义的画家。这并非因为他是大风堂门人、张大千的弟子,而是出于他的艺术理念、艺术表现、艺术成的独特魅力。人道是:“天若有情,人亦有意”。罗新之先生的画展在炎夏中举行,此前天气一度热不可耐。可是就在画展开幕头天,却忽然一场大雨,给久旱的成都送来清凉;而罗新之的作品在成都画院展出,则不啻给我们送来了艺术美的清凉。  在如过江之鲫的画家中,罗新之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但其心态却静若止水,
期刊
从川剧舞台艺术形象看,蓝光临先生的确是一位技艺超群、令人着迷的川剧文武小生,无论是《石怀玉惊梦》中对武举石怀玉忘恩负义形象的勾画,还是在《萧方杀船》中对江洋大盗萧方杀人如麻邪恶行径的演绎,抑或是《佛堂升天》中对误入歧途的年轻秀才申桂生临终忏悔的体味,都达到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地步。当年他在京城首演《石怀玉惊梦》,戏剧评论家胡沙惊叹之余,吟诗比之为“魏长生”再现:“一曲惊梦闹北京,恰似当年魏长生。”
期刊
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发展丰满,以各种形式对中国民众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具有传奇色彩的董永传说,不仅在汉区广泛流传,而且通过翻译实现跨文化的传播,在中国相关少数民族中流传。《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研究》(罗曲、王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所展现在读者眼帘的,就是对董永行孝如何通过翻译民族化、地域化,在彝区“适应性传播”的研究。  中国古人皆重视人伦规范,所以孝的观念深入人心,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