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一思考一行动”为逻辑顺序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政策分析的课程教学应用中有四个步骤:经典场景设定、角色分配准备、角色扮演实施和案例讨论总结。在此基础上,就角色扮验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进行较为透彻的分析与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公共政策分析
  
  角色扮演是以莫雷诺(J.D.Moreno)为代表的心理剧论者和群体动力学论者发展起来的。就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 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 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真实的、涉及价值争论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对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尝试从不同立场提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养成良好社会行为的教学过程。
  一、 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应用符合其学科特点
  公共政策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研究领域。它主要以公共政策及其运行过程、规律等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践上重点探索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调整和终结的过程,以及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和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等。该学科具有系统性、实践性等特点。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缺乏会使学生感觉到该课程学习的枯燥和困难,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因此在教学中,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参与,就能引导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能使公共政策分析的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首先该教学方法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运用最多的就是讲授法,教师是满堂灌,学生是被动听。而现今的大学生处于自由竞争的社会背景下,提倡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们意气风发,大都乐于表现,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更乐于参与其中,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角色扮演法在实施中,参与的学生身兼资料收集员、编剧、导演、演员多职;没有参与的同学作为评委,责任心增强,他们会饶有兴趣地观看演出,听的会比以往更为认真,显然符合学生的需求。
  其次该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育家观察发现,一个人的学习效率,随着教学方法的不同,有着以下明显分别:如果只是听,学习效果是30%;边听边看,学习效果是50%;藉着听、看和实际操作,学习效果可以达到80%。所以,角色扮演法恰恰是将听、看和实际操作融为一体,切身感受、切身体会,使学生印象深刻。[1]
  (三) 角色扮演法能促进师生双方教学相长
  对教师而言,通过角色扮演法教学,可以提高在教学中的组织能力,可以提高包含激励、控制、协调、反馈等有效管理课程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在设定社会情境中的外在表现和情绪,发现学生的“内心地界”,进而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随着对学生了解的增多,教师更能够知晓学生的不足和需求,为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就使得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
  对学生而言,一方面通过自己在设定社会场景的表演,能够获得接触和思考真实社会问题的机会,获得对社会矛盾的体验和认识,进而学着从扮演的社会角色出发对争议问题和矛盾情节进行分析,培养复杂情境下的分析判断能力,最终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角色扮演法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角色扮演法的过程,通常要通过小组合作,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最终培养学生形成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显现团队所有成员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士气,体现出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进而提高自己。
  二、 通过案例展示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环节
  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实施程序,基本环节包括四大步骤:经典场景没定、角色分配准备、角色扮演实施和案例讨论总结。 下面将结合“东莞市禁猪令”为例说明—个完整的角色扮演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经典场景设定
  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的基本前提是设定一个经典的社会场景。所谓“经典”有以下几个要求:一要有代表性,即从《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设定社会场景;二要有典型性,即设定的社会场景能集中反映原理的精要,表达现实的冲突;三是要有生动性、趣味性,尽可能的将故事情节,人物冲突,事件曲折,提供给学生去分析思考;四是要有新颖性,选择的渠道要广泛,可以从新闻调查、谈话节目等电视栏目中收录,也可从政府机关的重要活动报道中摘取,还可以通过网络大量收集有关事件的丰富多彩的管理情景素材,然后从众多的素材中选取最新的案例。
  此次角色扮演选取的场景为“东莞市禁猪令”,具体背景如下:
  2007年11月26日召开的东莞市第32次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市禁止养猪。根据四步走的安排,东莞将用一年多时间分四步对全市范围内的养猪场进行全面清理:到2007年12月15日,对暂缓清理的养猪场进行核查,实行统一管理;2007年年底前对所有非暂缓清理的养猪场进行彻底清理;2008年底之前,对包括暂缓清理在内的所有养猪场进行全面清理;2009年1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停止所有生猪养殖活动,仍进行生猪养殖活动的场所“发现一个、清理一个、查处一个”。
  东莞市政府称,“禁猪令”的首要原因是东莞环境容量日趋窘迫,不堪承受养猪业的污染之重。东莞市政府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头猪排放的污染负荷相当于7—10个人排放的污染负荷。东莞现有75万头生猪,要新建一座日处理13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有效净化处理。按照现在每吨0.8元的污水处理费计算,一年需要4亿多元污水处理费。
  在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由此对群众生活造成明显影响的大环境下,东莞“禁猪令”一宣布,便遭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质疑。
其他文献
摘 要:“认知学徒制”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学习,它强调将知识视作工具。其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示范、指导,经由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以及学生在情形中的观察与主动学习,使得学生成功学习。文章介绍了认知学徒制理论、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了用于口腔修复学实践教学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口腔修复学;实践教学;教学策略    认知
期刊
摘 要: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厘定。本文在生态道德教育和德育实效性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作出初次界定。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德育实效性;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也称环境道德教育)日益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而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又是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呢?目前还没有学者对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能丰富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式,增强体育课的趣味与活力,使中学生在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的同时,激发和提高其自我的体育学习动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等方法,对腾冲县城区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腾冲县;城区初中;体育教学;游戏教学;调查分析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新的体育与健康课题标准的颁布和实施。长期以来
期刊
摘 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尽快提升他们课堂教学的能力和质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关键。该文通过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极其原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建立和健全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长效机制,用以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站稳讲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构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长效机制      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期刊
摘 要:深入探究和解决高校“法律基础”课中存在的忽视信仰教育的缺憾, 对于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加强法律信仰教育,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法律基础”法制教育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协同一致。  关键词:“基础”课;法律信仰;培养    一、高校加强法律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自先秦以来,中国的“法”与“法律”合而为一,更确切地说,有
期刊
摘 要:发现学习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理论出发,结合日常教学实际,初步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并提出了三种可行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发现法、创设情境发现法以及适时适量发现法。  关键词:发现学习法;问题;情境;适时适量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
期刊
摘要:本文试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为着眼点,就教师如何维护学生的情感需求,在课堂上采用合适的课堂用语,从课前问候语、讲授中的指令语、课堂提问和问题反馈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在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共同作用下的教师课堂用语,对如何推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面子理论; 教师课堂用语  Brown和Levinson指出:许多语言行为蕴含一个共同点——“照顾面子”。
期刊
摘 要:诗歌翻译所使用的是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艺术语言。因此,当在一种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诗歌作品被“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去时,为了使接受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效果,使用创造性叛逆翻译技巧极为必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决定诗歌翻译是否能成为翻译文学的关键所在。以许渊冲与庞德中诗英译的创造性叛逆为例,论述创造性叛逆在诗歌翻译中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诗歌翻译的主体在翻译中的所能掌控的创造性与限
期刊
摘 要:禅宗是中国佛教一大宗派,禅宗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古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决不仅是因为优美的文字与华丽的辞藻,也不仅是因为巧妙的结构与精美的修辞,应该是文章所承载的一种精神与思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也是大量古文被收录到高中语文课本的原因。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把禅宗思想运用到古文教学中以继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特作此文。本文佐以诸多实例,并引述相关禅宗
期刊
摘 要:认知语言学语法原型理论框架下,及物性作为一种语法范畴,是具有典型性的,动词及物性被认为是一个语法原型。本研究对典型及物性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并证明这一观点所引发的结论的不全面性。原型范畴仅在语用解释层面起作用,只是对现象的菱镜似的解读,解释不了及物性问题。  关键词:及物性;认知观;反思  1 Introduction  Cognitive linguists consider tha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