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环境的暗示,促进幼儿秩序感的建立”

来源 :人生与伴侣·极品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伴随着冬季的到来,班上幼儿的出勤率出现下降趋势,感冒的幼儿越来越多。针对这个问题,班级老师展开了讨论,发现问题却都出现在了细节上。穿脱衣服的步奏、洗手的方法,这些看似最普通的小环节,却是引发问题的关键。
  案例一:应该怎样穿脱衣服?
  散步回来后,小朋友都依次解便洗手进寝室睡觉。我正在帮助婉慈脱毛衣,抬头发现对面的曦曦裤子都没有脱,却已经将上衣脱完,站在床下和旁边的小朋友聊天。这会儿室内的温度已经很低了,我赶紧跑过去把曦曦抱到床上。我问曦曦“应该先脱什么?”曦曦笑着对我说“先脱裤子。”我又再一次提醒所有幼儿脱衣服的順序,以及进寝室应该做的事情。
  分析: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因此我们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会脱衣服。进寝室的第一件事拿拖鞋,然后坐在小床边换鞋脱袜子,并将脱下的袜子放到自己的鞋子里,送回鞋架,再脱裤子,盖上被子,最后脱衣服。教师每天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样的语言,最初幼儿有一些反映,时间久了,口头的提醒显然已经对他们没有了效果,这样的语言环境已经对幼儿秩序感的提升起不了作用。)
  案例二:我就要那么穿!
  这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出来逛街,可是宝宝的衣服引起了厨房小朋友的关注。厨师航航说:“你们把宝宝的衣服穿反了。”其他小朋友也注意到,“宝宝的拉链也没有拉好。”发现问题后,我继续观察爸爸妈妈的反映,他们却坚持说我就要那么穿。
  分析:
  (本班幼儿已经逐步建立起自我服务的意识,自己尝试学着如何穿衣。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在穿衣的方法和顺序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不知道衣服反了要先把它翻过来穿,不知道穿好衣服要把拉链、扣子扣好,以及对穿脱衣的顺序不了解。同时我们也发现他们每次游戏后都不能很好的收拾整理,导致游戏区一片狼藉,这其实也是他们做事的秩序感未得到很好的建立。)
  小朋友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怎样创设一个对幼儿有益且促使他们秩序感建立的环境?什么样的标记能够便于幼儿观察、理解,建立幼儿做事的秩序感?
  由此,我们有了新的思考:
  一、加强幼儿角色意识:
  我们发现幼儿做事没有秩序感,与幼儿的角色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他不知道爸爸妈妈应该做什么,到底该怎样照顾宝宝等等。因此我们请幼儿回家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怎样照顾弟弟妹妹,以及在游戏前请幼儿来讲述自己选择的角色,以及他的角色要做哪些事。以此来加强幼儿对游戏角色本身的认识。
  二、成套投放材料:
  考虑本班幼儿年龄段和游戏特点,我们采取成套投放材料的策略。将班级装材料的盘子用KT板分别隔成几个区域,以此满足幼儿选取一套材料就能完成相应物品的制作。
  如:兑奶粉:盘子里分别投放奶瓶、勺子、奶粉罐。切蔬菜:盘子里投放菜板、刀、蔬菜和碗等。
  三、增加流程图:
  小班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在各个区域增设了相应的流程图,让幼儿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慢慢建立做事的秩序感。如:我会提裤子、我会抹香香、我会擦鼻涕、我会脱衣服、我会穿衣服等等。
  四、材料图片一一对应放置:
  以前我们在娃娃家提供了娃娃,还有搜集的衣服和鞋子,但都是各自分开摆放的。对于幼儿穿脱衣服的问题,我们在娃娃家分别增加了如何正确穿、脱衣服的两套流程图。图片下面一一对应增加了娃娃、衣服、裤子、鞋子。这样幼儿可以根据流程图一步一步来给娃娃进行打扮,以及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脱衣服的顺序。
  案例三:我给宝宝穿好衣服了!
  创游活动开始了,今天是岐岐进了娃娃家当起了妈妈。岐岐看了看没穿衣服的宝宝,开始给宝宝穿衣打扮了。她随手拿起了一条裤子给娃娃开始穿,旁边的谦谦爸爸看到了,“妈妈,你穿错了。”谦谦指了一下照片,然后一下子把宝宝抱过来,给他穿上了衣服。不一会儿,宝宝打扮好了,岐岐高兴地对我说“菲菲,我给宝宝穿好衣服了。”然后,岐岐又在那里给宝宝脱衣服、穿衣服,一直重复这个过程持续到游戏结束。
  接下来的几天,经过观察,很多幼儿都开始按照墙上的流程图来给宝宝穿脱衣服。午睡环节,幼儿对于穿脱衣服的顺序也逐渐有了提升。
  分析:
  (流程图的出现,对幼儿有了很好的环境暗示。让环境促进幼儿做事的秩序感的建立,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做事的顺序,减少了老师的语言提示,增强了幼儿的自主服务意识。从娃娃家学着给宝宝穿衣,慢慢的延伸到自己怎样一步一步穿脱衣服。幼儿经验的积累,慢慢的促进了幼儿穿衣秩序感的建立。)
  我的收获:
  小班幼儿的游戏主要以操作为主,因此教师将日常生活的经验融入丰富的游戏中,从点点滴滴开始培养幼儿做事的秩序感。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幼儿生活的环境就是幼儿建立秩序感的基础。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幼儿受益终生。而好的习惯离不开秩序感的建立,因此建立秩序感对幼儿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环境,能不断引发幼儿生活经验,建立做事的秩序感。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支持幼儿互动的游戏环境。让环境及材料在幼儿的游戏中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让他们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更为丰富、全面的体验。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滨河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的教学容量比较高,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在课堂上多是进行机械式、被动式的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难以得以长时间的保持,这必然会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充分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和谐化的课堂教学氛围,丰富数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全面提升“教”
期刊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因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深切地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才能促使学生良好品德和
期刊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让弱生参与表现,得到发展,让强兵在练兵中得到巩固提高。在自我展示的环节,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让学生在展示中尝到成功的体验,让课堂内容在展示中不断生成,让学生的能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已然成为广大小学、教师所面临的客观任务。因此,要想方设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活泼的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扩散思维、参与创新、相互交流和探讨来丰富教学體系,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此外,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
期刊
搞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搞好小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小朋友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对自我的管束力还很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还不是很强,小学教师应该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生活、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心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未来学习生活环境的优劣,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我们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切不可忽视。那如何搞好小学班级管理工
期刊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总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为老师的问题所牵引,学生回答的结果表面看来似乎水到渠成,达到的目的也完全在老师的预想之中,但这种方式却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如此,学生的心智就会产生疲劳甚而厌倦,这对学生的求知动机和个性和谐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中提到:“教学,教学,说到底,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数学课程突出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从过去的尖子生教育转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
期刊
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够接触全新的学习领域,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能够尽量在短暂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校本课程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课堂实践添加丰富的数学内容,通过鲜活的数学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创建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一、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在国际间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学中因为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以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为主,英语教学只是满足于考试成绩的高低。对于跨文化之间的语言交往更是不受重视,这就需要我们来认识跨文化交际的内涵,认识跨文化交际在国际间交往的重要性,使得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是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之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地理学科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感性的认识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