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英国摄影杂志》推出“拍摄豪门”专题,采访了一些将聚光灯转向富豪的纪实摄影师。富豪的人数在人群中也许仅仅占1%,但是以这个群体为题材的作品却可以清晰地表达摄影师们的批判态度和政治参与。那么,摄影师通过怎样的途径实施拍摄?他们又是如何塑造被摄对象?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摄影师对这个题材产生了兴趣?都杰·沃利斯(Dougie Wallace)拍摄的街头肖像咄咄逼人,使用闪光灯“带出问题的不可思议性”。泽德·尼尔森(Zed Nelson)在百万富翁家中拍摄,作品中没有强烈的光效,也没有使用怪异的拍摄角度来贬低被摄者,更没有使用那些使被摄者看上去滑稽可笑手法。这期封面就使用的尼尔森的作品,他说他坚定地相信“如果你可以直接了当地展示事物,用事实说话,你就不会出现坐在墙头观望的局面”。面对经济和政治危机,西班牙的新一代摄影师胸怀大志地记录了他们社会的不稳定状况。卡洛斯·斯波托诺(Carlos Spottorno)曾经是一位广告执行人,转行摄影之后,成为了荣获大奖的纪实摄影师。他用富豪们的脸拼贴集成画面,创作出极富想象力的“WTF银行”黑白宣传册。丹尼尔·梅利特(Daniel Mayrit)将大都会警察散发的后骚乱“通缉犯”的海报进行了大翻转,用100名伦敦城最有权势的人的监控录像风格的影像代以“通缉犯”。
《艺术评论》(ArtReview),英国,2015年12月
自从1949年创刊以来,《艺术评论》杂志一直都是使用艺术家本人的自画像作为封面。如今,众所周知,自拍像代替了自画像,因此,《艺术评论》采取了一个折中方式,请肖像摄影师来拍摄艺术家以作封面。为什么要用艺术家作封面而不用艺术作品呢?部分原因是,这表明了《艺术评论》在艺术生态中所给出的自我定位。当代艺术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地受追捧体系中,该期杂志通过介绍智利在前、中、后独裁时期艺术的状况来诠释这点。
《燃烧》(Burn),电子杂志,2016年1月
《燃烧》是马格南摄影师戴维·阿兰·哈维(David Alan Harvey)于2008年12月创办的网上杂志,以推出年轻摄影师优秀的报道摄影作品为特色。
盖雅·斯考奇(Gaia Squarci)的系列作品《破碎屏幕》(Broken Screen)年初正在米兰Still画廊展出。斯考奇生于米兰,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她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当你失去视力的时候,世界开始变得像碎片一样,就如同透过破碎的屏幕看世界。这时,你再没有能力去理解光线到底从哪里来的了。”许多人并不是天生就失明,但是当他们走向失明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从新调整自己,这些人的生活质量深受残疾法则、获得帮助的多少和周边社会的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斯考奇请求盲人引领他进入到失明的生活中去体验,希望探索失明概念和失明现实之间的断裂。她想象着自己是正处于失明状态的盲人,在曾经多年有视力的生活之后,突然被迫要重新建立同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她说:“在失明的状态下,我对于身份、爱和独立这些问题的核心更能产生共鸣感受。”
《弗里兹》(Frieze) 德国/英国,2016年1/2月刊
本期《弗里兹》杂志回顾了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左菲雅·莱德特(Zofia Rydet)的摄影作品展。从1978年起直至1997年去世,左菲雅·莱德特一直致力于题为“社会记录”的摄影项目。这位来自波兰的摄影家行走在自己家乡的大街小巷,农村乡镇间,拍摄那里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家居。莱德特的拍摄对象通常都是贫困家庭,可是她没有通过营造令人怜悯的氛围或居高临下的态度来映衬巨大困苦。左菲雅·莱德特的拍摄永远聚焦在人物以及家居,她总是拍摄主人正襟危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她认为,我们的家当以及我们如何去布置,反映了我们内心中无法表达的东西。这个巨大的持续多年的“社会记录”项目,不仅仅意味着艺术家走进成千上万的陌生人家中,而且涉及到了艺术家进行的不同寻常的和复杂的分类学探索。
《摄影》(Photo),法国,2016年1月
在过去的30多年间,西班牙摄影家切玛·马多斯(Chema Madoz)直执著于非凡世界。借助他超现实的甚至有些古怪的创作,时间消失在黑白之间,消失在极简主义中。切玛·马多斯的作品融合雕塑、凸版印刷、拼贴和反射等手法,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出人意料地组合起来来。事物本身的丰富性,在他重新改变之后,远离了唯物主义和消费主义。从想象出发,借助摄影的神奇力量,他的作品中所有的事物都被幻想化。
《艺术评论》(ArtReview),英国,2015年12月
自从1949年创刊以来,《艺术评论》杂志一直都是使用艺术家本人的自画像作为封面。如今,众所周知,自拍像代替了自画像,因此,《艺术评论》采取了一个折中方式,请肖像摄影师来拍摄艺术家以作封面。为什么要用艺术家作封面而不用艺术作品呢?部分原因是,这表明了《艺术评论》在艺术生态中所给出的自我定位。当代艺术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地受追捧体系中,该期杂志通过介绍智利在前、中、后独裁时期艺术的状况来诠释这点。
《燃烧》(Burn),电子杂志,2016年1月
《燃烧》是马格南摄影师戴维·阿兰·哈维(David Alan Harvey)于2008年12月创办的网上杂志,以推出年轻摄影师优秀的报道摄影作品为特色。
盖雅·斯考奇(Gaia Squarci)的系列作品《破碎屏幕》(Broken Screen)年初正在米兰Still画廊展出。斯考奇生于米兰,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她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当你失去视力的时候,世界开始变得像碎片一样,就如同透过破碎的屏幕看世界。这时,你再没有能力去理解光线到底从哪里来的了。”许多人并不是天生就失明,但是当他们走向失明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从新调整自己,这些人的生活质量深受残疾法则、获得帮助的多少和周边社会的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斯考奇请求盲人引领他进入到失明的生活中去体验,希望探索失明概念和失明现实之间的断裂。她想象着自己是正处于失明状态的盲人,在曾经多年有视力的生活之后,突然被迫要重新建立同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她说:“在失明的状态下,我对于身份、爱和独立这些问题的核心更能产生共鸣感受。”
《弗里兹》(Frieze) 德国/英国,2016年1/2月刊
本期《弗里兹》杂志回顾了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左菲雅·莱德特(Zofia Rydet)的摄影作品展。从1978年起直至1997年去世,左菲雅·莱德特一直致力于题为“社会记录”的摄影项目。这位来自波兰的摄影家行走在自己家乡的大街小巷,农村乡镇间,拍摄那里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家居。莱德特的拍摄对象通常都是贫困家庭,可是她没有通过营造令人怜悯的氛围或居高临下的态度来映衬巨大困苦。左菲雅·莱德特的拍摄永远聚焦在人物以及家居,她总是拍摄主人正襟危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她认为,我们的家当以及我们如何去布置,反映了我们内心中无法表达的东西。这个巨大的持续多年的“社会记录”项目,不仅仅意味着艺术家走进成千上万的陌生人家中,而且涉及到了艺术家进行的不同寻常的和复杂的分类学探索。
《摄影》(Photo),法国,2016年1月
在过去的30多年间,西班牙摄影家切玛·马多斯(Chema Madoz)直执著于非凡世界。借助他超现实的甚至有些古怪的创作,时间消失在黑白之间,消失在极简主义中。切玛·马多斯的作品融合雕塑、凸版印刷、拼贴和反射等手法,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出人意料地组合起来来。事物本身的丰富性,在他重新改变之后,远离了唯物主义和消费主义。从想象出发,借助摄影的神奇力量,他的作品中所有的事物都被幻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