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庄建设中植物景观体系构建的探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生态农庄中的植物景观体系构建为切入点,探索在自然景观资源合理开發中如何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本文对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作了概述,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优化生态农庄建设中植物景观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
  中图分类号:J522文献标识码: A
  
  植物景观,主要指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农耕传统,中国文化与农耕具有深厚渊源。千百年来,在自然的演变过程伴随下,乡村村民利用当地的传承技术和自然材料,创造了一个稳定发展和不断拓展的景观系统。当下中国的城市景观建设在大干快上的形式要求下,存在着大量品质粗糙的作品,绿化简单肌理粗糙,耐读性差,甚至使城市景观缺乏自身的特色而形成另一个层面上的品质低下。因此,我国的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既是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也具有多元化发展的潜能,是一笔宝贵的财产。本文以生态农庄中的植物景观体系构建为切入点,探索在自然景观资源合理开发中如何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一、生态农庄植物景观概述
  1、景观
  《欧洲风景公约》将景观定义为,景观是由当地人民或访问者所定义的一片区域,它的视觉要素和特征是自然和/或文化(即人为的)作用的结果。这个定义反映了景观通过时间演进,是人类和自然之力合作的成果。它同时强调了景观自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的自然和人工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景观是自然与人文之力合作的成果。其实体组成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和生物等受自然影响的组成要素,也包括聚落、土地利用等受人文因子影响的组成要素。景观的自然因子与人文因子同时共存、互为因果。
  2、农庄景观
  从属性的角度定义,农庄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人类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扼,各构成质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的复合体”。实际上农庄景观是城镇规划区外的近自然环境的、由人类进行耕作或放牧,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地区的景观,它是一种文化景观,由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形成的复合景观系统,在外象它表现为景观的地域环境和地域特征,在内涵则折射出地域民俗与社会经济情况、地域艺术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农庄景观是自然和人力合作的成果,是过去与现在的叠加与综合,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产的集成。
  3、生态农庄植物景观
  综合前述,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构建是指以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为前提,遵循地方植物自然属性(包括习性、生长规律等),结合生态农庄的生态、观赏、生产、文化、教育、居住、消费等功能要求,以改善环境,丰富游客体验,促进生态农庄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特色旅游的质量提升,增加生态农庄品牌价值为目的,进行植物景观布局与植物选择、配置,创造出符合科学性、艺术性和社会性原则的、契合生态农庄主题的、丰富多样的植物空间。
  生态农庄的植物景观体系构建研究范畴应涵盖自然与人文两个范畴,自然层面包括满足植物生长习性要求与植物配置美学,人文层面表现为植物主题与植物外表带给人的感知,及植物内在对人心的触动。
  二、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植物景观体系缺乏异质性
  农业的规模化、集中化降低了景观的异质性,造成了缺乏地域特征、千篇一律的农业景观。例如原本只是零散分布在景观之中的果园、葡萄园、苗圃,目前规模化的种植尺度巨大,常以百亩、千亩为计量单位,同时,有些生态农庄的建设,或是形成功能第一的景观,或是形成照搬国外特色的景观,失去了当地地域特色。大量的行为以“高效”“方便”为原则,使生态农庄缺乏景观的营造与管理。例如,大批量地种植单一的速生树苗、葡萄等,大规模的农业种植使得景观同质化严重,单调乏味(图1)。
  2、景观出现了生态恶化问题
  多年来,我国乡村的建设发展基本以改善图1大面积种植葡萄
  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产品收益为目的,而忽略了环境建设。而目前在生态农庄建设中同样也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倾向,如农药与覆膜面源污染严重;土地缺乏维护出现了严重退化;自然植被被大量地破坏;以增加产量为目的的土地整理工程使树篱、池塘、水沟等生物栖息地大幅度地减少;农业单一性减少了生物栖息地,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植物景观是一种高价值的非再生性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再复原。在生态农庄规划刚刚起步的阶段,应综合考虑生态农庄的整体功能、形象、植物景观风貌,从区域尺度入手,对生态农庄的植物景观体系进行战略性、长远性的规划和管理。
  3、生态环境与植物景观风貌规划的缺失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统筹规划中生态保护规划的主要技术方法为:划分生态功能分区、划定生态控制线(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规划绿道/保护水系、规划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国家也陆续颁布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
  在目前的城乡统筹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农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风貌建设是乡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但是,从实践还是现有规划来看,我国对乡村环境的关注基本集中在农业环境保护(水资源、空气污染、农药控制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对于乡村植物景观风貌保护一直缺乏系统研究,目前还很少能够见到专门针对乡村植物景观布局与风貌所做的规划,更谈不上在建设生态农庄过程中,有比较详细、科学的植物景观体系构建规划来指导生态农庄的发展。
  三、优化生态农庄建设中植物景观体系的策略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造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植物景观的改变。对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应该采取优化的策略,创造出一种能够满足各种社会经济要求,也适当保留我国传统农耕体系特色的植物景观。从植物景观特征上来见,这样的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应做到拥有:简明合理的植物景观结构框架、维持一定的植物景观异质性、留存重要的地域植物景观特征。
  1、简明合理的植物景观结构
  农业景观是人造的景观,因此,可以直接运用植物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一系列原理和方法进行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特别是在生态农庄建设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人为地建立一个简明合理的植图2衬托风景林种植现状图
  物景观结构,有助于在提高植物景观的生产力的同时,有效地管理植物景观的生态系统。在经过土地整理的地块里,应当营造绿道一一农地的分区(图2)。绿道赋予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一个密度合理、视觉简明的景观结构框架。绿道不但维护生态农庄生态安全,也是生态农庄地域内休闲娱乐发生的主要地点。对于我国的生态农庄植物景观体系的优化策略而言,绿道——农地的景观组合不失为一种兼顾植物景观与生产效益的模型。
  2、维持一定的植物景观异质性
  如果任由市场机制决定生态农庄植物景观,生态农庄将持续演化为少数几个大型的工业化农业产区,拥有大面积的农业生产地块,和零星分散的林地与水体。在局部生态农庄地域这已经成为现实。如果在土地整理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维护和增加生态农庄植物景观的异质性,就有可能营造出在生态和休闲娱乐方面更具优势的生态农庄植物景观。同时,植物景观的视觉质量随着可见水面的增多、水平线外山体的出现、植被比例的增加而上升。
  蒙古族生态农庄罕腾格里亭、波茵娜亭种植设计:在腾格里亭后面以高大笔直的片植新疆图3民族农庄植物景观种植
  杨作为背景,为了冬季植物景观效果,点缀樟子松。
  从罕腾格里亭至波茵娜亭方向为婚俗表演区域,因此,植物从片植逐渐过渡成疏林草地,草地植物以紫花苜蓿、芨芨草、高羊茅、三叶草按照4:1:2:3配置,草地边缘点缀造型油松、紫叶矮樱等植物,营造奇特的气氛(图3)。蒙古包背景设计新疆杨、胡杨、沙枣,前景为疏林草地,体现蒙古包的地域特征。
  四川双流生态农庄区域森林覆盖率高,达30%,在双流属于较优区域。主要植被分布于黄龙溪镇周边;野生植物覆盖面积大,包括村落周边、林地、道路两边、沟渠以及田垄地埂上等。
  植被种类:村落周边、林地、道路两边、沟渠以及田垄地埂上的植物显示出非常高的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以按树、杨树、千丈、苦谏、法国梧桐、女贞、香樟、水杉、慈竹林等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图4双流生态农庄区域森林覆盖
  以用材林为主,密集分布在丘陵台地顶端、村落
  周围、河渠道路两旁,形成植被种类丰富的绿色林网(图4)。
  3、保护重要的地域生态农庄植物景观特征
  植物景观质量的维持,不仅取决于植物景观要素的多样性,还取决于每种植物景观要素是否能够保持其地区典型的传统自然文化特征。
  一些植物景观要素——如地区特有的树篱、地形地貌等应该作为重要的地域生态农庄植物景观特征而予以重点保护。我国地域博大,各地拥有独特的植物景观特征。例如,以聚落周边的树林为例,徽州的水口林主要由两到三种乔木配置而成,如麻栋、香樟、枫香之类;而川西林盘周边的树木必有慈竹林。通过对当地重要植物景观特征的描述,人们可以充分了解本地植物景观的环境和文化特征要素,并在生态农庄建设过程中予以强化或保护,以强化地方的识别性。因此,在農业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留生态农庄重要的地域识别要素,如山水、植被等。
  4、保持一定数量的作物种类
  中国传统农业景观的异质性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在固定地域内所种植作物的种类差异。种植作物种类取决于市场机制和地方分配,无法进行长期预测。为了实现保护生态农庄植物景观的目的而认为规定某一地区种植一种或几种作物,是违背农业的市场经济规律的。
  但是,如果不干预种植种类,农业的逐利性将会导致种类逐渐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农庄植物景观。因此,虽然景观政策不能对某一地区的主要作物种植种类施加影响,但可以鼓励在其中间杂其它的种类种植。吸取传统农业的作物轮作与土壤,混作、间作、立体农业经验,通过循环种养,达到维护土地肥力和保护生态农庄植物景观兼顾的作用。
  5、加强农业绿道的构建
  农场结构的变化、新科技的使用、现代农业的实施,对农业景观造成了巨大的景观变化。许多农业景观的要素,例如林地斑块、树篱和池塘,在现代农业体系中己经失去了其必须的功能,而正是这些要素表现了生态农庄农业景观的地域特色,并且提供了宝贵的生物栖息地,拥有丰富多彩的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
  农业绿地中的景观系统需要结合农业用地的生产需求进行。主要的景观要素有主要由农田林网和田垄地埂组成。农田林网是在农田或草牧场上由树木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绿色网络廊道系统。林网一般顺应水系、道路、农田的走向因势布局,通过乔灌木的种植,形成防风林或绿篱网络。田垄地埂指农田及林果园斑块中用于行走和耕作采摘、分隔作物的田垄和地埂,通常是生产小型草本植物的地方。农田林网和田垄地埂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几何形状的网络,为农田中的小型动物提供食物、住所和移动的通道。
  同时,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应该保留体现当地景观特征的重要因素,如重要的地形、水道沟渠、树木群落、主要的田间道路、田间的村庄房屋,以不破坏原有的景观自然和文化价值为目标。
  在经过大型土地整理,已经出现大规模的景观和环境恶化(树篱总长度减,林地面积减少,池塘消失或退化等)的地区,生态农庄植物景观系统的构建策略应采取弥补性措施改善景观,具体措施包括:①植树。在民居、路边等地段种植树木;②树丛管理。砍伐老树、栽种新树,树木防护等;③树篱管理。种植新篱,连接旧篱;④修复池塘。池塘清淤,塘边种植;⑤生物栖息地管理。河滩、湿地、溪流两岸管理,路脊植物种植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安素,龙岳林.湖南望城红金生态农庄景观设计[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2]刘瑞雪,朱良艳,陈龙清.休闲农业的植物景观营造——以黄石磊山半岛休闲农庄为例[J].华中建筑,2012(12)
  [3]周静.娄底市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8)
  [4]张耀,刘路路.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农庄景观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3(34)
  [5]武倩.现代农庄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 优先出版[J].城市建筑,2013(3)
  作者简介:潘 伟(1983.8- ),男,山东夏津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有轨电车近年来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在世界各地逐渐发展起来。随着沈阳市中部城市群战略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又重新建立起来。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实例,来研究现代有轨电车在车道、站台布置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相协调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 问题研究 改造方式  中图分类号: U482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有轨电车首先在我国大连市得到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期刊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质复杂,其公路桥梁设计具有与其他地区路桥设计不同的特点。本文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为背景,探讨了具有山区高速公路特点的曲线、大纵坡、高墩、长桥的设计,并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桥墩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复杂,地面高差大,变化频繁,横坡陡、岩溶、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
期刊
摘要: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将适合园林栽培观赏的经济林树种,根据不同树种的习性进行科学的艺术规划和设计。本文介绍了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价值,及在园林中应用的意义,探讨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配植模式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经济林树种;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经济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素有“园林之母”之称,早已驰名中外。充分发挥经济林在园林
期刊
摘要:在我国西部多山地区,在修建的高速公路中,由于地势复杂,难免会出现连续的长下坡路段,而长下坡路段是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之一。本文从连续长下坡路段的线形几何特性出发,概述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 连续 长下坡 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在西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往往会受到山区特有的地形、地貌和复
期刊
摘要:本文从绿色建筑和暖通空调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了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实现绿色理念的原则,针对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技术进行探析,并提出了暖通空调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是实现绿色建筑、功能建筑和环保建筑的基础,要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这一环节就要突出“绿色”这个主题,使其形成一个理
期刊
【摘要】生态建筑理念已伴随时代的潮流逐渐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这种融和是在人们对“和谐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渴望下迅速进行的。生态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复杂又整体的系统,创造着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下文,本人将从我积累的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出发,就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念;建筑设计;运用;和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生态建筑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技术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本文对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措施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单位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设备进场管理   建筑工程所用的原材料是形成建筑工程实体的根本基础,
期刊
摘要:现在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多,城市交通也跟着快速的发展。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工程主要是建设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的公共设施。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交付使用时人们的人身安全问题有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市政道路工程中所面临的工程质量问题,从工程施工问题出发,详细分析了施工前、施工中及竣工验收这三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 工
期刊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和其他道路建设不同,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为其工程中有着许多辅助性设施,例如排雨管、电力电缆、路灯和广告牌等。这些辅助性设施造成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和路面施工的难度,同时又由于城市道路对人们交通非常重要,影响着城市的交通,因此,施工的时间不宜过长。笔者基于多年的市政道路施工经验,简单谈谈其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中图
期刊
摘要:我国当前正是水利水电的高潮建设时期。生态水利工程将水利工程与生态学结合起来,不仅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水域生态系统能够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是一门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科。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结合生态的自然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意义  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