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的训练至关重要,而语言训练离不开读,从语文本体论的角度上讲,第一,要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对课文形成整体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二,要有效地读,读出课文的义、形、情、味、神。在“读”的指导中,还应特别重视学情。
【关键词】义;形;情;味;神
大家知道,民族的智慧凝聚于民族的语言之中。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的训练至关重要,而语言训练离不开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国家督学,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审核组组长杨再隋教授在“学习新大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讲座中提出:从语文本体论的角度上讲,第一,要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二,要有效地读,读出课文的义、形、情、味、神。这两点意见一语中的地解开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读”方面为“读”而读的困惑。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杨再隋教授以上二点要求的体会:在这里,所谓充分地读,不难理解,就是指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读,从中整体感知知识内容;感悟语言表达的方式,作者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语感,且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而有效地读,讀出义,就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字义、词义、句义及篇义;读出形,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读出情,即通过读,使之进入角色,入情入境;读出味,换言之,就是美读,读出诗文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读出神,所谓神,即语言文字的精髓,品味作者遣词造句,表达的绝妙之处。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指导学生“读”,使“读”有效,高效。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不断地去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初,在首届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坛新秀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中,教坛新秀董琼老师上的一节语文教学展示课(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十课《高粱情》第二课时)在指导学生有效地“读”方面堪称范例,当年杨教授的评价是:充分的读与有效的读在这节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也为本人在之后乃至今天的教学中,在“读”的指导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下面是本人的一段听课记录,我们一起探讨、体会、欣赏董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有效地“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大家齐读这一段,说说它告诉我们什么?
生:(齐读)
生:(学生踊跃举手,指名回答)这一段写高粱的根的特点。
师:作者难道仅仅向我们介绍高粱的根的特点吗?请看屏幕。(多媒体显示屏幕显示出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三句话:“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底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师:现在请大家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这一句讲什么?
生:气根。
这时,董老师出示高粱实株,逐一让学生摸一摸气根。
师:请大家读一读“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这两个分句。
生:(齐读)
师:请大家再看屏幕。(多媒体显示屏幕播放老鹰在空中俯冲抓捕老鼠的情形)
师:请大家一起读“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这几个分句。
生:(齐读)
生:(三位学生各单独读)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刚才那几个分句,大家想象高粱的根抓地的样子。
师:(范读)
师:同学们,听老师读后,你想到什么?(多媒体显示屏显示出:尤其_______,它不但_______,而且_______,有点像_______,像_______,仿佛_______。)请大家把上面的内容完整地读出来。
……
师:请大家和作者怀着同样浓烈感情的同学读这一段
以上这一小段课堂记录,董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效地“读”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该段的第一次齐读,学生读得很流利,也读出段“义”;接着,在学生理解段落“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接触、感受,学生的齐读抑扬顿挫,从中读出语句的“形”;然后,再利用形象的画面,学生在第三次齐读中不但抑扬顿挫,而且大多数神情凝重,仿佛身临其境,读出语句的“情、神、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而老师在范读中,用那饱含对高粱深情的神态、语言去调动、感染学生的情感,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从而师生产生共鸣。
这一段“读”的指导,的确干脆利落,省时高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体会到作者怀着敬佩的感情去描写高粱之后,董老师在最后指导学生读时,顾及到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差异,情感体验的异同,这种注意关注不同个体的正确表述也值得我们借鉴。这就是所以本人十几年来记忆犹新,且融会贯通,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活学活用,即便是现在,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在课堂教学 “读”的指导中,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教师还应重视学情,了解学前的学情,是我们设计指导预案的基础,关注学中的学情,让我们能及时调整预案实施的方法方式和技巧,洞察学后的学情,利于我们的反思。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的指导更加有效,直至高效。
【关键词】义;形;情;味;神
大家知道,民族的智慧凝聚于民族的语言之中。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的训练至关重要,而语言训练离不开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国家督学,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审核组组长杨再隋教授在“学习新大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讲座中提出:从语文本体论的角度上讲,第一,要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二,要有效地读,读出课文的义、形、情、味、神。这两点意见一语中的地解开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读”方面为“读”而读的困惑。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杨再隋教授以上二点要求的体会:在这里,所谓充分地读,不难理解,就是指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读,从中整体感知知识内容;感悟语言表达的方式,作者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语感,且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而有效地读,讀出义,就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字义、词义、句义及篇义;读出形,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读出情,即通过读,使之进入角色,入情入境;读出味,换言之,就是美读,读出诗文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读出神,所谓神,即语言文字的精髓,品味作者遣词造句,表达的绝妙之处。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指导学生“读”,使“读”有效,高效。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不断地去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初,在首届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坛新秀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中,教坛新秀董琼老师上的一节语文教学展示课(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十课《高粱情》第二课时)在指导学生有效地“读”方面堪称范例,当年杨教授的评价是:充分的读与有效的读在这节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也为本人在之后乃至今天的教学中,在“读”的指导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下面是本人的一段听课记录,我们一起探讨、体会、欣赏董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有效地“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大家齐读这一段,说说它告诉我们什么?
生:(齐读)
生:(学生踊跃举手,指名回答)这一段写高粱的根的特点。
师:作者难道仅仅向我们介绍高粱的根的特点吗?请看屏幕。(多媒体显示屏幕显示出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三句话:“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底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师:现在请大家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这一句讲什么?
生:气根。
这时,董老师出示高粱实株,逐一让学生摸一摸气根。
师:请大家读一读“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这两个分句。
生:(齐读)
师:请大家再看屏幕。(多媒体显示屏幕播放老鹰在空中俯冲抓捕老鼠的情形)
师:请大家一起读“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这几个分句。
生:(齐读)
生:(三位学生各单独读)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刚才那几个分句,大家想象高粱的根抓地的样子。
师:(范读)
师:同学们,听老师读后,你想到什么?(多媒体显示屏显示出:尤其_______,它不但_______,而且_______,有点像_______,像_______,仿佛_______。)请大家把上面的内容完整地读出来。
……
师:请大家和作者怀着同样浓烈感情的同学读这一段
以上这一小段课堂记录,董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效地“读”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该段的第一次齐读,学生读得很流利,也读出段“义”;接着,在学生理解段落“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接触、感受,学生的齐读抑扬顿挫,从中读出语句的“形”;然后,再利用形象的画面,学生在第三次齐读中不但抑扬顿挫,而且大多数神情凝重,仿佛身临其境,读出语句的“情、神、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而老师在范读中,用那饱含对高粱深情的神态、语言去调动、感染学生的情感,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从而师生产生共鸣。
这一段“读”的指导,的确干脆利落,省时高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体会到作者怀着敬佩的感情去描写高粱之后,董老师在最后指导学生读时,顾及到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差异,情感体验的异同,这种注意关注不同个体的正确表述也值得我们借鉴。这就是所以本人十几年来记忆犹新,且融会贯通,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活学活用,即便是现在,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在课堂教学 “读”的指导中,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教师还应重视学情,了解学前的学情,是我们设计指导预案的基础,关注学中的学情,让我们能及时调整预案实施的方法方式和技巧,洞察学后的学情,利于我们的反思。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的指导更加有效,直至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