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书法家,唐校笙很不一般。比如,在书画市场兴盛的现今,他不贩售自己的作品,而是每日临帖、练习,通宵达旦;各自为家的状况下,他集结各省市美协主席,自掏腰包办展办活动;多数人追随名门正派和名人字画,他却跑去市井坊间,发掘了一批扎根在民间的人才。看似不务正业,他的作品却多次获奖,并先后在日本、韩国、奥地利、捷克、瑞士等国进行现场书法表演。
  唐校笙是北京三唐书画院院长,至今有1000余名书画家签约该院,而他精心打造的上海三唐美术馆现已在保利置业集团所属的上海保利广场开馆。
  墨有度而意无穷
  曾经的军旅生涯对唐校笙影响深远,其书作和行事都有独特的一套。他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在部队呆了二十多年间,唐校笙先后进修于警官大学、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莫言等一批文学干将曾是他的校友。
  “解放军艺术学院是一片沃土,哪怕一根筷子插在那里都能生根开花,”唐馆长笑着说。此言不虚,不同的是,放下枪后觉得无所适从,唐校笙拿起的是毛笔,一写就没再停下来。脱去军装后,他又去西藏的一所佛学院闭关静修,在一片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的佛学院待了近两年,整个人变得很沉静。研庄骚,悟释迦,读史记。书法上得到龙多活佛、禅观法师启蒙,后师承曾来德、胡抗美等大家。“作为一个军人,放下刀枪后觉得手里没有什么武器,赤手空拳,有很大的失落,所以我拿起笔来,每天刻苦写字。”他是一个一心向善向佛的人。十世班禅大师送他个法名达旺桑博,他的书作从未署唐校笙字号概署达旺或达旺桑博。翻译过来:意即月亮智慧。
  中国书法向来有“字如其人”的雅喻,唐校笙的书作风格凝重、苍拙。有名家评析称,唐校笙的书法结体严整、造型别致,兼含自在。他将楷书之平正与草书之欹侧融为一体,点画厚重,墨色饱满,可谓“墨有度而意无穷”。他自幼酷爱书法和书写,长期临帖不止,将秦篆汉简、魏晋风骨、唐宋流派等各种传统书法艺术悉心钻研,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神俊逸、敦厚庄重的风格。
  对于唐校笙来说,书法是神圣之职,每日必勤研习,未曾间断。习字时心意沉稳,正气于胸,虔诚空灵,恭敬古风,则字随心意,一气呵成。“书法是一件很苦的事,它是我生活一个重要元素,我每天练习五小时以上,手上都出了老茧。”他写字时和别人不同,整个过程在静心凝神,完全无我,似乎禅定状态。
  唐校笙擅长草书,此乃书法中的最高境界,可以到达无法无天的地步,那种愉悦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行书是走,草书是在大草原上奔跑。”他如是形容,表情沉醉。有人说他胆大,在线条笔墨间显现出浑厚、恣肆的倾向,个性使然。于纸上做文章,墨讲究干,淡,湿,枯。而王羲之晚年的时候在水上写,水墨沉下去,水面看下去有字,唐校笙亦曾做过,凭的是心境。他的草书具有跳跃腾挪的节律、字随心意的造型,均使人过目不忘。他的笔下能表现出粗重与空灵、厚实与淡雅,始终不断探索自己的创作境界。
  养性修德习书法
  对于书法,唐校笙没有功利心,没想过自己的字能卖多少钱,对于自己也始终不满意,日本某些景点的字是他题写的,但他不愿靠写字维持生活,只希冀作为德修。唐校笙曾策划编辑大型图书《佛教画藏》、《十世班禅传》等,并主持编写中国三代领导人物传记(海外版)等79余部,电视专题片100余集。
  过往寄情于文学,也使得他对书法的理解和常人不同。平时不应酬的他,对于酒深恶痛觉,但对于李白的《将进酒》却情有独钟。几乎没有书法家能写好这首诗,唐校笙自己也写了上千遍,还是过不了自己这关。“我想老老实实把自己埋起来,在书法方面继续探究。”
  书法体现的是作者气度、性情和学养的博大与丰厚。唐校笙写着一手好文章,也是京剧票友,平日里生活简单,有两部越野车,喜欢自驾车行万里路。走北疆雪原、闯南国椰林、跨长江、涉黄河,有一次12天内曾跑过15000公里,2012年独身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平均一年一个人跑10万公里,领略无限自然风光,大气的胸怀和开阔的眼界在穿越和行走中练就。
  唐校笙曾7次随中国青年访日代表团访问日本,为日本海部俊树等三位前首相题字,为广岛茶道社题写“茶禅一味”,为山行县酒厂题写“酒神”巨幅书法作品。同时成功地将散存在日本名古屋的500余幅近现代著名画家作品回流国内。茶以禅道,书以论道,墨以笔道,画随心道,道法自然,这使唐校笙先生的作品充满一种充沛的元气和生命活力。诚如唐校笙所说的:“书法给予我的是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感悟,书法的情趣在于书写过程中的身心愉悦,同时让人不断读书修德、超越自我”。他常用一支笔是近三尺长的罗汉竹杆,笔头二寸多的大笔且笔杆有三道弯在练字。常侧身写字与众不同。
  伯乐相墨
  英雄惜英雄。本身已拥有中国最大私人美术馆的崔如琢先生将自己的指墨作品献礼上海三唐美术馆的开幕大展,二人惺惺相惜,崔如琢感恩交情之深厚,唐校笙盛赞其画作之精妙。
  整个美术馆被画作中朴茂厚重苍、大气磅礴的气氛包围,无半点造做之态。或简朴古拙,深厚浑穆,或清新雅致,充满趣味,或淋漓酣畅,妙意横生。数丈巨幅,随意挥洒,册页小品亦精奇生动,小中见大,气势磅礴。山水画用笔浑厚,画面以墨水不为,不追求色彩的复杂变化,单纯中予人丰富的美感,善用浓墨、破墨,苍茫厚道,枯湿浓重,枯湿浓淡均为笔力,令人对这次开幕展拍手称道。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崔如琢先生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在这一点上两人也是一拍即合。
  唐校笙对自己的眼力颇为自信,他对于书画家的审视,不侧重名声,无视已得成就,全凭观察其潜力。
  如今已成为河北美院副院长的崔景哲,1980年生人,是唐校笙在画廊里发现的书画家之一。第一次见到崔景哲的画作时,他眼前一亮。崔景哲擅长把工笔、写意、色彩等因素融会贯通,因刚从美院毕业,开价三四百一张,唐校笙一口气买了三十张,一个月后被一位收藏家买走卖出了45万。事后,他背着钱去找崔景哲,一摞摞现金把年轻画家给惊着了。“我跟他说,钱不重要,你的书画有这个价值,你要好好继续努力,你还很年轻,这钱我们一人一半。”崔景哲说什么也不肯。此后崔景哲成了他的忘年交。唐校笙眼睛红了,他单身生活这些年的年三十,崔景哲放弃家中老人陪他过年。唐校笙说凭他的人品必成大家。十几年来,崔景哲的大作在保利一幅拍成120多万。作品不断受到各界人士的追捧。
  “我很能发现别人的潜力,哪怕他在大街上画。我还发现过一个,现在此人的画作卖到七万一平尺,在中南海画画。在他刚出道时唐校笙拉他去山西、山东、四川等地搞画展、拍专题,现已成大家,是他的挚友陈春勇老师。还有一个,在山上做了十五年和尚的一个人,曾是一个美院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小羽老师。他的画我一下子收了三千平尺,两年时间内,要做到两万一平尺。”真性情,不浮夸,使得唐校笙颇有人缘的同时,也为书画界输送了更多新鲜血液。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有如此契机,有艺术没有德修的人,他不予其合作。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画市场的拍声迭起,文化企业、大小画廊也如鱼得水般地活跃起来,画作藏品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这在多数收藏者眼里较为模糊,随之而来的风险不知不觉地在市场与藏品中逐渐显现。唐校笙临摹王铎七年,烂熟于心,曾经有人拿字给他鉴定,他毫无顾忌说这是假的,一眼定乾坤。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这并非易事。
  提及三唐美术馆的未来,他很清楚自己擅长的部分,表示将力求创建一流的交流、切磋、学习、发展的平台,组织学术交流,观摩创作成果,开办学术讲座,将三唐美术馆做成综合性的美术馆。除此之外,在浙江余姚会有新的项目,他将开办八个博物馆,同时启动,各自独立的同时自成一体。如此欣欣向荣的状态,得益的是有才情的人和书画爱好者。
  三唐美术馆开幕式当天,玻璃幕墙上贴着唐校笙新近挥毫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他说自己一口气写了28张。“才不卖呢!还不够好!”看他人只看潜力,看自己却吹毛求疵。他坚持“笔墨当随时代”,黄宾虹说得好,画有民族性,而无时代性,虽有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这个不移的精神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其他文献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钱钟书这句著名的话,显然不能包括“上层阶级”的围城在内。自从有了阶级的分别,对于上层阶级的精英团体来说,从来都是只有人想冲进围城去,大概没有人想从围城里逃出来。就算偶尔有个别逃兵,也无法摆脱身上的阶级符号与身份标签,无论他叫做李叔同还是叫做弘一法师,同样都是上层阶级的精英。  我们常常看到的情景是,中下层阶级的人
期刊
2013年1月18日,国际知名的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创作的重达7吨,长达10米的巨型婴儿雕塑《星球》落户新加坡滨海湾公园。这件由印尼企业家布特拉·玛斯阿贡(Mr. and Mrs. Putra Masagung)夫妇捐赠的作品将作为园内的永久展示品被安置在公共草坪上。奎恩对作品的“新家”奎恩很满意,他表示因为作品表达的是关于环境、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所以滨海湾公园是一个完美的
期刊
这次“成功女性”的专题规划,陆老师是我的首选,她说我们是“老朋友”,不需要面访这样“严肃”,通个电话、写写邮件就可以了。但那天刚巧有机会得以见面,在她一连串的电视录制节目之后已近深夜十点,在酒店的西餐厅又开始一档会谈。我一进门就看见她,依旧是标志性的“酒红色美发”,气质亭亭,仪态优雅。实际上2008年初我有幸认识陆老师后,常在各样场合遇见,每次都能聊上几句,她对后辈非常真诚,倾囊相授,有事请教之时
期刊
手工艺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亚洲民艺之美一再被追根溯源,却发现多种门类已经岌岌可危。也许是由于自身保护措施良莠不齐,我们开始审视日本在保护传承手工艺方面的经验,以供学习借鉴。  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传统文化回归思潮高涨,并开始了传统文化的振兴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即是于昭和49年5月推出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这可谓是一部有关传统工艺品产业保护与振兴的国家大法,对促进传统工艺文化活
期刊
成就冠军风范的原因是什么?  包一晨答得言简意赅:  理想成就未来,  传承实现梦想,  创新稳步前行。  拥有富足的生活,他是人们口中的富二代,但他并不喜欢这个称呼。初见时,说话不紧不慢,言谈举止透露出沉稳和世故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父亲,是南江集团的董事长,一位低调的上海富豪,从事地产和影视文化产业。“沪上第一豪宅”檀宫别墅就是南江集团的作品。  受父亲的影响,包一晨开始自己创业,如今他与父辈
期刊
绘画之路  潘公凯先生的小学阶段愉快且充满理想,他在杭州唯一一所供外宾参观的安吉路小学读书,那是浙江省的典范校,整个学校都是按照苏联小学的模式新建的,桌椅分高低,每个教室的窗台上都摆着花,校园里有草坪,连小学生的厕所都是抽水马桶,这在当时相当奢侈。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教得特别好,学生常在礼堂上课,后面坐的从各地来的听课教师比学生还多。潘先生是成绩特别棒的学生,学什么都很快,小学一年级开始当班长,争
期刊
早就得到了《财富堂》的邀请,撰写“成功女性”的专题,作为新春三月的献礼。  酝酿许久,一直在盘算所熟知的哪些忙于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女性更具代表意义。后来锁定如下诸位:  “退休”策展人陆蓉之先生,她现在开始了新的事业和生活方式;  今日美术馆新馆长谢素贞老师,她坐镇四楼馆长办公室,运筹帷幄;  泰康空间总监唐昕女士,她一路稳健,学术收藏双丰收;  UCCA的CEO薛梅女士,她一直默默付出,为整个机
期刊
2007年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时,我还在清华美院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市场研究工作,当然把这个机构当成了特别样本,在后来的工作中也一直格外关注。UCCA几度换将,2009年夏来了薛梅,从“艺术商店的总监”做起,日益改变着“商店”带给人的感受和体验;后来她升任CEO,虽然媒体上少见其言,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知道,她为这个机构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有了此次的专
期刊
早闻“谢素贞”大名是源于我2006年夏在日本媒体的那段编辑经历。当时每个月至少两次联络各艺术机构,适逢她刚接任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在很多场合都能得见。后来她到雅昌集团任总监,再后来的独立策展人身份,都是我关注和学习的榜样。在提交本专题的撰写计划时,还在筹划是托央美美术馆还是雅昌网的朋友帮忙引荐。后得知她担任今日美术馆馆长,就如常提交采访提纲,很快得到了谢馆长接受面访的回复,还是在四楼的馆长办公室,
期刊
展览时间:2013年4月13日-8月30日主办机构:龙美术馆 (浦东新区罗山路2255弄210号 近花木路)  展览简介:该展阵容强大,共展出艾轩、陈丹青、陈文骥、陈逸飞、郭润文、靳尚谊、冷军、刘小东、石冲、王沂东、徐芒耀、杨飞云、尹朝阳、喻红、张培力等近50名当代艺术家的写实油画作品,非常值得一看。这些作品通过对客体形象的个性“写照”,展现了当代写实油画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期望以这个展览来探讨写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