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25周年:俄民众的复杂内心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俄自由民主党发言人表示,12月8日下午4时,该党在莫斯科马涅日广场举行集会,抗议《别洛韦日协议》签署25周年。25年前,他们曾在这一广场举行过抗议苏联解体的集会。俄共方面称,将在国家杜马小厅举行听证会,讨论《别洛韦日协议》和叶利钦的整体政策。
  戈尔巴乔夫:个人野心导致国家分裂
  俄国际文传电讯社12月7日报道称,戈尔巴乔夫接受该社采访表示,苏联解体是《别洛韦日协议》参与者个人野心和权力欲造成的,当时苏联有可能保留下来,但他未能遏制住那些渴望分裂国家的人。“我对苏联解体感到痛心。我到处呼吁保留苏联,但人民保持了沉默。有人想成为总统,这是正常的,时任俄罗斯领导人带头分裂苏联。”对于西方在苏联解体问题上扮演的角色,戈尔巴乔夫称,不应将所有过错都推到西方国家身上,西方看到苏联发生的一切,他们在那里高兴得搓手,不仅观看,而且也参与其中。
  独立调查机构俄罗斯列瓦达中心日前公布的民调显示,51%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本可以避免,56%的受访者对苏联不复存在感到惋惜,仅有29%的受访者认为苏联解体不可避免。在解释自己对苏联解体持负面态度的原因时,受访者最认可的两个选项是,统一的经济体系遭到破坏、人们失去了自己是一个伟大国家公民的感觉。29%的受访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俄乌白领导人不负责任并毫无根据地签署《别洛韦日协议》”,23%的人在苏联解体中看到了“外部敌对势力的阴谋”。列瓦达中心副主任戈拉日丹诺夫表示,虽然目前俄罗斯社会对苏联的怀旧程度在不断减少,但在老年人中仍十分普遍。
  苏联解体是由于国家缺乏生活必需品?
  在众多惋惜者中,俄罗斯总统普京显然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它的一句经典话语广为传播:“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今年9月,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新一届国家杜马各党派领导人时再次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苏联是完全可以避免解体的,但苏联共产党推动了毁灭性的想法,解体了这个国家。”普京还表示,当时本可以采取改革措施,包括增加民主程度,“西方害怕苏联的复活,但我们并没有这一计划”。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一段艰难岁月,普京上台后情况才得以扭转。但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长期受到西方制裁,民众生活水平又受到一定影响。卫星通讯社“卫星·观点”今年8月进行的民调显示,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有9个国家的大多数35岁以上居民认为,苏联解体前的生活好于解体之后。经历过苏联时期的64%俄罗斯受访者认为苏联时期生活质量更高,乌克兰有60%的受访者同意这一观点,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相应比例最高,分别为71%和69%。那些对前苏联生活沒有印象的年轻居民则大多认为,苏联解体后生活变好了。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苏联解体是历史的必然。强大的苏联赢得了战争,但最终却因国内经济体系失衡而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惨遭失败。“过去的事情终归已成往事,没有人能够改变历史。”纳扎尔巴耶夫还表示,俄罗斯是一个“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国家”,“依然拥有成为一个伟大国家的能力”。他认为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正在“迫使俄罗斯实现自我的突破”。
  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称,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上月在俄地区媒体代表记者会上表示,苏联解体是由于国家缺乏生活必需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不是由于其他原因,而是连洗衣粉都不够。我看到妇女们排长队购买洗衣粉。看现在,我们物资供应充足。我们纠正了苏联时期的错误,给人们提供了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大多数俄罗斯人并非想“回到苏联”
  虽然怀念苏联时期的大国地位和某些制度,但大多数俄罗斯人并非想“回到苏联”。普京有一句话被很多人认同:“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就是没有良心;试图恢复过去的苏联,就是没有头脑。”列瓦达中心的调查也显示,虽然多数人为苏联解体惋惜,但只有12%的受访者支持恢复苏联。“不会有苏联2.0”,德国《曼海姆晨报》称,俄罗斯仍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留恋过去的成就。但一个“苏联2.0”在今天不会发生。随着苏联的解体,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那里已土崩瓦解。苏联式的国家已经不再适合俄罗斯。俄罗斯现在需要强大,生活更加美好,但不是回到苏联。
  “这几年接触了一些上年纪的俄罗斯人,他们有的还很怀念苏联时期,但他们也强调现在与苏联时期有很大差异,如政治监控放开,言论自由,即使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也可以发表不同观点。而中青年人显然对当前的现实社会比较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对《环球时报》记者说,25年虽然只是历史一瞬,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已经不短,俄罗斯在过去25年内发生了深刻变化。应该讲,俄罗斯既摆脱又保持了苏联时期的一些烙印。在摆脱苏联时期的政治体制、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后,俄罗斯一开始出现很多问题,但普京掌权后,强国意识逐渐复苏。
  (《环球时报》2016.12.9等)
其他文献
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周年纪念日。按照规定,WTO成员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应自此终止。然而,近期美国、日本、欧盟等少数世贸组织成员却在履约问题上开始“耍赖”,决定继续沿用原有做法。  对此,海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以“市场扭曲”“产能过剩”等为理由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本质上是在为逃避WTO成员义务寻找借口,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其本质就是不愿放弃拿这张
期刊
逆境成长磨砺了人民情怀  習近平的核心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呢?首要的一点是,习近平用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以百姓心为心”“权为民所赋”的真谛,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特殊的成长经历。  15岁那年,习近平到陕北农村插队。在陕北7年多的日子里,他饱经底层百姓所有的艰辛。面对住窑洞、吃苞谷这些衣食艰苦,是百姓帮助他度过了生活难关;面对打坝挑粪、开荒修路这些劳作辛苦,是百姓帮助他养成了咬牙坚持的毅力。  走出陕北时
期刊
2016年是中国收复西南沙群島70周年,解放军海军举行纪念活动。1946年11月到12月,中国派太平、永兴、中建、中业4艘军舰收复被日军侵占的西南沙群岛,收复行动有力宣誓了国家主权,捍卫了二战成果。解放军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在活动上表示,中国正以最大诚意维护南海的和平和稳定,要防止南海生乱生战。  收复西南沙群岛有何意义  在中国收复西南沙群岛70周年纪念活动上,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作出主旨发言。  他
期刊
在2016年,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刘亚洲曾两次撰文谈到了信仰问题,这对当今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信仰是一个民族的基因  《龙》杂志2016年第4期刊载了刘亚洲署名文章,题为《关于信仰》。文中,刘亚洲提到,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其文化。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是信仰。这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基因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发展和变异。要知道一个国家未来向哪里去,可以先通过基因分析看看它从哪里来。  中国
期刊
爱笑:“那整个专列上没有不哭的,就是我在笑”  习近平曾在一次访谈中回忆起当时出发去延安的情景。他说:“在去延安的专列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69年的1月份,全部都哭啊,那整个专列上没有不哭的。就是我在笑。当时车底下我的亲属都说,你怎么还在笑啊?我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了,我走这不是好事吗?我哭什么呢?他们听后就破涕为笑了。”  瘦瘦高高:这个瘦高的后生有两个很沉的箱子
期刊
“官本位”思想开始褪色  公务员辞职现象自去年以来引发社会关注。一些公职人员主动请辞,一些党政机关亦在制度设计上为公务员队伍“预留出口”,以期构建合理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  比如河北省委省政府2016年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便有这么一段表述:“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离岗创业。鼓励党政机关优秀人才按照组织批准、个人自愿、双向选择原则,离岗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发展,不在兼职
期刊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平舆县原常务副县长龚红勇受贿的一审判决书。龚红勇犯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他落马的导火索,正是60万元贿金被该盗窃团伙偷走。  专偷官员的“江洋大盗”  2011年9月30日夜里,“小偷”王胜利用千斤顶撬开了驻马店正阳县县委书记赵兴华住室的后窗。  在王胜利的带领下,5人偷窃团伙从赵兴华住室盗走财物达100多万元,“还有两箱茅台。”
期刊
中国人自古看重吃  中国人自古看重吃: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学会食肉;神农氏遍尝百草,教会人民种庄稼,利用中药治病,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燧人氏则发明钻燧取火,“变腥臊之味”、“以食救万物”;陶唐氏发明制陶术,教人利用陶器煮食食物。  可见,我们的老祖宗都是些饮食专家,标志了中国人饮食的几个阶段:食肉,食谷,熟食,以陶器煮食。  理论上高抬“吃”的地位:“民以食为天”(《
期刊
这是曾经震惊全国的沉尸案,著名企业家为何被杀,公安部门怎样破案,铁笼内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为解开这起骇人听闻的铁笼沉湖杀人案,公安机关不惜代价全力以赴追寻杀人证据,先后4次大规模深水搜寻,耗时两年半,最终揭开了谜底。  这是一只长宽高均不足1米的自制铁质猪笼,这只铁笼沉在百米深的湖底长达840多天。为了让这只铁笼重见天日,杭州下城警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前后实施了4次大规模搜寻行动,终于使之成功打捞
期刊
沉浮商界14年,他从未接受媒体采访,但外界对他的身世和经历猜测从未断过。近日,这位历史上《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公司最年轻的掌门人,终于吐露了他的传奇经历以及从商之道——押注一个国家。他,就是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掌门人——叶简明。  初中万元户,大学赚千万  叶简明在25岁时创立了华信。此前,他的第一桶金来源于家乡福建的一次地产交易。  当时大学毕业不久的叶简明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帮助一位在当地陷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