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沿边口岸对俄劳务输出探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际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在国外就业或创业。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劳务输出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本文仅就东北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的情况进行调研,以对俄沿边城市绥芬河、东宁为例, 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东北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起步、现状、优势、局限、前景等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的建议同时并探索其发展趋势,以启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 劳务输出 调查研究
  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国际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国际劳务输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的劳务输出是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逐步发展起来,而东北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起步更晚,是在八十年代末期东北沿边口岸开放后,中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壮大,两国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东北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不仅解决了当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增加了当地收入,而且对中俄两国的经濟、贸易、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以对俄沿边城市绥芬河、东宁为例,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东北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起步、现状、优势、局限、前景等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的建议和趋势,以启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一、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的现状
  (一)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市场份额
  调查显示,2010年全年中俄贸易额为554.5亿美元,已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前(2008年)水平,较2009年增长43.1%。其中,对俄出口296.1亿美元,同比增长69%;自俄进口25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对俄贸易顺差37.7亿美元。俄在我主要贸易伙伴中列第十一位。2010年,中俄双方共签署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金额11.9亿美元,同比下降1.6%,完成营业额15.0亿美元,同比增长50%,期末在外人数20809人。而绥芬河、东宁在俄务工人员就有约2万余人,占对俄劳务输出的绝大多数。东北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增长和逐步规范有序三个阶段。
  一是起步发展阶段(1992年以前)。1988年5月的绥芬河市第一次劳务输出,由绥芬河外事处处长李恩泰和波格拉尼奇内区行政长官罗仁克签订了在巴拉若集体农庄合作种植蔬菜的协议。共派出“农业专家”61人,与苏(俄)方合作种植87公顷蔬菜,这也是中俄首次农业合作。同年8月,又派出一个由239名建筑专家、技术工人和农工组成的建筑施工队,承建格城长途汽车客运站。当时的边贸刚刚开展,处于无序状态,劳务输出也多是由政府组织,主要涉及农业种植、建筑、装卸等几个领域。当时中国劳务和技术输出,深受前苏联及俄罗斯政府、人民的欢迎和支持,出国手续也比较简便,签约以瑞士法郎为中间价计算。中国的劳动成果多以木材、钢材、水泥等偿还,中方对劳务所得免收进口关税,劳务输出回报丰厚。
  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2年~2007年)。由于起步阶段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边境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井喷式发展的1993年,在绥芬河、东宁出现了每个政府部门办公司,人人竞相出国做劳务淘金的喜人景象。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总人口2万人的绥芬河市当年有5000多人在俄罗斯务工。在东宁县劳务输出重镇三岔口镇平均每户家庭就有一位外出劳务人员。1993年在东宁外汇局注册的边贸公司有1000多家,边境贸易和劳务输出达到了鼎盛时期。
  三是逐步管理规范有序阶段(2008年~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的经济受到重创。为缓解经济压力,2008年俄移民局加大了使用非法劳动移民的处罚力度,莫斯科市规定,非法用工的法人企业一经查实将被罚款25万~80万卢布,非法打工的个人将被罚款2000~50000卢布。年底,俄移民局更是动用了直升机搜查非法移民。种种来俄务工限制措施,一度使东北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出现减缓和停滞的态势,在这种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形势下,由于口岸城市对俄劳务输出较早,业务比较熟悉,流程相对规范的企业并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出现良性发展的局面。以东宁为例:2000年以来,该县在俄远东地区建立的300多个比较稳定农场和农式企业,由于有合法的租赁手续和与俄罗斯当地相适应的经营策略,企业经营一直稳步发展,为该县大量剩余劳动力对俄输出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对俄劳务输出地区及行业
  对俄劳务合作集中在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建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制衣、餐饮、医疗及其他服务行业。从东宁县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得到的对俄劳务输出所从事行业的占比情况看,从事农业种植占了其中绝大多数,达60%;从事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占20%;从事建筑劳务输出的占10%,主要从事本地区企业在俄罗斯建立的境外园区的建设,而很少涉及俄罗斯的建筑领域的项目,如在俄罗斯索切举办2014年冬奥会的场馆建设项目,难觅中国建筑工人的身影;其他行业占据了剩余的10%。从对俄劳务输出人员从事的行业反映出,我们的劳务输出所从事的行业多为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产业。
  (三)劳务输出的渠道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的渠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劳务派遣。如东宁县2010年的政府劳务派遣为968人。二是民营企业组织的劳务输出,此种方式是主渠道,2010年东宁县在俄罗斯务工人员多达2万余人。此外,还有个人外出务工等。
  二、沿边口岸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的环境条件
  (一)有利因素
  一是中俄两国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目前中俄两国正处于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发展的蜜月期。《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下简称《规划纲要》)于2009年9月由胡锦涛主席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会晤时共同批准,对于推动中俄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都是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双边贸易发展的基础。   二是中俄两国经济领域有广泛的互补性。俄罗斯是资源大国、重工业发达,地广人稀,种植业相对落后;而中国人口众多,劳力资源丰富,轻工业发达,农业种植历史悠久,都是双方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的优势条件。
  (二)不利因素
  1.俄方因素。俄方对引进外国劳务采取限制政策。俄罗斯对外国劳务人员的管理政策多年来带有保守和排外色彩,总体以限制为主。每年由各联邦主体提出本地区拟引进外国劳务人员的行业和人数,联邦政府根据地方的建议和当地人口状况等因素,确定各地引进外国劳务人员的配额。
  一是不断缩减外来劳务配额,从2006年起,俄政府开始大幅削减除独联体外外来劳务配额,计划每年削减幅度50%。即:2006年439万,2007年205万,2008年108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数额不断被突破,2007年230万,2008年180万。
  二是为保证国内就业,对使用外来劳务实施行业性禁止措施。2006年底,俄政府颁发禁止外来劳务从事零售业的规定,执行日期定于2007年4月1日。俄政府2006年11月15日683号令2007年各联邦主体零售行业使用外来劳务的规定。同时,外国公民禁止从事酒类及药品零售。除此之外,至2007年4月1日棚户、市场或非商场零售禁止使用外国劳务配额。
  三是严厉打击非法劳务移民,但收效甚微。据俄罗斯联邦移民局局长康斯坦丁·罗莫达诺夫称,2007年俄联邦移民局共处罚使用非法劳动移民的雇主16万名45亿卢布。每年移民局罚款、签发劳动许可和办理各种证件等业务所获收入总额约为100亿卢布,约列入国家预算。2008年俄移民局加大了处罚使用非法劳动移民的力度,莫斯科市规定,非法用工的法人企业一经查实将被罚款25万-80万卢布,非法打工的个人将被罚款2000~50000卢布。年底,俄移民局更是动用了直升机搜查非法移民。虽然如此,俄官方公布的非法劳务移民仍是每年有增无减。
  2.中方因素。一是国家出台的某些政策不利于开展对俄劳务输出业务。为规范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2001年11月原外经贸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所有取得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必须缴纳备用金,综合性公司缴纳100万元,行业性公司缴纳20万元,作为解决突发事件的专用款项。以俄沿边城市绥芬河、东宁为例,仅有5家享有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多因无力拿出这笔备用金而使外派劳务活动难以开展。经营主体过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对俄劳务输出的总量。
  二是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输出劳务政出多门。在口岸城市东宁通过正规审批赴俄的劳务人员每开大概维持在1000人左右,而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赴俄的劳动力数量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东宁每年对俄输出劳务人数基本维持在20000人左右,比黑龙江省全年通过官方审批对俄派出劳务人员的总数还多。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因为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各部门缺乏配合,输出劳务政出多门。因为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更加紧密、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出国护照办理的便捷给劳务人员出境带来了许多方便,各种未经商务部批准的中介公司,通过多种渠道非法从事向境外输出劳务业务,给有正规经营权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岸沿边城市外派劳务市场的正常运转。
  三是对俄缺乏具有支撑性作用的大项目,合作领域窄、带动劳务输出的作用有限。劳务输出大都集中在建筑装修、农业种植和森林采伐等领域,劳动强度大,专业性强涉及的领域窄是制约口岸城市劳务增量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存在的问题
  从东北对俄沿边口岸城市的劳务输出情况分析,我国对俄劳务输出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劳务输出的规模、区域、领域、层次均与双方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合作潜力极不相称,劳务合作仍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劳务输出区域、领域过于集中;二是劳务输出规模小,仍处于低位徘徊状态;三是劳务输出科技含量较低,劳务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例小,整体素质比较低。
  四、推动劳务输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部门合作。通过政府间官方的沟通交流,搭建起对俄劳务输出的平台。中俄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毗邻,目前中国正在实施振兴东北、开发西部的发展战略,俄罗斯政府也在推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这为两国地区经济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空间。
  二是充分利用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俄罗斯滨海边疆与绥芬河、东宁口岸地区优势互补明显,以劳务输出、日用品输出、果菜输出等形式促进双方经济深层次发展。
  三是培养多层次赴俄劳务输出人才。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提高劳动者择业能力
  依托培训机构和各单位的职能作用,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劳务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增强创业意识。根据俄罗斯用工需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形成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务工与培训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使有外出务工愿望和能力的务工人员,通过培训,教给他们一技之长,帮助他们成为自愿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带头人,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促培训的良性互动。一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由原来的上岗培训为主向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转移,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二是针对对俄劳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多数劳务人员从事的是简单劳动,职业技能低、不懂俄语,造成了对俄劳务合作行业工种的局限,开展语言培训,使务工人员能听得懂、说得出、做得到。
  (二)完善国内外输出体系,搭建输出基地平台
  一是进一步加大境外就業市场的开发力度,签订跨地区大规模的劳务协议,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和出台出国务工政策,努力拓宽与国际劳务合作的空间,为富余劳动力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二是加强与劳务部门、驻外机构及用工企业的联系,积极培育并建立一批相对稳固的劳务基地。在绥芬河、东宁口岸地区继续与俄罗斯华森木业鞋业公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鞋业等工业园区对俄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经济人及种植大户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三是加强与俄就业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大力开展境外就业中介活动,积极成立国际劳务中介公司,激活境外劳务输出中介服务市场。
其他文献
墨江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被誉为“哈尼之乡”。近年来,通过深入推进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文化活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招商引资、旅游发展、民生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一季度,墨江县金融机构与企业已签约贷款项目10个,总贷款金额12.02亿元,意向性接洽并已确定贷款金额,已报批贷款项目29项,总意向性贷款金额6.96亿元,目前没有对接的
期刊
【摘要】目前,由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部门建立奖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激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支持农业发展。此项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三农”的积极性,对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涉农贷款奖励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指出所
期刊
【摘要】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新型劳动者,而这些新型劳动者培养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村从业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蒙自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政府,企业,农民自身三方主体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蒙自市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期刊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因地方经济不发达,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中小企业在就业岗位、税收收入、GDP等方面的贡献更加突出。以丽江市为例,丽江位于滇西北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处横断山区,山区占总面积的92.3%;下辖4县1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1个。目前全市共有3980家企业,其中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
期刊
1.南博会展馆  2.台湾食品商人向游客介绍当地美食  3.巴基斯坦商人向游客展示当地红茶  4.斯里兰卡珠宝商人向游客介绍翡翠  5.尼泊尔商人教游客挑选唐卡  一分也不要了  “这次算术考试得了多少分?”  “3分。”  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3个鞋底子。  “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下次我一分也不要了。”  只要有工资就行  一个姑娘走进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  
期刊
小微企业是县域实体经济中的重要载体,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根基。近年来,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微小、服务地方经济”的经营理念,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到2012年末,向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72笔、金额46454万元,占各类企业贷款余额的94.89%,占全部贷款的7.46%。近5年来,共扶持60多家企业走上成熟化发展轨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永胜县农村信用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现
期刊
【摘要】本文以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为基础,将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是该研究的兴起阶段,这一时期学者们侧重于研究中国与东盟的双边经贸关系;第二阶段(2000-2009年),学者们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进行了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论证,并提出建设自贸区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区域经济的研究向深层次、多
期刊
【摘要】与小额纸币相比,硬币在流通使用中具有诸多优势,小额辅币硬币化成为国际趋势。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北京居民对纸币具有选择性偏好,出现大量硬币沉睡家中现象。本文在调查分析北京部分地区硬币使用情况基础上,分析硬币沉睡原因,提出解决沉睡硬币问题的建议与对策,为推广北京小额辅币硬币化抛砖引玉。  【关键词】硬币沉睡 硬币使用 纸币  货币,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流通手段和经济调控工具,对于一个国
期刊
【摘要】新时代给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连市农业信息化事业虽然已经取得较多的成绩,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本文主要从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引进农业信息化人才,壮大一线科研队伍;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确保信息畅通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推进大连市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希望为开创具有大连特色的农业信息化新局面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大连市 农业信
期刊
【摘要】近年,农村地区在国家惠农政策及桥头堡建设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各项指标也在不断增长,与之相比,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的金融产品服务明显滞后。本文通过国内外农村金融创新产品调查以及当地农村信用社现行运营环境、金融产品的调查分析,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对辖内信用社经营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指向选取重点调查对象,找出问题症结,得出调查结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供参考,针对调查结论指向的金融产品创新模式提
期刊